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1823—1896),俗姓朱,名虚白,号怀仁,别号倦鹤、紫阳山民等。籍本新安(今安徽歙县),家于广陵(今江苏扬州)。曾以参将一职与太平军作
战,意有感触,遂披缁入山。不礼佛号,惟以书画自娱,山水、花卉、蔬果、禽鱼,落笔冷隽,蹊径别开。书法亦奇古绝俗。同时如任伯年、胡公寿辈皆为心折。往
来维扬、苏、沪间。来沪时,流连辄数月,求画者云信,画倦即行。光绪丙申,坐化于城西关庙。其徒狮林寺方丈恬庵自苏来,扶柩回葬于光福镇铜观音寺之石壁。
生平诗不多作,辄有奇句,仁和高聋公编次《虚谷和尚诗录》一卷行世。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

彭公像 纸本设色 纵125.2厘米 横6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一长袍老者
手执菊花,倚坐于湖石块累上。庭院中双松挺拔,茂郁苍翠,松下两只白鹤在绿荫间闲步。竹篱边,秋树葱茏,丛菊盛开。画家很注重人物面目的刻划,勾染笔笔精
到,墨色渲染过度,虚实对此清晰自然,很好地把握住了主人公面容丰满、神态闲适的特征,加上流畅简洁的衣纹和松鹤花石的映现,更显示出“人淡如菊”、儒雅
持重的精神风貌。

秦赞尧像 纸本设色 纵143.5厘米 横48.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画秦赞尧立
像。图中秦氏光头浓须,身著淡青色长袍,手执灵芝。立于画面的正中。右上方自题“秦醉经四十九岁小像,虚谷写,”下钤“虚谷”朱方印。右上方有秦赞尧自赞
和记述创作的情况。全画笔法简练,构图简洁,是虚谷肖像画优秀之作。以秦赞尧“四十九岁小像”推断,此图应为虚谷五十三岁作品。

沈麟元葑山钓徒像 纸本设色 纵116厘米 横5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坡陀泉石间,画沈
麟元头戴斗笠,身著白短裤衣服,留着短发坐在石上,作观水沉思状,身后放着渔竿,以点破主题,画右上方自题“葑山钓徒。竹斋先生五十岁小景,虚谷。”下钤
“虚谷”朱方印。画中人物神态悠闲,形象生动逼真。全画笔法冷峭超逸,别具一格。可称虚谷肖像画的代表作品。沈麟元,字竹斋,一字卓哉,钱塘(今杭州)
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1862—1908)官河南淅川厅同知,善书,工山水,笔力苍劲,书风似奚岗,与虚谷同时代人。

无量寿佛 纸本设色 纵129.9厘米 横61.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无量寿佛是净土宗
主佛之一,常与释迦、乐师二佛并坐,称为三尊。此图佛陀盘坐崖前,作说法状。佛像开相,富于个性,双目炯炯,显现睿智与神威。这种以浓丽取胜,重色中求和
谐的手法在虚谷以后的作品中比较少见。此画系为挚友高邕所作。款署“无量寿佛,李盟弟,虚谷写”。钤“虚谷书画”、“三十七峰草堂”诸印。

碧桃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879年作
款识:仿十三峰草堂,己卯春日虚谷。印文:虚谷书画、天空任鸟飞
虚谷善山水、花卉、蔬果、禽鸟,并工人物、肖像。画法取资清弘仁、程邃、华嵒诸家,落笔劲峭、生涩,格调隽逸,别具一格。这幅《碧桃图》自题
“仿十三峰草堂,己卯(1879)年春日虚谷”。时虚谷56岁。十三峰草堂是清张赐宁的堂名。虚谷对此位并不显彰的画家亦虚心取习。图中桃树的枝干叶脉,
出以于干笔逆锋,劲挺弧形的线条犹如戈矛,极具有拗强奇崛之气。随笔点染得墨青叶色,纷披历落,表达出前后掩映叠积的空间感。叶丛间的碧桃用大块面的分色
法,青、黄色彩相渗相融,颇有块面结构的现代形式感。此图显示了虚谷从早期较为写实转向加强笔墨抽象表现的艺术特征。

树结宝珍图 设色纸本立轴
枇杷 立轴

枇杷图 立轴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画枇杷数枝,枝干直挺,穿插交错而又层次分明。构图顶天立地,布满全幅,用逆笔、枯笔,粗细有致,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设色明丽,显出枇杷长势壮盛,个个饱满,把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菊老少年 立轴
1881年作
花卉 镜心

菊花图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中斜写黄白菊花于矮篱前绽放争秋。笔墨出神入化,侧峰逆运,淡彩焦墨,笔笔送到。黄菊枝叶以水墨晕写, 而白菊却以青叶相衬,杆加赭色。两菊虽枝叶交杂,却密而不乱,层次分明。干笔疾劲,勾出矮篱,白花矮丛使画面稳定平衡。背景虽无它物,却充满空寥寂静之意。整幅画冷隽峭秀、傲岸清高,反映了画家本身的性格。

