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热解吸技术和常温解吸技术的工作原理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HUMIN9000 2015-08-05
更新时间:2015-08-02 17:02 来源: 作者: 阅读:31 网友评论0

      热解吸技术和常温解吸技术都是处理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物理处理技术。热解吸技术是在特定的设备中加热,把有机污染物从固相土壤中转移到气相并使其挥发出来,气相污染物再通过燃烧或冷凝吸附的方式处理,达标后排放。热解吸技术处理的污染物范围广,包括低沸点物质、高沸点物质如农药、多环芳烃等。
    常温解吸技术通常是在车间中将土壤堆成条垛状,利用机械进行翻抛,在翻抛过程中,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类如苯、萘、氯代烃等物质转移到气相,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达标后排放。
    两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温度的差异,热解吸技术需要使用热源对污染土加热,温度通常高于100℃低于600℃;常温解吸技术通常只要求室温或比室温稍高。热解吸和常温解吸技术对于污染物浓度也有一定要求,热解吸技术适于处理高浓度、难挥发的有机污染物,常温解吸技术适合处理低浓度、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
    两种技术应用时多采用异位处理方式,但热解吸技术也可以使用原位处理,即利用加热棒、加热毯、加热井或将热蒸汽注入地下等方式将土壤加热,从而使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析出后在地上收集处理。
    在使用原位热解吸技术处理土壤时,要从技术可行性、污染物深度、污染地块的水文地质条件、场地修复工期以及修复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