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立体哲学 2015-08-08

宇宙-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http://ciyuan1951.blog.163.com/blog/static/13802430220101511222729

 

<转载>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一、星旋态与现代科学的契合
 
   这本书以《星旋态宇宙模型》为名称,而“星旋态宇宙模型与双螺旋文化基因”可谓全称。探讨宇宙与人的同一基本规律,乃是文本之主题。作为宇宙学的大命题,“星旋态”立论新颖;作为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双螺旋文化基因”鲜为人知。

   读者知道,人类认识自然和自身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起源一样久远。但您是否知道,世界文明的历史形态,竟然是反对称的双螺旋太极图像?也就是说,东方文化(如中印文化)与西方文化(如欧美文化)相反相成。对立双方存在的种种差异,恰好相反;统一整体内在的优势互补,是谓相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国堪称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之一。在“太极宇宙”学说及象数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重要方面,领先于世界一千多年。但是,一个对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东方大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近百年以来,人们一直都没有找到一个公认的答案。在我们看来,这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双边的问题对。应同时问:属于有机自然观和宇宙观的中国,为何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基于机械自然观和宇宙观的西方,为何能够产生近代科学?并且,问题的答案恰恰存在于人类文明反对称的历史形态之中!

  曾几何时,在我们中间有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蓝色文明胜过黄色文明……。然而,在那些有识之士的大视野中,完全是另一种图景。例如,美国科学家、近代科学史学科奠基人乔治·萨顿(1884~1956)在《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说:“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李政道博士说:“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形象动荡的太极图,深深表达了宇宙星云至电子、质子的一切形成”。

   朱清时院士、姜岩博士合著的《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一书指出:自2500年前以来,人类的科学和文明存在着两大相对独立的流派,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文明和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与文明。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目前出现了瓶颈问题,使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文明应当与西方文明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必然!

   在东西方科学和文明走得越来越近的今天,《星旋态宇宙模型》一书应运而生。星旋态宇宙模型不仅与西方现代科学精神一致,而且与东方古代科学原理链接。在书中,以令人信服的理由质疑“大爆炸”及其“奇点”,从而对宇宙的物质行为、生命现象、地球文明作出了别开生面的解释、符合逻辑的预言。然《星旋态宇宙模型》的原创性莫过于:在科技成果库中收集信息,重新整合。

   “星旋态”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一般含意是 —— 双螺旋运动的近似球体。为何称宇宙为星旋态呢?因为“星”是人们熟悉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可以表达宇宙天球中的物质态;“旋”可以表达宇宙系统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运动、双螺旋辐射场态。也就是说,“星旋”乃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我们生存在星旋态的大宇宙之中,我们自身又是一个星旋态的小宇宙。或者说,“星”是一个名词,“旋”是一个动词,表示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双螺旋超巨系统。这也意味着,“星态”与“旋态”其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 星旋态。

   21世纪,人类步入了脑科学的信息时代。本书所面对的广大读者,都具有现代文化素质。作者是幸运的,书中的内容将接受时代的检验,时代又为作者提供了向广大读者学习的机遇。然而,要准确表述“星旋态”的内涵并非易事,要论证它的存在以及双螺旋运动的科学性更为不易。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充满信心 —— 挑战自我,成功也就不会太远。

   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在《灵宪》中讲过这样一句话:“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这意味着,一个空间“无极”、时间“无穷”的宇宙,蕴涵着“宇宙有限无界”的思想。宇是指空间结构,它是表象与里象互动的网络,即混沌的无极态与有序的太极态开合变动的结构。宙是指时间形态,它是一个没有开端和终端的无穷嵌套的双螺旋圈环!

   我们论证的“星旋态”是有许多层次的,最顶级的层次就是张衡所说的“无极无穷”的宇宙时空;往下分形为总星系、本超星系团、本星系群、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人体、分子、细胞及粒子等层次;这些层次几乎是层层相嵌套的,我们称其为不同层次的“星旋态”。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不然,因为每个层次的星旋态都是一幅分形全息图。

   再就是,我们在论证星旋态主题的时候,涉及的星旋态层次多一些。之后可以忽略许多层次,最后概括为天、地、人三个层次的“星旋态”,应用之时就方便了。于是,我们将分别研究下列课题,从中得到圆满的结论。 

 1、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首先,向读者宣布《星旋态宇宙模型》六个核心论点: 

  ① 宇宙是“星态”和“旋态”自洽统一的超时空天球。物质星态具有沿“莫比乌斯圈环”轨道分布的左右反对称性,而真空背景旋态具有各向同性及量子涨落的球对称性。“旋点”可谓宇宙的中心,它是真空“零点能”的量子起源。

  ② 正反物质世界组成了“星旋态宇宙”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确定了反对称的宇宙手性。宇宙有永恒节率的开合脉动和左右手性的方向运动,各分形星旋态都是一幅双螺旋全息图。星旋态可列为物质的第八种态,它体现了无限可分和无法可分的宇宙全息原理,并包容了物质的前七种存在状态。

  ③ 旋点振荡创造了超时空,创生了正反物质系统和左右手性的自然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是旋动力的表现力,左引力、左电磁力、左强力、左弱力是左旋动力的表现力。10种自然力都具有吸引与排斥的二重性,一切凝聚态与其场态的膨胀与收缩变化,都服从自然力二重性的伸缩对称性。

  ④ 自然力的二重性基于电磁结构的固有属性:电之于磁呈扩张性,磁之于电呈约束性。由此而扩展量子时空概念:引力与强力对称,同为空间力;电磁力与弱力对称,同为时间力。引力和电磁力支撑了四维时空,强力和弱力支撑了高维时空。

