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图片及详解3

 wxhqyfpy 2015-08-09

木鳖子

木鳖子图片



木鳖子的中药成品图片

木鳖子的中药书图

木鳖子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

别名:木别子、土木鳖。

来源: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木鳖子的干燥成熟种子。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广西、四川、湖北等地,此外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安徽亦产。

采收加工:秋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采摘后,剖开果实,出去果壳和瓤取出种子,晒干。或堆放容器内使其自然腐烂,然后冲去果肉,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性状鉴别:种子呈扁平近圆形,中间稍隆起,边缘两列相对的锯齿状突起,全形似鳖,直径约2~3厘米,厚约5毫米。表面灰褐色,粗糙,有凹陷的网纹。外壳质硬而脆,破开后,内有带灰绿色绒毛状薄膜的种仁,呈扁圆形,一端微尖(胚根所在),子叶二片,黄白色,富油质。有特殊油腻气,味苦,以种子饱满,外皮坚硬,内仁黄白色不泛油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皂甙、甾醇和多糖(海藻糖)等。

药理作用:解毒、消肿、止痛。又动物实验证明,有降血压作用,但毒性较大,静脉或肌肉注射后,动物于数日后死亡。据近年来报道,木鳖子之皂甙能促进实验动物的外周血循环,抑制角叉菜素引起之足蹼水肿。

炮制:捣碎,生用。

性味:苦、微甘,温。有毒。

归经:入肝、大肠经。

功能:消肿,追毒。

主治:痈肿,瘰疬,疮毒,丹瘤,外用醋磨消肿毒。

临床应用:1、治痈疮肿痛,炎症不消者。可用木鳖子适量,醋磨调敷,有消炎、退肿、止痛作用。

2、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者。可用木鳖子配山豆根木香为末,吹咽喉,以消肿止痛,方如木鳖散。

3、治牙痛。用木鳖子磨醋,以棉花湿敷,有止痛作用。

4、治外痔、肛裂或肛周感染,局部有剧痛者。可用木鳖子3个,研细末,用水煎作热熏和浸洗,有止痛、消炎效果。

用量: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木鳖散:木鳖子g,山豆根6g,广木香6g,为末,吹咽喉部。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16 23:44:00 


桂枝图片

桂枝的中药成品图片

桂枝的中药书图

桂枝为常用中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常绿乔木肉桂树的干燥嫩枝。多为栽培品。

产地:主产于广西、广东。

性状鉴别:桂枝细圆柱形,外皮紫红棕色,可见细小圆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面红黄色,粗枝断面黄白色。有香气,味甜而辣,外皮味较浓。以枝条细嫩,色红棕无枯枝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含桂皮醛、桂皮乙酸酯等而无芳樟醇。

药理作用:1、解热。桂皮醛能解热,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有利于散热和发汗,这种作用也就是所谓温经通络,透发热气。但是,桂枝的解热和发汗作用是很缓和的,所以,中医的经验认为:桂枝要配其它解表药才能发汗,而配收敛药又能止汗。

2、镇痛。作用于大脑感觉中枢,提高疼痛阈而收痛效果。在治疗因头部管痉挛而引起的头痛时,可能使血管舒张而缓解头痛;还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

3、健胃。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帮助消化。

4、抗菌。体外实验桂枝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5、抗病毒菌。体外试验桂枝煎剂对流感病毒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6、抗真菌。体外试验队革兰氏黄色癣菌等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切片或切咀生用。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心、肺、膀胱经。

功能:助阳解表,温通经脉,温化水湿。

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经闭腹痛,痰饮蓄水,适用于感冒风寒之表虚自汗者。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与麻黄比较,桂枝的发汗作用较和缓,往往要加生姜配伍,并在服药后喝热粥,才能助其发汗,方如桂枝汤。特别适宜于平素体质虚弱而新患感冒的患者。由于桂枝能旺盛血行,属于温热药物,所以,在风温等热性传染病时,有高热、脉洪大而汗不出者,不宜用桂枝,如果错用了,即使只用上0.6~0.9g,也会引起鼻出血。至于原来已有口舌干燥、吐血、咯血等所谓内火的患者,更不宜用桂枝。

2、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尤其肩臂肢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取其有温经止痛作用。对于平素体质虚弱又因对外感风寒而引起的痹痛,更为合适,有时单用桂枝汤就能收效;风寒较重的,多余麻黄、附子等配用,方入桂枝附子汤。

3、用于治疗水湿停留所致的水肿、痰饮(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时间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积存)。传统经验认为:桂枝通能阳利水(或化气行水),故能治疗上述的水肿、痰饮、从现代医学观点看,“阳”和“气”都是代表功能的意思。通阳利水货行气化水实际上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加强发汗和利尿的作用,从而减轻局部体液的郁积,桂枝是具有着一作用的。但往往要配合利水、化湿的药物,如茯苓、白术等,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方入苓桂术甘汤。

除上述三项用途外,桂枝在妇科和其它杂病中应用和广。例如与当归白芍等合用可活血通经,治疗虚寒性月经不调、闭经等(注意:月经够多者时忌用);配甘草可治心悸;对有腹痛的虚寒下痢(如慢性结肠炎),在止泻方剂内加用桂枝可以止痛;在南方,当夏天觉身体湿因、肢体重坠时,用桂枝煎水洗澡后,可觉轻快。至于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杂病,其用途就更广泛了。

用量:常用量3~6g,用于解表的,少者2.4g至4.5g即可,一般用6g较普遍。在治疗风湿关节痛时,有时要用较大剂量,甚至重用至30~45g,但要视具体情况和根据临床经验而定。

处方举例:1、桂枝汤(《伤寒论》)。桂枝6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服。

2、桂枝附子汤(《金匮要略》)。桂枝9g,白芍9g,附子9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9g,水煎服。

3、苓桂术甘汤(《伤寒论》)。桂枝9g,茯苓15g,白术12g,炙甘草6g,水煎服。

:1、肉桂子为着生用桂枝顶端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及宿存花萼,宿萼膨大呈倒圆锥形,常带有短柄形似“公丁香”故又名桂丁香。棕黑色显粗糙,有不规则的纵沟棱数条,顶端有一圆形小凹眼,露出部分未成熟的幼果,黄棕色或棕色。质坚实。气芳香,味甘辛。功能温中止痛,主治寒凉性胃腹疼痛。

2、桂柄为较幼嫩的桂叶短柄,呈半圆柱型或扁圆柱形,长1~2厘米,粗约5毫米。棕黑色或棕红色,质坚实,气味功能与桂枝相同唯含油量较多,甘辛气味较胜。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14 23:11:00 


郁李仁图片

郁李仁的中药成品图片

郁李仁的中药书图

郁李仁为较常用的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原名“郁李人”。目前市售商品有两种,分为小李仁和大李仁。习惯以小李仁为正品。

别名:欧李仁、小李仁、李仁、大李仁。

来源:小李仁为蔷薇科植物灌木欧李或郁李、长梗郁李的成熟干燥种子。大李仁为山樱桃。截形榆叶梅,柄扁桃,显脉欧李,滇樱桃等的成熟干燥种子,野生或栽培。

产地:小李仁主产于辽宁海城,盖平,凤城,辽阳,内蒙古东部,河北省北部等地。小李仁主产于内蒙古、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此外山西、陕西、湖北等省亦有生产。

性状鉴别:小李仁略呈桃形,长约5~7毫米,最大横径约3~5毫米。表皮黄白色黄棕色或深棕色。顶端锐尖,基部钝圆,种皮极薄,尖端一侧有一线形种脐,钝端一侧为合点,自合点处发散出多数棕色脉纹(维管束),形成纵向不规则纹理。剥去外皮,可见白色子叶两片,气微味微苦。

大李仁性状与小李仁相似,唯颗粒稍大,长约6~10毫米,横径5~7毫米,其余均与小李仁同。

以粒小,饱满、均匀、不泛油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苦杏仁甙、脂肪油。

药理作用:1、缓泻通便,为润滑性泻药,泻下作用比火麻仁略强;2、利尿。

炮制:生用,配方时捣碎。

性味:辛、苦、甘、平。

归经:入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润燥通便,利尿消肿。

主治:大便燥结、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脚气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常配其他润肠药(火麻仁杏仁柏子仁等),方如五仁汤,老人或产后的肠燥便秘、气虚便秘均可用,但孕妇则慎用。

2、用于治疗脚气水肿而大小便不畅者,配薏苡仁赤茯苓滑石等。

用量:3~12g。

处方举例:五仁汤:郁李仁9g(打)、火麻仁12g(研)、瓜萎仁9g(打)、甜杏仁9g,柏子仁9g,水煎服。

: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甘肃、湖北等省,以食用“李”的种子作李仁用,呈扁卵圆形,似杏仁。

性味:与郁李仁不同,不应作郁李仁药用。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11 23:23:00 

蒺藜图片

蒺藜的中药成品图片

蒺藜的中药书图

蒺藜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蒺藜子。

别名:刺蒺藜,硬蒺藜。

来源:为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近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及北方各省。

性状鉴别:五个小坚果聚成星球状复果。具10个粗大木质的硬刺,顶端俩俩相接,呈五角星状。商品多脱开为单个小坚果,桔瓤片状,长7~8毫米,宽4~5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黄色并有网状花纹,弓形面有长,短刺各一对,气微,味淡。以颗粒均匀,饱满坚实,色黄绿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油、剌蒺藜甙、生物碱、脂肪油等。

药理作用:疏肝熄风、行瘀去滞。能解郁、明目、止痒,其他用为降压(水浸液能降低麻醉动物的血压)、镇静。临床观察认为可能还有抗过敏作用。

炮制:去剌盐炒。

性味:苦温。

归经:入肝、肺经。

功能:散风,疏肝,明目行血。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多泪,乳汁不下。

临床应用:1、治肝经风邪所致的头晕目眩,取其有降压、镇静作用。现代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表现头痛头晕者,多用蒺藜配牛膝钩藤等,方如平肝降压汤(见牛膝项下)。

2、为眼科常用药,治目赤多泪、或痛或痒、视物模糊、有外眼翳障,适用于风热较轻的角膜炎、角膜炎退行期,或急性结膜炎,常配木贼决明子谷精草等清热明目药。

3、治风热所致的皮肤发痒和皮诊,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某些类型的慢性湿疹等,常配其它散风热药如蝉蜕、防风以及养血药如首乌当归,方如蒺藜消风饮。

4、治肝郁所致的胸胁胀闷疼痛。前人认为蒺藜有行血去瘀作用,现代根据这一原理,试用白蒺藜9g,配参三七2.4g内服,治冠心病绞痛,有一定效果。

用量:6~12g。

处方举例:蒺藜消风饮:白蒺藜9g、防风6g、荆芥9g、蝉蜕3g、川芎3g、赤芍6g、首乌9g、当归9g、生地12g、甘草3g,水煎服。

:另有一种软蒺藜,原植物为藜科的西伯利亚滨藜的果实(胞果)。性状为扁平扇形,上棕色,粗糙,有主脉三条,放射状隆起,细脉网状。老熟时果实基部有剌状突起,质软不刺手,果皮种皮均薄,剥去后内有油质的胚与胚乳。气微,味微酸咸,天津两种蒺藜均用。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11 00:00:00 


青风藤图片

青风藤的中药成品图片

青风藤的中药书图

青风藤原名清风藤,始载宋《图经本草》。《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蔓草类。本草书籍中对此药记载简略,未悉所指为何种。

来源:为防己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青藤的藤茎。

产地:江苏、浙江、湖北。

性状鉴别:藤茎细长圆柱形。直径1~2.5厘米。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及纵向皮孔。老茎外表粗糙有裂纹,茎有节,节处稍膨大,并有分枝或分枝痕。体轻,脆易断,纤维性强。断面灰黄色或暗灰色。韧皮部很窄,木质部灰黄色与灰褐色射线呈均匀放射状排列,形成车轮状,导管孔明显,中心髓部圆形色灰白。气微味苦。

主要成分:青藤含多种生物硷,包括:青藤硷、双青藤硷、土杜拉宁、清风藤硷。清风藤科清风藤含清风藤硷甲。

药理作用:实验证明清风藤硷甲具有镇痛、消炎作用:

1、镇痛,能提高痛阈。

2、消炎,对实验性关节炎能减轻肿胀。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祛风湿通经络。

主治:风湿关节痛、疮疥肿痛。

临床应用:作为消炎镇痛药用。

1、制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热痹),关节有红肿热痛,配其它祛风湿药浸酒或水煎,方入清防饮,或用青藤硷的提纯物注射液肌注,对镇痛消炎都有一定帮助。

2、治跌打瘀肿,内服或外敷,有助于散瘀退肿。

使用注意:青藤在日本称为汉防己,但实际上与我国所称的正品防己(粉防己)并不相同,应加以鉴别。

用量:9~15g。

处方举例:清防饮:清风藤15g,汉防己9g,水煎服。

:青风藤品种较复杂。全国多数地区所用的青风藤,主要为本文所说的青藤。其根部在河南,四川地区又作防己药用,湖北地区尚以华防己和木防己的藤茎做青风藤。上述复杂品种中,仅华防己的藤茎与青藤近似,但切断面显清晰的多层环纹,一般2~7圈,中心偏斜,其它品种,均与青藤显著不同,易于区别。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08 20:39:00 

艾叶图片

艾叶的中药成品图片

艾叶的中药书图

艾叶为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

别名:艾蒿、蕲艾、香艾。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又产。以安徽、山东、湖南、湖北产量大。

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40~12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质硬,基部木质化,外披灰白色软毛,茎中部以上分枝。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枯萎,单叶,不规则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背面灰绿色,密披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片有时全缘,无柄,披针形。花序总序排列,顶生或多数的头状花序集合而成。瘦果长圆形。

性状鉴别:艾叶:多为皱缩破碎或少带短茎的叶片,表面灰绿色,背面灰白色,密布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断面有白绒毛,气清香味苦。

