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果老是怎么忽悠唐玄宗的

 老庄. 2015-08-08


        张果老作为汉族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仙之一,是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然而,和八仙中的大多数人不同,历史上的确有张果老其人,而且还被载入官修史书。

         张果老原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的《大唐新语·卷十·张果传》, 其中已有相对完整的张果事迹;成书于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的《明皇杂录》也有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后来《旧唐书》、《新唐书》中的张果传记基本上都取 材于这两部书的内容。

         综合《大唐新语》和新旧唐书的记载,张果的大致事迹如下:武则天统治年间,他隐居在中条山一带,往来汾、晋之间,世人传说他已经有几百岁。武则天派 使臣召他,他当即“死去”,后来有人又看见他在恒州的山里出没。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恒州刺史韦济把他的事报告给皇帝。唐玄宗命通事舍人裴晤去 接他。张果一见裴晤就气绝倒地,很久才醒。裴晤不敢逼迫他上路,跑回来说明情况。唐玄宗改派中书舍人徐峤带了盖有御玺的诏书以礼邀请,张果这才到了洛阳, 住在集贤院,乘轿入宫。

         唐玄宗和张果自此有了交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还算靠谱,他虽然心里最关心神仙之道,但亲自询问张果的首先是治道,第二步才开始问神仙之事,可惜,张果的答话都没有流传于世。

         张果善于胎息,能几天不进食,只饮美酒。他曾说:“我生于尧时丙子年,位居侍中的官位。”其相貌看来有六七十岁。当时有个叫邢和璞的术士,号称善于 推算人寿命长短,还有个叫师夜光的术士,号称善于看出鬼来。唐玄宗命邢和璞推算张果的生死,邢和璞茫茫然推不出来。召张果坐在密室里,要师夜光看,也看不 见张果在何处。

         可能因为张果的样貌比较像普通老头,唐玄宗心里还是存疑,于是对高力士说:“我听说喝堇汁(根据先秦文献记载,是一种毒药)而不觉得苦的,才是奇 人。”当时正天寒,取堇汁给张果喝,张果喝了三杯,醺醺然说:“不是好酒”。就睡着了。不一会儿,他的牙齿全都又焦又黑。张果叫左右拿来铁如意把自己牙齿 都敲掉,藏在带子里,拿出药来敷在断牙上,过了些时,牙生长出来,又整齐又洁白。这个大招放出来,唐玄宗几乎肯定张果是神人。

         唐玄宗有个好道的同母妹妹玉真公主,这时想把玉真公主嫁给张果,但还没有说出来。张果有一天忽然对秘书少监王迥质、太常少卿萧华说:“俗话说娶个老 婆是公主,平地就生出公府(来管辖自己),真是可怕啊。”王萧两人奇怪他说话不伦不类。一会儿有使者来到,传皇帝诏书说:“玉真公主准备下嫁先生。”王萧 两人才明白张果前面话语的意思。张果笑起来,坚持不肯奉诏。

         唐玄宗又下诏要画他的像放在集贤院,张果恳请让他回山,得到了批准。玄宗提拔他担任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同时赏赐给张果帛三百匹,给服侍二人。张果回到恒山蒲吾县,不久去世,有人说成仙了。唐玄宗下令在其住处为之立栖霞观。

         考察张果的“神迹”,和唐玄宗的对话只是两人之间的事,玄宗问苍生也好,问鬼神也罢,我们都无从知道,笔者揣测,张果的表现很大的可能是无功无过, 既有超过当时一般人的文化水平保证回答不穿帮,也没有让唐玄宗感觉到有什么至理名言而折服。虽然唐玄宗在后来的诏书中提到“问以道枢,尽会宗极”,但这应 当只是官样文章客气话,真正折服玄宗的应该一是张果自称的年龄,二是两个术士没有看破他,三是他饮毒药后的表现

