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贝】别让幼儿分享变了味

 私家图书室 2015-08-06

看过《爸爸去哪儿》的朋友们,对其中的“分享”环节是否印象深刻?在节目里,“分享”是测试,它是一件好事,因为懂得分享的孩子往往关心他人。现实中的分享是不是也如此简单?有没有一种幼儿间的“分享”已经悄悄变了味?


专家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 董萍

读者困惑

王女士:我儿子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自从入园后,老师就让孩子们每天带一个玩具到幼儿园去与其他孩子分享。我觉得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时间长了,这种分享的范围就越来越广泛了,让我心生纠结和担忧。不少孩子经常带一些巧克力、糖果、玩具、手工材料等,给全班每个孩子都发一份,每逢节日、生日,这种“分享”就更多了。儿子放学后经常会带回其他孩子分享的东西(其中经常有我平常不让儿子吃的糖果或膨化食品),并说是某某同学发的,到家就要吃。有时候,儿子也会要求我去买几十份巧克力或者贴纸之类的带去幼儿园分发。我想,这是不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分享”?是不是助长了孩子互相攀比的习气?面对其他孩子分享的“垃圾食品”,怎样才能巧妙地阻止他吃下去?

培养分享意识 有利于幼儿发展

分享本身是一件好事,它体现了个体的亲社会性,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性活动。

如今,孩子们大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往往存在自私、独占心强、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不合群等问题,这些对形成完善的人格是不利的。而分享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分享意识是幼儿能够良好地与同伴交流、进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讲,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带玩具与同学分享,对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分享意识是有帮助的。

“派发”式分享 易滋生攀比心理

一般地说,将自己喜欢的物品、劳动成果或一段美好的情感体验等拿出来与他人共享,都是一种分享。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分享往往会变味,正如王女士所说,单纯的分享常常变成人手一份的“派发”。一旦有一个孩子这么做,其他孩子很容易跟着学,进而滋生攀比心理。其实,幼儿往往表现欲望强烈,会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所以有适当的攀比心态是正常的,但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攀比则会发展成虚荣心。

要避免孩子们相互攀比,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摆正心态,不能让分享沦为家庭实力的比拼,不要用物质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贿赂”孩子,而是要引导孩子形成科学的分享意识。

科学分享 让孩子真正体验快乐

人手一份的“分享”从某种程度上成了单方面的“物质给予”,歪曲了分享本来含义。科学的分享应该是没有负担的,能让幼儿从分享中真正体验到快乐,这需要家长和幼教工作者们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

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让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懂得分享是一种关心别人、爱别人的表现。可以从教育幼儿爱身边最亲密的人开始,让幼儿参与家庭劳务活动、为妈妈做一件事等,让“爱”的种子在心中发芽。还可以采用移情训练,让幼儿体验别人的情感,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使幼儿逐渐认识到,得不到分享的心情是难过的、痛苦的,而与别人分享可以使别人快乐。通过情感体验和移情训练,让幼儿产生自觉、稳定的行为,感受到与别人分享成功、分享快乐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其次,当幼儿对分享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提供大量的机会去强化分享行为,可以从易于操作的物质分享开始,如自己喜爱的玩具、故事书、手工作品等,进而至精神层面的分享,如成长小故事、旅行见闻等。

科学分享 需老师家长共同努力

老师:为分享形式定位

老师应引导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分享,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分享。如:开展“我的成长故事”“新闻播报”等主题分享活动;设立固定的分享活动日,鼓励孩子们将心爱的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引导幼儿自己介绍玩具的由来,演示给大家看玩具的玩法,并请他邀请几名喜欢这种玩具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从“分享”中体验快乐。

关于人手一份的“分享”,老师有责任向家长解释清楚,哪些东西的分享值得鼓励,如手工作品、成长小故事、旅行见闻等,哪些东西要尽量避免拿到幼儿园,如垃圾食品、昂贵的物品等。如果发现分享“变味”了,老师应及时阻止这种现象继续蔓延。

家长:为分享内容把关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于美好的事物,联系最多的就是好吃的、好玩的。因此,在选择分享物品方面,家长应引导加把关,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如:和孩子一起挑选一两件心爱的玩具;一起整理相册,准备一则旅行游记;若选择食物,自制点心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符合孩子的饮食习惯;若采购食物,要注意量力而行,并且避免“垃圾食品”。

如果孩子收到“垃圾食品”带回家,家长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所谓“垃圾食品”,只有长期过多食用才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过度地限制“垃圾食品”对孩子其实是一种压抑。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孩子也不例外,对于孩子来说,越不给他吃他就越想吃,想吃的欲望会在大人的压抑中被强化。因此,对于“垃圾食品”,家长不能“堵”,只能“疏”,可以建立简单的规则,告诉孩子“可以少量品尝,但不能多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