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教育的三个阴差阳错

 水墨苕溪 2015-08-04


遇见的人每一天都不同,偶尔失去什么偶尔学到什么,慢慢能翻越沙丘走出日落,每一天的我要比昨天辽阔;碰到的事每一天都不同,有的给我眼泪有的给我笑容,终于会珍惜花开不怕花落,走过的曲折就全变成彩虹【微艺教每日一歌推荐《每一天都不同》郭静】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每一天都不同 郭静 - 你 朋友 每一天都不同 郭静 - 你 朋友


中国教育是一个雷区。傻子也知道,中国的孩子真苦,中国的教师真累,中国的教育真危险。与国际潮流相比,中国教育呈现出三个阴错阳差,让人心灰意冷,无力挣扎。


1
时光颠倒:童年为升学战斗,升学后回到童年

中国的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就开始胎教。孩子出世以后,更是层层加码。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课、下课、补课、作业、订正、辅导,就算是兴趣小组的兴趣,几乎也都是家长们的兴趣。


从幼儿园到高中,整整十五年,孩子们过着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日子。等到这样一群孩子终于离开中学,翻身农奴得解放。踏入大学,第一件事,就是把失去的找回来。把睡觉时间补回来,把打牌时间捞回来,把初恋的时间挽回来,更要把游戏的时间抢回来。


中国大学宽进宽出,很少有读书的学生。大学就是实质的养老院,醉生梦死。少部分读书的人,是要被另类化的。他们是校园里的孤独的一群,形单影只,边缘化得惊人。



反观西方教育,人家根本不在乎什么考试,他们只在乎孩子会不会玩,会不会交朋友,是否懂得礼仪,是否合群,是否阳光康健。西方的孩子磨练了成功学中占80%的情商,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乎什么,将来要做什么。他们都能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的,孩子们进了学校以后,他们身体健康,心态阳光,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这才是真的教育,而我们的教育颠倒黑白,简直就是一个怪胎。


2
脑体倒挂:百般呵护身体,漠视精神成长

中国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充满着身体崇拜,但对决定着我们生活质量和心灵品位的精神,却很少去关注。这一点正好和西方形成巨大反差。

在美国有一个常识,那就是小孩子跌倒了,一定不要去扶他,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但是,一旦孩子精神上受伤,家长一定要多方安慰,和孩子站在一起,支持他们,给他们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治疗创伤,给他们勇气和爱。


中国人常常不明白,反而指责美国人,美国人说:“你看错了,你只看了一半,人倒地分肉体和精神,肉体倒地上了可以自己站起来,精神倒地了就需要扶一下,你们不但不扶,还刀口撒盐。”这句话可以让90%的中国父母脸红。当我们把孩子的有形的身体照顾得妥妥贴贴的时候,有谁关注给孩子的心灵?在社会、家庭、学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的孩子,他们的精神创伤,他们的焦灼和恐惧。谁在意过?



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人,是无法自立的。一个抬不起头的队伍,更是没有战斗力的。因此,在残奥会上,有那么多的健儿奋力拼搏,春晚上盲人杨光演唱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歌曲。


3
学习错位:忽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解答试题能力

当前我国制造博士的速度,已经赶超美国了。资料显示,“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而美国只有253所。”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创造这个奇迹的选手们,有一半人是中国的官员们。《东方早报》指出:“大家正在损失尊重博士的理由。”一个用脚也能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博士赶不上人家的硕士,甚至连人家的学士也比不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是“去问题化”教学,人家是“生问题化”教学。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并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问题枯竭了,课堂也就死去了。


教育不在于教师讲出多少,更在于学生悟出多少。这里的“悟”,应该是情景中的内化和建构,任何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这个生成过程。唯有这样的生成过程,才是教育的本意所在,也是人的成长所在。如果诺贝尔奖不是评选出来的,而是考出来的。中国说不定要囊括所有的。因为我们没有创新,我们提不出问题,但是我们会解答试题!而且只会解答试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