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夏治 看专家怎么说:三伏天·天灸

 红崖书苑 2015-08-07

    核心提示:冬病夏治,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词,但是却有很少人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冬病夏治,能治疗哪些病?为什么冬天发作的病,能在夏天得到很好的治疗呢?而这样的治疗,是如何进行的?为此,我们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针灸科主任王升旭教授,为大家一一解开这些疑问。

 

对话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针灸科 王升旭 主任医师,教授。

  专家简介

  王升旭 南方医院针灸骨伤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针灸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疼痛和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后遗症。临床开展了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相关性疼痛、针刺减肥的系列研究,醒神开窍针法促醒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专家所在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编辑:王教授您好,我们说的冬病夏治,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王升旭主任: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冬病夏治的时间,一般多从“三伏”开始,“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按照往年的经验,从夏至起到头伏之前进行第一阶段的敷贴,可以达到醒穴、温经、通络的作用,所以,今年6月21日左右,就可以着手准备冬病夏治了。但是有很多患者,都挤在入伏第一天跑来治疗,其实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这个不必担心,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时间,也不必所有人都挤第一天。

  编辑:那我们经常说的“冬病夏治”,这个“病”是指哪些病呢?

  王升旭主任:这个病,并不是具体指一个种类的病,所谓的“冬病”,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是在冬季加重的病变;此类疾病通常在夏季处于缓解期,如果在夏季治疗,增强身体抵抗力,冬春季节发作的几率大大降低。临床上“冬病夏治”最经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体制虚弱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然后是疼痛性疾病,比如颈椎病、肩周炎、因虚寒所致的腰腿痛、风湿性疾病等,这些都是遇冷则加剧的病,另外还有一些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梅核气、扁桃体炎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编辑:为什么冬天的病在夏天治疗,反而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有什么依据么?

  王升旭主任:“冬病夏治”实际上是融合了诸多学科的知识。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贴疗法。简单来说,它是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使有特殊作用的中药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并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它一方面有刺激穴位、发挥经络穴位本身的理气血、调阴阳、补虚损作用;另一方面,药物透皮吸收,也发挥了其药理作用。总的来说,是结合了局部刺激、经络调衡及药物自身作用三方面的功能。

  编辑:那穴位敷贴的药物跟材料,能跟我们透露一点么?另外,取穴一般是取哪些穴位?

  王升旭主任:敷贴的材料,最常见是选用一些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复方中药,比如白芥子、竹沥、地鳖虫、生姜汁等天然中药,结合现代远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技术精制而成膏药,至于取穴,是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天突、膻中、肺俞、心俞、膏肓、大椎、百劳、大杼、定喘等穴位贴敷治疗,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举例来说,比如夏治哮喘,穴位的选择多为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膈俞、大椎等,每次可选3—4组穴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多选择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泽、合谷、天突等穴位。背部取穴贴药时应注意最好避开肋骨,循两边肋骨边缘,肋间肌处,使药物容易渗入,提高疗效。

  编辑:穴位敷贴后,通常有什么样的感觉才是正常的呢?

  王升旭主任:穴位敷贴的方法,每次贴敷时间应在2—3个小时;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无不适,建议成人可贴6—8小时,儿童可贴4—6小时。

  虽然皮肤会有发热感,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果已经发起水泡时,如果水泡比较小,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小水泡已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消炎膏;如果水泡比较大,建议要到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适当调整。

  编辑:对于“冬病夏治”,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项吗?

  王升旭主任: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入伏第一天没赶上的患者,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这个不必担心,但是只要贴了,就一定要连续贴“三伏”,不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是不适合采用这个方法的,比如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制如对胶布过敏遮、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阴虚火旺者、孕妇、皮肤过嫩的3岁以下儿童等,都是不能进行敷贴的。贴敷以后不要马上洗澡,而且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患者一定要少吃“发物”,如辛辣食品、牛羊肉、海鲜、生冷食物等,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不能熬夜。

专家提醒:敷贴期间有感染、发烧的现象,要等病好后再贴;如果贴敷期间有皮肤起泡或过敏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冬病夏治” 是因人而异,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所以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疗效。

 

            冬病夏治 <wbr>看专家怎么说:三伏天·天灸

    核心提示: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上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

 

    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上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

  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前及之后也可以再进行加强灸,其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

  天灸适应症

  凡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常年感冒者(包括儿童)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颈肩腰腿痛、过敏者等。对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平常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天灸禁忌症

  急性发作期、发烧、咽喉发炎、一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起水泡患、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等。

  天灸疗法的由来

  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间,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明代李时珍于公元1518-1593年编《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

  天灸疗法治哮喘的历史

  文字记载是在清朝初期张璐著《张氏医通》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它是古代传统疗法。

  三伏天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天灸”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中医认为天人是合一的,在一年中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三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极佳。于是三九灸历来是中医家用于强身健体、治疗疑难杂病的好方法。

  天灸的作用原理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西医研究发现,通过天灸疗法以后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E—玫瑰花结形成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血中噬酸性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含量下降,明显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同时在促进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使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细胞内CAMP(血浆环腺苷单磷酸)的合成,提高CAMP的水平上,能有协调气道平滑肌的功能增强,能抵御风邪的侵入,起到预防的作用。

  儿童天灸,强身健体以及对疾病治疗的效果比成人更明显。

夏季天灸 强身防病不要等

 

  天灸注意事项

  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皮肤出现红晕,这是正常现象,一般贴药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偶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必要时去医院就诊。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并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

 

            冬病夏治 <wbr>看专家怎么说:三伏天·天灸
    三伏天,是天地和人体的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期间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非常适合调动旺盛的阳气将寒湿邪气排出体外。2014年三伏天一共持续30天,从14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共30天。

    初伏时间:2014.7.18庚寅
    中伏时间:2014.7.28庚子
    末伏时间:2014.8.17庚申

    三伏灸是利用“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最早见于北宋年间,千百年来广受好评。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呼吸系统疾病;一类是跟寒湿有关的疾病。

      三伏灸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洗冷水澡。

    三伏灸适合的疾病:第一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第二是虚寒疾病:如痛经等妇科疾病、虚寒引起的胃痛、结肠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肩膀寒凝疼痛等。

    为什么三伏灸适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因为“肺恶寒”,肺主呼吸系统,冬天寒气盛,会伤到肺,产生呼吸系统疾病。所以要在阳气最旺的时候用艾灸纯阳之气将肺内的寒邪排出去可以很好的调理呼吸系统疾病。
为什么三伏灸适合虚寒疾病?三伏灸时,天地阳气和人身的阳气都是最旺盛的时候,这时艾灸可以汇集艾灸、天地之气、人身之阳气共同作用于身体寒气,效果最好。

     三伏灸只能是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这三天吗?这三天都是庚日,性属金属肺,比较适合调理呼吸系统疾病,但不是只有这三天可以三伏灸,三伏天共40天,都可以进行艾灸,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