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十一)

 梦泽赤子 2015-08-07

翻车家族中的牛车(兼及水转翻车)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十一)

  现在,谈谈牛转翻车。牛转翻车的出现不晩于唐,中国唐代古籍中,未见确切记载[1],但在日本古籍中则言之凿凿。北宋使用牛转翻车的记载,中国古籍有之,但出于比较晩后的书。明·黃仲昭《朝议陈君举先生偁》载:“[陈偁]元丰五年再知泉州,岁旱,教民用牛车,汲水入东湖溉田。”[2]大概是把水车入泉州的东湖中存储起来,然后利用来灌溉。这一记载应是可信的,泉州确实有使用牛转翻车的传统。南宋王十朋知泉州时,写了以下一首诗:

  蜕骨木龙忧不雨,更唤两牛眠下土(农家以架车者为眠牛)。水从地底飞上田,不减在天行雨苦。庭中忽见天雨花,白衣真人游郡衙。但愿为霖莫为潦,免使泥陷羸牛车。[3]

  时泉州久旱,车水已至塘底,犹恐力有未逮,“更唤两牛”转动翻车,水好像从地底飞上田岸。忽然飘下雨花,诗人在欣喜之余,未免有几分担心,老天爷呵,你施下甘霖就好了,千万别走另一个极端,给我们带来雨潦,使牛车陷在泥泞之中。“牛车”就是牛转翻车。“农家以架车者为眠牛”,这一称谓一直保持到近世。由无锡木制农具制作世家的后裔陆志明参加编写的《吴地农具》一书,在介绍牛转翻车时说:“转动的动力来源于躺轴和拨齿,架轴的部件称‘眠牛’。”[4]吴地使用牛转翻车的记载也可以追溯到南宋。乾道六年,陆游入蜀途中路过吴县一带时,“运河水泛溢,高于近村地至数尺。两岸皆车出积水,妇人儿童竭作,亦或用牛”。

  牛转翻车保存至今的最早图像是马逵绘制的“柳荫云碓图”。马逵是南宋宁宗朝的画院待诏。该图曾刊载在《故宫周刊》1935年第484期上。图的对幅有清高宗御题诗曰:“柳阴结茅棚,运水更驱牛。云碓舂艰食,农民乐登秋。斯乐岂易得,祈年几许忧。”从该图看,翻车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在翻车的旁边有一个由牛牵引运转的卧轮,翻车延长的踏轴上安装了一个较小的齿轮,该齿轮与卧轮周边的轮齿相咬接。这样牛在牵引卧轮时就会带动翻车工作。该图与《天工开物》所载牛转翻车图完全一致。《吴地农具》对牛车的构造和制作有详细的介绍,卧轮叫“车盘”,支撑车盘的轴架叫“龙床”,翻车与车盘连接的装置叫“轴拨”(包括“卧轴”、“拨”和“眠牛”。“拨”是木齿轮),又绘制了“牛车灌田图”[5],可以和“柳荫云碓图”、《天工开物》“牛转翻车图”相印证。从吴文化公园复原的“车盘”和据《吴地农具》介绍,这种牛车如果没有牛,也可以用6根扁担扎在夹板和盘撑上,用人力推动戽水[6]。2003年在吴文化公园召开中日传统水车国际学术研讨会时,会议组织者特意制作了一个牛转翻车的车盘(含支架,即“龙床”),确实比较轻巧,可以搬动。当时由于没有经过驯教可以牵车的牛,用人转动轮盘,也成功地带动了翻车车水。《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器用编·工具卷》所载江苏吴县农民使用的牛转翻车与无锡的同类器物完全相同。

  牛转翻车中的卧轮叫“车盘”,宋代已有此称。许纶《题车盘图》诗云:

  牛磨人俱转,车旋水即流。争如霖雨足,所至息人牛。

  卧轮形似大磨盘,故诗中称“车盘”为“磨”。观《天工开物》牛车图可知,人是坐在车盘上驾牛的,牛拉着车盘和人一起转动,并带动龙骨车旋转,把水车到高处。该诗显然是描写牛转翻车的。

