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故土的《人月圆》
吴激(1090年-1142年),字彦高。1127年靖康之役爆发,北宋最高统治者钦宗、徽宗打算投降,张罗派人出使金国。不幸得很,吴激被选中。尽管知道金人不讲信誉,阿城是虎狼之地,但皇命难为,只得硬着头皮往北走。果然,由于他的名气太大了,金国竟扣留着他不让回国。转眼之间,北宋灭亡了。吴激以宋臣留仕于金。但其时吴激等人心念大宋,因此虽化子金,而内心却是矛盾而痛苦的。
尽管这样,他内心仍有贰臣之疚,为不能给宋廷效力感到痛心。骨子里仍然向往江南,但侍奉异主,他只能在痛苦和矛盾中咀嚼寂寞。他的一首《诉衷情》最能体现他的心态: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入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这首词一洗脂粉气,故元好问《中州集》卷一评价说:“乐府'夜寒茅店不成眠’”,“自当为国朝第一手。”吴激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初词坛领军人物。
据刘邦记载;一次宇文虚中与吴激等在张侍御家饮酒会宴,座中发现一位佐酒歌妓原是大宋宗室之后,如今却也流落异乡,沦为歌妓。坐中诸公感慨万千,遂皆作乐章一首。其中宇文虚中首作《念奴娇 》:
疏眉秀目,看来依旧是,宣和妆束。飞步盈盈姿媚巧,举世知非凡俗。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复。
一笑邂逅相逢,劝人满饮,旋旋吹横竹。流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旧日黄华,如今憔悴,付与杯中醁。兴亡休问,为伊且尽船玉。
吴激乃作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各五句,两平韵,后段六句两平韵的《人月圆》:
南朝千古伤心事,还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
◎○⊙●○○● ⊙●●○○ ⊙○◎● ○○◎●
飞向谁家。
⊙●○○
恍然一梦,天姿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
◎○⊙● ⊙○◎● ⊙●○○ ◎○⊙● ○○◎●
同是天涯。
⊙●○○
从两首词来看,宇文虚中的词是写实性的,具体而不夸张,对这位女子的妆束,风采,出身遭遇写得一清二楚,而后又写宴会偶遇;其吹笛劝酒,全无悲伤之色,不由使人感生感恨万千。全词直说其事,直抒其情,笔调硬拙。
而吴激这首词则笔姿盘旋空灵,全篇化作唐人诗句典故,使全词意境深远。全篇引用三个典故:其一是“犹唱后庭花”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以小诗意,发今人伤怀之感。“南朝”借指被灭亡的北宋。“后庭花”则意指宋皇宫中传唱的旧时乐曲。其二是“旧时王谢”化用刘禹锡《乌衣苍》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堂百姓家。”“王谢”都是南朝有身份有地位的士族名家。“一句“飞向谁家”使人感慨世事的变迁,王朝的更替 ,覆巢之下 ,燕子何存,因此只能发出“ 飞向谁家 ”的感慨。其三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白居易贬居浔阳江头遇琵琶女所感:“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借意抒怀,抒发自己和眼前的歌姬不正如同白居易之与琵琶女的境况相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