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湘人物】湖南在近现代出了哪些杰出军政人物?

 善鱼 2015-08-09

导读

  如果没有湘籍人士,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无从下笔。湖南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名人辈出的省份,特别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之多,居全国之冠。到底出了哪些优秀军政人物,湖湘君带你来看看。


  六大影响中国政治进程的人物群体

  近代以来,湖湘人才以联袂而起、结群而强著称于世。先后涌现六大影响中国政治进程的人物群体,各人物群体内的成员,在政治上、学术上观点比较接近,相互间交往密切。这一茬又一茬的人才群体在中国近代社会舞台上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他们分别是:

  以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学主变派;

  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

  以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杨毓麟、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以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等为代表的资产阶段革命派;

  以谭延闿、杨度等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

  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派。



  湖南近现代人物群体的源头

  清嘉道(1796—1850)年间,以长沙岳麓书院陶澍、魏源为首的经学主变派高扬南宋湖湘学派和清初王夫之的“经世致用”之学,把知识界从汉学训诂中角脱出来,去探讨改革弊政、拯救危机的现实问题。这种学风影响到整个近代的湖湘学子。湖南近代人才辈出,陶澍称得上是肇始第一人,贺长龄曾是他的下属,魏源在他幕中达14年之久。张佩纶赞其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山”,意即陶澍是近代湖南人才群的源头。



  令人生畏的湘军系统

  曾国藩兴办湘军,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除了曾国藩外,还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显赫的一页。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和彭玉麟被史学界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亦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和李鸿章之说。

  湘军的主要将帅有

  曾国藩:湘军统领,建立湘军,消灭太平天国,主导洋务运动。

  曾国荃: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曾国藩的九弟,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

  曾国葆: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曾家五兄弟年最幼者。曾国华:湘军主要将领之一。

  江忠源:晚清湘军初期统帅。江忠济:清朝将领,江忠源之弟,湘军建立初期主要人物。

  胡林翼: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

  左宗棠:晚清重臣,民族英雄,曾收复新疆。郭嵩焘: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使节。

  杨岳斌:晚清湘军水师统帅,行伍出身,曾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

  彭玉麟:湘军长江水师将领。刘长佑: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晚清朝廷重臣。

  李续宜:清末湘军将领,浙江布政使李续宾弟,官至安徽巡抚。

  李续宾:湘军主要将领,骁勇善战,精通骑射。

  刘坤一:湘军宿将,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

  程学启:本为太平军将领,1861年投降湘军,1861年底编入淮军。

  丁汝昌:本为太平军将领,1861年底编入淮军,曾指挥黄海海战。

  蒋益沣:湘军主要将领,罗泽南的门生。刘檡昭:湘军主要将领。

  刘锦棠:投入叔父所在的湘军,获得了“法福灵阿巴图鲁” 的称号。

  罗泽南:湘军创始人之一,理学家。

  王 錱:湘军主要将领之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孙开华: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曾在台湾抗击法国侵略者。

  塔齐布:清朝湘军将领之一,满洲镶黄旗人。



  富有牺牲精神的湖南维新人物群体

  维新志士中救国最坚定、最富牺牲精神的是湖南人,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林圭、秦力山等都为救国图强而壮烈牺牲。辛亥革命又是湖南人打头阵。同盟会的创会元老79人,湖南占其1/4,达20人,其中黄兴、宋教仁、陈天华是主将。

  1905年同盟会成立的头两年,有会员979人,湖南158人,占16%,是入会人数最多的省份。在推潘清王朝的斗争中和后来的反袁护国斗争中,许多湖南志士为国损躯,如蒋翊武、刘道一、陈天华、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黄兴、蔡锷等。孙中山在评论湘籍志士时说:“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



  民国时期的湖南军政人物

  毛泽东青年时代曾经痛言:'四千年历史中,湖南人未尝伸过腰,吐过气。'应当说到了近代,特别是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人的腰也伸了,气也吐了。到民国时期,湖南涌现的政治、军事名人就更多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期,黄埔军校1—5期共有学员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强。在国民党中,湖南人也是人才辈出,国民党前身同盟会中三分之一是湖南人;蒋介石虽重用浙江籍人士,但湘籍将领的比例也不小,国民党中的将军,百分之六十却是湖南籍人,据统计多达3180人,著名的“黄埔三杰”全部是湖南人程潜、唐生智、陈明仁、陶峙岳、李默庵、宋希濂、黄杰、廖耀湘等在国民党内声名显赫;当今台湾叱咤风云的马英九、宋楚瑜也都是湖南人。



  风起云涌的一次革命湖南群体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朝,湖南是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省份。当时大批的青年投身革命队伍,有的前往黄埔军校,黄埔一期的645位学生中,湖南籍的有180多人;有的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届讲习所中,湖南籍的有36人;还有的参加广州政治讲习班,该讲习班的416名学生中,湖南籍的有384人。

  1927年初湖南有组织的工人已达40万人,同年7月湖南农会会员已达600万人,占全国农会会员人数的一半。1927年秋收起义后,在建立井冈山、湘鄂西、湘鄂赣、湘赣、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中,湖南籍的军事、政治人才数不胜数。



  中共成立时的湖南人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参会的13名代表中,有4名是湖南人,即毛泽东、何叔衡(宁乡人)、李达(零陵人)、周佛海(沅陵人,后叛党)。这13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而这50多名党员中,湖南籍的又占了近20名。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彭璜(湘乡人)、贺民范(邵东人)、李达、李启汉(江华人)、李中(双峰人)、何孟雄(酃县人)、邓中夏(宜章人)、周佛海、陈云培(长沙人)、缪伯英(长沙人)、罗章龙(浏阳人,后分裂党)。



