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生作文评改(25)——给未来留一片绿色 给未来留一片绿色 (八年级三班 张宁)
山东,历史文化悠久,自然环境优美。我爱山东,爱她的净,爱她的美!(以“爱”开头,抒发感情,为下文奠定了基础。不过,“净”、“美”二字是不是把话说绝对了?因为下文展示的并非那么“净”、那么“美”啊!)
蓝天 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一片悠然的淡蓝色,万里无云,美得不禁让人遐思。我喜欢蓝天,喜欢她的平静,她似乎有一种能够让世间万物都归于平静的能量,让人望见她就不再浮躁,望见她就平静下来。(本文的主题是环保,可这里写的都是心情,偏离了)(同样是山东的天空,为何此前此后完全不一样呢?自相矛盾了!问题在于,一个空间,两段时间,应该区隔开来,你却混为一谈了——下文各段也是如此,不再一一)可是越来越多的工厂排出了越来越多的废气,把蓝天玷污了,把平静的蓝天搞得一塌糊涂。醒醒吧!人们!别再因为我们的无知(是因为“无知”吗?)让蓝天跟着受罪了!毕竟这蓝天不属于我们,她只属于她自己,别再所以然的(?)伤害她了! (除了夹批指出的问题外,还有:第一,用的都是叙述方式,缺乏形象性,不感人。如果改用描写手法,让两个天空形成鲜明对照,就有感染力了。第二,扣题不紧,标题说“未来”,正文却淡化了;标题说“绿色”,正文未加涉及。第三,缺乏思想深度——天空污染之后,出现什么灾难景象,一点信息都没有,主题的诉求就乏力了。如上问题,下列各段同样存在,不再一一重复)
白云 吃棉花糖的时候,总是会想起白云,洁白无瑕的白云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让人能够静静的享受如午后般惬意的舒适的感觉,甜甜的,很美好。可是越来越多的污染,已然让白云不再那么白,让她有了斑斑瑕疵,那美好的感觉都已消逝。醒醒吧!人们!这白云不欠我们什么,所以,别再这么折磨她了,好么! 绿树 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排一排的立在路边,整齐,有序,绿的自然。像一个个军人一样挺拔,为净化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做着贡献。然而人们呢?越来越多的汽车,越来越多的尾气,慢慢充斥着整个环境,让那些树木都快吃不消了,开始枯萎,开始死亡。醒醒吧!人们!没有了树木,我们也就没有了氧气,也就无法呼吸了。保护树木,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别再让树木这么劳累了,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它们的死亡,带给我们的没有好处,只是一系列的麻烦,好好想想吧! 清水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水多清澈啊,爸爸说小时候他们经常在村里的小河里洗澡,但我很纳闷,这么脏的水怎么洗呢?爸爸告诉我说,这里的水以前很干净,什么杂质都没有,真的可以说是“千丈见底”,水中还有小鱼小虾,有很多人都有在河边洗衣服的习惯。(这就聪明了,从爸爸口中得知从前,使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形成对比,不再出现矛盾)可是我却不相信,同时也很不甘心,我不相信水真的会这么净,我不甘心我没有赶上那时候。越来越多的化工厂,越来越多的废水,让那个曾经清澈见底的小河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脏兮兮的河水和一堆堆的垃圾。醒醒吧!人们!那水不属于我们,只是让我们用用罢了,不领情就算了,还要伤害它么? 一幅幅美丽的大自然的画卷就这样被人类毁了,难道我们还不知悔改吗?地球在咆哮,在呐喊,他想要回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他想要回人类掠夺走的一切,他想要回的太多太多,但人类付出的太少太少。 给未来留一片绿色,给自己留一片绿意,绿,让生活更美好!请珍惜自然,爱护自然! 还有两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总体上看,全文分为几个部分一一展开,呈并列式结构,是可以的。但小标题不太合适,因为“蓝天、白云、绿树、清水”都是正面的,而本文则重在揭示相反的一面,不够吻合。微观上看,各段内部都是几句美景+一个“可是”+“醒醒吧”,显得枯燥、呆板,缺乏变化。 第二,“绿色”不是呼唤来的,也并非都是他人的责任,如果能从行动上尤其是自己的行动上思考,内容会更加积极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