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外科学-​乳岩-笔记

 道之中 2022-02-20

  发病情况与特点

  乳岩是指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癌。其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生育史或无哺乳史的妇女,月经过早来潮或绝经期晚的妇女,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绝经期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常为乳房内无痛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常与皮肤粘连,出现病灶中心酒窝征,个别可伴乳头溢液。后期随着癌肿逐渐增大,产生不同程度疼痛,皮肤可呈橘皮样水肿、变色;

   

  病变周围可出现散在的小肿块,状如堆栗;乳头内缩或抬高,偶可见到皮肤溃疡。晚期,乳房肿块溃烂,疮口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花,时渗紫红血水,恶臭难闻。癌肿转移至腋下及锁骨上时,可触及散在、数目少、质硬无痛的肿物,以后渐大,互相粘连,融合成团,继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憔悴等恶病质貌。

  辨证论治

  早期诊断是乳岩治疗的关键。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多用于晚期患者,特别对手术后患者有良好的调治作用,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或延长生存期。

  1.肝郁痰凝证

  主症: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胁胀,或伴经前乳房作胀或少腹作胀。乳房部肿块皮色不变,质硬而边界不清。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

  2.冲任失调证

  主症:经事紊乱,素有经前期乳房胀痛。或婚后从未生育,或有多次流产史。乳房结块坚硬。舌淡,苔薄,脉弦细。

  治法;调摄冲任,理气散结。

  方药: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

  3.正虚毒炽证

  主症:乳房肿块扩大,溃后愈坚,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或苍白,饮食少进,心悸失眠。舌紫或有瘀斑,苔黄,脉弱无力。

  治法:调补气血,清热解毒。

  方药:八珍汤加减。酌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石见穿、露蜂房等清热解毒之品。

  4.气血两亏证

  主症:多见于癌肿晚期或手术、放化疗后。病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 白,头晕目眩,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糜烂,时流渗液,皮肤灰白,腐肉色暗不鲜。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益气血,宁心安神。

  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味。

  5.脾虚胃弱证

  主症:手术或放化疗后,食欲不振,神疲肢软,恶心欲呕,肢肿倦怠。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加减。

  乳岩与乳癖、乳核的鉴别

  1.乳癖

  好发于25~45岁女性。月经期乳房疼痛、胀大,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片块状肿块,边界不清,质地柔韧,常为双侧性。肿块和皮肤不粘连。

  2.乳核

  多见于20~25岁的女性,肿块多发生于一侧,形如丸卵,表面坚实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可推移。病程进展缓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