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加沸石粉处理原水中氨氮技术研究

 榆杨 2015-08-07

广州希洁化学快速有效去除氨氮药剂氨氮降解


26元/kg 

【产品介绍】

 除氨氮药剂是一种专门为解决水中氨氮难去除而研发的药剂。是一种含有特殊架状结构的高分子无机化合物,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同时对重金属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作用原理是含有的特殊的架状结构上的分子和基团能与水中的氨氮、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同时释放出其他无害离子,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缓解富营养化状况。 

【性能指标】

产品品牌

希洁

产品型号

SND

目数

50-300

有效物质含量

95%

pH值适用范围

2-12

外观

白色粉末、颗粒

含量

95%

包装规格

25kg

【产品特点】

反应速度快,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反应过程;

去除效率高,相比其它的除氨氮药剂,具有添加量少,去除功效更大;

易于添加和使用,良好的操作性;

还具有脱色、降低COD等辅助功能;

呈弱酸性,还可回调pH值,节省酸回调成本;

真正的环保药剂,可适用于自来水处理。

【包装与贮存】: 

25kg/包(牛皮纸袋包装)

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除氨氮药剂的实验数据】

1、添加量与去除率的关系

药剂添加量(PPM

0PPM

100PPM

200PPM

300PPM

400PPM

500PPM

残余氨氮(PPM

45.5

36.75

28.5

19.5

12

0

  结论:随着药剂添加量的增加,残余氨氮越来越少。且得知100PPM氨氮去除剂左右可去除掉10PPM左右的氨氮。例如,您废水处理后的氨氮为45PPM,则要降到15PPM以下,则建议每吨水加入0.4kg的氨氮去除剂。当然,由于废水中的氨氮值会有所不同,因此投加量也会不同,建议废水最佳投加量以上面数值做参考。

2、反应时间与去除率的关系

反应时间(分)

5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120分钟

加入400PPM后的氨氮残余量(PPM

12.25

12.0

12.0

12.15

12.0

结论:SN-1F除氨氮药剂反应快速,能在6分钟左右完成氨氮去除,非常适宜现场添加  

【小试程序】

在正常使用前,可现在实验室进行小试实验,方法如下:

①取一定量要处理的废水,如500mL或者1L(可以是沉淀池的水);

②称取一定量的氨氮去除剂(如300PPM/400PPM/500PPM等),加入到要处理的废水之中;

③搅拌6分钟左右,让药剂充分反应;

④测定水中残余氨氮值。

我们的优势:

●具有多年的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经验

●拥有领导水处理行业的产品和应用技术

●全盘的水处理解决方案,满足您的需求和期待

●拥有高素质的管理层和专业的工程师群体

●专注、敬业是我们一贯的态度

●全方位技术服务让您安心无忧

技术与服务:

●水质分析、系统及制程的了解诊断

●依客户及环境需求提出可行的水处理方案

●仿真系统水质及条件,筛选出最佳功效及经济性高的配方产品及添加量

●依系统大小及客户需求,提出适当的加药设备自动控制方案

●现场人员及化验人员的培训,以利日后水质控制

●处理异常时的分析服务与改善对策

联系方式:

电话:020-34273656020-34273660

传真:020-34273660

手机:1343022786513925094810

邮箱:985589295@qq.com

QQ :985589295

公司网址:www.seajer.com



    氨氮降低剂 
氨氮降低剂是针对电镀、线路板、印染、皮革工艺等废水中氨氮的可生化性低而特别开发的一种新型药剂。氨氮降低剂具有反应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无需改变处理工艺,只需要增加投加装置的特点。特别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氨氮废水。 
【产品特点】: 
◆ 专门争对生化难以处理的废水所研发的功能性药剂; 
◆ 去除效果好,反应速度快; 
◆ 可在现有处理流程中直接加入,使用方便。 
【产品指标】 
外观:白色颗粒或片状丸剂;含量≥90.0%;有效含量≥90%;酸碱性:6.0-8.0。 
【使用方法】: 
1、小试程序: 可在原水中直接投加一定量并搅拌,参考投加量为0.1—0.3KG/吨污水 ; 
2、现场使用: 一般是配成1-5%溶液,直接加入废水中,或用网袋放于有水流动处溶解、反应以达到降低氨氮的效果; 
【包装与贮】: 
25kg/包(牛皮纸袋包装)或50公斤/桶(化工桶)。 
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我们可为您提供免费的样品及下列专业的服务: 
●水质检测及分析服务 
●一体化的水处理方案 
●水处理化学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 
●现场调试及服务。

 投加(沸石粉0.5g/L+活性炭40mg/L ) 以下。沸石粉可在2min或更短时间快速吸收氨氮)

投加沸石粉处理原水中氨氮技术研究  -五星文库

摘要

随着饮用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原水突发性氨氮污染问题困扰着水厂的运行,原水中氨氮污染增加了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及致突性,而传统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氨氮和有机污染物。因此,本文基于运行简便、经济可靠的思想对水厂中投加沸石粉治理氨氮污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结论如下:

l、本文研究了投加沸石粉法在水厂应用的基本参数,分析了沸石粉对氨氮的吸附等温模式,并建立了沸石粉对氨氮吸附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最佳沸石粉粒径为200目;(2)沸石粉在2min甚至更短时间内快速吸附氨氮;(3)出水最好的搅拌转速为300rpm,与反应池关联的话,最佳搅拌转速范围为100rpm~20rpm,最优搅拌期为絮凝快速期;(4)干、湿式两种不同投加方式对出水效果无影响;(5)沸石粉对氨氮吸附等温线既符合Langmuir模式,也符合Frenndlich模式;(6)初步建立了沸石粉吸附量Q(mg/g)与沸石粉投加量m(g)、初始氨氮浓度Co(mg/L)、水体温度T(K)等参数的数学模型。

2、本文研究了沸石粉强化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结合水厂工艺特点和出水水质等方面要求,确定了工程应用参数——最佳投加点和最佳投加量,并分析了强化处理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沸石粉吸附氨氮和UV254,絮凝沉淀排除沸石粉污泥,从而达到沸石粉对常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的强化;(2)沸石粉附着在絮体上,导致沸石粉不易沉降,但增加了絮体沉降性能,因此,沸石粉对絮体沉淀有一定的强化作用;(3)在水厂中突发性氨氮污染治理工程应用时,沸石粉最佳投加点为絮凝前期,投加量应在0.5g/L以下。

3、本文通过凝胶色谱法深入研究了沸石粉与粉末活性炭各自吸附原水中有机物分子量范围,并研究了沸石粉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技术的工程参数和技术方法。研究表明,沸石粉主要吸附分子量为0~1000的有机物,粉末活性炭主要吸附分子量为100-10000的有机物,两种吸附剂存在共同的吸附区,为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沸石粉与粉末活性炭联用的最优组合方式为:粉末活性炭最优投加点为吸水井处或絮凝前期,沸石粉最优投加点为絮凝前期,两种吸附剂的投加量分别为40mg/L和0.5g/L以下。

4、本文进行了水厂沸石粉污泥比阻测试实验,研究表明沸石粉对水厂污泥脱水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水厂的原水污泥脱水性能为中等程度,投加沸石

摘要

粉后水厂污泥为易脱水污泥,污泥比阻值随着沸石粉投配量的增大而降低,沸石粉提高了原污泥的脱水性能,对污泥具有一定的调质作用。

本文共24页1234>>24

1.3.3沸石去除氨氮影响因素及改性的研究

影响沸石吸附氨氮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沸石种类、沸石粒径、温度、污染物浓度、水力停留时间、pH值、离子强度、改性方法等。沸石粒径大小对内部扩散过程影响比较大,粒径越小,内部扩散过程越快。

