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医改办公立医院组和政策组负责人傅卫今日表示,破除以药补医的核心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性,取消药品加成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同步推进补偿机制改革、价格调整、分配制度改革等。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才能建立起新机制,真正切断医院、医生和药品之间的联系。 医改办回应药价虚高仍凸显:取消药品加成是第一 国务院医改办公立医院组和政策组负责人傅卫今日表示,破除以药补医的核心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性,取消药品加成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同步推进补偿机制改革、价格调整、分配制度改革等。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才能建立起新机制,真正切断医院、医生和药品之间的联系。 国家卫生计生委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立医院改革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有记者提问称“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组织专家对17个试点城市,还有福建省三明市的公立医院改革情况进行了评估,这份评估报告显示,取消药品加成并不能从根本上破除以药补医,也没有解决医生的逐利问题,药价虚高的问题也非常凸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公立医院甚至出现了以检查和化验养医的情形,患者在大医院住院个人支付比例普通超过50%。” 傅卫回应上述问题时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破除以药补医的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在改革推进中,很多地方其实只是简单取消药品加成。取消加成并不等同于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仅仅是切断公立医院以药补医逐利机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涉及到医院和医生两个层面,取消药品加成,仅仅解决了药品加成补医院的问题,还要涉及到破除药品和医生之间不正当的利益联系。 傅卫指出,破除以药补医的核心是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如果这个逐利性没有切断,新的补偿机制、运行机制没有建立,就会出现药品加成取消了,但会出现以耗材养医、以检查养医这样一些情况。所以,取消药品加成只是第一步,后面还需要同步地推进补偿机制的改革、价格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支付制度的改革,以及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等改革。只有通过这样一些综合措施,才能建立起公立医院运行的新机制,真正切断医院、医生和药品之间的联系。 傅卫表示,在整个改革推进中,无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文件还是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改革的联动性、综合性、系统性,就是为了解决有些地方对改革推进的不全面、不整体的情况。 在联动改革方面,一是强调三医联动,医疗、医保、医药领域综合施策来推进改革。二是强调上下联动,公立医院的改革和基层改革结合起来,构建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和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三是强调区域联动,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整体联动,避免出现改革的孤岛和改革的洼地。同时在横向上强调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推动一个区域整体的改革。四是内外联动的问题。一方面改革医院内在的体制机制,同时也需要外加推力,加强外部的政策配套,外部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办医的推动,来共同助力公立医院改革。 【相关报道】 8月6日,在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医改办公立医院组和政策组负责人傅卫副司长表示,取消加成其实并不等同于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仅仅是切断公立医院以药补医逐利机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涉及到医院和医生两个层面,取消药品加成,仅仅解决了药品加成补医院的问题,还要涉及到破除药品和医生之间不正当的利益联系。 今年4月份,国办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在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当中第一项谈的就是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国所有的县市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同时在全国100个地市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但是这些试点多数还仅局限在取消药品加成这个概念上,以及一些优化服务方面,真正的公立医院的机制改革启动的并不多。而取消药品加成并不能从根本上破除以药补医,也没有解决医生的逐利问题,药价虚高的问题也非常凸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公立医院甚至出现了以检查和化验养医的情形,患者在大医院住院个人支付比例普通超过50%。 “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破除以药补医的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在改革推进中,刚才谈到很多地方其实只是简单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的核心是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如果这个逐利性没有切断,新的补偿机制、运行机制没有建立,就会出现我们谈到的药品加成取消了,但会出现以耗材养医、以检查养医这样一些情况。所以,取消药品加成只是第一步,后面我们还需要同步地推进补偿机制的改革、价格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支付制度的改革,以及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等改革。只有通过这样一些综合措施,才能建立起公立医院运行的新机制,真正切断医院、医生和药品之间的联系。”傅卫表示。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难啃的骨头,这块骨头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医疗系统还有医保系统,所关系到的人也庞大,没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公立医院的“病”还真是难以“治愈”。 已经进行试点的江苏省,其医改办副主任、省卫计委巡视员黄祖瑚表示,公立医院改革要“破”“立”同时进行。“破”就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通过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政府投入等,建立起稳定长效的补偿新机制。首先,降低公立医院药品耗材价格。其次,加大政府投入。第三,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各地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财政补助进行补偿。“立”就是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院长负责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江苏全省已有128家公立医院通过建立理事会等形式,探索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有131家公立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有287家公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控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总量动态调整,实行备案制,同岗同酬。同时让人员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流动起来。 傅卫认为,在整个改革推进中,无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文件还是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改革的联动性、综合性、系统性,就是为了解决有些地方对改革推进的不全面、不整体的情况。在联动改革方面,要求“三医”联动,医疗、医保、医药领域综合施策来推进改革。同时上下联动,公立医院的改革和基层改革结合起来,构建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和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其次是区域联动,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整体联动,避免出现改革的孤岛和改革的洼地。同时在横向上强调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推动一个区域整体的改革。 “我们一方面改革医院内在的体制机制,同时也需要外加推力,加强外部的政策配套,外部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办医的推动,来共同助力公立医院改革。”傅卫表示。(来源:一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