  ⑤ 宇宙的本质就是电磁波 —— 左右手螺旋电磁波的反对称和对称运动。费米子与玻色子、费米场与玻色场同质同构 —— 电磁结构,它们在系统平衡中相互转化。据人类目前所观测 —— 若隐若现的物质行为,恰好印证了宇宙的形式流变之象。

  ⑥ 人类及人类社会都是宇宙的组成部分,遵循大一统的自然法则 —— 双螺旋流变,生命现象存在双螺旋遗传基因,世界文明存在双螺旋文化基因。人类文明之形态出乎脑功能态 —— 左脑与右脑反对称互补的功能态 —— 西方左脑型文明与东方右脑型文明反对称互补的双螺旋流变之态。中国文化传统根在河洛,而太极双螺旋乃是传统文化的基因。

   接下来,应该对以上论点进行论证了,我们将采用搜索与分析相关信息的方法来完成这项工作。因为科学无国界,人类拥有一个硕果累累的科技成果库,已经向全球发出了大量信息。搜索和鉴别有关的信息,将会获得足够的证据或例证。当“站在巨人们的肩上”*前行时,作者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星旋态宇宙模型》认同大多数科学家的观点:宇宙是一个有规律的物质系统,是一个完全可以理解的物质行为。它的行为就是运动与演化,以至于演化出生命与智慧。那么,科学家们又是如何描述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的呢?让我们与读者一起,先来搜索微观世界的物质行为吧:

   1808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dalton 1766~1844)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论,从此掀起了微观世界的序幕。19世纪末,西方科学家进而发现了原子的内部结构 ——X射线、放射性、电子。连续三年三个重大发现,揭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历史篇章。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 ntgen 1845~1923)首先发现了X射线。19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伦琴。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Becquerel Antoine-Henri 1852~1908)在研究X射线时发现了辐射现象。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J.J.Thomson 1856~1940)发现了电子。爱尔兰物理学家斯托尼(G.T.Stoney)于1891年已提出“电子”这个名称。

   1898年,居里夫人(Marie Sklodowska Curie 1867~1934)提出:X射线的辐射现象为“放射性”。1899年,贝克勒尔进而发现了放射线的磁偏转。为此,贝克勒尔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19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原子组成,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永恒不变的基本单元。自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具有内部结构的粒子。现在,人们都懂得这样一个常识:不同的物质由不同分子组成,不同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而不同的原子竟然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所组成。其中的奥妙在于,电子和核内质子的数目不同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109种元素,它们依从元素周期律排列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之中。所谓元素周期律,是指109种化学元素随着元子量的增加,其性质出现周而复始的螺旋圈环变化。法国化学家尚古多(B.De Chancortois 1820~1886)是最先发现这种螺旋状变化规律的,1857年,他根据元素原子量的变化排列元素,得出了元素性质的《螺旋图》。这为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提供了思路,1869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举世公认。

   请读者注意,元素性质所呈现的螺旋周期变化,是我们搜集的第一条重要信息。它明确地告诉我们,原子内部结构具有螺旋圈环变化规律。现在不禁要问,这种螺旋圈环变化是由什么确定的呢,人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实际上,螺旋周期变化的奥秘早已存在于电磁波的微观结构之中!
 
 (1)电磁波的秘密 

   1873年,英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用微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揭示了电与磁的几何对称美,把握了电与磁之间的深刻联系。他集电磁学之大成,把光、电、磁现象包容在方程组中,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这被誉为19世纪物理学中最辉煌的成就。 

   麦克斯韦方程式解答了光粒子的波动性 ——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揭示出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换,预示了电磁振荡能产生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后来人们果然发现,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放射性元素发出的α、β和γ射线属于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其波长比X射线更短。

   麦克斯韦的第一方程式表明:如果存在着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在该处必定会产生磁场的旋涡。第二方程式表明:当磁场随时间变化时,在该处必定会产生电力线的旋涡。也就是说,变化的电场能产生旋涡磁场,变化的磁场能产生旋涡电场,这种交替变化的电磁场会以波的方式在空间传播(图1-1)。

<转载>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如图所示,电磁波的双螺旋结构,可谓一目了然。但一直以来它是令人“熟视无睹”的秘密!显然,物理学中“当电场和磁场彼此垂直振动时,就产生了电磁波”的结论,正是源于麦克斯韦对电磁波存在的预言。值得注意的是:电场旋涡与磁场旋涡如影随形地交织在一起,生动确切地描绘出电磁波的双螺旋结构和运动方向。另外,电磁波属于横波,不仅沿z轴方向传播,而且沿着x轴和y轴方向振荡。据此,我们还可以明白:电磁波具有双螺旋湍流张力效应。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将过去彼此独立的电学、磁学与光学结合起来,实现了物理学一次规模空前的大统一。但是,至少在当时人们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条信息给予我们的含义是:麦克斯韦方程组以数学形式的对称美,刻画了微观物质几何形式的对称美 —— 右手性的双螺旋结构。

  我们记得,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兹(Heinrich Hertz 1857~1894),早在1887年利用自制的检波器进行实验,实验事实证明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能够在空间传播的预言。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C.Oersted 1777~1851)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旁边的磁针偏转。7月21日,他发表了仅4页纸的论文,向科学界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同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M.Ampere 1775~1836)在重复奥斯特的实验中,有了新发现。9月18日,他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首篇论文,提出电磁关系服从 —— 右手定则。

   安培的右手定则实际上是“右手螺旋定则”,即:用右手握住通电流的直导线,让大拇指的方向指向电流的方向,弯曲的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导体产生的磁场方向。或者:用右手握住通电流的螺旋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垂直于四指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生磁场的北极。

   读者是否意识到:麦克斯韦所揭示的电磁波结构,完全符合安培定则的“右手螺旋”关系。确切地说,是电螺旋与磁螺旋相互缠绕的“右手性双螺旋”关系!看来,只要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和安培的右手螺旋定则衔接起来,就能推导出整个宇宙的双螺旋结构 —— 左右手性。这就是说,人们观测到的电磁波属于右手螺旋电磁波;如果宇宙的确是左右对称的,其背后必定隐藏着左手螺旋电磁波!

