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的派系斗争不那么明显,但确实是存在的。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战场上各好汉的分布情况。多看看每次出战的名单,看看是谁带了哪些人,其实每次都是不一样的,直接能反映山上的派系情况。 梁山上的主要派系有这些: 1.宋江派 有宋江最核心的三大亲信:花荣、戴宗和李逵。这个书中很明显能看出来,这三人对宋江忠心耿耿,很多要紧事务都交给这三人去办。 这个派系成员还有: 军师吴用 早期入伙的秦明 宋江的亲弟弟宋清 宋江的老乡朱仝、雷横 宋江的徒弟孔明、孔亮 仪仗队吕方、郭盛、郁保四 自己入伙的石勇 清风山的燕顺、王英、郑天寿,外加王英的妻子扈三娘 黄门山的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 戴宗发展的成员杨林、裴宣、邓飞、孟康 李逵发展的成员汤隆、焦挺、鲍旭、朱富、李云 共有32人,可见宋江老大地位非常稳固。 2.揭阳镇派 这一派也可以算是宋江的人,但是独立性很强。 他们的首领是混江龙李俊,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后来出海做了暹罗(泰国)国王。对他来说梁山上的岁月只是他传奇一生的一个片段而已。 成员包括: 揭阳镇的李立、穆弘、穆春、张横、张顺、童威、童猛、薛永、侯健 张顺发展的王定六。 共有11人。 3.老梁山派 也就是火并王伦之后梁山上的那一批人,是晁盖的旧班底。最早上梁山的一批。 首领是吴用。但吴用倒向了宋江,后来的首领应该是林冲。 成员包括: 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 基本就是智劫生辰纲的那一伙嘛……共有9人。 4.三山派 所谓“三山”就是二龙山、桃花山和少华山 成员包括: 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桃花山的周通、李忠;少华山的史进、朱武、陈达、杨春 这伙人是其他山头加盟了梁山,独立性较强。共有13人。 5.朝廷派 大部分是朝廷派来攻打梁山结果加入梁山的降将,是个松散的派系。 包括: 高唐州的呼延灼、韩滔、彭玘、凌振 大名府的关胜、宣赞、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索超 东昌府的张清、龚旺、丁得孙 还有黄信、董平、徐宁 支持招安最坚定的就是这些人了,共有16人。 6.卢俊义派 卢俊义这个二哥虽然当得比较憋屈,但还是有自己的班底的 包括: 忠仆燕青 石秀杨雄时迁三兄弟 蔡福、蔡庆 共有7人。 7.公孙胜派系 公孙胜是梁山四哥,也自有其亲信 包括芒砀山的樊瑞、项充、李衮 当然后来项充李衮被宋江派到李逵身边了。项充李衮都是防御型战士,正好给李逵那个没头没脑往上冲的人保镖。公明哥哥对铁牛是真爱呀…… 共有4人。 8.登州派 这个是打祝家庄时组团加入梁山的 包括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顾大嫂、乐和 共有8人。 9.李家庄派 只有李应和杜兴2个人 10.还剩6个不知怎么划分的人 包括地位极高,和大家都有交情的的柴大官人。 还有五个技术人员:萧让、金大坚、安道全、皇甫端、段景住。 看来还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上哪都吃得开……五人里除了段景住这个小人之外,结局都是被官家留用了。 派系冲突集中于两件事情上,一是晁盖之死与首领继承,二是招安。 先说晁盖之死与首领继承。 从上表我们能看到,宋江派系(包括揭阳镇派)竟然总共有43人,奠定了宋江的绝对地位。 其实早在江州劫法场、白龙庙小聚义之时,宋江的实力就已经远远超过晁盖了,双方头目数量大约是三比一。宋江上山时,晁盖就有过让位的意思,但宋江拒绝了,坚持让晁盖做大哥自己当二哥: 晁盖便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宋江那里肯,便道:“哥哥差矣!感蒙众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若要坚执如此相让,宋江情愿就死。”