艾绒:系将艾叶捣碎成绒团状,灰绿色,质柔软而韧,用行捻之似棉絮。

艾条:系去净叶片之艾茎,圆柱形有纵沟,密布灰白色绒毛,有明显的互生叶痕,质坚韧,断面黄绿色,中央有白色髓。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水芹烯、侧柏醇、杜松油萜。

药理作用:温经而止血,散寒除湿镇痛。现证实其原理为:

1、止血。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较显著。

2、抗真菌。艾叶煎剂对皮肤癣菌有微弱的对抗作用。艾熏法对多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抗菌作用。

3、健胃。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但大量反会引起恶心、呕吐。

炮制:艾叶:生用或炒炭。艾条:切咀生用。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肝、脾、肾经。

功能:散寒温,理气血,暖子宫,止血。

主治:腹中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带下。

临床应用:常用于妇产科止血安胎。

1、治胎动不安,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常配阿胶止血,四物汤(去川芎)调和血脉,再加桑寄生黄芩续断等加强安胎作用,方入胶艾四物汤加减。

2、治虚寒出血,尤其妇科崩漏、月经过多。艾叶炭作为辅助药,与血余炭、陈棕炭、侧柏叶等同用,再随证配补益药收涩药

3、治寒证腹痛,例如妇女经痛而见证属寒者,可用艾叶、香附辅助四物汤温经止痛(寒甚可加干姜、肉桂)。

4、治湿疹癣癞等皮肤病,内痈艾叶祛寒湿,常配蝉蜕、蒺藜防风黄芪等水煎服;外用则以艾叶30g、雄黄0.6g,硫磺0.6g,制成艾卷炙患部,或煎水熏洗,效果较好。

5、艾绒可作为温炙的材料用。

:共叶和肉桂比较:1、两者都能治寒证腹痛(有时同用),但艾叶以祛寒逐湿见长,主治寒湿腹痛,阴虚而有伏热者也用,而肉桂温中助阳,主治虚寒腹痛,四肢冰凉,表现阳虚者则适宜,阴虚阳亦不足者亦用;2、艾叶能止血、调经、安胎,而肉桂能行血不能止血,能动胎不能安胎。

用量:3~15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胶艾四物汤加减:阿胶12g(溶化)、艾叶6g、当归9g、白芍4.5g、熟地12g、桑寄生18g、川断9g、菟丝子12g、白术12g、黄芪12g,水煎服。

:家艾的原植物主要为艾,特点:叶片大而肥厚,清香味浓、艾绒多,质量好。野艾的原植物则有阿及艾,野艾,锡业艾等。特点是叶片小,瘦长而薄,清香味淡、艾绒少,质量较次。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07 22:08:00 

香薷图片

香薷的中药成品图片

香薷的中药书图

香薷为较长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江香薷,香茹。

来源: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海洲香薷的干燥全草,野生或栽培。

产地:海州香薷,中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均产。

华荠宁,分布于江南各省,主产于广西,湖北、湖南等省,多为野生。

性状鉴别:海州香薷为带根或不带根的全草,长30~50厘米,直径约1~3毫米,茎略方形,稍呈波状,弯曲。茎基部深褐色或黄褐色,中上部紫色或淡黄绿色。分枝及叶为对生。叶长卵形,边缘有疏锯齿。叶稀疏,多已脱落。顶端常带有穗状花序残留的花萼,花萼兜状五裂。全株披有白色短毛茸、茎质脆易折。断面白色,有松泡髓心。气香、味微辛凉、略麻舌。

以茎细长,花穗多,香味浓者为佳。

石荠宁茎较海州香薷矮细,长不及30厘米,直径约1毫米,上部略方形,而稍作波状弯曲,有分枝,基部紫红色,上部灰绿色。叶对生,披针形灰绿色,多皱缩或脱落。多无花。全体披白色毛茸,气香,味辛凉而微有灼感。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香薷酮、倍半萜烯等。

药理作用:发汗解热,利尿。

性味:辛,微温。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发汗解暑,和中利湿。

主治:伤暑,形寒无汗,腹痛吐泻,水肿,脚气。

临床应用:主要用作夏令的解表药,故前人有谓“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

1、用于治疗夏季因感寒或暑湿(例如受凉或饮食生冷不洁食物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外感,表现有恶寒、发热、无汗、腹痛、吐泻者(相当于胃肠感冒,或急性胃肠炎),治疗方剂中香薷为最常用之药,常配厚朴、炒扁豆,以加强祛湿功能,方入香薷饮。但有“阳暑”证候者(汗多、大渴、高热)不宜用香薷。

2、用于治疗脚气水肿和肾炎水肿,取其用利尿消肿作用,不过效力较小,且须配茯苓白术等。

3、用于辟除口臭,取其气味清香。可用香薷9g,水煎含漱。

香薷煎汤热服,容易引起吐呕,故宜冷服;或配用杏仁黄芩黄连等药,也可免除呕吐的副作用。

用于解表时,水煎宜较速;用于消肿时,宜久煎浓缩服用。

用量:3~9g。

处方举例:香薷饮(《局方》):香薷4.5g,厚朴6g,炒扁豆18g,水煎服。

注:香薷主要为本文所列的两种,前者称白花香薷,后者称青香薷;无花香薷,主销全国多数地区,京津两者同等药用。此外,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则以同植物“牛至”的干燥全草作香薷用,本品在江西称白花茵陈,主销出口,特征是茎四棱形,被白色柔毛,叶对生,卵圆形,全缘或偶有锯齿,两面有油点。多不具花,气香,味辛凉。

新疆产销的为萼果香薷。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06 23:03:00 


白豆蔻图片

白豆蔻的中药成品图片

白豆蔻的中药书图

白豆蔻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果部上品,《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均系指草豆蔻。白豆蔻之名始终见《开宝本草》,前者商品称草豆蔻,后者为习用得豆蔻。

别名:原豆蔻、紫豆蔻、豆蔻、豆叩。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近成熟干燥果实,均为栽培。

产地:出产于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等地。

性状鉴别:果实类圆球形,具不显著的钝三棱,顶端有突起的花柱基,下端带有果柄或果柄脱落后凹入的痕迹。直径约为1.2~1.7厘米。表面单黄白色,光滑或略显隆起线(维管束)多条,花柱基及果柄痕的周围,均具密集的棕色毛茸。果皮脆,木质,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0~30粒,集结成球,习称“蔻球”。蔻球分三瓣,有白色隔膜分隔,每瓣有种子7~10粒,习称“蔻米”或“蔻仁”,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以个大完整,壳薄,种仁饱满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d-龙脑,d-樟脑等。

药理作用:健尾止吐;祛寒止泻,有收敛作用。

炮制:豆蔻:去壳取仁,捣碎。小白蔻:带壳捣碎用。

性味:辛,热。

归经:入肺、脾、胃经。

功能:行气温中,散寒燥湿,开胃消食,解酒毒。

主治:寒湿气滞,胸闷不畅,脘腹胀满,呕吐呃逆,消化不良。

临床应用:1、治胃寒痛呕吐,唇舌淡白,口泛清涎,食欲不振(相当于某些类型急性胃炎,溃疡病),可用豆蔻6g,配吴茱萸延胡索高良姜香附各6g。水煎服,有散寒、止痛、止呕作用。

2、治虚寒久泻(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用煨草寇,煨诃子等,方如草豆蔻汤。

用量:3~6g,入丸散剂服较好。

处方举例:草豆蔻汤:煨豆蔻3g,煨木香3g,煨诃子2.4g,条芩9g,火炭母9g,水煎服。

:1、小豆蔻,三角蔻、印度小白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豆蔻及其变种的干燥近成熟蒴果。均为栽培。主产于斯里兰卡、印度等地。果实为长卵形,两端尖,具三棱形,长径1~1.5厘米,短径约1厘米。表面乳白色至淡黄棕色。质坚韧,不易开裂,味芳香而辛辣,无樟脑味。过去曾哟进口,现已少见。

2、豆蔻,是进口商品,过去香港商人为了追求利润,分成加大贡蔻、拣蔻、顶紫蔻、十开蔻等。现由产地原货直接进口,统称白豆蔻。其个大完整,种仁饱满者称紫莞;个小色暗有时带棕色,外皮抽皱,种仁瘪瘦者称小白蔻或枫蔻。

3、豆蔻脱落或剥下的果壳,习称豆蔻皮。其干燥花序称豆蔻花,少数为穗状膜质的碎片,亦供药用。效用同蔻仁而力薄。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05 23:05:00 


姜黄图片

姜黄的中药成品图片

姜黄的中药书图

姜黄为较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因其茎叶及根茎似姜而色黄故名。目前商品有姜黄和片姜黄两种。

别名:黄姜。

来源:姜黄: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多为栽培。

片姜黄: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植物温郁金的根茎趁鲜时切片晒干。多为栽培。

产地:姜黄:主产于四川、福建以及江西、湖北、陕西、去南、台湾地。

片姜黄:主产于浙江温州地区。

性状鉴别:姜黄:主根茎呈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4厘米,直径2~3厘米。外表皮鲜黄色,多皱缩,有明显的环节(叶基痕),状如蝉,俗称“蝉肚姜黄”。侧生根呈圆柱形或稍扁,略弯曲,常有支指状分歧,两端钝尖,长2.5~5.5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俗称“长条姜黄”。外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皱缩或只显细皱纹,亦显较细环节纹。质坚实。横断面橙色、棕黄色或黄褐色,角质样,有一淡黄色环圈(形成层),维管束极细不甚显著。姜气香,味辛微苦。

以条块肥壮,外色鲜黄,内色橙黄,香辣味浓者为佳。

片姜黄:为不规则的纵切片,长3~8厘米,宽1.5~3.5厘米,厚约2~3毫米。边缘皮层粗糙皱缩略向内容卷,土黄色或灰黄色,切面与表色略同,略平滑,有时可见维管束点线。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平坦,无光泽。姜气香,味辛凉苦。

切片整齐,薄厚均匀,淡黄白色,质坚实,香、辣、苦、凉、味重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姜黄酮、芳香姜黄酮、姜烯等。

药理作用:行气滞、散风活血而镇痛。且有利胆作用(促进胆汁排出,作用较弱但持久)和收缩子宫作用(兴奋子宫,能维持5~7小时的阵发性收缩)。

炮制:姜黄切片,生用。片姜黄原品入药。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行气破瘀,通经。

主治:经闭腹痛。徽瘕积聚,肩臂痹痛,外伤瘀血肿痛等症。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在行血镇痛上有其特长,常与黄芪桂枝白芍等配伍,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肩关节周围炎用此方,也有一定效果。

用于治疗月经痛,由子宫虚寒、血滞不通引起者,常配当归、川芎、延胡索等。

用量:3~9g

处方举例: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g,桂枝6g,秦艽6g,片姜黄4.5g,当归6g,白芍6g,生姜6g,大枣4枚,水煎服。

:1、药用以片姜黄为主,姜黄多作食品染料。

2、以上两种植物的块根均为郁金(详见郁金项下)。

3、姜黄、郁金及莪术三者的胡植物及彼此的关系,历来比较混乱,近代按植物分类,已知三者均属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根茎及块根。现市场售商品,是根据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形色以及加工方法不同分别命名的。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03 22:50:00 


巴戟天图片

巴戟天的中药成品图片

巴戟天的中药书图

巴戟天为较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巴戟、鸡肠风(广东、广西)。

来源:为茜草科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植物巴戟的干燥根。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此外福建、江西亦有少量生产。

性状鉴别:巴戟天呈主扁圆知形,弯曲不直,皮部间断膨大或收缩,呈连珠状。长度不一,膨大处直径约1~2厘米。表面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纵皱及少数横皱。收缩处皮部多脱落露出木质心。质坚硬,皮部易削落,断面兰紫色木质心绳索状甚坚韧,淡黄褐色或灰紫色。气无,味甜微涩。以条大,肉质肥厚,木质心细小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维生素闻c、糖类、树脂。

药理作用:温肾助阳,强筋骨,逐寒温。

炮制:甘草水煮片刻,去掉木质心,切段晒干。

性味:辛,微温。

归经:入肾经。

功能: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主治:阳痿,宫冷不孕,风寒湿痹,腰膝酸痛。脚气等症。

临床使用:与淫羊藿相似,但作用较缓。虽可用于治疗肾阳亏损而致的阳萎、腰痛等证,但实际上其强筋骨、逐寒湿之力更好,适宜于治寒湿困于下焦、腰膝诸症。

1、治肾阳虚寒而致的小便失禁、小便频数,取其有温肾作用,但需配肉苁蓉补骨脂核桃肉覆盆子芡实茯苓黄精等。

2、治腰膝风湿疼痛、腰气水肿,或肌肉萎缩无力,病程迁延日久而又有肾虚表现者,常配牛膝续断杜仲山茱萸肉,方如巴戟去痹汤。此方试用于治进行性肌萎缩,从补肾健脾入手,也收到一定效果。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小便不利、口舌干燥者不宜用。

用量:9~12g。

处方举例:巴戟去痹汤:巴戟9g,杜仲3g,牛膝9g,寄生15g,山萸肉9g,淮山药12g,水煎服。

:福建、江西以同属植物羊角藤的根代戟使用,并运销省外。巴戟天根呈圆柱形,无显著的膨大及收缩,不呈连珠状,本质心粗而皮部肉甚薄。表面灰黄色,纵皱较浅。质坚硬,断面木质心灰黄色、皮部浅兰紫色或淡褐色。气无,味淡。效作如何尚待临床验证。

四川省以防已科木防已属植物防已的根作巴戟使用;又重庆地区以木通科植物白木通的根作巴戟使用,习称土巴戟。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02 22:54:00 


侧柏叶图片

侧柏叶的中药成品图片

侧柏叶的中药书图

别名:柏树叶。

来源:为侧柏的干燥带叶枝梢。

产地:同柏子仁

性状鉴别:带叶枝梢,中轴扁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2毫米左右,分枝稠密。叶鳞片状,抱茎交互而生,作扁平状,节节相连。排列紧密,顶端呈三角形。灰绿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涩。以灰绿色,无树枝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有杜松酸、侧柏酮等。

