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如何解决二战劳工赔偿问题

 飞云阁0811 2015-08-04

德如何解决二战劳工赔偿问题
德国政府公布的解密档案中一张纳粹劳工的照片。

 

 

 

  在德国领导人的推动下,德国企业为二战纳粹劳工设立了一项赔偿基金——“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用了七年时间解决了二战纳粹劳工赔偿问题,展示了德国以实际行动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决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冯玉婧发自柏林 一直以来,中国二战劳工向日本索赔的道路充满波折。然而,同样在二战期间使用强制劳工的德国,在解决纳粹劳工赔偿问题上却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

 

 

 

总理出面动员企业成立赔偿基金

 

 

 

  根据历史档案记载,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从占领地区强行征召了大约1200万外籍劳工到德国企业做工,这其中主要是犹太人和中东欧国家的劳工。1944年,德国企业中有30%的工人是来自外国的劳工。
  二战结束后,德国刚开始并没有主动提出对强制劳工进行赔偿一事,只有一些大企业自行同犹太人世界签订协议支付了赔偿,而更多德国企业拒绝了劳工提出的赔偿要求。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大量二战档案被解密,随着档案馆的开放,二战劳工的遭遇进一步暴露出来,社会公众对纳粹劳工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20世纪90年代末,犹太人组织通过向美国法院指控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无主账户”问题,成功获得瑞士银行12.5亿美元的赔偿。美国法院的判决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纳粹劳工幸存者受到启发,于1998年3月向美国法院提出集体指控,要求当时征用劳工的德国企业予以赔偿。在1998年至1999年间,波兰、美国、俄罗斯等国众多的纳粹时期幸存劳工向本国和德国法院提起赔偿诉讼,起诉德国企业在二战期间使用劳工,向纳粹战争机器供应战争物资并从中获利。仅美国律师在1998年8月就已经收集了60多起强制劳工案件,并威胁说,如果德国不对受害者进行赔偿,他们将诉诸法律,届时德国赔偿的数额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在1998年6月,当时还是德国总理候选人的格哈德·施罗德表示,如果竞选成功,他领导的下一任政府将为二战纳粹劳工设立一项赔偿基金。1999年成功当选总理的施罗德开始与德国经济界商谈赔偿的相关事宜,与12家德国大型企业领导人达成一致,决定建立一家基金会运作赔偿事务。基金发起者包括大众、福特(德国分公司)、商业银行、安联、拜尔、巴斯夫、戴姆勒-克莱斯勒这样的大公司。德国在2000年8月通过了《赔偿基金法案》,对纳粹强制劳工的获赔资格和获赔金额作了详细规定。依据该法案,若干天之后,一个符合德国公法的基金会——“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德文简称为EVZ)成立了,其总部设在柏林。
  整个2000年,德国各类报刊媒体都在大规模宣传“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向众多德国企业施加压力,动员它们出资加入该基金会。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也呼吁,德国人应该“言必行,行必果”,失信于人无异犯罪。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员动员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出资加入了赔偿基金会。

 

 

 

第一笔赔偿款2.13亿德国马克

 

 

 

  “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首先把符合赔偿条件的强制劳工大致划分为A、B、C三类:被要求一直囚禁在集中营、贫民窟或者被拘留在类似的地方进行强迫劳动的受害者被划分为A类受害者,A类受害者可以获得1.5万德国马克(1德国马克约合人民币3.48元),即7670欧元赔偿金(1欧元约合人民币6.78元);被从他或她的国家绑架到德意志帝国或在德国军队占领的领土上,并且在类似于拘留或任何类似的极为恶劣的生活条件状况下被要求进行强迫劳动的受害者属于B类;表现出其他受伤程度的受害者,通常是参与农业强迫劳动的劳动者则属于C类,B类和C类受害者可获得最高达5000德国马克,即2560欧元的赔偿金。
  按照规定,前纳粹强制劳工或他们的合法继承人需要在2001年12月31日前提交赔款申请,并且允许他们稍后再出示证据。规定要求,所有的申请程序必须在2006年9月30日前完成。
  除此以外,“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的资金还被支配于以下4种情况:由于医学实验导致的人身伤害或者劳工孩子被安置在“外国儿童护理院”里;当德国企业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和直接原因时;在纳粹统治期间未付的寿险索赔;资助大屠杀幸存者和以同样的方式被迫害的辛提人和罗姆人的幸存者的人道主义基金会。
  此外,“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特别指出,在给受害者支付赔偿金时会一直避免使用“补偿”这个字眼。追其原因,基金会表示,并不是因为要申明一定的法律地位,而是对于遭受可怕的暴力和伤害遭受的人们而言,一次性付款决不是能表明真正意义上的“补偿”。“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强调:“它只是为了代表一个象征性的物质姿态以及对于纳粹受害者悲剧的公众认可。”
  2001年6月15日,“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向“犹太人要求赔偿联合会”和波兰、捷克的劳工组织汇出了第一笔赔偿款2.13亿德国马克,用于满足3万名强制劳工的赔偿要求,赔偿事务就此全面展开。

 

 

 

“完成赔偿工作让我们如释重负”

 

 

 

  赔偿基金会董事会有27名成员,除14名来自德国政府外,其余13名分别是以色列、乌克兰、波兰政府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代表。基金会另有7个合作伙伴,包括国际移民组织、犹太赔偿委员会组织等,负责对劳工的索赔申请进行受理,决定个案的具体赔付。
  赔偿工作一直持续到2007年。当年的6月12日,德国“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在柏林的总统府举行仪式,宣布历时7年的对二战纳粹强制劳工的赔偿工作正式结束。
  德国时任总统克勒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克勒说,长期以来这些二战中的纳粹强制劳工都属于被遗忘、被排斥的纳粹主义牺牲者。拒绝他们的赔偿要求,就是否认他们所遭受的痛苦。赔偿基金会的工作具有历史意义,这是通往和平与和解道路上所必须要实行的苦涩举措。
  默克尔说在仪式上发言表示,德国自二战结束以来已经向纳粹主义受害者支付了大约640亿欧元的赔偿金,但二战纳粹时期的强制劳工并未包括在内。她说:“赔偿基金会在7年后成功地完成了对这些劳工的赔偿工作让我们如释重负,尽管金钱永远无法弥补这些劳工所遭受的痛苦。”
  据统计,该基金会的初始资本高达52亿欧元,自2001年6月15日启动赔偿支付后,从德国收到的231.6517万份申请中,共有165.9132万份申请获得了赔款批准,并且赔款金额也被分发给了受害者及其合法继承人。总共100多个国家的166.5万名前纳粹强制劳工或他们的合法继承人获得了43.7亿欧元的赔偿金,赔偿工作于2007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完成纳粹劳工的赔偿使命,并不意味着“记忆、责任和未来”基金会的终结。该基金会利用成立以来积攒的利息和企业的继续捐款,支持民族和解、社会公正和青年交流等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在德国和美国、以色列以及中东欧国家之间展开。直到今天,这个基金会依然在默默地运作,展示了德国以实际行动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