各地生产沸石结构不同,这也会导致其吸附效果的差异。李晓波【20等人的研究表明,不同产地粉末状沸石去除水中低浓度氨氮的性能存在一定差异,按吸附容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缙云沸石≈阜新沸石埔阳沸石>赤峰沸石,不同产地的沸石往往具有不同的吸附交换能力。目前应用于原水氨氮处理的沸石大多是大于1mm的沸石颗粒,很少有应用粒径小于0.1mm的沸石粉。

第1章绪论

研究了沸石粉粒径对吸附氨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换容量的大小与粒径的大小成反比,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沸石交换容鼍与粒径成线性关系。这能为沸石粉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受到污染的水源中通常有氨氮和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对沸石去除氨氮有影响,有机污染物会吸附在沸石上,妨碍沸石去除氨氮。沸石与其他工艺的互补机理也被研究,邓慧萍【231等对颗粒沸石+活性炭工艺的研究表明沸石对氨氮峰有很好的削减作用,而活性炭可保证对氨氮的稳定去除。沸石+活性炭工艺可以发挥沸石和活性炭的各自优势。严子春【24】等人的研究同样表明沸石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互补特点,颗粒沸石一活性炭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污染物。研究了在高负荷有机物浓度下沸石一活性炭联合作用下氨氮去除效果显著增强。研究也表明粉末沸石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时,COD、氨氮去除效果都会增强。

天然水体中盐分含量复杂,而且任何天然水体中都存在盐分,并大量含有K+、Na+、Ca2+、Mg十等阳离子,其他阳离子含量较少。基于沸石离子交换特性,水中盐分对氨氮的去除有严重影响,ZC.Jorgensen等【27以为天然淡水中存在低浓度的盐分(Na+、K+、Ca2+、M92+),水体中的阳离子对沸石的交换点位存在竞争,从而降低了沸石对氨氮的有效容量。Y.EWang等【1.7】展开了天然斜发沸石和改性沸石对水体中氨氮去除的研究,经NaOH与沸石溶融改性形成的Na-Y型沸石,比较了改性前后沸石对浓度为50-250mg/L氨氮吸附等温线,水中K+、Ca2+、M92+阳离子对去除氨氮有影响,结果表明Na-Y型沸石具有更好的吸附容量,在氨氮初始浓度为250mg/L时,Na.Y型沸石的吸附容量为19.29mg/g,而天然沸石的吸附容量为10.49mg/g,水中金属离子对天然沸石影响顺序为l◇Ca2+>M92+,而对Na.Y型沸石的影响为Mg:+>Ca2+>K+。

据报道,改性沸石对水中NH4+具有更高的选择性[28-30】,改性沸石包括范围很广,从经简单的离子交换处理直到结构完全崩塌而得到的产品都属改性沸石范围。夏丽华【3l】等人考察了酸浸改性沸石和碱浸改性沸石的差异,表明改性沸石对水中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水中加入Ca2+后改性沸石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效果大大提高,但对氨氮的去除作用却显著降低;而且酸浸沸石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碱浸沸石。考虑到在活化繁琐、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几乎还没有活化沸石在应用方面的研究。12