 (2)微观双螺旋结构 

   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Rutherford Ernest 1871~1937)于1908年,用自己发现的α粒子做炮弹,轰击原子深入研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终于从实验至理论,建立了全新的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直径约10-8cm的球体,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核的体积只有整个原子的100万亿分之一,但质量占整个原子质量的99%,带全部正电荷。在原子世界里存在着极大的空间,仅有少数带负电荷的电子,围绕原子核沿一定的轨道运动,这是被称之为“小太阳系”的原子模型。不同的是,太阳与行星间的作用力是引力,而原子核与电子间的作用力是电磁力。

   后来,人们又发现电子不仅有绕核公转的轨道运动还有自旋运动,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也有自旋运动。电子自旋与地球自转是不相同的,电子自旋在空间取向上只有特定的正、反两种选择。并且,电子自旋与核(质子)自旋两者之间存在着自旋耦合关系,即平行与反平行的自旋方向对应关系。

   1913年,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Bohr Niels Henrik David 1885~1962)不仅把普郎克(M.Planck 1858~1947)和爱因斯坦(A.Einstein 1879~1955)的量子化概念引入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中,而且与瑞士物理学家巴耳末和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的原子光谱联系起来,提出了定态跃迁原子模型。

   玻尔模型以量子数描述电子轨道位置和能量,电子波运动速度和方向。说明电子自旋不能连续地变化,电子吸收光子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电子在向基态回迁的过程中释放出光波形式的能量,以保持原子的稳定性。

   电子在两个轨道之间往返跳跃,实现了电子能级跃迁,维系了它与原子核之间的自旋耦合平衡关系,即平行与反平行方向对应所确定的双螺旋运动状态。此外,电子分布在不同轨道上的几率波 —— 驻波,也是由两列振幅相同、运动方向相反的相干波叠加而成的三维双螺旋波。尤其是:任何一个波函数或能级,只允许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向左运动,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向右运动。表达了电子在晶体中奇妙的双螺旋运动。

   可见,元素性质的螺旋周期变化、电磁波结构及其右手螺旋辐射运动、原子结构及其基本粒子运动,为微观星旋态结构及其双螺旋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读者也许会问,科学家不是已经发现比原子结构更小的结构吗?的确如此,我们也要搜索这类信息。科学家们为了穷尽物质世界的秘密,始终是沿着两个方向前行的。一是探究越来越大的世界,从地球到银河系,从银河系到黑洞,甚至透过黑洞寻找宇宙的另一半。二是探究越来越小的世界,当认识了原子结构以及核子、电子等基本粒子后,又利用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手段,打碎它们研究其碎片,寻找比它们更小的粒子。于是原子核模型、强子模型、夸克模型等都相继建立起来了。

   人们先后发现了自然界的四种相互力作用 —— 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世界真奇妙,原子核内部就是四种自然力的全息图。在原子核模型没有建立之前,人们只发现了引力和电磁力。这两种自然力不能解释亚原子世界的运动规律,因此,科学家们发现了核力,也就是强力。之后,在研究原子核放射性衰变现象时,又发现了弱核力,也就是弱力。

   强力被称作宇宙中最强大的力,由三个强子所组成,它使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1949年,就出现了费米-杨振宁“强子模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人们将已确认的强子进行排列,期望找到类似于“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性。结果发现,近400种强子按电荷、自旋等特征排列,构成了有规律性的螺旋对称图案。1956年,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提出了“重子-介子复合模型”;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M.Gell Mann 1929~)等人分析了重子和介子的对称性质,在坂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子内部结构的“夸克模型”。

   夸克模型可以解释强子的手征对称性,已知的强子都是由更基本的粒子 —— 具有对称性的三代夸克 —— 所组成。此前,中国北京基本粒子理论组对“层子”进行了研究,层子意为比强子更深层次的粒子。1965年,中国提出了“层子模型”,后来又提出了“亚层子模型”。

   人们先后发现6种“味”的夸克:上夸克u、下夸克d、粲夸克c、奇异夸克s、底夸克b、顶夸克t,且每种“味”的夸克都可以处于红、黄、蓝3种“色”状态。1964年,由于格林伯格引入了夸克的自由度 ——“色”的概念,致使夸克的种类一下子由原来的6种扩展到18种,再加上它们的反粒子,那么自然界一共有36种夸克。令人惊讶的是,由红、黄、蓝3色夸克组成的强子好像一个“无色”的口袋,夸克被禁闭在里面,它们可以在强子口袋内部运动,而不能成为单个自由的夸克。

   要想获得自由态的夸克,必须在加速器中产生足够大能量的粒子束轰击强子,这在目前还难以办到。人们虽然没有获得自由态的夸克,却发现了夸克与胶子呈现出“完美的液态”,即“夸克-胶子等离子体”。2002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宣布,在CERN加速器上生成了一种新物质,它具有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特征。2003年,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制造出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

