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哭笑不得的文化差异

 党啊娘 2015-08-07

 

我们有个朋友曾是外交家,他是丹麦第一批中国专家,有一定的中文能力,又在中国住了8年。他的儿子交了一个上海女孩做女朋友,准备结婚了。话说这天双方家长齐聚上海,寒暄之后,女方家长说我们已经为他们买了A,B,C……,全部是我们支付的。你们(男方)家只要给他们买房子就好了。这个丹麦朋友多少有些不悦地说:我们买不起上海的房子。再说他们(孩子们)的房子是他们自己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购买。
曾经看到过一条国内新闻说啃老族在中国高达80%还多!这难道只是孩子们的错?

 

现在我们中国人不差钱。大学邀请外国老师到中国授课也是能得到辛苦费的。本来这没什么,可因为文化差异,付钱的方式让国外的老师惶恐不安,就差得心脏病了。
 
在国外,所有给予各人的付款都是走银行转账,很少用现金的。在中国现金才是硬道理。我们喜欢现金的极致是买房都用手提袋装现金。经常听说中国有钱人家一口袋外币付清了一栋房子,吓得老外目瞪口呆,半天回不过神来。话说回来,某大学需要给外教付辛苦费,一个信封上万块就交给了外教。外教心里咯噔一下,疑惑之中颤颤巍巍地接过信封,还问能不能转账?回答:不能。外教们赶快把信封塞进口袋。夏天都是短衣薄裤,回公寓的这一路真是折磨人,捂着,藏着,还要装作没事。这还不算完,屋里放着万块钱,人也不踏实。有个墨西哥籍的外教吓得晚上睡不着觉,怕人来抢。 
付费方式的不同就这么让人欢喜让人愁。非常严肃地评论这不光是百姓的问题,这是中国银行系统落后的产物。
 
我一直以为自己百分百的中国人,不会闹笑话。没想到我还真闹笑话了。说轻点是闹笑话,说重了在中国就是不尊重人。怎么回事?第一次上乐龄网时看到乐龄老头春草的关于哥伦比亚的帖子,非常喜欢就想问他是自己的照片还是编辑网上的照片。他叫乐龄老头春草,但春草让我有些不确定,所以就直呼他老头。我想我受西方文化影响到一定程度了,理所当然地觉得直呼他的网名肯定错不了。后来我一看每个评论上都称呼老师,刚开始我还以为网友职业是老师,很快我就感到奇怪了,每个网友都被称呼为老师!我才明白这是尊称呀,三人行必有我师吗。把这归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似乎不太准确,但我在那一刻真忘了中国特色的尊称,西方式的直呼其名脱口而出。
 
 
同样好笑的是我老公取得教授职称后,我问:教授,有何感触呀?他答:所有的人照常打招呼李你好。最绝的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回国,总要跟孩子们说叫爷爷,叫奶奶。结果女儿不解地问:妈妈,我怎么有那么多爷爷呀?可不是吗,在西方只有自己的亲爷爷才叫爷爷。
文化就像是漂浮在在海上的冰山,露出的只是一小块最基本的文化特征,水下面的巨大冰山才是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传承,也因此会让来自于其他文化的人饱受折磨。(我只糊涂了一小会,毕竟我习惯于在多种文化中间跳跃。)

网上流传的一个德国人用漫画描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趣图非常形象。特此贴上,自行认知。蓝色为西方,红色是中国。

 

三餐

时尚

思维


旅游时


想象中的对方


生活方式

老人的生活


聚会



人际关系



排队


时间概念



餐厅中的声音



自我



周日的街道



表面与内心



胃疼时的饮料



领导



洗澡的时间



交通工具



对待新生事物



孩子


所有照片来源:https://www./search?q=%E6%96%87%E5%8C%96%E5%B7%AE%E5%BC%82&biw=1138&bih=561&tbm=isch&tbo=u&source=univ&sa=X&sqi=2&ved=0CCYQsARqFQoTCJaGxtXl5sYCFQuULAodCIoJTA#imgrc=HEoDKByFB48FaM%3A

 


有没有认知?有没有莞尔一笑?

谢谢来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