第l章绪论

1.3.4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外针对微污染原水中氨氮的处理大多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和沸石的氨氮吸附及再生技术,其中,沸石的氨氮吸附及再生技术因其受气温影响小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国外水处理领域,自1970年以来,利用沸石从污水中除氨的技术日渐成熟,在小规模水处理场合,开发了沸石净水剂和小型的净化装置,如日本在工厂、渔场等地建立了许多小型沸石净水的装置,还开发出以天然沸石为原料的多孔状水质净化剂。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沸石处理装置大多设计为离子交换柱和滤柱(或滤塔)形式,如美国专利公布的天然沸石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为:沸石滤塔吸附,再生剂为NaCl或KCI,浓度为0.1--.0.4mol/L,再生液进入电解槽,NH;-N被分解,或形成氯胺,再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大部分气体被吸收,少量气体再经活性炭净化后排入大气,而溶液碱度被提高,再经活性炭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1975年,明尼苏达州的Roesmont建立了日处理水量为2757.6m3的污水处理厂,这是美国第一座采用物理化学工艺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厂。该厂工艺为:化学混凝+’沉淀髓滤+活性炭吸附+沸石离子交换。在沸石离子交换单元,采用了3座下流式斜发沸石颗粒交换柱,其中两柱串联,交换柱床深1.83m,当最后精制柱的出水NH4+-N达到lmg/L时,前柱停止进水进行再生,第三个柱投入运行。沸石用6%NaCl溶液再生,再生废液用蒸汽吹脱方法回收NH,。沸石再生系统比较复杂,再生液贮罐需要加热装置,再生废液吹脱前要投加NaEC03将pH提高至12,提高溶液Na+浓度,同时将溶液中的M92柳Ca2+以Mg(OH)2和CaC03形式沉淀并排出,最后再生废液被送至蒸汽脱塔除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一个污水处理厂,以同样的工艺处理污水,最后NH,进入硫酸吸收塔,转化为硫酸铵肥料利用;美国弗吉尼亚州Upperogcoauan污水处理厂工艺中沸石离子交换系统更为复杂。

Z.Milant32等人研究了各种不同离子对沸石离子交换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Na拂石有最佳的去除效果。N.Miladinovict33肄设计了两个沸石填料滤柱,一个滤柱仅仅填充沸石进行离子交换去除氨氮,另一个滤柱填料一样,采用曝气充氧,培养硝化细菌,考察硝化反应和离子交换的组合作用,展开了滤柱去除污水氨氮的研究,认为滤柱是一种生物氧化和离子交换作用的技术,考虑到成13

第1章绪论

本费用和化学再生的经济性,滤柱不适合作为大容积的推广应用,在以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为填料的填充滤柱中,对氨氮起作用的是培养起来的硝化细菌的硝化反应和离子交换的协合作用,组合系统强化了氨氮的去除,能缓冲进水波动的氨氮浓度冲击,比单独的离子交换工艺更经济,但是氧消耗比较快,在离子交换和硝化组合填料柱中需要加强氧的供给。

沸石处理技术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三级处理)中,在日本、美国、欧洲和南非等国家地区,都有利用天然斜发沸石对污水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实例,最为成功的是美国加州的Tahoe.Truckee污水回用处理厂,该厂用斜发沸石对三级处理出水进行了除氨处理,至今已运行了15年。

在国外,大多对沸石在水处理领域应用的研究集中于污水处理,还未见沸石处理氨氮技术成功应用于水源水处理的实例,原因可能是国外水源水质比较好,没有出现像我国如此严重的微污染现象。相反,我国沸石处理技术在污水治理工程实例比较少,对微污染水源水治理工程应用研究相对比较多。但科研工作者对沸石吸附氨氮的研究多集中于颗粒沸石过滤技术研究,目前国内沸石用于水处理的工艺主要有沸石曝气生物滤池【弭361、生物沸石流化床【371、沸石滤柱【38】等。张敏等【39】研究了丝光沸石对微污染水源的影响因素及工艺参数,发现沸石能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当源水氨氮浓度为1.5mg/L,--6.5mg/L时,氨氮去除率可达50%以上。张晓丽等【401研究表明天然沸石和用NaCi再牛处理后的沸石均对含氨氮废水有一定去除效果,并认为其去除原理主要为沸石对非离子氨的吸附作用和与离子氨的离子交换作用,且前者总强于后者。

