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痞子刘邦?还是一代游侠?

 望云1120 2015-08-08

点击上方历史讲坛

本文由乾诚文化“未央”编辑 欢迎转发分享

要想理解刘邦,必须要认清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起兵以前的刘邦经历了两个时代:一个是战国时代、一个是帝国时代。这两个时代截然不同,在教科书上被写在不同的章节,但它们在时间上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事实,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小三岁,他们是同龄人,而我们常常把他两当成不同时代的人。要想理解刘邦的早年生活,就必须要把早年刘邦放到战国时代的背景下去考察。


刘邦出身于一个沛县的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平民家庭,这从刘邦的两个哥哥刘伯、刘仲(后改名刘喜)的家境可以推断,刘邦能够“学书”且常年“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刘邦的(异母)弟弟刘交能在大学者浮丘伯(荀子门人)门下学习,并精于《诗经》之学,说明刘家的家境还算殷实。

刘邦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这在《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中都没有写明,但卢绾的传中有记载: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刘邦的青年生活是在战国晚期度过的,战国晚期以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为代表的各国权贵大兴养士之风,畜养了大量门客,社会上商人、游侠及游说之士十分活跃,最典型的就有关于孟尝君的“鸡鸣狗盗”和关于信陵君的“窃符救赵”的故事。四处交友闯荡、行侠仗义、投身权门、游说诸侯是当时平民阶层一夜之间跻身上流社会的常见途径(可以参考《史记张仪苏秦列传》中的故事,虽然《史记》中关于战国的部分直接取材于《战国策》,很多地方不靠谱,但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

刘邦早年不事生产,就是立志做一名游侠,他的偶像是信陵君(刘邦做皇帝后每次经过大梁都要去拜祭信陵君,还为信陵君设置了守墓专户),他很向往信陵君与侯赢、朱亥的故事,希望能在那个时代能大有一番作为。到刘邦成年开始游侠生活时,信陵君已经故去了,信陵君过去的门客张耳在外黄网罗游士、蓄养门客,于是刘邦就成为了张耳门下之游侠。

沛县处在楚魏两国的边界区,当时外黄距离沛县有数百里之遥,而刘邦数次爬山涉水去拜会张耳(后来他们二人还成了儿女亲家),不计旅途风霜,可见其意志之坚定。同时,刘邦在沛县还有一个上线,那就是后来成为西汉丞相的王陵。

按照当时的情形推断,刘邦可能算是一个比较低级的游侠,大概能算作丰邑一代的“带头大哥”,卢绾、樊哙、周勃等人可能算是他的下线,而到了沛县城里,刘邦就要拜大哥王陵的码头了。

到刘邦32岁时,沛县入秦,秦国推行商鞅制定的“秦法”,使得刘邦不能再继续他的游侠生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刘邦只有走另一条道路——胥吏之路。

刘邦当上亭长之后,在工作上并没有显示出自己的能力不足,还和萧何、曹参、任敖、夏侯婴这些县里的其他胥吏关系很好,能得到这些人真心的赏识,之后,刘邦让客居沛县的外来豪强吕公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求取富贵当时刘邦已经快四十岁了,还有个私生子,而吕后还很年轻,之前连县令的儿子都想娶她,如果不是吕公对刘邦发自真心地格外欣赏,估计是不会做出这个决定的。

刘邦在去咸阳的路上义释民工,亡命芒砀山更是说明早年的游侠生涯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刘邦一生都很有游侠气质,也很欣赏同样有游侠气质的人。
同时,刘邦在当时亭长后,又有了一个新的偶像:


秦始皇成为了刘邦的新偶像,这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是顺利成章的,但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却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然。秦始皇开天辟地地创立了皇帝制度,建立了大帝国,这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当时的人是很难理解这次变革的历史意义。秦帝国的轰然倒塌使得全社会对秦始皇的这个变革都持否定态度。

项羽分封诸王,重新回到“战国时代”就是这一时代思潮的体现。刘邦虽然也被迫妥协,“帝国郡县制”与“封建制”并行,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分封了一批诸侯,但他自己一直是坚持继承秦始皇开创的帝国制度。

刘邦能够迅速适应当时的时代大变局,短期内顺利地从“游侠”完成角色转化,变成一个(起码是合格的)“胥吏”,最后又转变为“帝王”,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当然,刘邦身上也有很多痞子气,比如逃难时不顾儿女的死活,几次将他们推下车只顾自己,但也不能因此完全把他看做一个痞子。

至于刘邦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个“痞子”,个人认为是因为他身上带有很多战国时代的“游侠”气。而这股“游侠”气是专制帝国要重点打压的,因为“侠以武乱禁”,对专制统治很不利;同时他早年的游侠生涯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他前30多年的生涯都是在楚国度过的,而楚文化和秦文化的差异是最大的。


希望加入读者群,跟其他朋友一起聊历史,请加微信:zuimgzg

请加入QQ群:277670746

想每天收到历史讲坛的好文,请在“微信”搜:lishijiangt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