   RHIC实验是利用含79个质子和118个中子的金原子核与仅含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氘核对撞,还进行了金原子核与金原子核的对撞。原子核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撞,产生的巨大能量和温度“融解”质子和中子,使夸克释放出来。有趣的是,在金-氘碰撞中观测到:一对快速运动的夸克从强子中飞出。两个夸克各产生一束粒子喷注,向相反方向分飞,称为“夸克喷注”。而在金-金碰撞中,只观察到一束夸克喷注。科学家们认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如果一对夸克产生在碰撞区域的表面附近,向外飞的夸克能够逃逸出碰撞区域,而向内飞的夸克的能量被碰撞产生的高温高密度区域吸收,实验上只能观察到一束夸克喷注,这种现象称之为“喷注淬灭”。

   毋庸讳言,“夸克喷注”和“喷注淬灭”现象,正是我们搜寻的又一例证 —— 夸克双螺旋运动。日本学者也为我们提供了夸克双螺旋运动的新佐证 —— 夸克凝聚。根据大爆炸理论,夸克本来是没有质量的,就在大爆炸发生时,由于希格斯(Higgs)玻色子的影响,夸克才有了质量。问题在于,物质中的每个质子uud和中子ddu都由3个夸克所组成,但3个夸克的质量之和只占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2%,另外98%的质量从何而来,这一直是个谜。为了解释质量之谜,科学家推测构成质子的夸克与其它性质的夸克成双成对地凝聚在质子周围,正是这些“夸克对”运动赋予质子以更大的质量。

   理论预测认为,“夸克对”的密度在真空中最大,密度与温度和压强成反比。2004年,东京大学早野龙五教授等人,通过实验检验了“夸克对”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强变化而变化的特性。他们利用德国重离子研究所的加速器,令2个夸克组成的π介子进入锡原子核,通过测定π介子和锡原子核之间引力的强度,而推算出“夸克对”的密度。这次实验表明,希格斯玻色子通过自相互作用获得的质量,会因“夸克凝聚”现象进一步增加。

   1897年,汤姆逊在研究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电子,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基本粒子。1902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Chardwick JamesSir 1891~1974)发现中子;1935年,美国人卡尔·安德森(Carl Anderson 1905~1991)和塞斯·耐得梅(Seth Neddermeyer)发现宇宙线中的μ子;随后人们相继发现π介子、奇异粒子和共振态粒子。直到现在,包括高能实验室里产生的粒子,共发现基本粒子450多种。

   物理学将基本粒子分为了两组:费米子、玻色子。组成物质的粒子叫费米子,每个费米子都有与其对应的反粒子。“代”是引入的量子数概念,计有三代费米子(三代轻子和三代夸克)。在物质粒子之间产生力作用的粒子叫玻色子,玻色子又叫媒介子,它的反粒子为其自身。

   再按两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类:轻子、强子、规范玻色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叫轻子。共计有12种轻子(即电子、μ子、τ子、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τ子中微子加上与其对应的反粒子)。直接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叫强子。436种强子分为介子和重子两类,介子是自旋量子数为零或正整数、重子数为零的强子;重子是自旋量子数为零或正半奇数、重子数为±1的强子。重子数为-1的重子叫反重子。引力子、光子、8个胶子、3个中间玻色子都叫规范玻色子。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希格斯粒子,并不属于规范玻色子。

   更重要的是:一切粒子都有自旋,有确定的质量、寿命、电荷、宽度、重子数和同位旋,量子数可描述粒子自旋取向。如在亚原子世界中,质子、中子、夸克与电子一样,不仅有轨道运动同时有自旋运动,自旋量子数都为1/2。

   经典物理学把粒子看成是一个微小的实体;量子物理学发现粒子小实体时而呈现“几率波”性质,并用“波函数”来描述它的振动状态。粒子时而呈现波性,时而呈现粒子性,这取决于人们在如何观察它。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分不开的整体,观察者及观察媒介与被观察现象之间有着相互作用!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De Broglie 1892~1960)最先提出波动力学,建立了物质波概念。他赋予了电子的波动性:在原子模型中,电子不能再看作是经典的粒子运动,必须是与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就是说,粒子是一列平面波,粒子和波是光量子系统,是光量子的聚合和波动。1924年,德布罗意又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了所有的物质粒子,提出“任何物体伴随着波,而且不可能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因其粒子局域于物质波之中的位相和谐定律,揭示了物质行为的普遍规律,使他获得了192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洞察到物质世界的深层属性 —— 波粒二象性。原来,人类所发现的450多种名目的粒子,全是“电磁波”这个小精灵的化身。它频频舞动着电与磁两件法宝,振荡出绚丽多彩的波的世界。一切粒子都具有波性,即电磁结构的弹性振荡。

   当把握了物质世界的脉搏,就能明白 —— 粒子不过是电磁波双螺旋运动的波动过程。这证明了基本粒子并不基本,最基本的是场 —— 以波的方式传播的电磁场。如是说,原子核模型、强子模型、夸克模型及所有粒子都是不同层次的星旋态,具有双螺旋结构、双螺旋运动、双螺旋运动轨迹。

   1905年,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否定了“以太”概念,并提出质能方程:E=mc2(E为能量,m为质量,c2为光速的平方)。质能方程表达了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关系,揭示了电磁波是物质的一种场态形式 —— 电磁场,从而建立了新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彼此相联的统一体,时间是相对的,空间距离也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质能方程标志着经典力学与电磁学的统一,为广义相对论的创立铺平了道路。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引力波和引力场概念,建立了引力场方程(张量方程)。尽管引力效应是时间和空间弯曲的一种表现,但引力波和引力场,仍是电磁波双螺旋运动的波动过程。不同的是,引力波和引力场具有特定的波长和频率。由此可见,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电磁波是微观物质世界通向宏观物质世界的桥梁,是宇宙物质结构的缩影!

