分享

姑苏风光 - 朴园(五)

 昵称18892371 2015-08-04

   苏州“朴园”的改造为什么揉进一些宋代的建筑,设计师宋微建说“苏州多年来一直尝试改造老苏州,但差不多都是按一种模式在做,即明清风格。可以说许多建筑都被这同一种概念同化,明清形式的苏州太多了。而苏州是一座2500年的古城,不仅仅有明清的记忆,可以挖掘的时代元素还有很多。现在既然我们来做的是苏州概念的新建筑,在不仿古、不模糊历史界限的前提下,应该探索尝试将现代元素和其他时代的元素相结合,比如宋代……”。他的设计目标是,把原先“尴尬”的那些建筑改造成既有现代感,又融入苏州历史情境的一种形态。

 

今天继续发朴园的片子,拍摄时间:2009年1月24日上午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文革”建筑办公楼前,比较开阔。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四面厅”
从窗户上望进去,里面应该是画“年画”的场所。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园址原为荒地,1932年为上海蛋商汪氏购得,建造宅园。
这可能就是当时的“界碑石”,但界碑石都是在围墙或房屋的角上的,为何成了铺路石?不得而知。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石包土假山,峰峦起伏,山与山之间有池水分隔,上有只有一块石头的小小桥(一步桥)。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太湖石堆积的假山洞,里面曲折迂回。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四面厅”实际上是架在水池上的,厅柱上有“危险”字眼,告诫不要靠近池边。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水池弯弯曲曲围绕假山,这里的池水结着薄冰。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来到石包土假山上,有一石长桌,应该是当时主人纳凉、喝酒、赏月的地方吧。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站石包土假山上看“四面亭”与“曲桥”及池中倒影。

姑苏风光 <wbr>- <wbr>朴园(五)
假山石笋,巧夺天工,堆积的相当精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