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长的一天:诺曼底德军装甲师为何接到命令却没出动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8-07

摘要:拍摄于60年代的战争巨片《最长的一天》,全景式的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诺曼底登陆,这部影片从战役的决策到经过,从双方统帅到普通士兵,从武器装备到军服,都非常注重真实再现当年的面貌,所以几乎完全可以当作一部诺曼底登陆的记录片来欣赏。

最长的一天:诺曼底德军装甲师为何接到命令却没出动

名家大作

影片《最长的一天》从1960年开始拍摄,1962年公映,作为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是征服了全世界的影迷军迷,成为战争大片中的不朽名作。即使是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被影片所震撼和感动。

之 所以如此,首先得归功于影片的原著,著名的战地记者和作家科尼利厄斯·瑞恩所撰写的同名小说,瑞恩一生只写了三本书,分别是《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 和《最后一役》,其中前两本都被改编为电影,都是经典的战争大片。瑞恩当年就曾作为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战地记者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为了写好《最长的一 天》瑞恩不仅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采访了很多盟军、德军的高级将领,还在欧美的多家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找愿意接受采访的诺曼底登陆亲历者,结果有七千多人报 名,瑞恩从中挑选出七百人进行了采访,搜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细节资料。在这基础上整整花费十年时间,才写出了《最长的一天》。这部小说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创 作典范和世界战争纪实的巅峰之作,细致入微地写下了双方的将帅和士兵作为个人所遇到的传奇般的命运,以及在每个生死瞬间所经历的痛苦、迷狂和心惊胆战。这 本20万字的作品,一经出版就是1000万册的销量,此后三十年可以说是畅销不衰,先后翻译成26种文字,累计销售超过1600万册。在这样一本名篇佳作 的基础上创造的电影,自然也必定不俗了。

最长的一天:诺曼底德军装甲师为何接到命令却没出动

影 片汇聚了英美法等国众多明星,甚至很多大腕都很乐意在片中当个跑龙套的小角色,演员阵容之豪华,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就连已经当上美国统统的艾森豪威尔都毛 遂自荐愿意来片中演自己,只是化妆师实在无法把步入老年的前盟军统帅妙手回春,这才作罢。很多演 员都是亲身经历过那场登陆战役的,如在片中扮演英国空降兵霍华德少校的理查德·托德当年就是英军第6空降师第5伞兵旅第7营的上尉,亲身参加过诺曼底登陆 的空降行动。

这部影片投资1000万美元,在当时可算是天价了,相当于今天的3亿美元,这个黑白片的投资记录直到1993年《辛德勒的名 单》才被打破。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投资,还有美国、英国和法国为协助拍摄共动用了23000名军人,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则是为了拍摄出动大批作战舰艇全力配 合,所以无论从原著到制作人员再到投资规模,都是当之无愧的宏篇巨制。

一切都要真实

影片遵循着原著真实记录历史的本意,也 是强调尽量真实反映历史原貌。所以片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都是有真实的原型,相关情节也基本按照历史的真实情况。比如片中有个情节,美国82空降师 505 团的二等兵斯蒂尔降落时被挂在法国小镇圣梅尔艾格里斯的教堂顶上,由于目睹了落到地面上的战友们全被德军消灭,自己却根本无法有什么作为,只好装 死最终逃过一劫,被天亮后攻入小镇的美军空降兵救下。这就是取自完全真实的情况,现在圣梅尔艾格里斯的教堂上还专门挂了个伞兵模型,教堂的彩色玻璃也绘有 空降兵的 图像,作为纪念。

最长的一天:诺曼底德军装甲师为何接到命令却没出动

由 于拍摄的时代距离当年才不过十来年,所以登陆作战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都还能找到。例如当年盟军主力战斗机“喷火”战斗 机和德军的梅塞施密特109战斗机就是分别从比利时空军和西班牙空军正在服役的飞机中租借来的。对已经找不到的武器装备,如英军当年使用的滑翔机,剧组甚 至照原样复制了几架。