晁盖道:“贤弟如何这般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宋江道:“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再三推晁盖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吴学究坐了第三位,公孙胜坐了第四位。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众人齐道:“哥哥言之极当。”左边一带,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矮虎、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共是四十位头领坐下。 但这种谦让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晁盖、宋江两个人的个人能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石秀杨雄刚上山的时候: 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正是:杨雄石秀少商量,引带时迁行不臧。豪杰心肠虽似火,绿林法度却如霜。宋江慌忙劝道:“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如何却要斩他?”晁盖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厮首级去那里号令,便起军马去,就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孩儿们快斩了报来。” 两人的差距显而易见。晁盖没有看出这件事情潜藏的机会,众头领都看出来宋江更适合当大哥。 更重要的是,吴用已经站在宋江这一边了。吴用是山上座次第三的人,说话很有分量。座次第四的公孙胜是个“客座嘉宾”,对这种斗争没兴趣。宋江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攻打祝家庄的过程中,宋江取得了关键性的东西,也就是兵权: 宋江教唤铁面孔目裴宣,计较下山人数,启请诸位头领,同宋江去打祝家庄,定要洗荡了那个村坊。商量已定,除晁盖头领镇守山寨不动外,留下吴学究、刘唐,并阮家三弟兄、吕方、郭盛,护持大寨。拨定守滩、守关、守店有职事人员,俱各不动。又拨新到头领孟康管造船只,顶替马麟监督战船。写下告示,将下山打祝家庄头领分作两起:头一拨,宋江、花荣、李俊、穆弘、李逵、杨雄、石秀、黄信、欧鹏、杨林,带领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披挂已了,下山前进;第二拨便是林冲、秦明、戴宗、张横、张顺、马麟、邓飞、王矮虎、白胜,也带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随后接应;再着金沙滩、鸭嘴滩二处小寨,只教宋万、郑天寿守把,就行接应粮草。晁盖送路已了,自回山寨。 而且宋江很快就建立起了说一不二的权威: 宋江道:“虽然如此说了,两个兄弟陷了,不知性命存亡,你众兄弟可竭力向前,跟我再去攻打祝家庄。”众人都起身说道:“哥哥将令,谁敢不听!不知教谁前去?” 晁盖说是“镇守山寨”,实际上是被剥夺了兵权。祝家庄之战结束后,宋江虽然态度仍很恭敬,但地位已经明显凌驾于于晁盖之上了。他当然意识到了不对劲,于是在曾头市时,晁盖主动请战,宋江阻拦,晁盖却执意要出战: 晁盖听罢,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二十个头领都有谁呢?有这些人: 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 对照上面那个人物派系名单,不难看出,晁盖把包括林冲在内的大部分嫡系都带出来了。而呼延灼、徐宁、杨雄、石秀、黄信、孙立等人也都是新近入伙的,都不是宋江派。至于燕顺、邓飞之流,不是什么主力队员,只是低级头目而已。 然后晁盖就再也没回来。 尽管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我也还是觉得晁盖死得也太巧合了一些。 