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仔裤的板型分析

 娴瀞 2015-08-09

大多数斜纹布牛仔裤裤腿的内侧缝都存在左前右后的不对称现象,追踪市
场发现,莱维(LEVI S)、LEE等一些较高档次的牛仔裤,同样采用斜纹布,其造型
却无此现象,对其板型进行分析,得知左右内侧缝拧斜的原因是由于面料纬斜的特
性造成的;而穿着舒适、运动机能性好,与该公司对牛仔裤运动松量的处理技法有
着密切关系.
牛仔裤的面料粗糙,造型简洁,色彩古朴单一,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能够突出人体的曲
线与造型,在流行周期日趋缩短的今天,牛仔裤何以能够经久不衰?缘自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和其他服装无法取代的使用价值.当然,牛仔裤也有其缺点,这些缺点是设计师、制造商在
开发新产品时不容忽视的因素.莱维的牛仔裤可谓牛仔裤的鼻祖,其造型和板型可谓牛仔裤
之上品,本文以莱维·施特劳斯公司的牛仔裤为例,分析采用斜纹牛仔布(NIM)制作的牛
仔裤的板型问题.
1 研究步骤及方法
1.1 样品裤的准备
以Levi' s牛仔裤4条作为样品,型号与特征见表1.
表1 牛仔裤的名称、类型及特征
图片
 

有关牛仔裤的系数计算式[1](以成衣尺寸为基准):

①基础系数(BOTTOM) =臀围÷腰围;
②渐缩系数(TAPERED) =膝盖围÷大腿根围.
1.2 样品裤尺寸测量
测量牛仔裤的成品尺寸,列出牛仔裤主要部位的尺寸规格,见表2.
表2 牛仔裤各主要部位的成衣尺寸规格
图片
 1.3 获取样品裤裁片
将裤子拆开成裤片,熨烫平整.通常纸样分析是取右半身进行研究,为了考察与面料相
关的因素,将左右裤腿分别展开,即: LEVI S 636, LEVI S LADY取左腿; LEVI S 608,
LEVI S 505 MEN S取右腿.
1.4 标示裤片标记线
用白色单根粗棉线在服装的主要构成部位,如臀围、腰围、横裆、膝围、裤脚口等处,沿
着面料纬纱方向穿入横向标记线;在裤脚口两端,沿面料的经纱方向穿入纵向标记线;在腰
围前后中心沿经纱方向穿入竖向标记线.
1.5 裤片整理
以标记好的经纬纱向为基准,用熨斗整平裤片,使其横平竖直并将毛边清理整齐,得到
LEVI S各款牛仔裤裤片的平面裁片.
1.6 裤片数据采集与标注
用数字化仪将牛仔裤各片读入计算机辅助服装纸样设计系统(日升公司的NAC-700系
统),并用服装CAD中的尺寸检查工具在各款裤片的各个部位标注数据,如平行距离、垂直
距离、实线长度等.整理出各款裤型的纸样.
1.7 纸样数据整理
将各种不同裤型主要部位的数据归纳整理,并查阅LEVI S牛仔裤文献资料[2],将其数据
列入表中,参照对比,结果见表3
图片 2 结果与讨论


2.1 裤片纱向倾斜缘由
4条牛仔裤均使用斜纹牛仔布,穿入标记线后,发现裁片的纬纱线与水平线有角度变化,
并且左右不对称.从面料的正面观察发现,纬纱倾斜有一定的规律,即右上左下.
经初步分析,纬纱倾斜不是纸样或裁剪有误,而是LEVI S公司针对面料特性进行的纸样
处理,或面料纬斜处理.为了验证这一分析是否准确,用一块同样组织的斜纹牛仔布,裁成
20 cm×20 cm的正方形,反复洗涤后,重新测量晾干后的布块尺寸和变形量,得出结论:一
块正方形的斜纹布,在经过多次洗涤晾干后,变成了平行四边型,其变化量视面料自身的特
性而定——纱线捻度的大小、密度高低以及自身的力结构平衡等都是影响面料纬斜的因素.这
也就是采用通常的裁剪方法制造的斜纹牛仔裤,穿上之后为什么裤缝会偏斜的原因.
在实际生产中,比较大的牛仔裤生产厂家,具备面料拉斜处理设备,而一些中小型企业
尚无此类设备,如果能够在投产前,准确地测量出面料纬斜变化的角度量,有针对性地在板
型上做一些倾斜处理,至少可使牛仔裤在外观上提高一个档次.
2.2 牛仔裤运动机能性的体现
LEVI S牛仔裤的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牛仔裤的后裆倾斜度和后腰的起翘量较大
LEVI S牛仔裤的后裆倾斜度和后腰起翘量与普通裤子相比明显增大,下肢在日常运动
中,股关节、膝关节是屈伸运动频率较高的部位,合体的牛仔裤对人体下半身的运动不可能
不产生阻力.下肢运动机能性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阻力,增加穿着时的舒适感.
牛仔裤的后裤片没有省道,要解决臀部合体问题,只能单纯加大后裆倾斜度,而加大后裆的
长度,必然导致后腰的起翘量增大.后腰起翘量的增大,也就意味着牛仔裤活动松量的增大.
如图1所示[3],下肢运动带来的体表变化与涉及上半身整体的上肢运动相比,皮肤的变化
是局部的,并以纵向伸缩为主.人体下半身肌肉以及皮肤伸缩变化最大的部位是臀大肌,两
侧臀大肌的肌束呈“八”字对称,而肌肉是沿着束状方向伸缩的,故臀部的松量可以分解为
横向松量和纵向松量.当合体的牛仔裤围度松量设计较少或是为零的情况下,人体活动时,臀
本位的围度松量很少,只能到纵向的空间或边缘去加量或借量,否则,人体在高抬腿或下蹲时,后腰围线将大幅度下降,后裆缝及臀部处的面料将难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产生崩缝及
面料变形现象.这也是下半身松量设计纵横互换性的体现[3]

图片
.(2)后臀沟处运动松量的储备
后臀沟处多余的横向皱褶,既是紧身牛仔
裤的形式,也是下肢运动体表纵向伸长变化量
的补充.如图2所示[3].
图片

 3)腰围尺寸设计较大
由于臀围横向松量较少,有时甚至松量为
零,人体在运动时,纵向余量必然转化为臀大
肌的伸长变化量.如腰围尺寸设计合适,下半
身运动时,后腰起翘的量便无法下滑,也就无
法实现下半身松量设计的纵横互换.
(4)前后立裆的高度差较大
这是LEVI S牛仔裤的又一特色.从侧面
看腰线呈前低后高的斜线造型,这一结构设计
既考虑了造型设计的因素,同时,在结构方面
又体现了运动机能性.人在站立时显得腿比较
修长,姿态挺拔向上;活动时,人的动作基本上是向前弯曲,前腹部多余的量会变成绉褶而堆积,所以前立裆不宜过高.而后立裆较高则
意味着后腰起翘大,后裆线变长,当身体弯曲时可作为臀部活动松量使用,以满足各种动作
对裤子的要求.
(5)裤外侧缝线直线化
裤外侧缝线较直,裤内侧缝线弯而长,与下肢运动体表的伸缩规律相符.下肢的活动总
是伴随着腿外侧收缩,腿内侧伸长这一相辅相成的运动规律,如图3所示[3].在裤长与裤脚口
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外侧缝趋于直线,内侧缝必定偏长,既强调了腿直,又提高了运动机能
性.
图片

3 结 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牛仔裤的板型设计与开发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对牛仔裤
板型也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要在舒适性及运动机能性方面多加探讨,这
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牛仔产业质的发展与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