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陶瓷史上,有“南青、北白、唐三彩”之说。 南青,指浙江越窑,北白是河北邢窑,唐三彩由东京洛阳、西京长安(今西安)的窑场分别烧制。近年来的文物考古发现,河北邢窑、山东淄博窑,也曾烧制了三彩陶瓷,但是数量、品种都不及洛阳与长安的唐三彩丰富多彩。 唐三彩是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铅釉的流动,各色均呈现出浓淡的层次或各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绚丽多彩的色釉。是中国古代汉族陶瓷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 唐三彩陶瓷的艺术成就极高,无论动物、人物还是器物,造型生动,比例准确,色彩艳丽,无与伦比。动物的神态、肌肉骨骼等表现的真切有力,动感十足;人物的面部表情刻塑、绘制的栩栩如生,配以生活化的姿态,神情、性格都个性化地表现出来;器物的陶制,特别是壶、罐、盘、枕类常见器物,线条流畅、贴塑精美、色彩华丽。唐三彩是造型、绘画与色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百年来,她的艺术魅力深入人心,受到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追捧与青睐,是公认的能够代表大唐盛世的艺术典范。
名称:三彩几何纹罐 年代:唐代 尺寸:口径:11.2cm 高:19.4cm 罐敞口,卷沿圆唇,短束颈,丰肩,深腹饱满浑圆,平底。罐上部低温氧化焙烧所形成的浅黄、赭黄、浅绿、深绿,浓淡变化、互相浸润、呈现出斑驳淋漓,晕缬的艺术效果,以及堂皇富丽的高雅气质。几何纹饰穿于其间,自然协调,足下部露胎无釉,胎体呈乳黄色。此罐造型规整,保存完好,是中国唐朝时期风格典形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