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数据:参与港股的都是什么样的投资者

 arthurlup 2015-08-08

格隆汇APP iOS版正式推出,欢迎到APP Store搜索“格隆汇”下载!邀请码请输“gelonghui


编者按:这是一份来自港交所对201310月至20149月市场参与者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揭开了港股市场参与者的面纱,对投资者了解香港市场很有参考意义,我们把报告作了繁简转化并重新排版,分享给各位读者参考。更完整内容可参阅:

http://www./chi/stat/statrpt/factbook/factbook2014/fb2014_c.htm

现货市场-本地投资者主导市场,中国内陆投资者贡献总成交额约5%

2013/14年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对于201310月至20149月的12个月期间香港交易所的现货市场交易进行分析。

研究调查显示:

  • 本地投资者于2013/14年度重新主导市场,成为交易的主要来源,他们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金额的45% ,其中20%来自本地个人投资者24%来自机构投资者。

  • 外地投资者的交易比重为市场总成交金额的39%,当中34%来自机构,5%则来自个人投资者。

  • 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6%

个人网上交易(即个人投资者将买卖指令,透过如互联网等电子媒体直接输入并发送至经纪行经执行而产生的交易),于2013/14年度占个人投资者总成交金额的38%,或市场总成交金额的9%



外地投资者当中,英国投资者比重最大,其次为美国投资者,中国投资者排第三

英国投资者的交易占2013/14年度成交金额的比重最大,为外地投资者总交易金额的28%或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1%

其次为美国投资者,其交易占外地投资者总交易金额的26%或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0%

来自中国内陆的投资者的交易比重排行第三–––为外地投资者总交易金额的13%或市场总成交金额的5%亚洲投资者的交易共占外地投资者总交易金额的29%或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1%。在亚洲投资者中,新加坡投资者为第二大的交易来源,其交易比重为外地投资者总交易金额的10%或市场总成交金额的4%




衍生产品市场-交易所参与者本身交易占成交量50%

2013/14年衍生产品市场交易研究调查》就20137月至20146月的12个月期间香港交易所的衍生产品市场(主要为金融期货及期权)交易进行分析。

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 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占总合约成交量的50%

  • 外地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27%

  • 本地投资者的交易占23%


就股票期权而言,其成交量于研究期间占整体市场成交量的48%,主要来自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占产品总成交量的71%)。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亦占恒生指数(恒指)期权,小型恒指期权及H股指数期权成交量的最大比重(分别为56%56%49%)。就恒指期货及H股指数期货而言,外地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的比重最大(分别为51%58%)。就小型恒指期货及小型H股指数期货而言,本地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占最大比重(两者数字均为41%)。

个人网上交易(即个人投资者将买卖指令透过如互联网等电子媒体直接输入并发送至经纪行经执行而产生的交易)2013/14年度占个人投资者总交易量的67%,或市场总成交量的13%




外地投资者当中,欧洲大陆投资者的交易占外地投资者交易最大比重(28%),其次是英国投资者(25%)及美国投资者(21%)。香港以外的亚洲投资者的总交易量占外地投资者交易的20%,主要来自中国内陆及新加坡(分别为9%7%)。



个人投资者——香港成年人口34.5%都有投资股票

根据香港交易所《个人投资者调查2014》的调查结果,香港成年人口中有:

  • 34.5%(约210万人)是股票持有人;

  • 36.2%(约230万人)是股票投资者;

  • 3.6% (约22.3万人)是权证/牛熊证投资者;

  • 1.6% (约10万人)是衍生产品投资者;


合共36.4% (约230万人)是身为股票投资者或衍生产品投资者或两者皆是的个人投资者。




典型的香港个人股票投资者是47岁人士,受过大专或以上教育,个人每月收入约22,500港元。典型的香港个人衍生产品投资者是42岁人士,受过大专或以上教育,个人每月收入约35,000港元。

股票投资者在受访前12个月内的股票交易宗数中位数为6宗,与2011年数字相若(包括期内并无股票交易的投资者)。股票投资者平均每宗股票交易金额的中位数约为50,000港元,较2011年的40,000港元为多。每名股票投资者于该十二个月期间的引伸股票总交易金额 7 的中位数约为300,000港元,较2011年的200,000港元为多。

权证/牛熊证投资者而言,于上述十二个月内的权证/牛熊证交易宗数中位数为6宗(包括期内并无权证/牛熊证交易的投资者),较2011年的10宗为少。权证/牛熊证投资者平均每宗交易金额的中位数约13,000港元,较2011年的20,000港元为少。每名权证/牛熊证投资者于该十二个月期间的引伸权证/牛熊证总交易金额 8 的中位数约为100,000港元,较2011年的300,000港元为少。

衍生产品投资者在上述十二个月期间的交易宗数中位数为6宗,较2011年的12宗为少。衍生产品投资者平均每宗交易合约张数的中位数为2张,与2011年数字相若。每名衍生产品投资者于该十二个月期间的引伸总交易合约张数的中位数为48张,比2011年的40张为多10

调查亦发现,股票交易者中有73%是网上股票交易者而衍生产品交易者中有84%是网上衍生产品交易者(即在上述十二个月内曾透过电子媒体如互联网进行全部或部分该种产品交易的人士)。

网上股票交易者的交易较非网上股票交易者频繁他们于上述十二个月期间的股票交易宗数中位数是10宗,而非网上股票交易者的股票交易宗数中位数是6宗。同样地,网上衍生产品交易者的交易较非网上衍生产品交易者频繁网上衍生产品交易者的衍生产品交易宗数中位数是10宗,而非网上衍生产品交易者的则是4宗。


在股票交易者中,主要透过经纪行进行交易的占24%,而主要透过银行进行交易的占75%(同等地采用经纪行及银行服务的占1%)。

在衍生产品交易者中,主要透过经纪行进行交易的占72%,而主要透过银行进行交易的占28%



(港股那点事公众号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大家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参与互动讨论,精彩的观点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墙分享给大家)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本文系格隆汇会员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格隆汇不持任何立场。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