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对于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现其下辖14区和2个县,区域划分和名称大多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几经调整后而定。谈及各区县名称的由来,多有掌故。怕是有些土著也未必全知。 东城区 位于明清时北京内城的东半部而得名,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设东单区、东四区。1958年东单、东四区合并改称东城区。 西城区 位于明清时北京内城的西半部而得名,1958年设区时得名“西城区”。 崇文区 位于外城的东半部,崇文门以南而得名,1958年6月1日在城区合并中,原前门区撤销,以前门大街为线,东、西分别划属崇文、宣武二区。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崇文区正式撤销,与东城区合并;自此,崇文区便成为历史。 宣武区 位于外城的西半部,位于宣武门以南而得名,1952年设区时得名“宣武区”。2010年7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宣武区,与原西城区合并,至此,宣武区已成为历史。 朝阳区因位于朝阳门外而得名。1925年设区,称北京市东郊区,1928年改为北平市东郊区,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朝阳区至今。 早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已是一片水草茂盛的沼泽之地,并有人定居,被称为“海店”或“海淀”,“淀”是指水聚积之处。以后这一带逐渐形成集镇,故名“海淀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而得名。 其一,在金朝时就出现别墅群,名曰“远风台”。明朝时出现村落,名曰“风台村”。 其二,金代都城有丰宜门,门外设拜郊台,丰台之名即取自丰宜门之“丰”,拜郊台之“台”,清朝称“丰台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名而得。 石景山区因“燕都第一仙山——石经山”而得名。1958年,石景山区并入丰台区。1963年,石景山区从丰台区分出成立石景山办事处,1967年建为石景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平谷区
怀柔区
昌平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大兴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