  南宋还有两条材料可能是讲牛转翻车的。其一:邓深《丰城道中》:“露空立禾架,结屋卧牛车。”[7]这里的“牛车”与农业生产相联系,不是用于运输的牛车。牛转翻车是用牛牵引卧轮运作的,役牛要围绕卧轮行走,为了保护人牛,需要“结屋”;不同于操作者无须移动的脚踏翻车,搭个凉棚为可以了。其二,朱翌《宣城书怀》:“龙具深耕雨,牛车富入租。”[8]“龙具”当指龙骨车,“耕雨”喻引水灌溉。与“龙具”对应的“牛车”可能指牛转翻车。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王祯《农书》的有关记载:

  牛转翻车:如无流水处用之。其车比水转翻车卧轮之制,但去下轮,置于车傍,岸上用牛拽转轮轴,则翻车随转,比人踏功将倍之。与后水转翻车,皆出新制,欲远近效之,俱省工力。诗云:日日车头踏万回,重劳人力亦堪哀。从今垄首浇田浪,都自乌犍领上来。[9]

  也就是说,牛转翻车是由水转翻车改装的,只是去掉立柱下面的小卧轮,改用牛拽转轮轴。那么,“水转翻车”是怎样的呢?王祯的记述大体是这样的:在翻车踏轴上装一竖轮,竖轮置于流水岸边的人工挖的沟中,竖轮之傍架一立轴,立轴上有上下大小两个卧轮,上面卧轮轮齿与竖轮轮齿咬接。水流冲击下面的小卧轮转动,上面的卧轮随转,带动竖轮,从而使翻车刮水上岸。[10]该件结构比较复杂,制作难度大,而且既有流水激轮的条件,何不直接安置筒车而多此一举?所以徐光启批评说:“此却未便,水势太猛,龙骨板一受龃龉,即决裂不堪……。若长流水中,不如筒车为稳。”可见,水转翻车的设计是不切实际的,历史上亦未见其使用的记载。那么,从水转翻车改装的“牛转翻车”能高明到哪里去?“柳荫云碓图”、《天工开物》“牛转翻车图”所描绘的牛转翻车动力机具,只有一个卧轮(包括其支架)与主轴的小齿轮(《吴地农具》称“拨”)联接,结构简洁,从南宋到近世一千多年一直在使用,其合理性和实用性是被实践证明了的[11]。王祯《农书》的牛转翻车的动力机具的工作原理虽然也差不多,但结构复杂笨重多了。先要竖一根粗大可转动的立轴,上方安装一个大卧轮,卧轮的沿齿与在翻车向外延伸的主轴上安装一个立轮的沿齿咬接,在大卧轮的下方,牛牵一条长杠转动立轴,立轴带动卧轮,卧轮带动立轮,立轮带动翻车工作。不但制作耗材增多,难度增大,而且立轴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搬动,转动起来也未必更加灵巧,很可能像徐光启批评的那样“此却未便”。王祯说牛转翻车和水转翻车“皆出新制”,他似乎没有见过唐宋早已存在的牛转翻车。王祯《农书》以后,除了《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照抄以外,没有看到这种“牛转翻车”使用的具体说明。我怀疑所谓“新制”的“牛转翻车”,恐怕只是王祯本人别出心裁、不切实际的设计而已。

南宋马逵《柳荫云碓图》

柳荫云碓图乾隆题诗

《天工开物》牛转翻车图

当代江苏吴县的牛转翻车图

牛转翻车“车盘”、“龙床”及车盘与主轴联结的部件(吴文化公园复原)

《吴地农具》牛车图

王祯《农书》牛转翻车图

【注释】

[1] 《全唐文》卷723载范鸣鹤《对典同度管判》中云:“既未晓於谈天,徒效诚於窥管。遂使牛车转水,颠倒烟灰之色;鸡卵色黄,混淆气火之象。”“牛车转水”似可理解为牛转翻车。但该文是针对“典同度管失候不应,史称黍细徒少其人”的“对”,文中用否定语气,似指牛车用不当地。如何理解,存疑待考。