还有个小道具就是空降兵部队使用的“蟋蟀”玩具,当年美军为了解决空降部队在夜间降落后,难以进行敌我识别的问题而配发的。在影片中对这个小玩具也有多次描写,当年这个小玩具确实解决了盟军空降部队的大难题,为登陆成功起到了不小作用。

至于军服也都是完全按照当年各国军队的军服仿制的,一切都体现了真实反映历史的意图,也就使这部战争片并不仅仅只是作为艺术作品,更可以作为真实客观反映历史的记录片来看待,这也是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所在。

整个诺曼底登陆规模宏大,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大局上来描写,固然可以使观众有个全面了解,但是这样就难免显得空洞,因此影片中大量反映了很多普通人在登陆作战时的故事,既生动有趣,又以碎片拼接的方式来展现整个规模庞大的登陆行动。

最长的一天

片 名《最长的一天》源自德军著名将领隆美尔在战前进行反登陆准备时,对部下所说的,登陆日当天对双方来说都是最长的一天。作为二战中最出色的将领之一,隆美 尔对登陆当天,也就是盟军所称的D日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西线盟军在欧洲的登陆作战,对于整个二战的影响绝对是战略性的,只要诺曼底登陆成功,那么纳粹德 国的失败就已经是在所难免,而要是德军挫败了盟军的登陆,就可以将西线的主力转而调到东线去对付苏军,那么战争的胜负就难说了。

最长的一天:诺曼底德军装甲师为何接到命令却没出动

所 以这一战 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盟军方面是进行了大量的准备,从战前的决策,到武器装备的调配,到部队的临战训练,都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一 切都是为了登陆成功。截止D日这天,德军西线有九个装甲师,一个机械化师(即党卫军第十七装甲步兵师)。有两个伞兵师和一个伞兵团已经作好战斗准备。防空 军即将组建完毕。但在冯·伦斯德指挥系列内的五十八个师中,有三十三个是守备师或后备师,也就是说,它们的机动能力较差,他们是专职要地防卫部队。

为 了打破德军坚固的防御体系,在D日的前几周,盟军空军每天都要向德国出动五千五百架次轰炸机,并有五千架战斗机护航。在登陆日前一天,盟军首先出动空降兵 伞降到德军海岸防线的后方,夺取关键的桥梁、交通枢纽,为登陆部队开辟通路。法国抵抗组织也积极行动,破坏德军通信联系和道路交通,配合盟军的行动。接着 就是海空军对登陆滩头的猛烈轰击,登陆部队乘登陆艇抢滩。在盟军的五个登陆滩头,只有奥马哈海滩遇到了顽强抵抗,一度险些到了失败的地步,最终是在付出巨 大伤亡的代价后才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些方面在影片中都有表现。

其实在诺曼底,德军还是有机会的,但是由于德军指挥机构的缺陷很多,德军高 级司令部的反应非常缓慢,而让这会永远的在眼前失去。早在D日当天两点四十五分,德国第十五集团军就要求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进入戒备,隆美尔当时虽然不在 B 集团军群,但参谋长斯派达尔上将指挥果敢,他命令冯·施韦彭布格指挥的西线装甲集群将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调到离海岸约十五英里的利济厄两侧。九点四十 分,西线总司令却取消了这些命令,理由是最高统帅部还没有同意。

最长的一天:诺曼底德军装甲师为何接到命令却没出动

等 德军装甲部队接到正式行动命令后,却发现已经晚了,他们受到盟军空中攻击和被破坏的道路、桥梁的阻碍,并在投入战斗之前就遭到相当的伤亡。党卫军第十二装 甲师的部队于六月七日很晚的时候才到达战斗位置,而那时盟军已经有大量人员和 物资上了岸,并已准备好“热情接待”德国装甲部队。 

正是由于盟军方面事先的准备非常充分,同时又有巨大的物质保障,所以才一举成功。诺曼底登陆后一个半月,纳粹德国内部就发生了刺杀希特勒,并夺取政权的叛变行动,毫无疑问,诺曼底登陆是这一事件的催化剂,因为有识之士都明白,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对于德国意味着什么。

《最长的一天》用纪实的手法,有全局,有细节,全方位地把这场登陆作战重现在观众眼前,确实是部堪称巅峰之作的战争巨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