药理作用:1、止血。实验证明能缩短和凝血时间。生用效力较好,侧柏炭的凝血作用反比生品差。

2、抗菌。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其酒精浸剂在1:180,000浓度下仍能抑制结核杆菌。

炮制:生用或炒炭。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入肺、肝、脾经。

功能:凉血,止血。

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血、尿血。

临床应用:1、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内出血而属热证者(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脉弦数),止血效果较确实,为中药止血药中较可靠的药物之一,常配艾叶等,方如四生丸。

2、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有热咳、燥咳而无痰者较适用),前人认为侧柏叶能“养阴滋肺”,现已证实其作用为镇咳、祛痰。可用侧柏叶末9g配红枣12g,浓煎代茶。用片剂效果亦好,每日服量相当于生品90g,分5~6次服,初步观察,能明显改善症状。

3、外用治疗烧伤,以侧柏炭研成细末,过筛后用熬沸的豆油或香油调成软膏,适用于中小面积程度较轻的烧伤,创面经初期处理后余敷,有一定的消炎和去腐作用。

使用注意:侧柏叶苦寒,多服、久服后可有头晕、恶心、胃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反应。极少数人可用浮肿、皮疹等过敏性反应,但停药后症状即消失。

用量:3~18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四生丸:生侧柏9g,生艾叶9g,生荷叶9g,生地9g,水煎服(此方较寒凉,血止后应停用,不宜久服)。


















































xiaobai 发表于 2014-07-01 22:50:00 

诃子图片

诃子的中药成品图片

诃子的中药书图

诃子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原名诃黎勒。(译音)

别名:诃子肉(处方用名)。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落叶乔木诃子树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原产印度、缅甸等地,过去多为进口。现我国大量栽培和生产,很少进口。

产地:主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鉴别:果实呈长圆形或卵形,长约1.5~3厘米,直径1.5~2厘米。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微带光泽,有不规则的皱纹、抽沟及5~6条突起的纵棱、基部有果柄脱落后的疤痕。果肉质坚实。果核一枚、黄白色、粗糙、极坚硬。内含种子一枚,呈狭长纺锤形,种皮薄,紧包于种仁之外,种仁郛白色。气微,味酸涩。

以黄棕色,坚实,肉厚,有光泽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鞣质20%~40%、其中成分为主诃子酸、诃子素、原诃子酸等。

药理作用:敛肺、涩肠、其原理为:

1、抗菌。对痢疾杆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其原理可能为鞣质使菌体蛋白凝固。

2、抗病毒。用鸡胚实验模型以体外直接试验和体内预防作用方法筛选,发现诃子有抗流感病毒作用。

3、收敛。对菌痢或肠炎所形成的粘膜溃疡有保护作用。

4、解痉。诃子素具有类似罂粟硷的平滑肌解痉作用。

炮制:诃子肉:去核取肉用。诃子:用时捣碎。

性味:酸、苦、平。

归经:入肺、大肠经。

功能:敛肺,涩肠,下气。

主治:久泻久痢,脱肛便血,久咳失音,痰咳喘息。

临床应用:为治疗久泻、久咳的常用药。

1、用于久泻、久痢,治慢性痢疾和慢性肠炎,取其有收敛和抗菌作用。煨诃子的效果较好,但极少单用,多配其他固涩药,例如治久痢脓血配五倍子乌梅樗根白皮之类;治久泻配白术芡实。虚寒泄泻严重者配罂粟壳、干姜、橘红等。方如诃子散。

2、用于久咳。治肺结核之干咳、痰血,用生诃子配海浮石瓜萎皮;治慢性咽喉炎之久咳失音,则配桔梗、甘草等,方如诃子清音汤;口含生诃子有一定帮助,但诃子味甚苦,和蜂蜜一起制丸含服更好。最近报道治慢性气管炎可用诃子3g,五味子9g,煮猪肺一具服食,方如补肺汤。

使用注意:1、外感咳嗽、急性肠炎、痢疾早期不宜用诃子,以免留邪;

2、诃子生用止咳下气开嗓较好,煨用涩肠止泻较好,对胃剌激性亦减轻;

3、前人曾谓诃子“苦能泄气,真气太虚者宜少用之。”现代临床观察,诃子确有降低消化能力的副作用,故脾气虚,表现消化不良者宜少用。

用量:1.5~4.5g。大剂可用至6~9g。

处方举例:诃子散:煨诃子9g,罂粟壳6g,干姜4.5g,橘红6g,共研细末,每次开水送服6~9g。

诃子清音汤:生诃子1个,桔梗30g,甘草30g,其研细末,每次6g,水煎服。

补肺汤(北京中医研究院方):诃子3g,五味子9g,猪肺1具。将猪肺洗净与药同煮极烂,去药,分数次食肺和汤,治慢性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之久咳患者。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25 22:26:00 


旋覆花图片

旋覆花的中药成品图片

旋覆花的中药书图

旋覆花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别名:金佛草花,旋福花,复花。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或线叶旋覆花等数种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呈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或已散碎。下具短柄,苞片多数灰绿色,平列四层于花托外围,花托半圆球形,淡黄色,上面密布凸起的小点,全体组成盘状,每一小凸点上生黄色舌状花或管状一枚。花冠多皱缩脱落,密集的瘦果顶端着生多数白色冠毛,质轻脆、易散碎。气微味苦。

以花序多数完整,黄白色,苞片灰绿色,无枝梗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蒲公英甾醇、旋覆花甾醇B、旋覆花甾醇C,另含一种中性结晶物。

药理作用:止呕逆、软坚痰,其作用为镇吐、祛痰。

炮制:去净枝柄,生用或蜜制。

性味:辛、苦、咸、温。

归经:入肺、大肠经。

功能:下气、行水、消痰。

主治:咳嗽痰多,胸胁痞满、呕吐噫气。

临床应用:1、用于止呕,治由脾胃虚寒或有湿而引起的呕吐、呃逆,取其有下气作用,常配代赭石等,方如旋复代赭汤。胃肠神经官能症,有噫气、消化不良者,可用旋覆花。常配香附党参白术木香神曲鸡内金之类,方如旋复止噫汤,或有旋复代赭汤也可。

2、用于祛痰,治痰壅气逆,顽痰胶结,咳吐不爽,胸中痞,如慢性气管炎,常配桔梗、桑白皮、半夏瓜蒌仁等。

使用注意:阴虚燥咳、大便不泄者不宜用。

用量:3~10g,入煎剂宜包煎

处方举例:旋复止噫汤:旋覆花6g(包),香附4.5g,广木香3g(后下),党参9g,白术9g,神曲9g,鸡内金9g,水煎服。

:金沸草为旋覆花之全草。功能下气、利水、活血,配麻黄前胡、桔梗、荆芥等治处感咳嗽、上呼吸道炎,方如金沸草散(《局方》)。处方:金沸草9g,麻黄1.5g,前胡6g,桔梗3g,赤芍3g,法夏4.5g,荆芥9g,薄荷4.5g(后下),甘草3g,水煎服。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23 14:43:00 

南瓜子图片

南瓜子的中药成品图片

南瓜子的中药书图

南瓜子为新兴杀虫药。《本草纲目》只载南瓜。《纲目拾遗》谓其子食之脱发。近代国内外临床实验证明南瓜子有驱虫及杀虫疗效。

别名:北瓜子、倭瓜子。

来源:为葫芦科一年蔓生草本植物南瓜的成熟干燥种子。栽培。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性状鉴别:南瓜子呈现扁卵圆形,长1.2~2厘米,宽0.6~1.2厘米,厚约0.3厘米。种皮淡黄白色,边缘有棱起的环边,顶端浙尖而平截,底部钝圆。剥开种皮,内含种仁一枚,外被灰绿色薄膜状胚乳,子叶两片,黄白色,富油性。气微香,味微甘。

主要成分:含南瓜子氨酸。南瓜子壳含糖醛。

药理作用:1、杀绦虫。能麻痹绦虫,作用于其中段和后段。其酒精浸液和榨出液分别在1 小时和45分钟内杀死绦虫。

2、抑制血吸虫。能抑制血吸虫幼虫的生长,有效成分为南瓜子氨酸。

炮制:捣碎,生用。

性味:甘、温。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能:驱虫,下乳。

主治:绦虫,血吸虫,晓虫等疾患。及因虫疾引起的腹痛胀满,产后乳汁不下等症。

临床应用:1、治绦虫病,适用于猪肉绦虫、牛肉绦虫、效果良好,配槟榔更能提高疗效,方如治绦剂。

2、在防治血吸虫病方面,虽然实验证实南瓜子氨酸能抑制血吸虫幼虫发育,但在实际应用上,杀虫效果不够理想,而口服作预防用剂量甚大,用药时间太长,费用大,不适宜于大规模应用。治疗上单用没有什么价值。

用量:每用60~120g,连皮,或去皮后磨碎或压成细末服用亦可。

处方举例:治绦剂:南瓜子粉60~120g(可加白糖矫味),先服(晨起空腹服),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60~90g,煎煮1小时),再过半小时服泻剂(50%硫酸镁60毫升)。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18 22:06:00 

大枫子图片

大枫子的中药成品图片

大枫子的中药书图

大枫子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元.宋震亨著《本草衍义补遗》。

别名:大风子、米康茄、尾加木、麻风子、驱虫大风子、海南大风子。

来源:为大枫子科植物常绿乔木大枫子等的干燥成熟种子,栽培或野生。

产地:主产于泰国、越南,此外印尼、马拉西亚、印度、柬埔寨等地均有生产。我国台湾、广西、云南、海南岛已有栽培。

性状鉴别:种子呈不规则的卵圆形,稍有钝棱,长约1.5~2.5厘米,直径约1~2厘米。外皮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细纹,较小的一端有明显的沟纹,皮厚约1~2毫米。质坚硬,砸破后,种皮内面光滑。浅黄色至黄棕色,种仁与种皮分离,外被一层红棕色或暗紫色薄膜。种仁两瓣,灰白色,陈久变成黄棕色,富油质。气微,味淡。

以个大,子仁饱满,灰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大枫子油(为大枫子油酸、次大枫子油酸等的甘油酯)、蛋白质。

药理作用:1、抗真菌。实验证明,大枫子对多种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2、抗麻风菌。大枫子油治疗麻风,临床有一定疗效。服药前后对比,病理组织片可见细菌减少、菌体变形、破碎。

炮制:除去种皮,压榨取脂肪油用。或取仁制霜(内服)。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祛风燥湿,攻毒杀虫。

主治:麻风。外用治毒疮,疥癣,手背皱裂等症。

临床应用:1、治疗麻风。可用大枫子煅末加轻粉,以麻油调制后外涂患处,同时可配合内服扫风丸(以大枫子为首味药),治疗瘤型和结核型麻风,根据短期观察,可使症状减轻,又可采用其制大枫子酸乙酯,作肌肉注射。

2、治神经性皮炎。可用大枫子30g,白藓皮30g,五倍子15g,松香12g,鹤虱草12g,苦参黄柏苍术防风各9g,混合研末,作烟熏,并配合外用止痒药膏和内服溴剂、维生素等,有一定疗效。

3、治疗手癣。可用大枫子油配以核桃仁,猪脂等制成药丸,外搓患部,有一定疗效。

使用注意:大枫子毒性较大,内服易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注射部位有刺激症状。

用量:外用适量,内服量参考扫风丸。

处方举例:扫风丸:大枫子1500g,苍术、白附子桂枝当归西秦艽白芷钩藤木瓜川芎肉桂菟丝子天麻礞石川牛膝首乌千年健知母栀子川乌草乌威灵仙钻地风各60g,苦参、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各120g,玉米荆芥各240g,白花蛇30g,共为末,水调为丸,成人初用0.6g,一日二次,三天后如无恶心、呕吐等反应,可每次加1.5g,至8天后,日服三次。

:1、种子有毒。内服可致恶心呕吐、胸腹痛,严重者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性变。见《广西本草选编》。

2、除正文所述,尚有印度大枫子、缅甸大枫子、海南大枫子等,同等药用。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16 22:55:00 


山川柳图片

山川柳的中药成品图片

山川柳的中药书图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

别名:西河柳,柽柳。

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或华北柽柳干燥的带叶嫩枝,野生。

植物形态 :柽柳:多年生灌木状小乔木,茎多分枝,柔弱下垂,表皮红褐色。叶互生,无柄,细小呈鳞片样的披针形,茎部稍抱茎。花呈复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线状锥形,花淡红色。萼片及花瓣均为5片,花盘褐色呈瓣状。蒴果狭小,三瓣裂。

产地: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性状鉴别:主要为带叶细嫩茎枝,间有粗枝夹杂。嫩枝直径0.5~1毫米带鳞状叶片。灰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粗枝直径5毫米,红棕色,中央有髓。气香如茶叶,味淡。

以色绿,无粗枝者为佳。

主要成分: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透疹、利尿;还可止咳(水提液腹腔注射对小白鼠有止咳作用)和抗菌(水提液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蓖、流感杆菌在体外有一定抑菌作用)。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甘、咸、平。

归经:人心、肺、胃三经。

功能:发汗透诊,解毒,利尿。

主治:麻疹难透,小便不利,解酒毒,洗皮肤风痒。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麻疹初期的发热和疹出不透。配竹叶牛蒡子、蝉蜕等,效力更好,方如竹叶柳蒡汤。外用熏洗亦可(方法同芜荽)。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者不要使用,热病汗多,合并肺炎和全身衰弱也不要使用。此外,近年来西河柳还试用于治疗外感咳嗽和慢性气管炎。

用量:内服3~15g,外用90~150g。

处方举例: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竹叶9g,西河柳15g,葛根4.5g,牛蒡子4.5g,蝉蜕3g,薄荷3g(后下),荆芥3g,知母3g,玄参6g,麦冬9g,甘草3g,水煎服。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14 15:48:00 

冬瓜皮图片

冬瓜皮

冬瓜皮的中药书图

冬瓜皮为冬瓜的外层果实,系食冬瓜时剥下的薄皮层晒干而成。本品为不规则的碎片,大小不等,或卷曲成筒状。外表皮绿色或黄绿色,有的被有白霜(蜡粉)较光滑。内表面黄白色较粗糙。质薄而脆。气无味淡,以皮薄,绿色,条长者为佳。

