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汉字〗“冫”“氵”之间

 智者1111 2015-08-06

〖趣说汉字〗

        “冫”“氵”之间

 

    (一)“冲”“凉”在哪里?

盛夏,冲凉是再舒服不过的事。

“冲”“凉”二字,同属“冫部”。然而,查《说文解字·仌(冫)部》,既没有“冲”,又没有“凉”。它俩在哪里?都在《说文解字·水部》。怎么会这样?

 

        上篇:“冲”本作“沖”

 〖趣说汉字〗“冫”“氵”之间 - jindeshen2007 - 金余一的博客甲骨文“沖〖趣说汉字〗“冫”“氵”之间 - jindeshen2007 - 金余一的博客金文“沖”〖趣说汉字〗“冫”“氵”之间 - jindeshen2007 - 金余一的博客小篆“沖”

〖趣说汉字〗“冫”“氵”之间 - jindeshen2007 - 金余一的博客小篆“衝”

     《说文》曰:“沖,涌摇也。从水、中。读若动。”《集韵》云:“沖音动,涌也。”它的本义是表示水力冲击,故从水。

笔者觉得,对以上注释需作两点说明:1、“冲,本作‘沖’。”(见《辞海》“冲”条)2、为什么“沖”的古音似“动”?这是因为,“此水动荡字”[语出钱坫《说文解字斠诠》(注1],“古无舌上音,故《说文》沖读若动。沖读若动,故凿冰沖沖(咚咚)象其声。”(源于章炳麟《小学答问》)

明明是“氵”为形旁的“沖”,怎么变成“冫”为形旁的“冲”?《玉篇》云:“冲,俗沖字。”(注2这就是说,“沖”是正体,“冲”是俗体。可是,俗体“冲”一经流行开来,正体“沖”竟然经受不起冲击,就此销声匿迹。

值得一提的是,“冲”不仅取代了“沖”,现在还成了“衝”的简体字。其实,“衝”与“沖”原本不搭界。《汉书·郦食其传》:“夫陈留,天下之衝,四通五之郊也。”许慎曰:“衝,通道也。从行,童声。徐锴云:“南北东西各有相衝,此即释交道四处之义。”

笔者以为,本应在“氵”部的“沖”,却跑到“冫”去了,一谬也;原是在道路上横衝直撞的“衝”,一不留神被水冲走了,二谬也……

 

        下篇:“凉”应是“涼

  〖趣说汉字〗“冫”“氵”之间 - jindeshen2007 - 金余一的博客小篆“涼”

    在《现汉》和《辞海》里,都把“涼”作为“凉”的异体字。

    所谓异体字,即与“正体字”对称的字。与正体字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即俗体、古体、或体、帖体之类。文字学家顾野王所著的《玉篇》指出:“凉,俗涼字。”这就表明,“凉”才是“涼”的异体字,今人将“涼”、“凉”的正异关系搞颠倒了。

    如果仅仅是把“涼”错当成“凉”的异体字,咱也没必要小题大做,专写此文。更重要的原因是,“涼”的本义并不是温度低、天气冷、微有寒意——这只是它的引申义。那么,“涼”的本义是什么呢?

许慎曰:“涼,薄也。”段玉裁引郑司农语云:“涼,以水和酒也。许云薄也,盖薄下夺一酒字。以水和酒,故为薄酒......又引伸为寒,如北风其涼是也。至《字林》乃云,涼,微寒也。”

从薄酒的“涼”,到微寒的“涼”,它跟冰(冫仌)没有一点关系。为了省去一点(“冫”比“氵”少一点),就此把“涼”给凉了,你说冤不冤!

   

    1斠诠,校对。

2:《玉篇》,字书。三十卷。南北朝·南朝顾野王著。体例仿《说文解字》,部目稍有增删,分五百四十二部,部次也与《说文》稍异。训诂,解说颇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