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暑过伏天

 晓晓的晓晓 2015-08-05
    北京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玉光教授,作客养生堂,告诉大家夏季暑热加暑湿以及气压低,面对出现的胸闷气短,教你如何养肺。
夏季往往会遇到高温、高湿、无风、气压低时候,人就如同水杯装满水放一张纸牌后倒立,在低气压的作用下纸牌吸附在杯口,水完好不动的保留在水杯里一样,在低气压,含氧量减少的环境里人感到头晕头痛如裹,出现心慌汗出,肚子胀,食欲下降,大便不爽等一系列症状。当气压低时人们如同进入高原反应的环境,从空气中摄入的氧气减少,会出现神漠心慌头晕,上气不接下气的生理反应。心理上则会出现压抑焦虑或者悲伤。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肺部疾患的朋友,这时心肺脑缺氧是会很难过的。

低气压对全身肌体都有影响,对中枢神经,对呼吸系统都有影响,低气压对肺的影响则更明显。尤其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已经处于长期缺氧状态,在高温高湿,低气压的暑热季节,当劳累焦虑时极容易患重症肺炎。
夏季需要重视养肺的人群,老年人,支气管扩张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当感到胸闷气短,出汗乏力时提示缺氧了。临床统计表明,夏季气温35度若持续3天,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增加13%。全国统计表明在高温高热天气,75岁老人的病死率增加10%。北京地区呼吸急诊科临床研究表明以气温25度为限,每升高一度成人和老年人的病死率增加25%。天热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气温高,湿度高与病死率呈正相关。冬季低气温时呼吸系统疾病也高发。这就验证了中医所说的肺为娇脏,即不耐热,又不耐寒。
肺为娇脏,夏季养肺既要避免高温高湿,又要防止受凉。容易着凉的不良行为,汗后纳凉,树荫下乘凉,开空调,吹电风扇,过堂风,夏季形寒饮冷容易伤肺。
夏季中暑又有阴暑和阳暑之分。《景岳全书》记载,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荫,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阳暑即在高热高湿环境下劳作时间过长出现大热大汗口渴头晕眼花症状。阴暑伤人之寒邪袭表的表现无汗恶寒,身形拘急发紧,肢体酸痛。阴暑伤人之寒凉伤脏的表现呕吐,泄痢,腹痛。阴暑伤脏时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阴暑与阳暑症状区别,两者都会出现发热;阴暑会有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阳暑会有大汗口渴心烦舌质红。暑天在空调房间呆着又吃冷饮,造成外冷内凉怍出疾病属阴暑。阴暑要用香薷饮,香薷,白扁豆,厚朴。阳暑不能用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阳暑是在太阳下受热出汗多,伤阴口渴需要用白虎汤,天然白虎汤就是西瓜,多吃西瓜,多喝水解阳暑。在外有汗进入空调房间后闭汗无汗,口渴,发烧拉肚子的不能用双黄连只能用香薷饮,否则会加重病情。经常在空调房间工作的人可以用防暑和胃饮代茶饮方,藿香2克,香薷3克,穿心莲3克,生姜2片。加水200-300毫升煮水加冰糖调味。
夏季养肺就要禁忌形寒饮冷。老慢支肺气肿的患者遇冷遇寒均发病,三伏天用三伏贴,或者晒背都是不错的选择。适宜在夏季调理的肺病有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往往后背发凉寒饮在胸背,夏季伏天可以多晒晒后背的督脉,经常晒后背阳气足可以祛除呼吸系统的寒湿,借助外阳祛除体内寒邪防止遇冷旧病复发,下午4-5点晒适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