炮制:生用。

性味:甘寒。

归经:脾,小肠经。

功能:清热、利水消胀。

主治:四肢浮肿,腹胀,小便不利等症。

:冬瓜皮 味甘,性微寒。能清热利尿,但效力较弱,治一般体弱或脚气引起的轻症浮肿、小便不利。

用量:30~60g 两,常配赤小豆生薏苡仁,红糖等水煎服。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10 22:24:00 

火麻仁图片

火麻仁的中药成品图片

火麻仁的中药书图

火麻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大麻”。

别名:大麻仁,线麻子(带壳者)。

来源: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壳的种仁。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东北、华东,其它各省亦有生产。

性状鉴别:果实呈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表面光滑,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黑色花纹,两侧各有一条浅色棱线。一端纯尖,另一端有一圆形凹点,为果柄残痕。外果皮菲薄,内果皮坚脆,绿色种皮常粘附在内果皮上,不易分离。胚乳灰白色,菲薄,包围着弯曲的胚。子叶两片肥厚,胚根明显。气微、味淡,含油性。除去果实的皮壳,即成为火麻仁。

以净仁,绿黄白色,不泛油者为仁。

主要成分:含有多量脂肪油(约31%);并有挥发油、蛋白质、维生素、卵磷脂等。

药理作用:有缓泻作用,属于滑润性泻药。所含的脂肪油对肠壁和粪便起润滑作用,软化大便,使易于排出。作用缓和,无肠绞痛副作用,泻后也不会引起便秘。

炮制:生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朋肠经。

功能:润燥滑肠。

主治:津桔便秘。老年体虚,产后血虚者宜之。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无论气虚便秘(胃肠运动功能较弱所致的便秘),或是肠燥便秘(由于肠道水分减少所致的便秘),煮可用火麻仁通便。老人、体弱者和产后的便秘尤其适用。可用一味火麻仁,捣烂煮糊,如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样服用。也可配其他润肠作用的药物,如产和后便秘配当归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蒌仁杏仁;阴虚者可加玉竹

如胃肠燥热软甚,腹部胀满而有便秘,单用火麻仁效力不够,须配大黄枳实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适用于有痔疮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体虚者则不宜用。

2、用于滋阴补血。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补益药。前人的经验说火麻仁“久服令人肥健”,服之“头发软乌润”。现代已很少把火麻仁当作补益药用,只是在某些补益剂中(如复脉汤)加入火麻仁一味,加强滋阴润燥作用。由于火麻仁含有蛋白质(约19%)、维生素E,卵磷脂等营养物质,据此分析,也会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此外,火麻仁(捣烂)用于外敷治疗未成脓的疖肿;配银花甘草煎服,可治胃热所致的口腔炎;妇女分娩子宫收缩力弱时,服火麻仁可助产。

使用注意:前人经验认为火麻仁不宜多食,否则容易引起滑精,这一说法的确实性和理论根据尚等进一步研究。但现代也不主张连续长期大量服用火麻仁,如用于是慢性便秘时,火麻仁每月服三至四次也就够了。此外还有报道指出,一次食入火麻仁60~120g以上,可致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昏睡,值得注意。

用量:9~18g大剂,可用至30~45g。

处方举例:麻子仁丸(《伤寒论》):火麻仁15g(研),甜杏仁9g,大黄6g,枳实6g,厚朴3g,白芍9g,水煎服或制丸用。

:药品中另有大麻子为蓖麻的种子与火麻子不用不能混用。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09 20:53:00 


合欢皮图片

合欢皮

合欢皮的中药书图

合欢皮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马缨花树皮。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叶乔木合欢的干燥树皮,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其他各省多有分布。

性状鉴别:合欢皮呈长条细筒状或半筒状,多截断成长30厘米左右的段,厚1~3毫米。表面略粗糙,灰绿色或灰棕色;有纵形裂纹和散在皮孔,均呈红棕色。内表面淡黄色略平滑,有细密的纵丝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亦淡黄色。气微,味微涩,稍有舌感。以皮薄条匀,无栓皮,内面黄白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合欢甙、鞣质等。

药理作用:解郁、活血、止痛,有强壮、兴、利尿、镇痛等作用。

炮制:切丝,生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心、脾经。

功能:安神、解郁、活血,止痛,续筋骨。

主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筋骨损伤,痔漏疼痛。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有失眠,抑郁、胸闷、胃呆的神经衰弱患者。可用合欢皮,配丹参夜交藤柏子仁等同服,方如合欢汤,有解郁作用(大致相当于兴奋大脑皮层),但因合欢皮气微力薄,需久服多服才能取效。

此外,也用于骨伤科,治跌打瘀肿作痛,尤适用于关节肌肉的慢性劳损性疼痛,取其有活血消肿止痛作用,配乳香没药木瓜赤芍红枣等,煎汤服;或以合欢皮研术,配白蔹局部外敷。

用量:9~30g

处方举例:合欢汤:合欢皮30g,丹参15g,夜交藤15g,柏子仁9,水煎服。

:合欢共(夜合花)为合欢的干燥花。味甘,性平。具芳香气味。解郁宁神的作用较好,治抑郁不眠、兴奋不安,也可治兼有胃脘痛、气滞、胸闷者,常配白芍、柏子仁、龙齿等。用量3~9g。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08 22:17:00 


夏枯草图片

夏枯草

夏枯草的中药书图

夏枯草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别名:夏枯头。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花序。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全株密披白色细毛,茎方形,直立或斜上分枝或不分枝,表面暗红色或褐色。根茎匍匐,下生多数细根。叶对生,菱状狭卵形,全缘或有锯齿,两面均被疏毛。轮伞花序顶生,集成穗状,花序基部有叶状总苞一对,苞片宽肾形,背面与边缘有长硬毛。缘部呈紫色;每苞片内含花三朵;花唇形,紫色或白色。小坚果三棱状长圆形,褐色,有光泽。此草夏末全株枯萎,故有夏枯草之称。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又野生,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南京地区产品穗长柄短,棕红色,质量最佳。

性状鉴别:花序呈穗状,略扁,由数十朵枯萎的小花组成,多为淡紫色,长2~6厘米,直径8~15毫米。苞片黄褐色对生于花轴上。每苞片内有小花三朵,花冠已脱落,内有小坚果,体轻,气无,味淡。

以花序长,棕红色,不带柄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水溶性无机盐,其中68%为氯化钾,又含夏枯草甙,水解后产生熊果酸。

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明显。有效成分为无机盐及熊果酸。

2、抗菌。体外实验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3、降压:动物实验注射夏枯草煎剂的总无机盐,引起家兔血压下降。临床观察夏枯草对高血压患者能降低血压和减轻伴随症状。

4、抗肿瘤:初步试验证实能抑制动物某些移植肿瘤(如小白鼠子宫颈癌)生长。

炮制:生用。

性味:苦、辛、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清热散结。

主治:瘰疬,肝火目痛,高血压等症。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清热(尤其清肝热)、散结(治疗淋巴结炎等。)

1、用于治疗瘰疬(主要为颈部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和瘿瘤(例如单纯性甲状腺肿),为常用要药。用单味夏枯草30g,或配何首乌9g,或配玄参30g,生牡蛎6g,水煎服。对淋巴结核,宜制膏常服(夏枯草30g,或配何首乌9g,或配玄参30g,生牡蛎6g,水煎服。对淋巴结核,宜制膏常服(夏枯草4g,何首乌1kg熬膏,早晚各服一匙)。

2、用于治疗肝火引起的眼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用夏枯草15g,配菊花15g,蒲公英30g,水煎服。

如有眼痛而又常流冷泪者,可用夏枯草、香附各30g研末,早晚各服3g。

用于治疗肝虚引起的眼珠疼痛,夜间尤剧者,须配当归白芍甘草、玄参等,方如夏枯草散。

3、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有头痛、耳鸣、眼花、烦热汗出、性情急躁、失眠等,可单用夏枯草30g,或配决明子30g,水煎服,取其有降压作用。兼治高血压眼病。

此外,夏枯草配木蝴蝶还可治疗慢性咽喉炎、舌炎;夏季常用夏枯草泡茶喝,可祛暑散热,又小儿夏季常患疮疖(暑疖)者,可用夏枯草、生地、瘦猪肉煎汤服。

使用注意:1、夏枯草久服对胃有刺激,长期服,用时宜酌加党参白术

2、近年来,在治疗肿瘤的中药方剂中,常加入夏枯草一味,尤其在治疗甲状腺肿瘤和纵隔肿瘤时,夏枯草为主要药物之一,但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用量:15~30g。

处方举例:夏枯草散(张氏医通》):夏枯草15g,当归12g,白芍9g,炙甘草3g,玄参9g,水煎服。

:全国大部分地区习惯用夏枯草的干燥花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以全草药用。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05 22:39:00 

桑寄生图片

桑寄生

桑寄生的中药书图

桑寄生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桑上寄生。《本草纲目》除桑寄生外,又增柳寄生一项。现商品分广寄生,槲寄生二类。

别名:槲寄生,北寄生,广寄生(桑寄生)。

来源:1、槲寄生系桑寄生科植物常绿寄生小灌木槲寄生干燥的带叶茎枝。

2、广寄生系桑寄生科植物常绿寄生小灌木桑寄生干燥的带叶茎枝。

产地:槲寄生主产河北、东北、内蒙、安徽、河南等省。桑寄生主产广东、广西;云贵等省亦产。

性状鉴别:1、槲寄生;茎枝圆柱形,长约30厘米,直03~1厘米。黄绿色、节膨大,全体有皱纹。叶对生于分叉之顶端,倒披针形,叶片厚,通常具三脉,微有光泽。质轻脆,易折断。断面黄绿色,木质部色较浅成放射状花纹,髓明显。气微,味略苦,嚼之发粘。

2、广寄生(桑寄生);桑寄生茎枝呈细长圆柱形,似桂枝,外皮红褐色,有无数细小的斑点(皮孔),嫩枝有棕褐色细毛。质坚硬,木质,不易折断,断面皮层红棕色,木部色较浅,中央有小髓心,色较深。叶多脱落,似革质稍脆,卵圆形,黄褐色,无锯齿。气微,味涩,以枝细,质嫩、红褐色,带叶者为佳。

主要成分:广寄生含降血压及强心成分,已分离出者有广寄生甙(即篇蓄甙)、槲皮甙,后者水解后产生槲皮素及阿拉伯胶糖。

北寄生含齐墩果叶酸及黄酮化合物,槲寄生甙。

药理作用:1、降压;浸出液有降低血压作用,作用点在内感受器,引起降压反射,或由于抑制延髓或脊髓血管运动中枢所致。但作用较短暂而不持久。

2、降胆固醇:临床试用初步结果,对降低血清胆固醇似有一定作用。

3、利尿:作用较显著,有效成分为广寄生甙。

4、抗菌:体久试验能抑制伤寒杆菌和葡萄球菌生长。

5、抗病毒:其煎剂对骨髓灰质炎病毒I、II、III型及Sackie 型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为直接灭活),与淫羊藿同用其抑制作用更明显。此外,桑寄生ECHO及coxackie病毒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又能抗流感病毒。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养血安胎。

主治: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胎动胎漏。

临床应用:1、治高血压病,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虚阳亢,有头痛、眩晕、耳鸣、心悸的病例,取其有降压作用,可单用30~60g,水煎代茶,但因其力量有限,常配用晾血药如生地、赤芍、银花藤等水煎服,方如桑寄降压汤,对降压和改善症状,有一定效果。

2、治风湿痹病,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而有腰酸软痛痹和其它血虚表现者,取其有和利血脉、舒筋活络、镇痛的作用,常配独活熟地防风党参等,方如独活寄生汤(见独活项下)。

3、治妊娠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先光流产),或腰背疼病,效果较好,常配黄芩白术续断等,方如桑寄安胎汤。

4、治小儿麻痹症,与淫羊藿配合效果更好。

5、治皮肤干燥症,即中医所称“肌肤甲错”,由血虚血滞所致,因血液不能营养肌肤,以致皮肤枯燥,甚者如鱼鳞状。前人认为桑寄生能“光肌肤”,故能治疗本病,其作用原理尚待进一步研究。用法为每次桑寄生30~60g,加鸡蛋一只和沙糖适量,水煎服。

用量:9~30g

处方举例:1、桑寄降压汤:桑寄生18g,当归12g,川芎6g,赤芍9g,生地15g,银花藤18g,鸡血藤18g,怀牛膝12g,水煎服。

2、桑寄安胎汤:桑寄生18g,续断9g,菟丝子12g,艾叶9g,黄芩6g,白术12g,黄芪12g,白芍9g,当归12g,水煎服。

::1、广寄生(桑寄生)。植物中名虽称桑寄生,但不一定寄生于桑树上,其它如构榆、槐、木棉、朴、白兰、八角枫等树上均有发现。槲寄生常寄生于槲树、桦树、枫树、杨树和柳等树上。

2、天津地区习销槲寄生,称为桑寄生,而很少销售广寄生。北京习用广寄生。

3、除以上二种外,常有广东,四川产的扁枝槲寄生地产地销。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04 22:25:00 

丁香图片

丁香

丁香的中药书图

丁香为常用中药。始载宋《开宝本草》。

别名:公丁香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蕾。

产地:坦桑尼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地。

性状鉴别:形如乳钵锤,长1.5~2厘米,上端近圆球形,大如豌豆,系四片花瓣抱拢而成,上有四个三角形花萼。棕黄色或棕色。下部花柄方圆形为全长的3/4,有细皱纹,紫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显油性。有令人愉快的强烈芳香气。味麻辣。以花大油足,色紫红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丁香油,其中主要为丁香油酚。又含鞣质、齐墩果酸等。

药理作用:1、健胃驱风,丁香油能促进胃液分泌;2、抗菌。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3、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4、抗真菌。对多种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肺、肾经。