瓶菊图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瓶插秋菊的小品画。构图匠心独运,巧于设置,高低错落的瓶和壶、“S”形走势的秋菊令画面富有活力,并形成多层次的节律变化。设色淡雅清新,笔法灵活娴熟,是虚谷晚年的花卉画代表作。
此图款署:“壬午冬月写于瑞莲精舍,虚谷。”钤 “虚谷书画”、“三十七峰草堂”
朱文印二方。“壬午”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虚谷时年60岁。

花果图 清供图
立轴
此图所写皆案头清供:画面主体写一长瓶,上有老梅数丛,挺拔如剑,右下角配以三丛偃枝,古奥奇绝。传统梅干交叉法皆恪守“女”字形的原则,虚谷画梅是自出
机轴,不尽拘此绳墨。花瓣利用底色以粉点出,附以红色花萼加以烘托,为梅干的古拙平添几分生趣。虚谷自作咏梅诗云:“无端白雪落沙来,古本疏枝上粉苔。似
雪似花花似雪,梅花又向雪中开。”写寒梅之高洁,亦可为此清供之梅传神。丛梅左侧陪衬了些许松枝,松针逸笔草草却不乏韵致。瓶下右侧则有佛手一枝二果,以
破墨画叶,墨彩清润浑厚;又有连根百合二枚;前有红柿一枚,反复渲染,隐隐透出红晕,亦各尽其妙。瓶后露出如意半枝,是为改变花瓶左侧垂直线的单调而加,
使画面显得更为和谐、丰富。
所钤“虚谷书画”一印系著名篆刻家徐三庚(1826-1890)所刻,有学者根据虚谷用印推断作品所在时期,认为此印或为虚谷1876-1887这十年间所用,则此画大约作于这一时期,当时画家多在苏州。

梅鹤图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二只白鹤在梅枝间翩翩起舞。画家以顿挫的侧峰描绘了如剑如戟、铁干清曜的梅树,那参差交错的枝条,棱角分明的花瓣,突出了梅花天生寒骨、峥嵘向上的
铮铮傲骨。鸣飞的白鹤,一改光洁华美、悠闲典雅的贵族气象,而以苍劲的笔触写出长颈后缩收紧,雪羽铺展飞扬的奇特造型,突出了仙鹤卓而不群的风神和凌空向
下的劲势。

松鹤延年图
纸本设色 苏州博物馆藏
图上满地黄菊,花繁叶茂,苍松参天,藤萝四垂。松侧菊畔有一雄健的丹顶鹤傲然而立,一爪举前,悠闲自在,一爪着地,岿然不动。松针茂密而疏松,菊花竞艳而
吐芳,作为画面的中心,丹顶鹤俨然是这方小小世界的主宰,注目远方,神态安详。整幅画作给人以一种福寿康宁的愉悦和满足,充分地体现了“松鹤延年”的题
旨。

松 鼠

小桥流水图 立轴纸本 水墨设色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港乾美术馆藏
图山水画,用笔与其花鸟画同,以小笔、侧锋、渴墨为之,有涩拙趣,而画树叶与山峰等则卧毫为之,本图亦然。所画山水多小幅,本画也不大,便于发挥其技法与
特长。本画景色似从其家乡徽州黄山一带自然中写生或观察得来,构图有西洋画透视法影响,与传统山水画式有别。而线条之虚涩与设色之清雅,表现景色灵秀幽静
之意趣,恰到好处,独具特色。

梅花金鱼 立轴 设色纸本
1880年作

秋 菊 立轴
设色纸本 松鼠
立轴
九秋图卷 手卷 周闲 虚谷
1866年作

金鱼 立轴
梅花喜鹊 立轴

春水游鱼 镜心 纸本

枇 杷 立轴

鱼乐图 扇面 1894年作

梅香阁读书图 扇面 设色金笺

山水 扇面

松 鼠 扇片

松鼠
立轴 甲午(1894年)作
松 鼠 立轴

菊花金鱼
立轴 设色纸本

金 鱼
立轴
设色纸本
葫芦鸭戏图 立轴

梅鹤和谐
镜心
1892年作
红梅松鼠图 立轴

蔬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桃子熟矣 立轴

松鼠图 立轴
1887年作 松鼠
立轴

松鼠金鱼
纸本立轴
花 鸟 绫本立轴

双鹭图
镜心
春江水暖 立轴

菊花图
立轴
金 鱼 立轴
设色纸本
鱼 立轴

春波鱼戏 立轴
丙申(1896年)作
游 鱼 镜心 纸本

颐颐草堂图
立轴 疏林漫步
立轴

山荫消夏图
镜心纸本

松 鼠
立轴
松 鼠 立轴

二松图
立轴
益寿延年
立轴
仿古山水 立轴 庚寅(1890年)作

松间鼠趣
立轴 壬辰(1892年)作
松鼠 立轴 1880年作

花鸟 纸本手卷

花鸟 册(八开) 设色纸本

禽鱼走兽 册页(六开) 设色纸本 1895年作

清供
册页(七开选四)金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