 (3)宏观双螺旋结构

   可以说,引力场和电磁力场是引力波和光波做双螺旋运动的物质行为,它们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换言之,宇宙空间的引力场和电磁力场,是引力子和光子的双螺旋辐射运动行为。这两种作用力场,如果源于时空背景,则称之为宇宙的旋态;如果源于某种天体,则称之为分形旋态。

   天体的物质行为,正显现着这一特征:天文观察发现,人类生活在银河系的边缘,因为太阳系位于猎户旋臂的内侧,距银心约3.2万光年,太阳系正沿着银河赤道盘面运行。我们的银河家园是一个巨大的旋涡星系,拥有大约2000亿颗星体,恒星占有量约1000亿颗,太阳就是一颗典型的恒星。银河系还包容着500多个球状星团、1000多个疏散星团和一些移动星团。银河系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 银心、银盘和晕轮。

   银心,是银河系中心的球状体,直径约2万光年,由高密度的年龄在100亿年以上老年的红色恒星组成。银心是一个很强的射电源和高能辐射源,其质量相当于几百万个太阳质量。观测表明,银心内有一个黑洞,银核的活动十分剧烈。

   银盘,是包括银心和旋臂在内的主体结构,直径大约8万光年。外形呈现中间厚边缘薄的扁平盘状,至太阳附近银盘厚度约3千光年。从银心向外沿逆时针方向伸展出的手臂,天文学称为旋臂。已观测到6条旋臂,都以位于旋臂中的星座来命名:矩尺座旋臂(Norma Arm)、南十字座旋臂(Scutum-Crux Arm)、人马座旋臂(Sagittarius Arm)、猎户座旋臂(Orion Arm)、英仙座旋臂(Perseus Arm)和外部旋臂(Outer Arm)。银盘就是银河天体的物质态 —— 星态,在银心黑洞引力作用下6条旋臂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内收的旋涡状,故称“吸积盘”。

   晕轮,指银晕和银冕弥散在银盘周围的一个球体形区域。银晕直径约10万光年,分布着一些密度很低的球状星团。在银晕外面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球状射电辐射区,叫做银冕。银冕可以伸展到距银心100千秒差距,即直径达32万光年之遥。晕轮就是银河天体的场态 —— 旋态,银晕属于引力场俘获的气体物质层,银冕则是电磁力场产生的辉光。

   河外星系多达数千亿,而且具有层次分明的嵌套性。天文学家根据星系旋涡特征上的差异划分成五类 —— 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透镜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按照星系S形螺线特征还有详细分类:旋涡星系分为Sa、Sb和Sc型(参见下面的彩色图),棒旋星系分为SBa、SBb和SBc型。 

<转载>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科学家发现,星系运动有着普遍相似的旋涡特征:在同一星系里,各部分不是以同一角速度旋转,而是内部转得快,外部转得慢。旋臂的旋转方向与整个星系的自转方向相一致,要么是顺时针自转的星系,要么是反时针自转的星系。

   这些特征与星旋态的定义是吻合的:星系自身引力子和光子的双螺旋运动,使星系形成球状旋涡 —— 旋态,使吸积盘(含旋臂)呈S形或反像S形螺旋运动 —— 星态。棒旋星系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图1-2),其它星系也毫不逊色。进一步说,星系与星系之间组成了正反螺旋的反对称运动关系。这是由星系只有顺时针和反时针两种对应的自转方向所确定的。

原创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 喜春 - ciyuan1951

图1-2 这是一个棒旋星系

   科学家还发现,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奇观 —— 星系喷流,由星系中心发出的强烈射电辐射,朝着两个相反方向同时喷出,形成了发光束流双瓣。由上图可见,星系双极喷流实际上是星系电离气体蔚为壮观的双螺旋反对称喷射运动!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观测到最远的星系,距离地球130亿光年,但这个距离并非是宇宙的边界,而是宇宙的一部分 —— 可观测到的宇宙。人们把直接和间接观测到的时空范围和物质世界叫“我们的宇宙”,其中“总星系”包容1200亿星系,由星系组成的星系群和星系团,已观测到10000多个。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成员星系达到40多个,半径约为300多万光年。本星系群与另外50多个星系团组成了本超星系团,直径约为3亿光年,银河系绕它的中心公转一周大约要用1000亿年时间。

   可以想见,总星系是一个庞大的“星旋态”结构。依次分为本超星系团、星系群和星系团、本星系群、银河系、太阳系、行星、卫星等等“星旋态”层次。正是这些层层相嵌套的星旋态双螺旋运动,造就了波澜壮阔的星系大湍流和时空大漩涡!

  183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Besse)观测发现,天狼星呈现奇妙的波浪式运动。他大胆预言天狼星应是一颗双星,主星很亮而伴星较暗,主星和伴星相互绕着旋转的同时又沿着波浪式的轨道运动。

   1862年,美国光学家克拉克(AG Clark)利用自制的18吋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果然观测到了天狼星的伴星,证实了贝塞尔的预言是正确的。这为我们提供了双星运动的特征 —— 天狼星与天狼伴星呈现的双螺旋运动轨迹(图1-3)。

<转载>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双星系统为数众多,因为双星都有相互绕着旋转的物理联系,所以天文学家把它们叫物理双星。并且划分为:目视双星、交食双星、分光双星、掩食双星、光谱双星和密近双星等。北斗七星中的北斗六,叫开阳星,人们在望远镜里能直接看到它,故称目视双星。在观测双星时,由于主星和伴星互相绕圈子运动,形成一个挡在另一个的前面,故称交食双星。其它名目的双星,就不必逐一赘述了。但双星系统所具有的多层次性的双螺旋运动仍然值得一提,人们发现有些双星系统的成员星并不止两个,它们的主星或伴星由两颗或多颗星体组成,在主星和伴星层次中依然呈现相互绕着旋转的双螺旋运动。

   1651年,人们发现了开阳星是一对双星。科学家曾经观测到主星和伴星的亮度分别是4.0等和2.4等,它们相距380多天文单位,相互绕着旋转一圈需要几千年时间。后来,人们又发现开阳星的伴星是一个分光双星,由亮伴星和暗伴星组成的;之后又发现了暗伴星又由三颗星组成。这就说明,开阳星是由五颗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同时嵌套着三个层次的双螺旋运动!