功能:温中壮阳,下气降逆。

主治:虚寒呃逆,心腹冷痛,呕哕吐泻,阳萎阴冷。

临床应用:1、为治疗胃寒呃逆的重要药物。凡属呃声低微,并有形寒气弱、胸闷脉迟者。可用丁香配柿蒂、生姜等开郁散痰,有助于止呃逆,方如丁香柿蒂汤,寒重者可再加肉桂。

2、治疗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泻等,可用丁香配砂仁白术党参陈皮生姜等水煎服,效果较好。

3、外用丁香煎液涂擦患部,治头癣、体癣、股癣、手癣等,有一定疗效,可能减轻痒感,减少落屑。

用量:内服1.5~4.5g;外用治癣可用丁香9g加水一碗,煎沸20~30分钟后用。

处方举例:丁香柿蒂汤(《证因脉治》):丁香3g,柿蒂3g,党参12g,生姜6g,水煎服。

:临床实验用丁香液治疗头癣,体癣、手癣疗效显著。

:母丁香

别名:鸡舌香

来源:为丁香近于成熟的果实。

性状鉴别:长圆形。长2~2.5厘米,直径5~8毫米,黑棕色,有细皱纹,顶端有四个分裂的花萼向内弯曲。果皮与种皮薄壳状,内含种仁倒卵形,由两片子叶抱合而或。子叶形如鸡舌,质重坚硬。商品在产地已纵向切开,种仁和果皮大部分已分开,很少有完整者。气味同公丁香,但较差。

以瓣整齐黑棕色气香味辛辣者为佳。

炮制:生用。

效用:同公丁香。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03 20:54:00 

青蒿图片

青蒿

青蒿的中药书图

青蒿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来源: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或青蒿开花前采收的茎叶,野生。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产。

性状鉴别:黄花蒿(臭蒿),全株长约50~100厘米,基部直径约1~2厘米,上部渐细,多分枝。茎黄绿色或褐色,有多数纵向棱线,质硬。折断面白瓤占很大比重。叶片为三回羽裂,干后均碎断零落。气香,味微苦。

青蒿(香蒿):形与黄花蒿略同,唯叶为二回羽状裂,深秋仍绿不变黄色。气味香浓。

两种均以色青绿未开花香气浓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青蒿素、挥发油和苦味质等。

药理作用:1、解热发汗。尤其适宜于清热暑热以及解退驰张热和原因不明的久热,但在高热和热病进展期,解热效果不甚显著。

2、止血。对鼻出血和紫斑,有一定治疗效果。

炮制:切咀生用,或鳖血制。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清热凉血,解暑除蒸。

主治:暑邪发热,阴虚发热,疟疾,骨蒸劳热。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清热虚热河暑热。前人的经验说:“青蒿为清热凉血退蒸之良药”,现代实践也主要是用于血虚而有热者。

1、治疗血虚发热(多属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的阴虚发热)、潮热盗汗,配地骨皮白薇等。又可在滋补药中,加入青蒿一味,帮助解热。

2、治疗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配生地知母、地骨皮等清热凉血药,方如青蒿鳖甲汤。

3、用于清解暑热(即夏令感冒,或中暑、低热)。发热止汗,胸闷头晕者用之最宜,可配薄荷甘草滑石等。

3、治疗紫斑、鼻出血等,取其有清热凉血作用,有一定效果。治鼻出血用鲜青蒿捣汁加冷开水冲服。治紫斑配升麻鳖甲当归、生地等同用。

5、治皮肤瘙痒。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1、青蒿气味芳香,地肠胃刺激不大,与一般苦寒药又伤脾胃者不同,但有泄泻者仍不宜用。出汗多者也要慎用。

2、青蒿虽可用全草,但主要靠其叶,清透解肌。青蒿子无退热功能,但可治便秘。

用量:常用量3~9g,为加强解热作用,有时须用15~24g。

处方举例: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青蒿6g,鳖甲15g,细生地12g,知母6g,丹皮9g,水煎服。

:江苏、上海等地以牡蒿作青蒿用,山东地区用茵陈蒿作青蒿用。品种比较混乱。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02 23:09:00 

砂仁图片

砂仁

砂仁的中药书图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原名“缩砂密”、商品分阳春砂和缩砂仁两种。

1、阳春砂

别名:阳春砂仁。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的成熟干燥果实。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广东省阳春、阳江、;罗定、信宜、茂名、恩平、徐闻等县。

性状鉴别:蒴果略呈钝角三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2~2厘米,直径0.8~1.5厘米。外表皮棕色,密生突起的段软刺,顶端有花柱基残痕呈小圆点状态突起,底部具短柄,常数个蒴果连生于总果柄上。果皮薄略革质, 易纵向剥裂。内含种子多数,集结成略与外壳相同的团状,为纵薄膜隔为三瓣,每瓣有种子6~15粒。种子呈颗粒状态,多角形,长2~3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棕红色,有菲薄膜衣包裹,显细皱纹。质略坚实,破开后,内 部灰白色,油润。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以个大成熟,籽仁饱满,棕红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2、缩砂仁

别名:西砂仁。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壳砂仁)或种子团(砂仁)以及单粒种子(砂米),少为栽培。

产地:国内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国外主产于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

性状鉴别:壳砂仁形状略与阳春砂相似,唯蒴果略显瘪瘦,外壳皮淡棕色,刺状突起较稀疏,种子灰棕色或灰褐色。气味较阳春砂稍淡。剥去外壳的种子团称“砂仁”。呈三棱球形或三棱长圆形,长 0.8~1.5厘米,直径0.8~1.2厘米。经加工整理后,外表被有一层白色粉霜(蛤粉)。筛选出的较大颗粒称“砂王”,小颗粒称”砂头“,散碎单粒称”砂米“,剥下的外壳称”砂 壳“。国产与进口品无区别。

以种子成熟,饱满,香凉味浓者为佳。

主要成分:缩砂种子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右旋樟脑冰片、醋酸冰片酯、澄花叔醇等。阳春砂亦含挥发油。

药理作用:理气宽胸,有健胃作用。

炮制:壳砂捣碎生用;砂仁捣碎生用或盐水浸炒,砂壳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肾经。

功能:理气解郁,开胃消食,安胎。

主治:胃腹胀痛,气滞食积,呕吐,泄泻,痢疾,胎动不安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常与木香配伍(木香、砂仁配合能增强行气止痛和健胃作用)。如属急性消化不良,加配枳实白术;如属气虚所致慢性消化不良,或病后脾胃虚弱而致少腹闷,须调补脾胃以善后 ,则配补气药,方入香砂六君汤、香砂养胃汤。

2、用于治疗寒湿泻痢。如属急性肠炎,可用砂仁、苍术各6g研末服或煎汤服;如属慢性痢疾,兼有腹痛脘闷、食欲不振者,可在治痢方剂内加砂仁、木香,以加强行业止痛和止泻作用。

3、用于治疗虚寒胃痛,辅助理中汤或吴茱萸汤,加强止痛作用。

4、用于治疗妊娠呕吐(恶阻)、胎动不安而与脾胃虚寒有关者,可用砂仁和胃、止呕、安胎,方如香砂六君汤。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不宜用不品;如无砂仁,可用益智仁代。益智仁性味与砂仁同,也有健胃作用。又可配木香加入陈夏益气汤中治消化功能不足。

用量:1.5~6g,一般分量宜轻。

处方举例:1、香砂六君汤。广木香3g(后下),春砂仁4.5g,陈皮4.5g,制半夏9g,党参12g,白术9g,茯苓9g,甘草3g,水煎服。

2、香砂养胃丸。成药。每服9g,每月早晚各一次,温开水送服。如无成药,可按下方配剂:广木香2.4g,春砂仁3g,党参12g,白术12g,苍术9g,厚朴6g,陈皮3g,香附6g,蔻仁3g,云苓、生姜各6g,甘草6g,大枣 5枚,水煎服。

砂仁壳:性味功用与砂仁同,但力较薄。用量1.2~ 2.4g。

:国产砂仁除以上两种外,还有几种土砂仁。进口砂仁中也常混杂有部分不同形状的伪品,分述如下:

1、海南壳砂。呈椭圆形,长约2厘米以上,果皮淡棕色,具片状突起。

2、海南土砂仁。果实外形与阳春砂相似,唯色较淡。

3、福建土砂仁。为“和山姜”的种子团(日本称伊豆缩砂),较阳春砂瘦小,种子团略为纺锤形,长1~1.8厘米,直径5~7毫米,表面黄棕色,气弱,味辛。

4、江西土砂仁。为“山姜”的种子团,长约1厘米,直径约8毫米,种子数较少,每室4~7粒,外壳皮紧结无刺(略似益智外壳),气弱,味辛而涩。

5、湖南土砂仁。产陵零地区,种子团呈团球形或纺锤形,长0.6~1.5厘米,直径0.6~0.8毫米。表皮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的稍带灰绿色,每室种子4~7粒。外壳皮光洁无刺,淡黄棕色,不甚坚韧,易剥。气微香,味辛 凉不苦,类似砂仁味,但较逊。

6、云南红砂仁。为姜科植物类缩砂仁的干燥果实,形态与缩砂果实类似,内种子团与砂仁完全相同,唯气不香,味酸浊而微苦辛。

7、进口砂仁中的伪品。一种呈纺锤形,长3~5厘米,中部直径约1厘米,两端渐细尖,种子粒砂仁大3~4倍,气无,味微辛苦,易与砂仁区分;另一种形如桑椹,种子粒较砂仁大一倍左右,呈不规则的卵圆形,气无, 味微苦淡,这两种伪品究属何科,何种尚待了解。此外还混有姜科小蔻的种子,它的特点是每一单粒表面有一条明显的种脊纵沟纹,亦可区别。









































































xiaobai 发表于 2014-06-01 23:16:00 

郁金图片

郁金

郁金的中药书图

郁金为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原为姜黄的根茎。现商品郁金则为姜黄的块根和同属植物的块根。其根茎则分别命名为其他药材(见姜黄附注)。

别名:玉金、玉京。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黄属四种植物川郁金或姜黄或莪术或毛莪术的块根经蒸煮后干燥而成。栽培或野生。包括以下品种:

1、姜黄的块根,产地名黄丝郁金,商品名川玉金、黄玉金。

2、莪术的块根,产地名绿丝郁金,商品亦名川玉金、黄玉金。

3、温郁金的块根,产地名温郁金,商品别名黑玉金。

4、毛莪术的块根,产地名莪苓,商品名桂玉金或云玉金。

5、川郁金的块根,产地四川,商品名自丝郁金。

产地:1、川玉金:(姜黄和莪术的块根)主产于四川崇庆、双流、犍为、新津、宜宾等地。

2、温玉金:主产于浙江温州地区的瑞安县。

3、桂玉金:主产于广西、云南。

性状鉴别:1、川玉金:呈卵形或纺锤形,长1.5~3厘米,直径0.5~1.5厘米,两端稍尖或一端钝圆一端稍尖。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极细密的皱纹。质坚实,横断面平坦光亮,角质状,黄色或橙色,中部有一圆心,约占有径的1/3~1/2以上,层圈分明,易瑕部剥离,整个圆心呈圆枣核状。气带姜香,味辛而苦。

以粒大均匀,皮细坚实,断面橙黄色者为佳。

 2、温玉金:呈纺锤形同答弯曲而稍扁,长3~6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暗灰色,有较粗的密皱纹。质坚实,断面平滑光亮。角质状,褐色、棕褐色或淡褐色,中部圆心随外形的变化呈圆形或扁圆形,层圈分明,但与皮部结合紧密。气微,味微苦辛。

以个大均匀,外皮少皱缩,断面褐色,光亮者为佳。

3、桂玉金:呈纺锤形或卵圆形,有的稍扁,长2~6厘米,直径0.8~1.5厘米。表面灰黄白色,有较细的皱纹。质亦坚实而稍松脆,断面平滑光亮,角质状,黄白色、余略与川郁金相同。气微,味辛苦。

以粒大,皮细,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油中成分大体与各自的根茎(莪术)相似。

药理作用:理气、散瘀、止痛。其作用为:(1)健胃;(2)利胆:姜黄素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能减少尿内的尿胆元;(3)利尿,故有助于清热。此外,还有轻度的镇痛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辛、苦、寒。

归经:入心、肝肺经。

功能:舒气解郁,凉血破瘀,利胆。

主治:两胁胀满,胸腹疼痛,痛经,吐衄血,癫狂,热病神昏,湿热黄疸,胆石症。

临床应用:为疏肝解郁止痛的重要药物。

1、治肝郁胁痛属气血郁滞者,表现有胸胁满闷和胀痛,例如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所致的肝区痛,可在逍遥散基础上加郁金。

2、治泌尿系疾患,多用于肾结石等引起的肾区痛,取其有利尿和镇痛作用。常配利尿渗湿药(参考金钱草项下肾石方);治肾结核的血尿可配旱莲草冬葵子石苇等。

近年来,郁金也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配金钱草枳壳木香大黄等,加强利胆镇痛作用,方如胆道排石汤(天津南开医院方),对较小的或泥沙样的肝胆管结石而无严重梗阻或感染者,有一定疗效。

3、治血瘀经痛,尤其适宜于经前痛而偏于热,有气血郁滞表现者,可用郁金配柴胡当归、黄苓等,方如宣郁通经汤(本方中郁金善解气郁,当归善解血郁,黄苓善解热郁,配合应用有加强理血清热镇痛作用)。

4、治湿温神昏(如“流脑”、“乙脑”病人的神志不清或呆滞),郁金配菖蒲最常用,有清心热和芳香开窍作用,可加入清热解毒方剂内。

又治癫狂(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状态)或癫痫,与痰气郁结有关者(胸闷、不思饮食、吐涎沫、苔腻、脉滑),可用郁金配白矾,以解郁除痰,方如白金丸。但单用效力较薄,现代多用白金丸味(如菖蒲、朱砂、胆南星、丹参等)。

:1、郁金的商品种娄分为广郁金和川郁金,但其名称与产地并不相符。广郁金(又名黄郁金)主产于四川;川郁金(又名黑郁金)主产于浙江温州,也称温玉金。两者功用大同小异,一般用广郁金较多,而川郁金的特点是:药性较温和,祛痰而又不致于过分虚散,体虚者可以选用;

