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杂记: 玫瑰人生

 昵称16910889 2015-08-05
中票在线已经推荐三四次了。这几年,但凡有条件允许,小野丽莎是会去听的。可惜今年情人节是在上海唱,怕是去不成了。


印象里是11年的元旦,她在工体跨年个唱。她向观众介绍竖笛乐手,说竖笛手有多爱多爱北京的美食。然后竖笛姑娘就很腼腆地连连鞠躬,角灯很亮,但我很愿意想象这个微胖的姑娘脸是红的。她在舞台一隅偏低着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主唱和观众互动讲个小笑话时,她抿着嘴笑,角灯很亮,但我很愿意想象她眉弯弯——“不要笑得太厉害 我的心不是耳环,我的心经不起你的笑声, 荡过去又荡过来”。在即将跨入新的一年时,带着这样的自我催眠感觉很好,大体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国人听演唱会和去旅游一样,都像赶集。尤其是山上的朋友,是不知道再三谢幕“未遂”,名角们才会把压箱底的货色拿出来的。
大抵带着京片儿挑着大拇指叫一声“好!”或者嗲一点叫尖叫“邪气好”,再或者起立鼓掌bravo是必要的。


北京市有个恼人的规定,大型文体活动要在22点前结束。山顶上的观众都急着去挤末班地铁后,她开始唱《夜来香》。一朵花儿幽幽放,一只夜莺轻轻唱。那感觉无出其右。与之媲美的有两场,一场是听完北国之春之后走在长安街上恰逢飞雪;另一场是动物园音乐厅听教皇合唱团,被舞台光影和花式鼓瞎了眼后,踩着《the mass》沿二环march到腿软。


纵观这几年,会买票去听,而且听陶醉的,多数是小野丽莎这样的。她们很享受,很享受在台上唱歌的感觉。这种享受大体像五音不全者在洗澡搓泡泡时吹口哨,像酒后小便吹口哨,是无所顾忌的自我陶醉。这种歌者拥有的是成熟的拥趸。没有明星,没有粉丝。台上台下是在听同一首歌,唱同一个曲。音乐只是那时那刻千百人一起交流的工具。

小野丽莎出身在日本,从葡语日语英语,唱到许许多多的语言,在她亚洲专辑里,收录了许多民族风,是一个没有国界的歌者,更像一个游吟诗人。
查看原图
有兴趣的可以一起听一听,从夜来香开始吧:
http://www.xiami.com/album/369597?spm=a1z1s.3
(虾米网真是个干净的好地方,以后我会经常来玩。)


如夜莺,领略过里约的灯火璀璨;矗立于东京的人海茫茫;既隐匿湄公河薄薄晨雾里,又流连于塞纳河香颂浅唱间。一路走,一路唱。唱所听的,听所唱的。
不受缚于合约、排行榜、电视访谈。就好像恩佐终于找到了雅克,乔汉娜也终于找到了雅克。这样的生命便是海阔天空的,随时可以在游泳池里干一杯。

生活不是分时图K线,人生不是代码。攫取的财富的目标是获取自由,那么就不能让它将生活的乐趣吞噬,将人生的宽广挤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