   更奇妙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开阳双星系统与另一个分光双星系统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双星系统,即一个叫辅星分光双星与开阳目视双星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七颗恒星构成了多层次的双螺旋运动,同时还要自行(恒星每年在星空背景上的位置移动,以角度来表示,叫自行)运动。这就是说,它们还要参与到更上一层次的双螺旋运动中去!

   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说:“在称为PSR1913+16的星系中观测到这一效应。此星系由两个互相围绕着运动的中子星组成。由于引力波辐射,它们的能量损失,使之相互以螺旋线轨道靠近”,“有些这种星系,例如叫做天鹅X-1的,刚好是一个强的X射线源。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物质从可见星的表面被吹起来,当它落向不可见的伴星时,发展成螺旋状的轨道(这和水从浴缸流出很相似),并且变得非常热而发出X射线”。我们从中获得了例证:双星系统的双螺旋运动轨迹。

   科普作家卞德培先生的《宇宙奇观》载:“变光周期最长的是衘夫星座中的‘厄普西隆’星,中国名称是‘柱一’……本世纪内已经观测过4次‘柱一’的交食,最近的一次是在1982~1984年,一些过去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在80年代的这次交食中基本得到解决。主星是一颗超巨星,直径为太阳的1500倍,表面温度达绝对温度7500度,比正常超巨星的温度高出一倍。伴星是颗蓝矮星,周围是巨大的尘埃环,它阻碍我们看到蓝矮星。尘埃环外面是个气体壳层,而包括主星和伴星的整个双星系统又被一个公共气体层包裹着。柱一的‘庐山真面目’的揭露,是近年来天文学的重大成就之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它告诉我们气体壳层包裹着整个双星系统,为“星旋态”的定义提供了例证 —— 双星系统呈现出球体形态!

   暂停一下搜索工作。从粒子物理学中,我们已获得微观世界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运动的证据;从天体物理学中,又获得了宏观世界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运动的例证。可是,宇观世界的物质行为究竟如何?我们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换句话说,宇宙总物质态也有双螺旋结构、双螺旋运动,只是我们的推测。但微观世界的证据与宏观世界的例证,并非毫不相干,而是构成层层叠叠的双螺旋嵌套的物质结构链,并指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宇观物质世界。这使推测有了根据,并符合全息学原理。

   问题在于,天体物理学、天文学界通常把直接和间接观测到的物质时空叫做“我们的宇宙”,甚至于提出了多宇宙论: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这多少带有 “不可知论”的意味。我们说,宇宙结构无论有多么复杂,暗物质(Dark Matter)和暗能量(Dark Energy)无论有多么强大,也不至于复杂到支离破碎的状态,宇宙必定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当然,透过不同类型的望远镜,所观测到的天体、星系图像会各自不同,但这只能说明,人类目前的观测技术还受到时空的局限。在四维时空框架里建立起来的观测理论及观测技术,不能直接观测反物质世界以及暗物质的运动状态,而它们占据了宇宙的一大半。因此,我们的论证也要结合科学现状:在人们肉眼可见的范围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正物质世界相对应的隐形的反物质世界!令我们困惑的是,由正、反物质世界所组成的反对称的双螺旋结构,没有搜索到直接的证据。

 (4)洛伦兹吸引子 

   所幸的是,“洛伦茨变换”能够帮我们解除这一困惑。早在1904年,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安东·洛伦茨(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1928)证明,当把“麦克斯韦方程组”用伽利略变换从一个参考系变换到另一个参考系时,真空中的光速将不是一个不变的量,从而导致对不同惯性系的观察者来说,麦克斯韦方程及各种电磁效应可能是不同的。于是,洛伦茨提出另一种变换公式(洛伦茨变换),使得麦克斯韦方程从一个惯性系变换到另一个惯性系时保持不变。

   爱因斯坦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前提,进一步推导洛伦茨变换:一切参考系都是等价的,物理定律应该具有广义的时空坐标变换的不变性,洛伦茨不变性只是它的一个特例。这一新的对称性就是物理定律的洛伦茨变换不变性。

   牛顿的惯性时空在伽利略变换下是不变的,表明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变量;由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产生的洛伦茨变换,确定了爱因斯坦的时空是相对论性不变的。为了纪念荷兰物理学家洛伦茨的功绩,人们称相对时空是洛伦茨不变的。

  物理体系在某种变换下具有的不变性称为对称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将电场与磁场联姻,使电磁对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将时间与空间联姻,使时空对称;对称与对称破缺是物理学揭示的自然基本规则之一。毋庸讳言,微观对称使我们理解了电磁波的双螺旋结构,宏观对称使我们认识了宇宙的双螺旋结构;对称破缺使我们明白了双螺旋动态对称的宇宙机制。由此推论,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在洛伦茨变换下呈现双螺旋运动!