而晁盖死后,林冲也代表老梁山派表态效忠了: 次日清晨,香花灯烛,林冲为首,与众等请出宋公明在聚义厅上坐定。吴用、林冲开话道:“哥哥听禀:‘国一日不可无君,家一日不可无主。’晁头领是归天去了,山寨中事业,岂可无主?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来日吉日良辰,请哥哥为山寨之主,诸人拱听号令。”晁盖刚死,其遗留势力就被宋江收了。如果反过来是宋江死去,恐怕晁盖根本压不住他那群骄兵悍将,梁山很快就会解散了。 晁盖临死前说的话,即使代表题主所说的意思,也只能说明晁盖至死仍没能相通这个道理:梁山头领只有宋江才能做得,其他任何人都不行。 晁盖说这话,有可能是属意林冲。因为林冲是当时梁山上个人武力最强的一个人,也是最有可能打败史文恭的人。林冲确实继承晁盖的位置领导了老梁山派的一干人等,但他也知道自己做不了大头领,于是向宋江臣服了。 但宋江和吴用仍不放心。因为林冲资历很深威望很高,要是林冲真的捉到了史文恭,恐怕真的能跟宋江争夺一下头领位置。 于是两人找到了一个个人武力比林冲还强,而且容易控制的人,就是卢俊义。 卢俊义可能是梁山花最多心思赚取的一个人。为此吴用亲自出马,宋江的贴身亲信李逵跟随。刘唐、穆弘、朱仝、雷横都参与了,甚至出动了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个三山派的大哥级人物。这应该也是三山派无心争夺首领的意思,三山派有相当强的实力,鲁智深和林冲又是至交,要是鲁智深支持林冲,说不好林冲还真有机会击败宋江。 相比之下,当初赚取徐宁只用了时迁和汤隆两个人…… 因为卢俊义这个人物对梁山来说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宋江继承首领位置的合法性。 后来的事情和吴用设想的一样。卢俊义顺利为晁盖复仇,林冲不再是威胁。 然后宋江又作个样子,假意要让卢俊义当大哥,于是出现了这一幕:
吴用一个眼神下去,宋江派、老梁山派、三山派就纷纷表态了。卢俊义根本不可能当大哥的嘛 然后就是比赛谁先攻下东平府/东昌府。 这个根本不用比,吴用在卢俊义那边呢。就算没遇到张清,吴用也有一百种办法让卢俊义打不下城来。 然后就是大聚义和招安。 很多人心中的《水浒传》,在大聚义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来看一下梁山众多派系中说话管用的是哪些人: 1.宋江和吴用,这两人代表着梁山最高领导权威,至少代表着32个人。里面身份较高的秦明、花荣、朱仝等人都肯定支持招安。即使这一派中有异议(比如李逵),也被宋吴两人弹压了。 2.卢俊义地位虽高,实权不大。他也是支持招安的,他的亲信燕青还是招安中关键人物。公孙胜地位超然,但只是荣誉地位,不参与争斗。他没有明确表态,但应该倾向于招安。 3.关胜、呼延灼等降将排名虽高,但因为官军身份,不是真正的梁山人,不好直接表态。这些人本来就是来自朝廷,不得已加入梁山,对招安那是一百个支持。 以上是支持招安的,以下是反对招安的。 4.林冲说话也有一定分量,代表老梁山们。林冲这个人的核心性格就是“委曲求全”,他表面不反对招安,实际上心里非常反对。 5.鲁智深和武松的三山派,在招安一事上是梁山的“反对派”,两人都是个人武力超强,江湖威望很高。而且两人是出家人,自带威望加成。三山派有各种反社会人格成员,肯定坚决反对招安。不过杨志是个例外,杨志心理上可能贴近那些朝廷降将。 6.李俊并不完全听从宋江,揭阳镇派是半独立的。这些人出身底层,也倾向于反对。 7.登州派人数虽多,一个顶用的都没有……论武力和地位,孙立本来应该是他们的首领。但是孙立是官军出身,登州派其他人是贼出身,。所以孙立当不了首领,也没能当上天罡。这一派就没什么发言权了。我只是猜测,他们中只有孙立支持招安,其余人反对。 在大聚义之后,宋江立马提出了招安,然后鲁智深和武松明确表示反对。 然后宋江好言相劝: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宋江对这两人还是很客气的,这是对三山派这个加盟者的尊重。 但是对自己人就直接斥责了: 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後发狂,哥哥宽恕。”