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林芝工布藏族的传统布艺:在雅鲁藏布急转之前

 真友书屋 2015-08-09



雅鲁藏布是条执拗的江,遇山非得拐出个惊世大马蹄,可它在遇到南迦巴瓦之前,原来娴静得波平如镜。 这是一段雅鲁藏布改变流向之前、桃花的嫣然映在雪线之上的旅程。


文、图 | 真馆 编辑 | 杨扬


百巴村:毕秀和古秀


百巴村口,玻璃房子赫然站在云隙的阳光里,氆氇躺在大大的案台上,塑料保温杯、针线篓零零落落站在一边。门没有锁,但没有人在。藏香猪一家老小笃悠悠绕过玻璃房子和转经筒林立的小溪,去往桃林深处了。


四十米见方的箭场,地上红红绿绿的弓身上写着英文字母,不再是两片竹子做的了,而男人们还是整整齐齐戴着加夏、穿着古秀、蹬着达松,次第张弓。啸声犹在耳侧,五十米外,箭已飞过夏巴,玛尔蒂应声而落。一碗碗家酿的青稞酒满上,指尖三弹,敬天、敬地、敬友人,于是男人豪饮、女人歌唱。


世居密林的工布人曾以狩猎为生,这两千多年前就有的响箭箭头内藏四个小洞,箭离弦后空气穿洞的尖利啸声曾令多少野兽战栗,也曾让敌对部落和一百多年前入侵西藏的英军闻风丧胆。如今阳光和暖,青稞田沛,人们已不必在林间逐兽,箭也不再被用于射杀,成了农闲时的歌酒节目。


丛林之外,村落之中,不变的,除了毕秀威飒的响声,还有人们的衣裳——古秀。因为西藏多山,不同地区气候和地貌差异较大,藏族服装也呈现出迥异风貌,古秀就是林芝地区工布藏族特有的服饰。来过林芝的游人常有此感,穿行在雪云下的古秀,如白绢点墨,本身就是一道写意奇景。


这种无领无袖的坎肩,前后两片衣襟靠腰带固定在身上,适于在高山丛林中狩猎,宽阔的肩部能遮挡林芝频繁的降雨,其功能性堪称工布版的冲锋衣。滚缎的金边银边闪亮在讷讷又敦厚的羊毛氆氇上,更显得灼灼其华。为氆氇染色的传统染料,来自村中常见的核桃树,每到成熟季节,核桃的一大使命就是捐出它们的皮,将氆氇染成这仿佛来自密林尽头、大地深处的神秘棕色。如今古秀的氆氇还是这个颜色,只是染色仍用古法的,恐怕只剩为数不多的老人了。


酒干歌毕,玻璃房子又开始走线穿针,隔壁屋里,缝纫机踏板哗哗,一块块氆氇变成了城里人可以背的玲珑小包——她们要做的正是将工布传统工艺融汇在可用于现代生活的产品中:缝纫机,不排斥,因为样式仍然是工布的,操作者的双手,是工布女人的双手;玻璃房子,不排斥,房子没有灌注水泥地基,而是打桩后搭起来的,日后如果搬迁拆除,这块地方,还可以继续种土豆;所有的材料和设计都是从八一镇上的林芝毛纺厂来的,统一标准,不排斥,因为若符合现代市场规律,它更能将属于工布的生命力真正带到今天。


如今林芝的年轻女孩中已经很少有人会织布了,图为一位母亲正在教女儿织布。



百巴村村民的家,一般是二到三层藏式小楼,院落里种着桃树,这里楼梯对面挂的包是男主人亲手用兽皮和贝壳做的。



身着工布传统服装古秀的少女在村外的原始森林中放牧


八一镇:毛纺厂往事


雅鲁藏布江倚着桃树蜿蜒的队伍缱绻东行,途中邂逅从米拉雪山来的林芝母亲河——尼洋河,遂带走了这滴神女的眼泪。两河交汇之地的三十公里外,原先只有几个零星村落,如今大中小商场、全国各地风味餐厅、星级酒店和现代居民楼鳞次栉比,已是一座和内陆相仿的繁华小城,它就是游人来林芝的大本营——八一镇。


村落远处就是雪山(摄影:刘振源)


