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想到家电寒冬的幕后黑手是它

 家电圈观察 2020-07-01

谈及2015年家电行业的发展情况,不管是厂商还是经销商都有不少抱怨:市场相对饱和,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难懂,挣钱越来越难了……别说是“躺着就把钱挣了”,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已经遭遇“生死存亡”的危机。那么造成这种困局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

漪垣||撰稿

引发当前家电产业困局的元凶,就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具体来看,就是家电厂商太多,但却又普遍存在市场分散、能力不强等问题。

其实产能过剩在业内早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只不过前几年在“以旧换新”、“家电下乡”“节能补贴”政策的拉动,家电业沉醉在短暂的市场春天里,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对行业的影响会有多大。

现在,随着政策逐步退出,加上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整个家电市场越发不容乐观。巨大的产能无法带来应有的市场效益,却又弃之可惜,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包袱”。产能过剩,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阻碍家电业发展的最大元凶。

有数据显示,国内冰箱产能一年超过1亿台,至少有35%的产能过剩。相关人士透露,此数据可能存在相当程度的美化,业内像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的产能,至少存在50%以上的过剩。小家电和厨电产品情况也不容乐观,产能过剩也基本达到50%。

以家用空调为例,目前国内市场产能有1.5亿台左右,而实际上市场需求不到5000万台。这样看来,仅格力与美的两家的产能就已经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它那么多空调厂家的产能就是典型的过剩。

产能过剩危机:中小企业陷入生存挑战

产能过剩,给业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经销商来说,产能过剩的直接后果是巨额库存。产品很多,可消费者不买账,压款严重。而对家电厂商而言,拖着产能过剩的巨大包袱,无疑会阻碍创新的速度,使企业丧失快速发展的先机。

产能过剩,使行业竞争更为惨烈:低价促销成为企业消化自身产能,抢占市场份额的首选方法。今年上半年,一向稳重的格力空调也大打价格战,以致发改委出面干预。即便如此,各种其它隐藏形式的“价格战”还是没有停止,毕竟释放产能才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不过对格力这种行业领导品牌来说,释放产能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今年的格力价格战也被行业解读为其借机清洗业内中小厂家出局,为未来市场发展铺路。

确实,对产能过剩感到危机最大的无疑是中小企业,不论是低价抢占市场,还是创新引领趋势,中小企业的实力与大品牌相比相差甚远。在需求旺盛的时期,他们或许还可以分一杯羹,而当面临现在行业洗牌的时期,很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出路在哪:消化产能还是创新模式?

面临如此困境,低价竞争显然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出路。有人会说,那就扩大内需。殊不知,“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已经提前透支了国内市场容量,家电的整体发展已经超于饱和,更新需求难以快速拉动。

无法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很多家电企业想到贴牌“走出去”。可近几年来,西方老牌家电品牌自身的发展都步履维艰,给外资企业贴牌的“中国制造”更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何况,“中国制造”的低成本劳动力、土地、环境等国际竞争优势,早已不再明显。

像海尔、海信等大型家电企业选择了另一条路:收购海外企业,来实现自主品牌的扩张。不过,通过海外并购的扩张毕竟任重道远,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实力和魄力这么做。也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说到底,品牌的发展来自消费者的信赖。现在简单模仿、仿制的时代早已过去,谁能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才会为谁买单,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不然只会被接下来的行业洗牌淘汰。或许企业需要的是壮士断腕的决心,不再盲目上产能,而是沉下心来研究市场需求,研发技术,创新产品和模式,提升品牌形象。

那么,在接下来的行业洗牌中,谁会被淘汰,谁又会成为新的领头羊?我们拭目以待!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