   混沌学及其分形理论,为我们的推论提供了依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动力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 Edward)是混沌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非常风趣地说:巴西亚马孙河丛林里一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三个月后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了一场龙卷风。人们称其为“蝴蝶效应”而传为佳话。蝴蝶效应揭示出初值的细微差异,会导致确定性系统的长期行为 —— 混沌后果。也就是说,初值的细微差异在运动过程中被逐渐放大,最终导致运动轨道的巨大偏差。

   在科学实验中,一种变化过程可能有一个临界点,这个点的微小扰动可能被放大成一个重大的变化。而在混沌系统内,非线性相互作用使这种点无处不在。1963年,洛伦兹在研究流体对流运动时,发现了奇异吸引子 —— 洛伦兹吸引子,它是三维背景空间中的一张分形曲面(图1–4)。

<转载>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一个几何图形,如果它的组成部分与图形的整体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就称为分形(fractal)。分形也就意味着自相似,洛伦兹吸引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分形集。

   美籍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布罗特(Mandelbrot Benoit)是分形几何的创始人,他于1975年把分形概念引入混沌学。混沌源自确定性系统产生的随机性,分形几何能刻画混沌系统的变化:相对空间的运动轨迹是“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也就是说,任意取混沌区内的一个单元,放大来看同原来的混沌区内一样,部分具有和整体相似的结构,包含了整个系统的信息。

   可以说,发现“洛伦兹吸引子”分形集,等价于发现了宇宙的真面目 —— 无穷嵌套的自相似几何结构。洛伦兹和曼德尔布罗特等科学家,为我们提供了证据:“大自然在所有标度上同时起作用”,“洛伦兹吸引子”是宇宙物质行为的全息缩影,是双螺旋运动的经典范例!

   科学界声称:宇宙中存在着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不能被直接观测到,但暗物质具有可检测的引力效应;一种以宇宙“常量”形式存在的暗能量具有可检测的斥力效应。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宇宙物质和能量还不足5%。

   我们认为:宇宙是由可以观测到的正物质世界和未观测到的反物质世界共同组成的,两个物质世界都拥有不发光的暗物质及其暗能量。正、反物质世界是“星旋态宇宙”的左右旋臂,故此而称作双螺旋宇宙。宇宙是物质与力动态平衡的全息系统,允许左右旋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们在四维时空所观测到的双螺旋运动的轨迹,只是高维宇宙的一张分形全息图,洛伦兹吸引子这个瑰丽的分形集就是最佳的证据。

  我们生存在仍然膨胀着的宇宙天球的表层部位,这好比人们站在地球表面极目远处,无论朝哪个方向去看,地平线都要阻挡我们的视线,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图像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发展新的观测理论,发明新的观测设备,才有可能阔展视野,把握宇宙的全貌。从中得出一点启示,是否可以利用宇宙全息规律制造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通往另一半宇宙的神秘大门?那里是现代科学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5)正物质结构链 

   数学是物理学的语言,物理学运用旋转“群论”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宇宙的对称性结构;以“物质结构链”来描述已观测到的正物质世界,通过对称性来发现另一半宇宙的奥秘。

   需要解释一下,由于观察者及其观察媒介与被观察现象之间有着相互作用,表明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并非是置身于事外,而是置身于物质结构链的中心位置。据此,我们将物质结构链改为如图(图1-5)所示的 —— 正物质圈环结构链。读者会看出,正物质圈环结构链就是“星旋态”的层次链!

<转载>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科学界通常是以“物质结构链”,来表述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的科学进展。我们则把物质结构链的两端连接起来,以表达宇宙物质系统的圈环结构链。然而,这只是半个宇宙的模拟,一个东方《易经》所描绘的太极图像中的一半。一项还原宇宙本来面目的伟大工程,正等待着人们去实现。

   值得惊喜的是,随着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当代物理学已出现天体物理与粒子物理的合流之势。这就意味着,物理学研究自宏观到微观之后进入了宇观,它必将推动当代宇宙学理论的最新突破。可以说,从发现“反粒子”到确认“暗物质”,表明人们已经触摸到宇宙的另一半。

   我们先搜索“反粒子”是如何被发现的: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它们是构造正物质世界的“基本”材料。西方科学家们猜想,造物主也不至于那么偏心吧,应该安排一个反物质世界,组成一个对称美的宇宙。于是人们开始寻觅,电子、质子、中子的反粒子的踪迹。

   1930年,英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P.A.M.Dirac 1902~1984),根据电子运动相对论性方程的解,从理论上预言了电子的反粒子 —— 带正电荷的正电子,应该是存在的。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将云室置于强磁场中,用来观察来自宇宙射线粒子的径迹,终于发现了与电子的径迹相反的正电子(e+)。因此,狄拉克和安德森分别获得了1933年和193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正电子的发现,首次证明了反粒子的存在,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反粒子!

   1955年,意大利裔美国人塞格雷(E.Segre 1905~1989)和美国人欧文·张伯伦(O.Chamberlain 1920~)在高能加速器上获得了反质子;1956年又发现反中子。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莱因斯(Reines Fred-erich 1918~)和柯恩(Cowan Clyde Lorrain 1919~)经过三年多的实验,发现了反中微子。

   在前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里,由中国物理学家王淦昌领导的小组于1959年,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1964年以来,发现了反氘核和反氚核,新的反粒子接二连三被发现。

   1995年,德国和意大利五个研究机构的二十三位科学家,利用“低能反质子环”成功地合成了反氢原子。遗憾的是,反氢原子存在的时间仅仅三亿分之四秒。

   1997年,美国航天局的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卫星发现,位于银河系中心上方,长3500光年,宽约4000光年,高2940光年处有一个“反物质喷泉”。它是反粒子与粒子相碰撞,在湮灭过程中发出的γ射线,其能量高达51.1万电子伏。