[2]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七引《延平府志》。《延平府志》亦为黃仲昭所辑。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六亦有基本相同的记载。

[3] 南宋王十朋《得雨复用闻水车韵》,《梅溪集后集》卷二十。

[4] 金煦、陆志明编著《吴地农具》第34页,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上引书第34—37页。

[6] 新中国以后,有些农村仍然使用牛转翻车,也有用人力推动牛车盘车水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描写合作化以前一个个体农户人力推动牛车车水抗旱的情景:“……订了爱国增产捐献计划,父子两人的生产劲头更大了。他们的两亩八分地里水老是车得满满的。过去,顶多拔三次草,今年拔了五次,加上肥又施的多,他们的稻子比哪一家的都长得快。可是老天不帮忙,过了六月下半月,接连几十天不落一滴雨点,塘里的水快干了。/在火炎炎的六月阳光的照耀下,稻子长得齐腰高,一眼望不到尽头。在热风的吹拂下,起起伏伏,像是绿色的波浪似的。汤富海和阿贵走到塘边的牛车旁边,把棍子撬在牛车上,用人力车水。他们两人走了没几步,浑身汗淋淋的。……”

[7] 《大隠居士诗集》卷上。丰城在江西。

[8] 《灊山集》卷三。宣城在安徽。

[9] 《农器图谱·灌溉门·牛转翻车》。

[10] 《农器图谱·灌溉门·水转翻车》

[11] 从吴文化公园复原的“车盘”和《吴地农具》的介绍看,“车盘”比较轻巧,可以根据需要搬动。如果没有牛,也可以用6根扁担扎在夹板和盘撑上,用人力推动戽水。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载《中国农史》2011年第4期





老底子嗰事体478

 (2014-02-24 12:59:35)

田翻耕好后,要把水抽到稻田里。71年前,村里还没通电,抽水机只是社员们的梦想,几百亩水田里的水,全靠人力水车,由专门负责看管田水的老农凭经验分灌到大大小小的田里。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稻田灌溉用水,多是水车抽进田里。木制水车有1700多年历史,大的小的,长的短的,脚踏的,手摇的,根据不同使用场合而定制,老底子农村木匠来不来事,重要一条,是看他制作龙骨水车的技术介套。

相传,水车是东汉毕岚发明的,经诸葛亮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所以,有的地方,把水车称作“孔明车”。隋唐时,水车已广泛用于农田灌溉。南宋张孝祥赞其曰:“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可见水车对农事之助。水车主要由水槽、龙骨、木片、轮轴和木架构成。使用脚踏水车时,人站在轮轴的圆木踏脚上踩踏走动,带动龙骨转动,水槽中,木片携带着水,滚滚而上,流向稻田里。

最早玩水车,还是小时候在老家,三伏天里,酷日当头,我同XH看到田里有人在踩水车,就跑上去,主动要求帮人抽水,虽是连顶草帽都没有,人被烈日晒得起泡脱皮,但还是玩得不亦乐乎。

有书说,在水车发明前,最早的汲水用具是“桔槔”,起于春秋,传说是郑国人邓析发明的。《庄子.外篇.天地篇》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傦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佚汤,其名为槔。’”说的是:子贡南游楚国,返晋国,经汉水南沿,见一老者在菜园里整畦。为用水,他开凿出一条深沟直通井边。老者用水瓮从水井里取水,抱着水瓮,把水倒入深沟中,浇灌菜畦,他吃力地反复提水,但效率低下。子贡对老者说:“有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菜畦,用力少而功效高,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老者抬头看着子贡说:“怎么做?”子贡说:“以木制机,后重前轻,提井水如抽,快捷如同沸水外溢,其名为‘桔槔’。”

山东嘉祥武氏宗祠画像石——桔槔

老底子嗰事体478

时过境迁二千余年,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使用桔槔。横木支于木架,一端挂桶,一端挂石。利用杠杆,轻松汲水。