2、郁金习惯上不与丁香同用;

3、需用柴胡解肝郁而又嫌其则燥时,可用郁金配白芍代。

用量:3~9g。

处方举例:1、胆道排石汤(天津南开医院方):金钱草30g,茵陈15g,郁金15g,枳壳9g,木香9g,生大黄6~9g,水煎服。

2、宣郁通经汤(傅青主);川郁金3g,当归15g,黄苓3g,白芍15g,丹皮15g,山栀子9g,白芥子6g(炒研)柴胡3g,香附3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

3、白金丸(古验方);白矾30g,郁金30g,共为细末,面糊为丸,每日三次,每次3g,开水送服,也可用菖蒲9g煎汤加数滴姜汁送服。

:1、郁金习惯认为四川产品颗粒均匀,皮细,内色黄亮,品质最好。浙江产品颗粒大,较瘪瘦,皮粗,内色黑褐,品质较差。但在门市配方中,习惯称川郁金为广郁金,温郁金称川郁金,实属错冠产地。应根据产地结合植物情况,研究更正。

2、广西、云南产品原名莪苓,为郁金的代用品,一九五九年《中药志》命名为桂郁金,同等使用。

3、郁金畏丁香。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28 22:44:00 

仙茅图片

仙茅

仙茅的中药书图

仙茅为少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

别名:仙毛。

来源:为仙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野生活栽培。

产地:主产于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江南各地多有分布。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0厘米,直径0.4~1厘米。表面棕褐色,显粗糙,皱缩不平,并散生不甚明显的小圆点状皮孔及须根残痕。质坚硬,条长者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褐色,呈角质状(因经过蒸煮淀粉糊化),放大镜下观察,显颗粒状呈半透明体。气微,味微辛苦。嚼之产生粘液。

以根茎粗长均匀,表面棕褐色,内碴淡褐色,角质坚实为佳。

主要成分:含树脂、鞣质等,有效成分未详。

药理作用:温补肾阳,强壮筋骨。

性味:辛、温。有小毒。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肾阳,强筋骨,散寒湿。

主治:阳痿精冷,腰膝冷痛,风湿关节炎,慢性肾炎,遗精、小便失禁,心腹冷气等症。

临床应用:治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以及风寒湿痹,适应证基本上与淫羊藿同,但毒性之猛烈则超过之。近年来较多用于配淫羊藿治疗高血压病,方如二仙汤(本仙茅本身几乎无降压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由于辛温有毒,不宜当作补药长服。凡阴虚火盛,或有热证、鼻衄者不宜服。中毒症状为舌肿胀,可用大黄、元明粉水煎服,或用三黄汤解之。

用量:3~9g。

处方举例:二仙汤:仙茅12g,仙灵脾12g,当归9g,巴戟天9g,黄柏9g,知母9g,水煎服。

:本品来源说法尚不一致,有些书籍列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27 20:18:00 

豆豉图片

豆豉

豆豉的中药书图

豆豉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淡豆豉、香豉。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用清瘟解毒汤熬叶煮过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

加工:取以上药料3.75kg碾碎,加适量清水煎煮约1.5小时。滤出药汁入缸,残渣再加清水煎煮2.5小时,煮至前后药汁约75~100kg左右,捞出,压榨取汁,去掉残渣。将前后药汁合并,入锅内加热煮沸,取净黑豆50kg置锅内同煮。至黑豆膨胀到6~7成透,药汁基本吸尽时取出。再用青蒿末2.5kg,一层黑豆,一层青蒿,撒布均匀,堆放,闷至发酵到黑豆外皮生有一层白霉时,晒干,出去青蒿即为成品。

主要成分:酶。

药理作用:1、发汗,但力量很弱,通常须加入其他辛凉解表药中;2、健胃、助消化。

性味:辛、微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解表、发汗、除烦。

主治:感冒发烧、头疼无汗、心烦胸闷。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轻型感冒,发热无汗,胃脘饱满。配葱白(葱豉汤);治疗阴虚感冒也十分合适,取其有轻度发汗而不伤阴(津液),可配生地玉竹等。

2、用于治疗热病后虚烦不眠(即因发热和病后新陈代谢变化等因素刺激神经系统,致心情烦乱,不能入睡)。配栀子,方如栀豉汤,此方既用淡豆豉解表,又用栀子清里热,都有解烦作用。

3、治疗血尿。在相应的方剂内加入淡豆豉,有助于血尿。以本品30~45g配伍路路通30g,地骨皮15g,水煎服,效果更好。

使用注意:淡豆豉有退乳作用,哺乳妇女不宜用。

用量:6~12g。

处方举例:栀豉汤(《伤寒论》):栀子9g,淡豆豉9g,水煎服。

:豆豉亦名”淡豆豉“(以示与食用咸豆豉区别)。淡豆豉据古代文献记载,其中药材仅有桑叶一味。现各地制法互有不同。本文介绍者为京津两市的传统制法。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26 22:21:00 

石韦图片

石韦

石韦的中药书图

石韦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石苇、石尾。

来源:为蕨类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等多种石韦的干燥带柄叶片,均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各地区,此外华北、西北、东北各地也有分布,喜生长于温热潮湿的山林溪流地带。

性状鉴别:叶片多披针形也有戟形。有长柄,大小不一。最小者长5~10厘米,最大者长30~60厘米。叶片表面黄绿色,老叶面上生有多条纵顺棕黑色小店,背面密生星状柔毛如毡,嫩时灰白色或驼色。老后满布孢子囊群,呈棕色,叶片革质,硬脆易碎断,气无,味微苦。

习惯以叶大、质厚,表面淡绿色,背面有棕色毛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皂甙、蒽醌类、黄酮类绵马三萜、异芒果素等。

药理作用:1、利尿;2、清热止血;3、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抗流感病毒。

炮制:刷去背面星状毛和孢子囊,切丝生用。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血淋、尿涩作痛。

临床应用:实际应用不如萹蓄、萆薢普遍。但在利尿清热和止血方面,仍有其特长。

1、用于治疗热淋,有小便不利、涩痛,配车前子滑石等。

2、用于清热止血,如血淋或石淋而有血尿,可配当归芍药、紫珠草等,方如石韦散加减。如为热症吐血,可用石韦50g,浓煎顿服。

3、近年来试用于治白细胞减少,配红枣,方如石韦红枣汤:石韦30g、红枣15g,水煎服,每日一剂。

用量:6~30g。

处方举例:石韦散加减(《普济方》):石韦30g,旱莲草18g,紫珠草12g,白芍12g,瞿麦12g,冬葵子30g,白术12g,滑石18g,当归9g,炙甘草4.5g,水煎服,治肾结石血尿。

:石韦的原植物很多,分布地区甚广。商品分为大叶石韦和小叶石韦两类,同等药用。但叶片的背面必需具有密生棕黄色柔毛者才能药用。多种瓦苇和骨牌蕨,星蕨,其叶背面孢子囊作两列点状排列,而无星状密生的柔毛,习惯不作药用。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25 23:27:00 


淡竹叶图片

淡竹叶

淡竹叶的中药书图

淡竹叶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入竹叶项下。至《本草纲目》始将竹单列为一品名。

别名:竹叶。

来源: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产地: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南,以及江南各地。

性状鉴别:茎叶全长约50厘米,有时带有部分根茎及须根和残余花序。茎黄绿色中空,圆柱形或已被压扁,直径1~2毫米,有节,节上抱有叶状鞘,叶鞘边缘生有白色长柔毛。叶片多纵向卷曲,展开后广披针形,长5~20厘米,宽2~3.5厘米,绿色或淡绿色,两面有稀毛,叶脉纤细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气微,味淡。

以色绿叶长,无须根,无花茎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芦竹萜、白茅萜。

临床作用:解热、利尿。实验证明,淡竹叶确有解热和利尿作用,但效力很轻微。

炮制:切段,生用。

性味:甘淡寒。

归经:入心,小肠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热病心烦,不寐,小便短赤,涩痛。

临床应用:传统经验认为淡竹叶善清心火(烦热、小便黄赤、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衄血),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所谓“心火”,可能属于身体对炎症感染和代谢因素改变的反应,常见于发热、失水、身体局部充血、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情况。前人经验认为夏季感受暑热而出现心火症状者,用淡竹叶清解之最适宜。常用方为导赤散。

此外,淡竹叶又能辅助石膏清除热病后期的余热,方如竹叶石膏汤。

用量:6~18g。

处方举例: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淡竹叶12,木通12g,生地18g,甘草梢6g,水煎服。

:竹叶卷心功效与淡竹叶同,但清心火作用较强,常配莲心等同用。用量6~15g,不宜久煎。

另:苦竹叶

来源:为禾本科多年生灌木状植物苦竹的干燥嫩叶。

产地:主产于江南各省,河南也有生产。

性状鉴别:干燥叶片多呈细卷筒状,长约8~12厘米,展开后宽约1~2厘米。披针形,叶面光滑,叶背粗毛茸,中间有一条较粗的主脉,两边有较细的平行脉数条,边缘一侧有细小毛刺,质脆略有弹性。气无,味苦。

以色绿无枝梗者为佳。

炮制:生用。

产地:与淡竹叶同。

功能:与淡竹叶同。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22 22:36:00 

鸡内金

鸡内金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丹雄鸡项下。原名“肶胵里黄皮”。

别名:鸡肫皮、鸡胗皮、内金。

来源:为雉科家禽多种鸡的干燥胃内壁皮层。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性状鉴别:完整的内金呈曩状。长宽约4厘米左右,壁厚约1~2毫米。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两面均有棱沟交错的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胶质样,有光泽。商品多碎成不规则的裂片。气微腥,味淡微苦。

以片大,完整,色黄,洁净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胃激素、蛋白质,其中含多种氨基酸,如胱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并含胆绿素类物质。

功效与作用:消食积、止泻痢遗溺。其原理为:

1、健胃。实验证明,口服鸡内金后,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胃运动加强,胃排空率加快。鸡内金的催泌作用甚至强于肉粉。作用途径似科

是鸡内金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内,通过体液因素而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装置。

2、强壮、滋养、收敛(前人有为鸡内金性涩)。

炮制:炒用或炒焦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理脾胃,消食,去积。

主治: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等症。

临床应用:1、治消化不良,尤其适宜于因消酶不足而引起的胃纳不佳、积滞胀闷、反胃、呕吐、大便稀烂等。鸡内金对消除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都有帮助,可减轻腹胀、肠内异常发酵、口臭、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常配麦芽山楂白术陈皮等。

2、治小儿遗尿,或成人之小便频数、夜尿、配桑螵蛸龙骨牡蛎浮小麦等,方如内金汤。

对肾结石引起的血尿,常在治疗方剂内加入鸡内金15~18g。

3、治体虚遗精,尤其对肺结核患者之遗精有较好效果。用焙鸡内金粉18g,分为6包,每天服2次,每次一包,清晨和临星前开水送服。

4、试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以焙鸡内金粉15g,为一日量,分三次用蜜糖水冲服,以后浙增至每日量为30g共服两月,有一定疗效。

5、外用研未治皮肤病损。

使用注意:1、凡慢性痛和胃气不足者用鸡内金时宜炙用(焙用)。

2、粉蒸肉剂疗养优于煎剂。

用量:4.5~12g,大剂15~18g。

处方举例:内金汤:炙鸡内金9g(研末,冲)炙桑螵蛸4g,煅龙骨12g,煅牡蛎12g,浮小麦15g,炙甘草6g水煎服。

:鸭内金因不易与胃壁分离,剥离时全部成碎片状,棱沟皱纹较稀,暗绿色或褐色,表面较粗糙或有反油现象,一般认为内金也有消食去积作用,但效用不及鸡内金。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20 21:40:00 


苍耳子图片

苍耳子

苍耳子的中药书图

苍耳子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枱耳实。

别名:苍子。

来源: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苞片的果实。均为野生。

产地:各地均产。

性状鉴别:苍耳果实呈纺锤形。表面灰黄~灰绿色,带有勾剌,外皮(总苞)坚韧,内分二室,各有一枚瘦果,瘦果卵圆形,灰墨色,一端有剌状突起的柱基,去种皮后内有子叶二片。有油性,气微味苦。

以子大,饱满,黄绿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苍耳甙,苍耳油(其中有大量亚油酸),苍耳毒蛋白,丙种维生素等。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湿,其作用为发汗,镇痛,抗菌,消炎。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副作用可有口渴,便秘。

炮制:炒至深黄色,串去剌药用。

性味:甘苦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经。

功能:发汗,散风,去湿。

主治:风寒头痛,鼻渊,痹痛拘挛。

临床应用:1、常用治鼻窦炎(鼻渊),过敏性鼻炎,配辛夷更能加强通窍作用。如属急性鼻窦炎,热挚较盛,发热,头痛,鼻流浊涕,须配清热药如石膏黄芩等,方如苍耳散。如属慢性,则配辛夷茜草等,方如复方苍耳子汤,对减轻炎症,减少流涕有一定帮助。如属过敏性鼻炎,则配益气汤再加五味子金缨子,方如苍耳益气汤。对调补体质,改变过敏状态有一定帮助。

2、治风湿痹痛,关节活动不灵、痛处不定,呈游走性,配威灵仙肉桂苍术川芎

3、治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即所谓“头风”,头痛如劈如锥,牵及颈后,遇风更甚,可用苍耳子(兼有鼻塞者更合适),取其能发汗镇痛,常与防风藁本白芷等解表药同用。

4、治荨麻疹可用苍耳子水煎外洗(连茎、叶同用较好)。

用量:3~9g。不可过服,否则易致中毒,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低血压,腹痛。

外方举例:1、苍耳散(《济生方》);苍耳子6g,辛夷6g,白芷6g,薄荷4.5g(后下),生石膏30g(打碎先煎),黄芩6g,水煎服。

2、复方苍耳子汤:苍耳子15g,辛夷9g,银花9g,茜草6g,菊花9g,水煎,加少许蜜糖或砂糖送服。

3、苍耳益气汤:苍耳子9g,辛夷9g,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金樱子6g,五味子4.5g,甘草6g,水煎服。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19 21:31:00 


