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学是“大道之源” 需摒弃偏见-今日头条

 激扬文字 2015-08-09

易学是“大道之源”   需摒弃偏见

中国文化观察网讯(实习记者陈群)日前,多家企业文化顾问,原四川省易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易学研究家王习人先生到本网成都编辑部拜访并交流。王习人对易学的概念、基本属性、发展情况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就易学对人生发展、企业管理、社会发展管理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说明。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属于在“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万事万物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问。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辩证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习人认为,《易经》作为易学之源,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础,但是随着历史更迭,人们对《易经》的认识毁誉参半。他认为,只要在“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研究、认识、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易经》就永远不会过时。他强调,《易经》不只是占卜,它作为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表现形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起源,研究内容远远超过占卜。《易经》从符号到文字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发挥了重大作用。

王习人认为,易学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同样服务于现实社会。易学的最大功能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人生发展而言,每个人性格都有自己的属性,能在五行中相对应,通过了解、认识、效仿适应五行属性特点,修正不正确或相违背的地方,利用易学修生和养性,实现人性与自然物性共振,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对于企业管理,易学的运用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一方面易学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利用易学为企业选拔德才兼备、团队意识强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减少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等,维持环境平衡。在社会管理方面,亦可看到易学中的各种哲学思想的身影。当今社会大力推崇的“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也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道”中规范、良性发展的意义。

王习人认为,易学的研究、发展、运用经久不衰。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易学将继续服务于社会,可用于国家治理,企业管理,健康养生、改善心理状态、提升个人品质等方面。

王习人祖籍四川省西充县,自幼喜好中国传统文化并受到父辈易学文化熏陶。2011年,拜在道教发源地四川鹤鸣山主持杨明江门下深造,与道教结下渊源。由于喜好易学、道学,拥有长期的研习和实践经历,对易学理论、道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颇有心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在跨国电子集团以及多家企业担任文化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