         关于年龄,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古代,的确是无从求证的;至于邢和璞、师夜光两个术士的表现,要么是同道中人默契的花花轿子人抬人,要么是张果老练 的江湖诀把这两个后辈都给震慑了;饮堇汁不死的事情也许稍稍复杂一点,此处的堇汁如果是指堇菜科的堇菜,本身并无太大毒性,如果是指罂粟科的紫堇,那就有 毒性,如果是指乌头,毒性更强,说实话,这件事到底是玄宗不太懂植物学还是张果使用了障眼法,尚不可知。

         纵观历史,关于张果的记载和传说有一个从相对平凡到神异,再到相对平凡进而更加神异的曲线,在最初的《大唐新语》中,虽然有一些怪力乱神,但基本上和新旧唐书一样,还是采取一种相对克制的描述,而在《明皇杂录》当中,不但有上文提到的一些事迹,还有更加神神叨叨的描述。

         比如张果将集贤院中可以装一斗酒的金榼化为一个十六七岁的小道士陪唐玄宗喝酒,酒过量了又变回金榼;又比如张果吃着玄宗在咸阳猎到的鹿肉,然后说这 头鹿是自己亲自看到汉武帝在上林苑放生的,后来果然在鹿角边找到写有元狩年号的铜牌,距离当时八百五十二年;更有道士叶法善因为泄漏了张果真身是混沌初分 白蝙蝠精的天机,然后“七窍流血,僵仆于地”,玄宗求张果才救活叶法善的故事。

         叶法善也是玄宗朝的一个著名术士,但是他死于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玄宗和张果交往的时候,叶法善已经去世多年,墓木已拱,所以上述只是所谓的 江湖传言,不是真实的事件。说到底,张果虽然也有着从秦汉方士一脉相承的忽悠传统,总算还是一个低调、聪明的术士。武则天召请,装死不肯出现,遇到公主下 嫁这样的事情也懂得见好就收没有顺杆爬。一方面性格决定命运,另一方面玄宗也不像汉武帝,对方士有严格KPI指标考核,终于避免了汉武帝时候少翁、栾大这样穿帮后被失望的皇帝斩杀的下场。最后,哥变成了传说,还混进了八仙的队伍。

         开元年间另外一个也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号冲和先生的术士就没那么幸运,这位冲和先生姜抚可以说是玄宗朝的张悟本,他上来也是号称自己已经几百岁, 有好几种长生药方,药方倒是很“亲民”,无非是太湖的长春藤、终南山的旱藕,可是忽悠的效果不错,唐玄宗还在花萼楼大宴群臣,真是有长生药大家分享,非常 嗨皮的大派对。

         可惜姜抚的忽悠不像张果这么抽象,一具体就容易被证伪,右骁卫将军甘守诚熟悉草药,指出长春藤就是千岁藟,旱藕就是杜蒙,不但只是平常的植物,而且 长春藤还有毒。骗局败露,姜抚内心惭愧害怕,请借口去牢山(今崂山)求药,就逃走了。逃走后的姜抚继续坑蒙拐骗,最后居然是遇到了一位历史学家才最终完 蛋,这段对话真比戏剧桥段还精彩:

         有位颇通南北(朝)史,了解近代人物的隐士荆岩去拜访姜抚,针对姜抚自吹的长寿追问他: “先生既不能言甲子,先生何朝人也?”姜抚回答:“梁朝人也。” 荆岩又说:“梁朝离现在时间不远,先生也不算是长寿之人。不知道先生在梁朝出仕当的是什么官?”姜抚继续吹:“我那时候当的是西梁州节度。” 荆岩呵斥道:“你竟敢欺骗妄语!上欺天子,下惑世人!梁朝在江南,哪里来的西梁州?梁朝只有四平、四安、四镇、四征将军,哪里有节度使(笔者按:节度使是 唐代才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姜抚又惭又恨,数日后就死去了。不过,姜抚这个江湖术士被揭穿后居然就会惭恨而死,只能说,那时候的人还真是淳朴老实 啊!

(作者:秦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