我国天然沸石的资源较为丰富,利用沸石去除氨氮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在给水处理中颗粒沸石工艺的应用研究也表明沸石处理氨氮出水效果比较好。严子春等【24】沸石.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模型试验研究,证明了沸石不仅具有去除水中浊度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去除水中氨氮和部分有机物。张玉先等…人采用03端石-GAC对常州市自来水公司第二水厂的自来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沸石吸附工艺,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29.8%,--58.5%;使用03端石组合工艺,水中CODMn、挥发酚、氨氮、氰化物、亚硝酸盐、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21.6%~25.4%、72.7%--95.0%、53.3%。59.8%、33.3%~50.0%、53.9%,--89.3%、29.3%,--40.98%;使用O,端石.GAC组合工艺,水中CODMn、挥发酚、氨氮、氰化物、亚硝酸盐、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0%—48%、80%~95%、40%~70%、50%~80%、70%--95%、30%--50%。14

本文共24页12345678>>24

第2章投加沸石粉吸附氨氮基本性能研究

由图2.1l、2.12可知,沸石粉的投加量是一个复杂的控制参数。从吸附量曲线町以看出,投加量少时利用率比较高,但是对应出水氨氮曲线中出水氨氮值却很高,达不到水处理出水水质要求:投加量提高时,从出水氨氮曲线可看出,水体中氨氮得到吸附,出水氨氮得到了控制,但吸附量曲线显示沸石粉吸附容量利用率迅速下降,也就是说沸石粉投加量与氨氮浓度间的关系并非随着沸石粉投加量的增加对氨氮浓度降低成线性的关系,而成斜率变小的下降趋势。沸石粉投加量从1.Og“.09时,氨氮去除率为32.7%72.2%在5.09时达到最高值72.6%6.09时为72.2%’在5.Og以上沸石量的增加并未对氨氮有去除量增加的作用。

在一定的投加量范围内,氨氮去除率与粉末沸石的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粉末沸石投加量的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粉末沸石对氨氮的总体去除效果,但也应该注意:原水中能被沸石粉吸附去除的氨氮初始浓度为一相对固定值,过分增加沸石粉投量并不能明显改善氨氮的去除效果,反而造成沸石粉的浪费。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原水的实际水质情况确定粉末沸石的投加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水厂运行中,沸石粉投加量少对原有工艺影响较小,利于与常规处理工艺的耦合,经济成本运行费用也低,利于当作强化常规处理工艺运行;但足投加量大时可能会显著影响其他常规工艺的运行,而且成本增高,不利于长期使用。因此,沸石粉的投加量存在一个最佳投加量范围,针对不同的水体和原有工艺,投加量都不一样,应根据烧杯实验决定投加量。

2.6沸石粉吸附氨氮数学模型研究

沸石粉吸附氨氮的影响元素众多,因此沸石粉吸附氨氮的数学模型也异常复杂,至今还没有完全可以解释吸附现象的数学方程,许多学者和研究者提出的吸附数学模型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而建立的,有部分数学模型是经验公式。数学模型难以完全解释吸附现象,但是好的数学模型能给生产应用带来很大的实际意义,便于应用中的定量分析,也便于更加深入地研究。

水体中影响沸石粉吸附氨氮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沸石粉投加量m(g)、初始氨氮浓度Co(mg/L)、水体温度T(K)等。在本研究中,将根据理论公式Langmuir模犁推导一个适合沸石粉处理氨氮的数学模型。

第2章投加沸石粉吸附氨氮基本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结论为:

(1)投加沸石粉法的沸石粉粒径为200目-400目间出水较好,考虑到沉积与价格原因,沸石粉粒径选用200目。

(2)沸石粉吸附氨氮溶液在2min内甚至更短时间内沸石粉快速吸附铵态氮,因此投加点原水取水井处、管道混合器前、混凝前期和混凝中期均能满足要求。

本文共24页1<<9101112131415>>24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本文针对水厂原水氨氮污染难以处理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原水中氨氮污染的危害和治理对策,在借鉴沸石对氨氮选择性吸附的特性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水厂原水里氨氮污染的治理方案,即投加沸石粉法。研究成果为水厂原水中氨氮污染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快速的、经济的方法,为水厂原水氨氮污染治理技术提供了参考。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在水厂中投加沸石粉法的基本参数有:最佳沸石粉粒径、吸附接触时间、搅拌转速、干湿式投加方式。研究表明,在原水氨氮污染中,最佳沸石粉粒径为200目;吸附接触时间越长越利于沸石粉对氨氮的去除,限于水厂原有工艺时间不宜改变,沸石粉投加时间可分为四个投加点,即吸水井处、管道混合器处、絮凝前期和絮凝中期;通过分析得到最优的搅拌转速为300rpm,相对应于水厂常规工艺,最优搅拌期为絮凝快速期;干湿式不同投加方式对沸石粉除氨氮无差别。

第6章结论与展望

(3)在本研究中,进行了沸石粉对氨氮吸附的热力学分析,沸石粉对氨氮的吸附既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也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

(4)在本研究中,研究了原水中对沸石粉吸附氨氮容量利用率有主要影响的四个因素:pH值、初始氨氮浓度、水体浊度、沸石粉投加量。研究结果显示,原水的pH值范围适合沸石粉对氨氮的离子交换:初始氨氮浓度越高沸石粉的吸附利用率越高:水体浊度对沸石粉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影响原因复杂;氨氮的去除不是随沸石粉投加量的增长成线性关系。

(5)在本研究中,进行了投加沸石粉法在水厂中的技术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厂的四个投加点吸水井处、管道混合器处、絮凝前期和絮凝中期中,吸水井处和管道混合器处均可作为需要同时去除氨氮、CODm和Uv254时的沸石粉投加点,投加量范围均为0.29/L-4.09/L;絮凝前期和絮凝中期两个投加点的氨氮去除比较,絮凝中期稍好,但相差不大,可絮凝前期的出水浊度、CODM。和UV254的处理效果均优于絮凝中期,因此,投加点选择絮凝I;{『期更优,可作为当以去除氨氮为主时的沸石粉投加点,沸石粉投加范围应在0.59/L以下。

(6)在本研究中,还进行了沸石粉与粉末活性炭在水厂中的联用研究。考虑到原水中有机物对沸石粉除氨氮有负面影响,而粉末活性炭能提高水处理的安全性,因此,研究主要基于沸石粉与粉末活性炭在原水处理中不同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沸石粉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其次是分子量介于100~1000的有机物;粉末活性炭对分子量介于1000~10000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其中分子量100-1000的溶解性有机物既可被沸石粉吸附,又可被粉末活性炭吸附。将沸石粉与粉末活性炭在水厂中联用研究发现,沸石粉与粉末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互补特点,沸石粉+粉末活性炭工艺可以发挥沸石和活性炭的各自优势。从氨氮处理角度看,沸石粉一粉末活性炭优化组合投加工艺对氨氮处理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氨氮处理效果的提高作用还是有限;从饮水安全性看,沸石粉一粉末活性炭优化组合投加工艺对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的UV254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饮水安全性。同时,本实验研究还得到了粉末活性炭最优投加点为吸水井处和絮凝前期两处,沸石粉最优投加点为81

第6章结论与展望

絮凝前期,两者的投加量分别为40mg/L和0.5/L以下为宣。

(7)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投加沸石粉法水厂污泥脱水研究,发现沸石粉对水厂污泥的脱水性能有较大改善。水厂原水污泥脱水性能为中等程度,投加沸石粉后水厂污泥为易脱水污泥,污泥比阻随着沸石粉量的增大而下降。

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依然任重道远,尚有许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

投加粉末类药剂的处理工艺模式在本文中已经被研究,而提高投加沸石粉处理微污染原水中氨氮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方向。通过对沸石粉的改性并降低改性成本来提高氨氮处理效果也是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共24页1<<1920212223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