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毛泡桐) 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





科属:玄参科泡桐属。
别名:白桐。
识别: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枝、叶、叶柄、花序各部及幼果均被黄褐色的星状绒毛。叶柄长,叶片长卵状心脏形,全缘或3-5浅裂。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头年秋天生花蕾,来春先叶开放。花萼倒圆锥形,花冠管状漏斗形。李时珍说:“桐花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色白有绮文,故俗谓之白桐、泡桐。”花冠外面通常淡紫色,内面白色,有紫色条纹。蒴果木质。
入药:叶、花、果、根、树皮皆可入药,分别叫泡桐叶、泡桐花、泡桐果、泡桐根、泡桐树皮。
性味:泡桐花苦寒,泡桐果苦、微寒。
功效:泡桐花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泡桐果化痰,止咳,平喘。
应用:泡桐是一传统经典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收载,称其为“桐”,分别以桐叶、桐花、桐木皮入药。并明言,“桐花饲猪,肥大三倍”。现代研究,桐花可主治肺热咳嗽,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疖肿,疮癣。有临床报道,以泡桐花制成多种剂型,治疗16种疾病共244例,对炎症感染疗效不错。泡桐果治慢性气管炎也令人注目。中国共有各种泡桐植物7种,一般以泡桐与毛泡桐入药,泡桐在《中国植物志》上又叫“白花泡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