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性眩晕

 金陵云岫 2015-08-06

头晕和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如心血管疾病、耳源性、眼源性、颅内肿瘤、颈椎疾患等均可引起。

眩晕是运动的错觉,包括旋转、滚翻、倾倒、摇摆、浮沉等感觉。头晕仅有头脑昏沉、头重、头轻、眼花、发黑的感觉,而无运动的错觉。广义的眩晕包括头晕。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涵盖了这两种表现。

眩晕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是几秒到几天,眩晕过后可能有头晕且持续时间较长,眩晕和头晕可能由同一病变机理所引起,区别在于严重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50岁以下的年轻病人由于没有血管本身的病变和血流变的改变,所以症状轻,以头晕为主。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多有血管本身病变(如椎基底动脉的粥样硬化、血管畸形等)和血流变的改变,基底动脉供血处于临界状态,病人更易发病,症状更重,并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反复发作、头晕持续时间较长,并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当颈椎病变加重时则诱发眩晕,所以老年病人较年轻者多见眩晕。颈椎病变本身引起的症状以头晕为主,当存在有血管本身病变和血流变的改变时,才易出现眩晕。

对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椎动脉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压迫或()刺激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引起的眩晕综合征。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异常可因椎动脉内源性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起始异常、发育不良、缺如、夹层动脉瘤等影响,也可由于外源性因素,如肿瘤、骨赘、纤维束带、突出的椎间盘、颈椎骨折脱位、感染等引起。当X片等检查发现颈椎的反曲、失稳、间盘突出、增生,同时发生颈部组织炎症,并伴随颈肩枕痛,提示颈椎病处于发作期,此时的眩晕应与颈椎有关。此外,颈椎失稳也可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诱发短暂性头晕或眩晕。

非手术治疗,如颈部按摩等手法治疗是该病的基本疗法,其主要是在改变血循环本身疾病的基础上,通过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消除局部炎症水肿,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消除椎动脉刺激因素,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