肉桂图片

肉桂

肉桂的中药书图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玉桂、油桂、牡桂。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常绿乔木肉桂的干燥干皮或枝干皮。多为人工栽培,亦有部分野生。

产地:主产于广西的平南、桂平、岑溪、藤县、钦州、东兴;广东的高要、德庆、罗定等地。

性状鉴别:企边桂(广西地区):呈长凹槽形,左右两侧向内卷边,卷边呈圆筒形或版圆筒形。凹槽中心略凸、从外皮看则略下陷。长约30~45厘米,全宽约10~13厘米(不计算卷边宽4.5~6厘米),厚约3~5毫米。外表皮灰棕色或棕褐色。两端各有5毫米,削去栓皮的部分呈棕色。全体有不规则的横长皮孔和多数微突起的小瘤点,偶有略突起的横皱纹及灰绿色花斑(苔藓类植物着生后的痕迹,俗称彩皮)。内表面黄棕色或棕色、光洁。用指甲刻划时可显深棕色油纹。气浓烈香甜,味甜辛。

以皮细有彩皮、油性足、味甜辣、嚼之少楂者为佳。其它品名规格参看附注。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桂皮醛,另含乙酸桂皮酯,少量苯甲醛。

功效与作用:1、温中散寒,主要是扩张血管而使血液循环旺盛,并有一定的发汗作用。由于能促进血液循环,故有助于增强其它药的效力,前人的经验说肉桂能”疏通血脉“、”宣导百药“,又说:”诸药不能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莫不透达“,都是这个意思。

2、健胃:促进胃液分泌。

炮制:刮去栓皮,捣碎或磨粉。

性味:辛甘、大热。

归经:入肝、肾、脾经。

功能:温脾胃、暖腰肾、通血脉,散散止痛。

主治:脾胃虚寒,腹胀胃痛,消化不良,肾虚腰痛,腹泻腹痛,血寒经闭。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阳虚内寒、肾气虚弱。凡患慢性病或体质衰弱而有大便溏泄、虚喘、腰痛脚软、尺脉虚细者,可配附子入补益肝肾药,方入附桂八味丸。

2、用于治疗虚寒腹痛、食欲不振、上腹胀满、或吐或写泻,取其有健胃作用,方如安中散。

3、用于妇科,治小腹冷痛,经期后期(月经稀少),有活血通经镇痛作用,故前人的经验说:”下腹冷痛,非用肉桂不止“。如小腹痛与月经关系不大,可配延胡索当归川芎等;如为经前痛,可配赤芍桃仁当归等,方如少腹逐瘀汤;如为经来后期,兼有小腹冷痛,可配干姜、祁艾、补骨脂等再加四物汤。孕妇则慎用肉桂。

4、用于血虚气弱患者。在竣补血气的方剂中常配用肉桂,可活跃血循环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使补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故十全大补汤(黄芪、肉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和保元汤(黄芪、党参、甘草、肉桂)均用肉桂。

此外,因肉桂能活跃血循环,故入利水剂中能加强利尿作用;入痈疡剂中可加强对阴疽(寒性脓疡)的消散作用。

使用注意:1、肉桂与附五均能温中散寒,但肉桂强心和兴奋身体机能的作用不及附子,且有一定的发散(发汗)作用,故救治休克虚脱时用附子而不用肉桂。

2、肉桂的有效成分易挥发,故不入煎,一般宜服。但也有人主张用于改善循环和入补剂时宜焗服,用于温中散寒而健胃时则研末冲服较好。

3、桂枝与肉桂比较:桂枝长于瘟经通络,而肉桂长于温肾祛寒。

用量:焗服0.9~3g。研末冲服0.6~1.5g。

处方举例:1、安中散:肉桂2.4g(焗服)延胡索9g,小茴香9g,高良姜9g,煅牡蛎18g(先煎)、砂仁6g,茯苓15g,白芍(酒炒)15g,甘草6g,水煎服。

2、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肉桂3g(焗服),小茴香(炒)7粒,干姜0.6g,延胡索3g,没药3g,当归9g,川芎3g,赤芍9g,蒲黄6g,五灵脂6g,水煎服。

:1、肉桂品名规格较多,即有国产又有进口。即有人工栽培也有野生。一棵生长在六年以上至几十年的桂树,剥下来的树皮可以加工成几种不同的商品。主要加工依据是桂树的生长所限,皮层的薄厚粗细,含油的多少,决定加工成什么品种。如选干皮厚在3~5毫米皮细油足的加工企边桂,皮厚在5毫米以上皮色较粗油足的加工成油桂,皮厚皮粗油少的加工成板桂,枝干皮较厚含油性较大的作油桂通,枝干皮较薄的加工为桂通或桂心。

2、进口肉桂,过去多由越南进口,品名很多,如清化桂,高山企边桂,低山企边桂,桂楠等,因越南地处亚热带,气候温热潮湿适宜于肉桂生长。更兼越桂,多生长在高山区或低山区云雾较大的森林之中,且生长年限较长。因而品质较好。其加工型或略同国产,只是皮色较细,多彩皮(灰白色的附生苔衣几满表皮)。气极甜香,味甜辛浓烈(扩散性较强),嚼之无渣,近十几年来我国广西,广东两地大量栽培,产是不断增加,不但保障了国内市场需要,并大量运销国外,故不再进口越桂。因而不再叙述性状。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18 18:19:00 


伏龙肝图片

别名:灶心土。

来源: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心土。在拆修柴灶时,取灶心凝结成硬块者,除去四周烧焦部分,以中心红黄色者入药。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红祸色。质坚硬,但较砖为松,指划易碎,并有粉末掉下。断面细腻或微有蜂窝小孔。有烟熏气,味淡,尝之有泥土感。

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细腻,质稍软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二氧化硅、氧化钙、氯化镁等。

药理作用:温中和胃而镇呕,收敛而止泻、止血。

炮制:剁成小块或轧成粉末。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温中和胃,止呕止血。

主治:呕吐恶心、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临床应用:见证虚寒的出血、呕吐、泄泻均可应用。

1、用于止血。住址虚寒性胃肠出血,有较好效果,可配肉桂、艾叶温中、熟地、当归、阿胶滋阴补血,方入黄土汤加减。此方可治疗一般慢性虚寒性出血的代表方,不仅治胃肠出血,也可治虚寒性出血、衄血、尿血、崩漏,用时可随证加减。

2、用于止呕。主治妊娠恶阻(妊娠呕吐),偏于虚寒者,以本品60g,配生姜6g,竹茹9g,陈皮6g,水煎服。

3、用于止泻。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水泻下痢,可配白术黄芪灸甘草等。

使用注意:热证的出血,呕吐不宜用。如无伏龙肝,可用赤石脂代。

用量:30~60g。大剂可用至90~120g。宜先煎水,沉淀后去渣,然后用黄土汤液煎其它药。

处方举例:黄土汤加减:灶心黄土45g(先煎去渣代水),熟地15g,当归9g,肉桂1.5g(焗服),艾叶3g,阿胶6g(溶化),白术9g,生姜3g,炙甘草3g,水煎服。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15 21:37:00 

草果图片

草果

草果的中药书图

草果为少常用中药。始载《本草纲目》,豆蔻项下。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成熟的干燥果实,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云南省文山自治州,广西南宁、百色地区,贵州省罗甸。

性状鉴别:为长圆形或长钝角三棱形,长3~4厘米,直径1.5~2.5厘米。外皮棕褐色,有多数突起的纵棱河相对形成的纵沟纹。顶端有一圆形突起小凹脐系宿萼残基。底部常带有短果柄。果皮革质韧性,易纵向剥开。剥开果皮,可见种子多数集结成团,由隔膜分成三瓣,每瓣有种子10~20枚。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多角形,棕色,外披灰白色薄膜。在棱角聚合的尖端有一小凹脐,相对的底面有一小凹沟或凹穴。质坚硬。破开后见百色种仁。气特异,而臭(如“臭大姐”),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表面红棕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

炮制:去皮取仁清炒。

性味:辛热。

归经:入脾、胃经。

功效与作用:散寒燥湿,除痰截疟。

主治:疟疾、瘟疫。

:西北地区多作肉食调味用。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14 21:27:00 


川楝子图片

川楝子

川楝子的中药书图

川楝子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原名“楝实”,不分川楝、苦楝。《图经本草》始称楝实,以蜀产者为佳。现商品有川楝子与苦楝子两种,药用以川楝子为主。

别名:金铃子、川楝实。

来源:为楝科植物落叶乔木川楝树的成熟果实。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地。

性状鉴别:果实圆球形或椭圆球形,直径1.7~2.5厘米。表面黄棕色,有光泽,微有皱缩,具深色小点。果实一端有一圆形凹陷,为果柄脱落的痕迹,另一端有一棕色点状的花柱基痕。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有空隙。果肉黄至暗黄色,略虚软。果核或呈卵圆形,木质坚硬,表面有6~8条纵棱,内有黑色棕色长圆形的种子6~8枚。种仁乳白色,长圆形有油性。气特异,味酸苦。

以个大饱满,色黄,肉厚而虚软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性脂肪酸,为醋酸及己酸。

功效与作用:1、行气止痛。2、驱虫,体外试验对猪蛔虫有杀灭作用,但临川应用驱虫功效不及川楝皮。3、抗真菌。体外试验队铁锈色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又川楝子的醇浸液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呈较强的抑制作用(水浸液和煎液的抑菌作用则较差)。

炮制:串碎,生用。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入心、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清肝火,除湿热,止痛,杀虫。

主治:热症脘腹胁肋诸疼,疝气及虫积等症,熬膏外敷治秃疮。

临床应用:为治疗各种热性腹痛的常用药。镇痛效果比较确实可靠。

1、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肝胆火盛所致的腹痛、胁痛。其痛为胀痛、闷痛性质,时发时止,并伴有情绪焦躁、睡觉不佳、食欲差、舌红绛、脉弦数。多见于慢性肝炎,尤其肝区疼痛,自觉痛处有热者更适用。此时,川楝子有疏泄肝热而解郁止痛的作用,常配延胡索等分同用,即金铃子散,或在疏肝和胃方剂内加入一味川楝子。对于解肝郁胁痛的作用,川楝子比青皮好。

2、用于治疗疝痛。因换睾丸鞘膜积液、附睾炎、小肠疝气等引起的局部疼痛,牵引至脐腹者,常配吴茱萸小茴香等同用,方如导气汤。

3、用于治疗虫积腹痛。主要取其镇痛作用,但杀虫效力不大,要配其他驱虫药如槟榔雷丸等。

4、用于治疗头癣。以川楝子单味烤黄研末,与等量猪油拌成油膏外擦患处。川楝子有松动头发和抑制癣菌的作用,故有一定近期疗效。

使用注意:川楝子能致便溏,肠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用量:4.5~12g分量不宜过大。

处方举例:1、金铃子散(《圣惠方》):金铃子(川楝子)、延胡索各60g,研末,每服6g,温开水送服。

2、导气汤:川楝子9g、小茴香4.5g、吴茱萸4.5g、木香3g(后下),水煎服。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13 21:47:00 


荆三棱图片

荆三棱

荆三棱的中药书图

黑三棱图片

黑三棱

黑三棱的中药书图

三棱为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苏颂:“三棱叶有三棱也,生荆楚地,故名荆三棱,以著其他。”商品分荆三棱和黑三棱两类。

1、荆三棱

别名:京三棱。

来源:为黑三棱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黑三棱、小黑三棱及细叶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多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湖北、安徽、甘肃等地。

形状鉴别:块茎均已削去外皮,呈圆锥形或卵形圆,略扁,上圆下尖,长3~10厘米,直径2.5~3.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密布小点状须根痕,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两侧面又突起,凹凸不平,外皮未削净处留有黑棕色斑,质坚体重。横切面平坦,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不明显的维管束小店。气微,味微美,有麻舌感,

以个大,质坚,色黄白,带粉性,外皮削净者为佳。

2、黑三棱

来源:为莎草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荆三棱的干燥块茎。均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肃、山东、江苏、湖北等地。

性状鉴别:块茎带皮或削去外皮,呈类球形或短圆锥形,下部微弯曲,长2~5厘米,直径2~2.5厘米,表面黑褐色或黑棕色,多纵沟纹,上端有圆疤茎痕,中部有3~4个根茎残留,纤维状(维管束),并有多数须根痕的小突起。质坚体轻。横切面平坦,黄白色,有散在的维管束黄色小点。气味淡薄。削去外皮的呈不规则球形,表面黄白色,有刀削痕、根茎痕及残存的外皮。

以个大,均匀,整齐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

功效与作用:破血祛瘀,与莪术近似,也有促吸收作用。

炮制:切片,醋制。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痈。

主治:腹部肿块,胸腹胀痈,闭经,产后瘀阻腹痛。

临床应用:基本上与莪术相同,两者常配伍同用。其区别是:活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功莪术胜于三棱,故祛瘀消积用三棱,行气止痛用莪术。两者配合同用,能加强破血行气作用,治癓瘕积聚、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方如莪棱痛经汤。

又据最近报道,用三棱莪术注射液,合并内服中药(以三棱莪术为首、二味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一定近期疗效。

用法与注意事项与莪术同。

用量:3~9g。

处方举例:莪棱通经汤:三棱3g,莪术3g,肉桂3g(冲),木香4.5g(后下),熟地9g,白芍9g,当归9g,延胡索9g,川芎9g,桃仁9g,红花6g,水5碗,去渣,分二次温服。

:1、商品荆三棱和黑三棱,两类药材名称与其原植物相反。

2、云南大理州的剑川、洱源县另产一种“理三棱”。块茎形较扁而长,似鲫鱼状,长3~13厘米,宽2~3厘米。外皮已去,两侧突起呈梯排列,凹陷处残留有黑棕色外皮,形如鱼鳍,其余形状同荆三棱。