  延安时期的湖南人

  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七大'会上,选举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44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3人,即毛泽东、刘少奇(宁乡人)、任弼时(汨罗人)、林伯渠(临澧人)、李富春(长沙人)、李立三(醴陵人)、罗荣桓(衡山人)、贺龙(桑植人)、蔡畅(湘乡人)、彭德怀(湘潭人)、滕代远(麻阳人)、徐特立(长沙人)、谭震林(攸县人),占总数的29.5%;候补中央委员33人中,湖南籍的有10人,即黄克诚(永兴人)、王首道(浏阳人)、谭政(湘乡人)、刘先胜(湘潭人)、粟裕(会同人)、王震(浏阳人)、宋任穷(浏阳人)、张际春(宜章人)、陈赓(湘乡人)、肖劲光(长沙人),占总数的3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领导中的湖南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产生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63名领导人中,湖南籍的有11人,即毛泽东、刘少奇、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彭德怀、罗荣桓、徐特立、蔡畅、李烛尘(永顺人)、程潜(醴陵人),占总数的17.5%。

  195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一中全会。会上选举了17名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南籍的7人,即毛泽东、刘少奇、林伯渠、罗荣桓、李富春、彭德怀、贺龙,占总数的41%;选举了97名中央委员,湖南籍的30人,即毛泽东、刘少奇、林伯渠、蔡畅、李富春、罗荣桓、徐特立、彭德怀、陈赓、黄克诚、滕代远、肖劲光、谭政、粟裕、贺龙、王首道、宋任穷、李维汉(长沙人)、张际春、刘先胜、肖克、邓华、谭震林、许光达、王震、胡耀邦、欧阳钦(宁乡人)、李立三、陶铸(祁阳人)、曾希圣(资兴人),占总数的30.9%;选举了73名候补中央委员,湖南籍的14人,即杨得志、谢觉哉(宁乡人)、甘泗淇、帅孟奇(汉寿人)、杨勇、周扬(益阳人)、李志民、苏振华、廖汉生、章蕴(长沙人)、宋时轮、钟期光、江华(江华人)、李昌,占总数的19.1%。据统计,在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湖南省有 666人,排全国第五名。

  其中曾经担任过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有46人,居各省之首,分别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朱镕基、彭德怀、罗荣桓、贺龙、粟裕、陈赓、肖劲光、黄克诚、谭政、王震、任弼时、陶铸、贺国强、李富春、谭震林、王首道、毛致用、邓力群、成思危、江华、苏振华、李铁映、李烛尘、李维汉、杨勇、杨得志、肖克、何长工、宋任穷、宋时轮、张震、林伯渠、欧阳钦、周光召、周谷城、耿飙、陶峙岳、彭佩云、程潜、谢觉哉、蔡畅、廖汉生、滕代远。



  开国将帅中的湖南人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在这些开国将帅中,湖南人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0位元帅中,湖南籍的有3人,即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占总数的30%;

  10位大将中,湖南籍的有6人,即许光达、陈赓、肖劲光、黄克诚、粟裕、谭政,占总数的60%;

  55位上将中,湖南籍的有19人,即王震(浏阳人)、邓华(郴州人)、甘泗淇(宁乡人)、朱良才(汝城人)、苏振华(平江人)、李涛(汝城人)、李志民(浏阳人)、李聚奎(安化人)、杨勇(浏阳人)、杨得志(醴陵人)、肖克(嘉禾人)、宋任穷、宋时轮(醴陵人)、陈明仁(醴陵人)、钟期光(平江人)、唐亮(浏阳人)、陶峙岳(宁乡人)、傅秋涛(平江人)、彭绍辉(湘潭人),占总数的34.5%;

  175位中将中,湖南籍的有45人,即丁秋生(湘乡人)、王紫峰(耒阳人)、文年生(岳阳人)、方强(平江人)、方正平(平江人)、孔石泉(浏阳人)、甘渭汉(平江人)、向仲华(溆浦人)、汤平(浏阳人)、刘先胜、刘志坚(平江人)、刘转连(茶陵人)、刘金轩(祁阳人)、刘培善(茶陵人)、刘道生(茶陵人)、杨梅生(湘潭人)、李寿轩(邵东人)、肖新槐(宜章人)、吴信泉(平江人)、何德全(长沙人)、邱创成(平江人)、张震(平江人)、张藩(浏阳人)、张令彬(平江人)、张经武(酃县人)、张翼翔(浏阳人)、陈正湘(新化人)、欧阳文(平江人)、欧阳毅(宜章人)、周仁杰(茶陵人)、周玉成(祁阳人)、钟赤兵(平江人)、饶子健(浏阳人)、姚 (邵阳人)、晏福生(醴陵人)、郭鹏(醴陵人)、唐天际(安仁人)、唐延杰(长沙人)、曹里怀(资兴人)、彭明治(常宁人)、赖毅(平江人)、廖汉生(桑植人)、谭希林(望城人)、谭冠三(耒阳人)、谭家述(茶陵人),占总数的25.7%;

  792名少将中,湖南籍的更达129人(名单从略),占总数的16.2%。

  湖南号称“中国的火药桶”绝非徒有虚名。“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楚虽三户能亡秦”“无湘不成军”“湘人不倒,华夏不倾”“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若道中华果国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史书上最多的赞誉之辞都给了湖南人。

  可以说中国近代史和半部中国现代史都是湖南人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湖南人聪明勇敢,刚烈果决,敢任大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历史虽然不代表现在,但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汲取更多的力量。

  湖南人,请同心同德、发愤图强、再续光辉!


转自大湘西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