老底子嗰事体478

我相信,最早的高效取水器具应是戽水木桶,4根绳索系于木桶上,两人合作戽水,其提水功效高于小水车。老底子,我几次同阿毛用此法在田间溪头,筑土堵沟,戽水抓鱼。

老底子嗰事体478(点击切换版式)

正式记载的水车,约在东汉出现。东汉末年灵帝命毕岚造的“翻车”,已有轮轴槽板等水车基本装置。唐宋时,轮轴应用有很大进步,人们能以水作动力,制成“筒车”,可使低水高送。进入元明,水车结构上有了齿轮组,出现了“水转翻车”、“牛转翻车”或“驴转翻车”,人力得到较大解放。“高转筒车”的出现,使地势较陡的地方,也能低水高送。

高转筒车

老底子嗰事体478

当年插队头两年,没有抽水机,田间用水全靠这龙骨车,尤逢抗旱,无论是酷日当头,烤得头昏脑胀,还是满天星斗,蛙声一片,眯眼瞌充,那水车昼夜不息。

老底子嗰事体478

脚踏水车的木轴。上面有几组圆木踏脚,就可供几个人同时操作。这这根木轴上有四组圆木踏脚,说明它同时能上去4个人抽水。若是夜到一个人抽水,半夜里要拄磕充的,三四人抽水,唧唧呱呱闲聊,倒还精神些。

老底子嗰事体478

放在博物馆里的水车

老底子嗰事体478

水车龙骨。像链条一般,每节上都有块薄薄的方木片,踩动踏脚,带转放在木槽中的龙骨,方木片把水源源不绝地从低处抽向高处。

老底子嗰事体478

手摇水车

老底子嗰事体478

手摇水车多适用于灌溉量较小,抽水高度较低时用,其较轻,通常一人扛着走,到田边搁上,把入水处用田泥档上,便可抽水。这种长曲摇柄水车多是站立使用。

老底子嗰事体478

这种短把摇柄水车,可以坐着抽水。我插队的地方多用这种水车。

老底子嗰事体478

往翻掘过的水田里灌满水,浸泡上一二天,土壤松软了,就可耙田。

耙,据说起于晋代,用于破碎耕掘后的水田里的大土块。下有竹木制成的间隔齿,我下乡时,耙下的木片已被铁片取代。

老底子嗰事体478

耙田时,农夫丁字步跨立于耙上,似将军驾战车,扬鞭驱牛往前,泥土被耙下齿破碎成小块。

老底子嗰事体478

木制田耙

老底子嗰事体478

田耙好后,便是耖田,耖田器由水牛牵拉,把耙碎的田土耖得更均匀,更平整。照片中间的是耖,耖齿像梳齿。

老底子嗰事体478

耖田时,农夫双手持耖,一边吆喝控制耕牛,一边眼观脚前田土,遇田有不平整之处,便将耖齿落下,耖碎泥土。耖田操作十分不易,且插下提起很费力,全靠手劲控制,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农把持。耖后田土,经水浸泡,近似泥糊,有半指高的水,就可插秧。那个老倌耖田技术好,耖得平不平整,只要田里放上水就一目了然。如果技术不到门的话,平镜似的水田面,会突出许多星星点点甚至是大块的土。

老底子嗰事体478

农夫肩背耖,正准备耖田。此时的水田里,泥块高低不平,要耖过后才能平整。

老底子嗰事体478

耖田出现在宋代。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记它:“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据说水田之耕、耙、耖整套程序,在宋代已形成。

最好的耖手耖过的田,以水平田,水深不差半指,泥熟烂如粥,种田不伤手。如果耖手技术不到门,那田土定是高低不平,此时,还需进一步用铁扒,或干脆用手,把高出来的泥土挖起并抛到田里较低的地方去。

老底子嗰事体478

木制耖具

老底子嗰事体478

这张是耙田图,但偏偏有人在说明上标注“犁田”。乃犁头不对耙尾,误导后生。

老底子嗰事体478

生产队撤了,老农没了耕牛,只得自己背着耙,当牛耙田。

老底子嗰事体4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