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佚名《深堂琴趣图》团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阴山工作室 2015-08-05


宋 <wbr>佚名《深堂琴趣图》团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深堂琴趣图 扇面 绢本设色 23.6x24.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深堂琴趣图》,仅仅不盈尺幅的小纨扇,却能妙写建筑和琴声,境界布局非凡。从画中偏于左半一角的构局,也可体味马远“马一角”构图的情趣。从中甚至可以精微体验宋画中的庭院风水之妙。
宋代人非常善于营造庭院空间,妙解风水构局,将人与绘画、建筑、庭院、山水自然融为一体,臻于华美典雅的艺术境界。这在宋诗、宋词和宋画中留有许多经典的范例。如从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中可以领略庭院四季风水之妙,那是山间水涯,芳草长堤边令人流连忘返的时空流转;而《深堂琴趣图》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庭院建筑与音乐,与山水之间妙契的又一杰作。
       建筑与音乐,在中国诗词中有许多经典迷人的篇章,但在绘画中表现,很不容易。音乐,求其意境,要有共鸣、幽远方妙。《深堂琴趣图》,以华堂独坐一人弹古琴,琴音发越,与环境融为一体,画出来了。深堂内置大屏风,窗牖俱紧关,而正门却大开,琴音反逼更传于堂外。门外山石对立,树木高耸掩映,留出大半天空,正好一条石铺甬道小径,接门由直而转折向右,石径上又正好有双鹤,其一白鹤闻琴音而起舞,可感受音乐之魅力。庭石上又有青松一株,遥承琴声,而成风如松。环境与音乐布局协和生发,绝无滞碍。主人弹琴,恰好面东,而门对南,空间方位甚为有序。如换其他任一方位,均与环境建筑内部空间不调,从而破坏全幅的空间气势,顿失音乐之美。设若弹琴者(主人)的方位是对着门南向坐,则气正好对冲;如背门北向坐,则琴声成死寂,更无悠扬的意味可说;如侧身向西坐,则又太塞太背,与画中大半天空相背,气局又成僵局。所以,只有画中所示的侧坐向东最为佳妙,否则都会破坏画中的音乐美,有妨气局琴音的流走。这些看似细微之处,正可见宋人对画中空间风水的深刻认知。画中的空间,虚实掩映,向背分合,无一闲笔,皆为音乐而生而设,都为气韵琴音所宜。可见《深堂琴趣图》虽小幅纨页,位置经营却极为空灵精湛,空间境界妙造天地,琴韵幽深,上遏行云,其中风水之意境,流美千古。(丁羲元《艺术风水》)

宋 <wbr>佚名《深堂琴趣图》团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深堂琴趣图 扇面 绢本设色 23.6x24.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图)


本幅无款印。钤收藏印 “仪周珍藏”一方。
此图描写山斋数楹,葱树掩映,一人于堂中抚琴,二鹤在琴声中闲步。远山一带,巨壑空茫。建筑用笔粗浑,轻刻画,重意境,形象概括,细部脱略简化而不失准确真实。整幅画面清新明净的情境赋予作为绘画主体的建筑含蓄而富于想象的空间依托,使之具有了诗一般和谐浑融的意境。此图画巨石、绿树环抱雅斋,朱梁绿柱的厅堂中,一白衣秀士端坐操琴,童子侍立一旁,平台上双鹤闻乐起舞,山间回荡着袅袅琴声,画面充满了文雅幽清的气息。







宋 <wbr>佚名《深堂琴趣图》团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阴山箴言  阅画千幅,不如读懂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