3、习惯认为荆三棱质量优于黑三棱。天津两者都用,北京习用黑三棱科的荆三棱。

4、畏牙硝(芒硝)。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12 21:39:00 


肉苁蓉图片

肉苁蓉

肉苁蓉的中药书图

肉苁蓉为较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淡大云、甜大云、寸云。

来源:为列当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苁蓉的干燥肉质茎。野生产于湖边沙地的琐琐林中,寄生于琐琐的根上。

产地:主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新疆等地区。

性状鉴别:肉苁蓉呈不规则扁圆柱形,略弯曲,或呈段块状。长10~20厘米,直径3~5厘米。表面暗棕色或棕褐色,密披鳞片状肉质叶片或残基,呈夏瓦状排列。质坚而稍有韧性,不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至棕黑色,深浅不一,有辐射状花纹,中央有髓心,有时中空。显肉性。气微,有酱样气味,味微甘。

以肉质茎粗壮肥大,密披鳞叶,表面棕色内碴棕黑色显油润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微量生物硷,并有结晶性中性物质。又有报告谓含甙类和有机酸样物质。

功效与作用:滋肾益精、壮阳滑肠,其作用为强壮、通便。

:水浸液对实验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又能促进小鼠唾液分泌。

炮制:加黄酒蒸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甘、温。

归经:入肾、大肠经。

功能:益精血、补肾助阳、滑肠通便。

主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腰膝冷痛,血枯便秘等症。

临床应用:1、治疗肾虚患者,补阳滋阴都一定作用,对肾虚型神经衰弱,有精神不振、体倦、腰酸、健忘、听力减退的患者,尤以适宜。常配杞子五味子麦冬黄精玉竹等。

又可治肾虚阳痿、早泄、妇女不孕,崩漏带下,竣补之力虽不足,但药性温和,配伍补骨脂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肉厚,仍能发挥壮阳作用。

2、治老人气虚、血虚所致的便秘。一般可用肉苁蓉煮猪肉汤服,血虚便秘配当归生地火麻仁、方入苁蓉润肠汤;虚秘而汗多、小腹不适,需配沉香。

使用注意:1、一般补阳物多燥,滋阴物多腻,但肉苁蓉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其力不缓,故有苁蓉(与“从容”谐音)之称,兼有表证的肾虚患者也可用;

2、一般用淡苁蓉,偶尔用咸苁蓉,取其有固涩作用,治小便频数和滑精;

3、大便溏泄、实热便秘者不宜用。

用量:6~18g。治便秘常用12~18g。

处方举例:从容润肠唐:肉苁蓉15g,当归12g,生地9g,白芍9g,火麻仁9g,水煎服。

:除上述淡苁蓉外,产地尚生产一种盐苁蓉,即将采集的鲜苁蓉投放于盐池内浸渍2~3年,取出晒至6~7成干即可。

盐苁蓉又名盐大云,形态与淡苁蓉相似,唯表面黑褐色,外披黄褐色盐霜,质柔韧,易折断,断面黑棕色或黑色。气微,味极咸。主销华东及中南地区。一般在冬季用清水漂洗至无咸味后,切片晒干使用,效用与淡苁蓉相同。

肉苁蓉的原植物据《中药志》记载有苁蓉、迷肉苁蓉和肉苁蓉三种;但近年文献技术的拉丁学名、中文名称、图谱上的形状、以及以哪一种为主,尚不统一,还有待有关单位调查确定。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11 21:14:00 

天麻图片

天麻

天麻的中药书图

天麻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赤箭”,因其茎色赤,直立似箭杆,故名。天麻之名首见于《开宝本草》。

别名:明天麻,赤箭。

来源:为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食菌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寄主为密环菌。野生于较湿润的林下腐植质土壤中。现各地引种栽培。

产地:生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地。此外,西藏、吉林、辽宁、甘肃、河南亦有分布。

采集加工:冬春两季擦挖,冬季产者称“冬天麻”,春季产者称“春天麻”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及附着得菌素,洗净泥土,及时擦去环节上的鳞叶及粗皮,随机用清水或白矾水微浸,以防变黑,再蒸透,取出晾干或烘干。在烘干过程中,天麻受热膨胀,可用竹针刺破压扁,以防空泡。

性状鉴别:块茎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大小不一,长5~15厘米,宽2~7厘米,厚0.3~2厘米。表面有黄白色或淡棕色,半透明,上端有茎痕,或红黄色的芽,习称呼“鹦哥嘴”或“红小辫”,下端有圆盘状的凹脐。全体多纵沟,并有擦落鳞叶形成的节状环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状,淡黄白色或淡棕色。未蒸透者中间略有白碴,有时显裂隙。气微,味甘,微辛。

春麻与冬麻两者性状类似,唯冬麻肥厚呈油浸色,半透明,皮面光滑,皱纹较少,偶有鹦哥嘴但较短,坚实沉重,不易折断,断面明亮,如蜡状平坦。

以体大,肥厚,色黄白,质坚实,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佳。习惯认为冬麻优于春麻。

主要成分:含香草醇,香草醛、甙类、粘液质和微量氧生素A类物质。

功效与作用:祛风镇痉挛,其作用镇静、镇痛、抗惊厥。实验证明,天麻能提高点击痉挛的阈值,又能制止豚鼠实验性癫痫的发作。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经。

功能:平肝熄风,定惊。

主治:眩晕头痛,惊痫抽搐。

临床应用:为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其性虽微温,但不偏于发散,也不偏于滋补,在适当配伍下,内风、外风都可治疗。

1、用于治疗眩晕,尤其肝虚、肝风所致的眩晕,效果较好。前人的经验说,“眼虚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现代应用天麻治疗见证肝虚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耳源性眩晕(即美尼尔氏综合症)和一般体弱所致的眩晕,取得一定效果,常配钩藤、菊花灯,方如天麻钩藤饮。痰湿较重者配半夏白术,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见半夏项下)。

至于血虚(如贫血)所致的眩晕,一般以补血为主,不宜多用天麻,以防其温燥之性进步伤阻。必需试用时,只能加载补血剂内,酌情服四、五服便止。

2、用于治疗头痛,尤其与肝风痰湿有关的偏头痛,效果比较确实,常配地龙、白花蛇白芷川芎等加强祛风镇痛作用,方入偏头痛汤。

3、用于风寒湿痹(偏重湿痹)肢体麻木瘫痪,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常配秦艽羌活牛膝杜仲等。

4、用于抽搐,配其他熄风止痉药,如治破伤风配南星白附子;治“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引起的脑神经刺激症状,配全蝎僵蚕等,方入天麻驱风汤。

使用注意:1、与钩藤比较两者功用大同小异,都能治头痛晕眩,且常同用。其区别是:钩藤甘寒、偏于治因热而生风的头痛晕眩,天麻甘温而燥,偏于治风寒夹有痰湿引起的头痛晕眩;

2、如无天麻,可酌情选用下列其中一组药物代替:1、白蒺藜加钩藤;2、川芎加羌活、首乌防风;3、土天麻。

用量:3~9g。

处方举例 :1、天麻钩藤饮:天麻9g,钩藤18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6g,黄芩9g,杜仲12g,牛膝15g,夜交藤12g,茯神9g,益母草15g,桑寄生15g,水煎服。

偏头痛汤:天麻15g,白芷12g,川芎9g,白花蛇9g,僵蚕6g,连翘9g,蝉蜕3g,竹茹6g,栀子6g,葛根6g,茵陈9g,水煎服。

 注:1、天麻属于食菌植物,无根,也无正常的叶片,有极度退化的膜质鳞叶。全体不含叶绿素,依靠密环菌的养分生长。没有这种菌,天麻就不会生繁。

2、天麻是一种名贵药材,常有以下品种为伪充:

①茄科植物马铃薯(洋芋、土豆)的块茎、煮熟晒干。唯不具环节纹,亦无鹦哥嘴和凹脐,咬也不脆。

②羊角天麻,又名猪肚子,产于四川温州地区,甘肃亦产,原植物为菊科双舌蟹甲草或羽裂蟹甲草的根状茎。其形状各异,大的似纺锤形,小的形如橄榄。外皮黄白色,上有棕褐色小点(须根痕)。并有横环节。质坚体轻,断面多中空,角质状,当地农村常以此代替天麻药用。

③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根,刮去栓皮,煮熟晒干者。呈圆锥形,略似白芍。全体有细纵纹,并有残留稀疏的须根痕,顶端有茎基痕。质坚实,断面角质状。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10 22:03:00 

乌梅图片

乌梅

乌梅的中药书图


乌梅为较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酸梅。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落叶小乔木梅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烤干燥而成。多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四川、浙江、福建、广东此外湖南、湖北、贵州等地亦有生产。

性状鉴别:乌梅呈不规则的圆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黑褐色,皱缩不平,一端有凹脐状果柄痕。果肉柔韧,可以与果核剥离。核坚硬,类球形,黄棕色,表面不平滑,有多数麻点小凹坑,肉含种仁一粒,与杏仁相似,气特异,果肉味极酸。

以个大,肉厚,黑褐色为佳。

主要成分:含柠檬酸、固缁醇和齐墩果酸样物质。

功效与作用:敛肺、涩肠、生津,其原理为镇咳、祛痰、消炎、止泻、解热,并有下列作用:

1、抗菌,能抑制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和乙种溶血性链球菌。

2、抗真菌体外试验对絮状表皮癣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3、抗过敏,能减低试验动物蛋白质过敏性休克的死亡数目。

炮制:生用或去核用肉及炒炭。

性味:酸涩,温。

归经:入肺、脾、大肠经。

功能:敛肺,涩肠,生津止渴,安蛔。

主治:久咳、久泻、久痢便血,蛔厥,烦渴,呕吐等症。

临床应用:与五味子略同,但止痢、止血的效力胜于五味子。

1、用于止痢。主要取其能收敛止泻,但其抗菌作用也不容忽视。乌梅对久痢(尤其血痢)较为合适,因久痢常会伤阴,出现口渴、咽干,甚至加杂咳嗽等症状,乌梅(用炒乌梅或乌梅炭)在止泻的同时,又能生津止嗽,常配川连、黄芩茯苓银花等。

2、用于治消化不良、胸脘痞满,取其有健胃作用。常配山楂神曲、川朴、砂仁

3、用于安蛔止痛。对于由蛔虫引起的腹痛,乌梅为常用之药,例如治胆道蛔虫症常用乌梅丸。一般驱蛔虫配槟榔、榧子肉。前人认为虫得酸则安,乌梅味酸涩,故能治由蛔虫引起的腹痛。现代研究未发现乌梅有驱虫作用,但发现乌梅对肠管运动有抑制作用。可能因此而有助于解除肠管和总胆管痉挛,使蛔虫退出胆道。

4、用于止血。不仅能治便血,且子宫出血,表现血虚而口干渴者,亦宜用乌梅炭,配当归阿胶白芍等。

5、外用乌梅膏治胼胝、鸡眼。先局部用热水泡软,煎去鸡眼老皮,然后涂药,纱布包扎,24小时换药一次。

使用注意:1、乌梅收敛,故外感、热滞,表邢未散者不宜用。

2、乌梅味酸,胃酸过多者慎用。

用量:3~15g。

处方举例:1、乌梅丸加减:乌梅15g,干姜6g,党参9g,槟榔12g,苦楝根皮12g,使君子15g,木香9g,川椒6g,大黄9g,细辛3g,水煎,每日1剂,二次分服。

2、乌梅膏:乌梅30g,入在盐水(食盐9g溶于50毫升开水中)中浸12~24小时,去核取乌梅肉加醋15毫升,研磨成软膏,局部外用。

:1、按产地划分;浙江的合溪梅、福建的安吉梅个大,肉存,颜色乌黑,品质最好。广东产者个稍小,肉存,品质亦好。四川产者个小肉薄,带红色,又名红梅,品质稍差。其它地区产品多个小,肉薄,核肉紧结,又名岗梅,品质较次。

2、有此地区以同利植物杏或桃的未成熟果实加工成乌梅样,作乌梅出信。其核扁而不圆或核面光滑无麻坑,肉薄而结,味不甚酸。可作清凉饮料用。药用应注意区分。




























































xiaobai 发表于 2014-05-09 20:41:00 


款冬花图片

款冬花

款冬花的中药书图

款冬花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款冬、冬花。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包有多层苞片,带短柄的干燥花蕾。栽培或野生。

产地:主产于河南、甘肃、陕西、山西等地。湖北、四川、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亦产。

性状鉴别:花蕾呈棒状或长椭圆形,单一或2~3并生,有时可达5朵。俗称“连三朵”。一般长约1~3厘米,直径约0.5~0.8厘米。花蕾及花柄上包有粉紫色或淡棕褐色鳞状苞片数层(往往被误认为是花瓣)。鳞状苞片包裹着黄棕色未成型的细小舌状及管状花(开放时黄色)和蜘蛛饲样的絮状物。气清香,味微苦辛,嚼之如絮。

以朵大2~3并连,颜色粉紫鲜艳,花柄短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款冬醇、植物甾醇,蒲公英黄色素、鞣质、二十七烷等。

功效与作用:止渴下气。实验证实确有一定的镇咳效力,但祛痰作用不显著。

炮制:生用或蜜制。

性味:入肺经。

功能:风寒喘咳,痰多,劳嗽,咯血。

临床应用:为止咳常用药。前人经验认为款冬花温而不燥,有邪可散,散而不泄;无邪可润,润而不寒;因此,一切咳嗽,无论属寒热虚实,只要与肺经有关,都可用之。现代也用于多种咳嗽,尤其伤风感冒、上呼吸道炎而喘嗽者,更常应用,方如款冬花汤。

款冬与紫菀常配伍同用,前者能止咳,后者能祛痰,合用却能互补不足,共奏化痰止咳的效果。两者的微细差别是:紫菀性较辛燥,可用寒咳;款冬性较清润,治燥咳效果更好。

用量:4.5~9g。

处方举例:款冬花汤:款冬花9g,花杏仁6g,浙贝母6g,知母6g,桑白皮6g,五味子9g,甘草3g,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