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氏奇穴针灸学补遗5(转载)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5-08-07

[转载]董氏奇穴针灸学补遗5(转载)

三、董氏手足对应针法的适应症;1肌肉酸痛:所有四肢肌肉酸痛,皆是手足对应针法之;2关节病变:一般关节病变常用董氏放血疗法与手足对;3运动伤害:凡由运动所引起之肌肉、肌腱、韧带、关;4躯干疾病:只要将手足对应原则加以变化,配合全息;5脏腑调节:因手足对应针法常使用直三针或横三针的;四、董氏手足对应针法的特性;1疗效迅速:使用手足对应针法治疗四肢酸痛、扭伤疾;2

三、董氏手足对应针法的适应症

1 肌肉酸痛:所有四肢肌肉酸痛,皆是手足对应针法之主治范围。

2 关节病变:一般关节病变常用董氏放血疗法与手足对应针法配合,疗效显著。

3 运动伤害:凡由运动所引起之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等伤害,只要尚未发生骨折、骨裂、肌腱韧带断裂等破坏性伤害,皆可利用扎针、放血将其治愈。

4 躯干疾病:只要将手足对应原则加以变化,配合全息投影原则取穴,有时需再配上放血疗法,即可治疗此类疾病。

5 脏腑调节:因手足对应针法常使用直三针或横三针的倒马针法,而倒马针法本身就具有针通三焦、调理全身脏腑机能作用,故手足对应针法虽主治疾病是四肢肌肉、关节酸痛,但因其常用倒马的方式取穴,所以也能达到调理脏腑的效果。

四、董氏手足对应针法的特性

1 疗效迅速:使用手足对应针法治疗四肢酸痛、扭伤疾病,疗效十分迅速,往往下针后数秒至数分钟之间,即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有时比止痛药效果更快,且毫无副作用,并依病情轻重、新久,扎针有时配合放血,可在一、二次或数次内,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根治的效果。

2 原则指导:手足对应针法的运用,完全依照手足对应的原则作为临床取穴施治的指导,使此一针法有一系列原则可循,只要能清楚掌握此原则,当面对患者时,即可按照原则取穴扎针,成为强背穴道堆栈记忆,乃是灵活运用,不需死记,达到全身无穴处处穴的功力。 3 独树一格:董氏针灸的许多理念都是独树一格的,自成一体系,其博大精深的理念及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巢臼,并非完全屏弃传统经络学,而是将其包融并且更加超越,创新与系统化。 4 手法简明:董氏针灸不谈各种弹、啄、飞、捻等手法,不讲手法技术上的补泻,针法简单明确,与传统大谈补泻手法,而使针灸临症施治上更为繁杂。董氏针灸不用任何的手法补泻及多样变化的得气手法,故手足对应针法亦不例外,简单明确,易于操作,只偶尔因病情需要加强针效或配合放血,使疼痛更快得以消失。

5 取穴方便:手足对应针法在取穴上完全选取四肢的穴位,不需解除衣裤,故扎针取穴十分方便,并且根据手足对应的基本原则,再加以灵活对应使用,于取穴上就不需死背各病的治疗穴道,故于临床施治上,只要能掌握好原则、清楚诊疗病位与病因,再配合准备的取穴扎针或放血,导引行气活动患部,都可达到一定的疗效。

6 断除病根:在临床治疗上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找出病因之所在,而非只是服用止痛药将其疼痛的警讯关闭。故利用手足对应针法扎针治疗时,必须查明病因、病位,若遇久病、重病、怪病有瘀血出现施针改善不明显时,就要配合放血疗法,再施针治疗,往往病痛皆得以解除。

7 安全可靠:手足对应针法,取穴以四肢为主,不在胸、腹部取穴,避开人体的一些危险脏器,若有所需,仅在背部相关部位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但不用豪针直刺,以免造成患者的伤害。而且不用弹、啄、捻及各种的补泻手法,避免患者痛苦,所以取穴安全方便,手法简明可靠,危险性极低。

特色掌诊

董氏掌诊图为李国政教授之师胡文智医师所传,此图在台湾已传三十余年,为董氏秘传之独有掌诊,现将之公开。李教授以此图为本,将其多年研究及所收集之文献整理,编写董氏掌诊,以供临床诊治之参考。董祖师诊病首先先看掌诊,再看面诊,故掌诊为董氏针灸诊治的第一步。

一、董氏掌诊颜色的诊断

诊视浮起之静脉血管,或诊视部位上的斑点。

二、董氏掌诊形态的诊断

1 发病时间:

浮-疾病初期、病转轻、新病。

沉-久病、病较重、慢性病。

2 疾病位置:

气色浅-病在皮肤浅处,主表。

气色青-病在中。

气色乌黑-病在里。

3 病势:(依斑点分布情形)

疏-病较轻。

密-病较重。

4 病情:

肉凸起-实证、病较严重。

肉凹陷-虚证、脏腑功能失调。

颜色淡-正气虚。

颜色浓-邪气盛。

三、董氏掌诊之手指与脏腑系统关系

四、董氏掌诊之手掌纹与生理系统关系

导气针法

导气针法,又称导引行气针法,不管用任何针法治疗四肢躯干酸痛时,一定要配合导引行气,疗效才会提高,手足对应针法更是如此,即是在对侧取穴扎针后的同时,患部导引运动,以引导针气平衡行气至患部,要患者主动运动患部,调匀呼吸,观想患部酸痛逐渐减轻、慢慢消失。所以不只是光叫患者运动患部,更须配合呼吸与意念,尤其意念的观想很重要。此乃结合气功与针炙之导引行气针法,即下针后除了患部须活动下外,需结合放松呼吸及意念观想,如此一来,因患者身、口、意三者放松且专注地配合,可使针效更加提高。

例如:用丘墟穴治疗手腕上下摆酸痛,在针完对侧的丘墟穴后,即要求患者上下摆动其手腕,将其最酸痛的姿势摆出,并观想手腕愈来愈灵活,酸痛慢慢消失,几秒钟至几分钟后酸痛完全消失即可出针,若手腕患部另有确定的明显病点浮现,则再取相对应的穴道再扎一针,继续活动手腕并按揉此一明显酸痛点,数秒钟至数分后酸痛就会慢慢消失,此时即可立刻拔针。其它所有四肢酸痛治疗以此同理类推。故利用手足对应针法治疗四肢病症时,务必配合导引行气针法,疗效才会显著。

掣引针法

根据经络之所过,为其所主治之病的原理,可取同区段中离病位较远距离而同经络的穴道,来做为导气之用,并且取穴后须确保患处可适度活动为原则,以便进行导引行气针法,在其痛点的同区段远距离同延伸线的穴位上扎一针作为掣引针,将病气下导使气血得以舒通,则痛点可消失,即为掣引针法。

例如:左手臂内侧痛,扎完对侧右足的正筋、正宗、正士穴后,发现其它地方都好了,剩下中央有一痛点出现,则可取左手的心灵一穴做为掣引针之用,并按揉此痛点,活动一下左手臂,则痛点会慢慢消失,此时即可出针告愈。左脚小腿胫骨前缘痛,针完右手火串穴、火陵穴、火山穴后活动患部,发现小腿一带的酸痛全部消失,剩下胃经上一压痛点,则可取同样胃经上的门金穴,然后按揉一下患部,则因门金穴将病气导散,瘀结的气血得以舒通,病痛点自然消失即可消失后即可拔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