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众人皆喜。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著小校去监房里睡。 李逵这时候是反对招安的。但是宋江罚了他一次,后来他也仍听从宋江的话,还跟着去了京城。这应该是宋江对自己派系内的整肃,李逵如此心腹都被罚了,别人就更不敢说什么了。 但反对招安的人仍是很多的,在后来宣诏赐酒时,就有很多跳出来捣乱: 鲁智深提著铁禅杖,高声叫骂:“入娘撮鸟!忒煞是欺负人!把水酒做御酒来哄俺们吃!”“赤发鬼”刘唐也挺著朴刀杀上来,“行者”武松掣出双戒刀,“没遮拦”穆弘,“九纹龙”史进,一齐发作。六个水军头领都骂下关去了。宋江见不是话,横身在里面拦挡,急传将令,叫轿马护送太尉下山,休教伤犯。此时四下大小头领,一大半闹将起来,宋江,卢俊义只得亲身上马,将太尉并开诏一干人数护送下三关,再拜伏罪:“非宋江等无心归降,实是草诏的官员不知我梁山泊的弯曲。若以数句善言抚恤,我等尽忠报国,万死无怨。太尉若回到朝廷,善言则个。”急急送过渡口,这一干人吓得屁滚尿流,飞奔济州去了。注意,是“一大半闹将起来”,从闹的人可以看出,三山派闹得最凶,鲁智深武松史进都是高级头目。也有揭阳镇派的穆弘和老梁山派的刘唐,都是天罡。偷御酒的阮小七是老梁山派的。这导致第一次招安失败(当然也是因为朝廷没有足够诚意),不得不和朝廷再打一次。 把高俅捉了又放了,燕青也出卖色相了。应该是大家也看到了打下去的代价,朝廷也赦免了大家拿出了足够的诚意,这次招安就顺利了很多,中间也有人聒噪,被征辽一事堵回去了。 这个地方挺奇怪的,梁山上众好汉的价值观不同,并非每个人的追求都是封妻荫子。但是后来也没人再有过异议。就连鲁智深和武松,征辽征方腊也出力极多,没有抱怨的意思。 所以这次招安前后一定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个转变。 这件事就是克扣酒肉事件: 且说中书省差到二员厢官,在陈桥驿给散酒肉,赏劳三军。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都是那等谗佞之徒,贪爱贿赂的人。却将御赐的官酒,每瓶约有半瓶,肉一斤,克减六两。前队军马,尽行给散过了;後军散到一队皂军之中,都是头上黑盔,身披玄甲,却是项充,李衮所管的牌手。这次事件之后,就再也没人有异议了。从此梁山的灵魂完全转变了,所有桀骜不驯的好汉,都变成了委曲求全的林冲。 而各大派系结局也有所不同: 征方腊凯旋后,梁山只有二十七人得以受封。 1.宋江嫡系征方腊回来的时候,还有宋江、吴用、花荣、戴宗、李逵、朱仝、宋清、蒋敬、裴宣、杨林十人活着。存活率算是平均数,但是宋江、吴用两个核心人物都没死,花荣、戴宗、李逵三大心腹也都活着,就连宋清这没本事的都活下来了。无疑是宋江特别照顾了。 但很快宋江和李逵就服毒自尽,吴用和花荣也自缢而死,戴宗下半辈子守庙。其余几个人受封的受封,回家的回家。 2.揭阳镇派也战死大半,凯旋时只有李俊、童威、童猛、穆春存活。李俊带着童家兄弟出海,最终创造了另一个传奇故事。穆春则回老家了。 3.老梁山派几乎全灭,只有阮小七一人存活,回家打鱼了。首领林冲没有战死,回来路上却病死了。 4.三山派低级头目全部战死。高级头目中史进战死,杨志病故。鲁智深坐化,武松出家。只有朱武活着回去接受了封赏。 5.朝廷降将几乎全部战死。但是排名最高的关胜和呼延灼活了下来,回到了军中。除此之外只有打酱油的凌振活下来了。 6.卢俊义喝毒酒死。燕青和蔡庆离队回家,其余人都战死或病死了。 7.公孙胜早征方腊之前就走了,高人果然就是不一样…… 他的樊瑞也最终受封。不过项充李衮跟着李逵那不靠谱的,自然战死了 8.登州派绝对是赢家,8个人竟然存活了5个 9.李应、杜兴主仆安然无恙,唯一存活率百分之百的派系…… 10.柴进回家。五个技术人员只死了段景住一个,存活率第二高。 无论是坚决支持招安的朝廷派,还是坚决反对招安的三山派,最后都伤亡殆尽。 老梁山派直接团灭 宋江嫡系、卢俊义派、揭阳镇派伤亡还算正常,但宋江和卢俊义两个大头目随即遭受了朝廷清算 最后世外高人公孙胜、登州派、李家庄主仆、无派系人士这些酱油党成为最大赢家 中国有句话叫做“闷声发大财”,这是最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