   有趣的是,自然状态下的反粒子都是隐形的,反粒子与粒子质量相同,电荷相反。它们结伴“湮灭”时组成双螺旋运动,因为人们发现了它们相反的径迹,故称 —— 粒子/反粒子对。已知的450多种粒子中,近半数是反粒子。这就是说,粒子对在宇宙中结成了时隐时现的双螺旋结构及其运动;可能是,粒子多于反粒子而拥有了“显在”的生存空间。

   据有关报道,美国科学家用反粒子合成反原子的实验已经取得成功。科学家们认为,反粒子可以构成反物质,由反物质组成反总星系、反银河系、反太阳系、反地球,甚至还可以组成反人类。也就是说,一定还存在着人类至今还一无所知的另一半宇宙系统。另一半宇宙究竟在哪儿?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再来搜索“暗物质”是如何被确认的,这要从宇宙模型以及宇宙正处在膨胀状态说起:1922年,前苏联著名数学家弗利德曼(Friedmann AlexanderAlexandrovich 1888~1925)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用不加宇宙项的场方程推论三种宇宙模式。其中,当三维空间曲率为正时,得到一个有限无边的脉动宇宙模型:宇宙先膨胀,达到一个极大值时开始收缩,然后再膨胀,再收缩……这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宇宙模型,得到爱因斯坦的推崇。爱因斯坦认为,自己在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上加入宇宙项(Λgμν)是错误的,弗利德曼不加宇宙项的宇宙模型才是正确的。

   1910年前后,一些天文学家发现,大部分星系的光谱有红移现象,个别星系的光谱有紫移现象。根据多谱勒效应分析,离我们而去的光源,其光谱线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向我们靠近的光源,其光谱线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紫移。进一步观测发现,个别紫移现象是由于本星系群自转运动产生的,普遍红移现象表明宇宙正在膨胀。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Hubble Edwin Powell 1889~1953)用2.5米口径的望远镜对远程星云进行观测,发现遥远恒星普遍存在红移现象,并且离地球越远红移越大。他提出了著名的V=HR定律(V为恒星的退行速度,H为哈勃常数,R为恒星至地球的距离),哈勃定律圆满地解释了河外星系和恒星的红移退行现象,有力地支持了弗利德曼的脉动式宇宙——宇宙正在膨胀。

   1946年,美籍俄国物理学家伽莫夫(Gamow George 1904~1968)提出:宇宙起始于大爆炸!意思是说,有一个小得无法形容的时空曲率变成无穷大的点 —— 奇点,凝聚着无穷大的质量和能量,在一瞬间爆炸;时间和空间从这里开始,时空在极高的温度和极大的能量中膨胀,物质开始演化,逐渐形成了宇宙。空间继续膨胀扩大,物质不断地相互远离,温度不断地下降;经过大约150亿年之后的今天,宇宙背景温度已经降低到绝对温度2.7度(-270.460C),宇宙还在继续膨胀。大约再过100多亿年,宇宙温度趋近绝对零度。那时候,宇宙的膨胀离心力减弱了,抵挡不住物质总质量的向心引力作用,开始转向收缩……。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大爆炸”宇宙学说具有权威性,直到现在仍然是举世公认的“标准宇宙模型”。

   绝对温度的变化,被看成是宇宙膨胀或收缩的表现形式。人们虽然不能直接测量遥远恒星和星系的距离,也不能直接测量天体物质的平均密度。但是,科学家仍然可以通过光谱分析和精确的理论计算,推论出宇宙每10亿年里膨胀5%~10%。

   宇宙物质总质量的向心引力作用非常关键,它与大爆炸产生的离心力作用相抗衡,可以阻止宇宙的无限膨胀。然而,观测到的物质总质量所产生的引力,用来阻止宇宙膨胀,只占临界值的5%不到。这表明,在总星系之内和总星系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发光的暗物质,它们具有强大的引力效应。

   1931年,美国籍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 1900~1958)提出“中性粒子”假说;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 1901~1954)建议叫它“中微子”。在这之前,人们惊愕地发现β衰变前后的质量不一致,部分能量神秘地丢失了。有了“中微子”假说:中子→质子+电子+中微子,就能圆满解释β衰变服从能量守恒定律。25年后,美国物理学家莱因斯和柯恩以及放射性化学家戴维斯(Davisson 1881~1958)等人,终于发现了中微子和反中微子。

   科学界认为,暗物质有两种形式:一是热暗物质,二是冷暗物质。反中微子是自由态存在的粒子,中微子是热暗物质的首要候选者。中微子不受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影响,因而能轻而易举地穿透大量物质。这意味着,中微子基本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因而难以捕捉和探测,堪称宇宙间的“隐身人”,它以电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三种形态,广泛存在于宇宙之中。科学家们曾经假设中微子没有静止质量。但是,日本研究人员于1998年宣布:发现中微子具有静止质量。从而支持了中微子可以是热暗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至于冷暗物质,一般公认为退耦速度很慢的轴子、光微子,是最佳候选者。

   搜索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以上信息表明,可观测的物质、暗物质、反物质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物质世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宇宙总物质态乃是反对称的双螺旋结构,由正物质世界与反物质世界所组成。就人类目前的观测水平而言,可表述为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不同层次的星旋态都是宇宙双螺旋结构的全息图,有着“显在”或“隐形”的双螺旋运动!

   我们获取了不少的科学信息,支持了上述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再追问一句,宇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构和这样的运动呢?难道仅仅是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作用的结果吗?是否存在着尚未发现的宇宙动力 —— 第五种自然力呢?

 ﹡牛顿曾经在一封信中写道:“如果说我比其他人看

   得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作者:王 春      2010-2-5
  附:双螺旋结构的形象图以及科研人员仿照此结构制作的装置

<转载>若隐若现的双螺旋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