而垦荒建城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八一镇,一个重要的产业起点,就是林芝毛纺厂。六十年代,上海毛麻公司维纶粗梳毛纺织厂连同全部人员和设备越过国土对角线,空降在四千公里外的林芝。当时毛纺厂的主打产品高原牌毛毯曾是人们回内陆探亲时必带的礼物,就算是厂里职工也需要厂长签字才能买到——风光一时无二,嫁给毛纺厂的工人,甚至曾是不少当地女孩的憧憬,因为那意味着稳定宽裕的生活。


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长三角民营工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林芝毛纺厂高昂的成本和陈旧的设备日渐积重难返,失去了国企老大哥的优势,之后拉萨商业局不再统购统销又是致命一击,到九十年代,随着设备的清出,林芝毛纺厂二十余载的辉煌落幕。



雅鲁藏布江旁的桃花大道


又是二十年。机器运转的隆隆声再次从原毛纺厂车间里传出。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为毛纺厂购买设备重新启动生产,供给林芝各个非遗项目点进行加工制作。设计师盖宏睿从纤维技术的改造做起:高寒地区的长纤维较为坚硬,本身已不适应许多现代日常用品的需要,她从山南地区收购万吨羊毛,因为林芝当地植被太高,羊群活动其中,羊毛容易有刺,而山南的羊毛更适宜纺织。


为了使用者更柔软的体验,围巾材料一般选用羊颈部的羊毛,颈部羊毛虽柔软却太短,她不断试验,得出让它变长的方法;计算纤维的长度、黏度、密度,突破当地历史上最多的13支纱,研究出了21支纱的更细腻的产品,这只有利用毛纺厂现代化的设备才能得以生产。


染色步骤同样在毛纺厂进行:曾经就地取材的天然染料,如今代之以从瑞士进口的全球最贵植物染色剂,染色效果更加稳定,也能够保证批量生产的效率。


工布地区的传统织机



重新运转后,林芝毛纺厂的全新产品


如同那换了金属质地的弓,射出的仍然是工布的毕秀。有了现代工艺的支撑,氆氇仍是氆氇,只是工布女人的活计,就不再只是自己身上的古秀。



农闲时,工布男人的一大娱乐活动就是射响箭“毕秀”


今天的厂区部分已经开放成展示厅,服装、包具、家居用品……


鲜明又重新布排过的工布颜色,似曾相识又无所具指的工布元素,纷纷织缝进属于当代的生活耐用品中。它们是毛纺厂转世的初啼,是对接高原秘境和都市日常的旋钮,是毕秀和古秀在新世纪的回响。这里迎接远客的,有青稞酒、酥油茶亦有现磨咖啡,有糌粑也有曲奇。就如桃花盛放于雪山,上海独步在高原,混搭而不违和是因为,天地间致美通韵。


雨霁,拨开一路荆棘,登上比日神山。俯瞰毛纺厂这座当年的上海小镇:家属楼齐整地斜线布列,红砖小道通到房前,住宅区中间是幼儿园,再向前,一路之隔就是工厂。


云蒸霞蔚中视野渐淹,厂区六十年代的荣光宛在云底重现:小卖部、厂部、大会堂、俱乐部,乃至厂子自己的菜园和水厂……那些脸颊初泛高原红的上海工人和家属,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昂扬又轻快地穿梭其间。未几,这往事又如蜃楼般消散。


神归目明后,从四周簇新的建筑里一眼识出毛纺厂的包豪斯轮廓,银亮倾斜的屋顶鱼阵般横卧在林芝群山脚下,共远处的尼洋河浑成一色。雅鲁藏布江带走了这滴神女的眼泪,一时仍不忍疾流,只有打开地图的我们知道,它将在不远处遇到南迦巴瓦,它将用最执拗的弯道抱揽神山。


林芝特色物产


松茸、天麻、虫草、青冈菌、三七、灵芝等。


林芝特色美食


鲁朗石锅鸡,锅是用墨脱的一种云母石手工打凿而成的,鸡是选用藏民在高原上放养的藏鸡,以雪山上流下的纯净天然溪水,配以松茸和手掌参,慢火煲出。在多雨时节,呷一口热汤,驱潮暖胃。


林芝地区平均海拔为3000米,一般情况下,高原反应问题可以忽略。


拉林高速将在年底贯通,届时从拉萨到林芝也将从原来的7小时缩短至 3小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