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我的天堂111 2015-08-10
 
 

在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10月26日)
张志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大家聚集一堂,正式成立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在成立大会上,筹备会秘书处负责人安康美同志作了《关于研究会筹备工作的报告》,省社科联祝寿恒处长宣读了《关于成立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的资格审查意见》,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陶仁田局长宣读了《关于准予筹备成立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的决定书》,总参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国秦文化研究会会长贾雪阳将军、全国人大代表、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先生、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会长郑一民先生分别致辞表示祝贺,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健生作了重要讲话。刚才,我们又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研究会章程(草案),并通过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名单、理事会名单,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可以说,会议安排紧凑,气氛热烈,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在此,我谨代表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向为研究会筹备成立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向今天莅临会议的各位朋友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一、成立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十分必要

    中山国曾作为战国时期仅次于七雄的“千乘之国”,从公元前506年建立,到公元前296年消亡,历经210年,几乎贯穿了整个战国时期。中山国存在于燕南赵北,位于现在我省的腹地石家庄、保定一带,古冀州之核心,从南端到北疆,从西邻到东界,大约方圆500华里,位列战国第八。中山国最强大时,疆域大致包括今天石家庄、保定大部,邢台北部、衡水中西部,延伸至山西东北部山区。中山国生于患难,长于纷争,屡被大国所欺而变强,又为强国占领而再生,其不屈不挠、顽强自立的精神世所罕见。一次次地以弱胜强,跻身于强国之列,演绎了无数传奇故事。虽然几经沉浮,但存在延续两个多世纪,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光辉的历史。

    战国中山国消亡之后,以“中山”为名的地域和文化长久地保留下来。汉代中山国登上历史舞台,依然在这块土地上演绎着辉煌。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山之地或为郡,或为州,保持了地域建制的连续。唐代,中山之地定州曾领河北三州七府,管辖北方广大地区。宋代,定州为中山府。金、元时期,中山府治所不变。直到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后,以“中山”为名的行政区划才在北方逐渐消失。

    对于在河北境内存在过中山国这一历史遗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重大考古发现揭开了中山国的神秘面纱,为中山国研究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十分注重修志编史的国家,二十四史和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基本上将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概述无遗。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可以借助历史记载,从中研究、探寻,进而找到清晰的脉络,进而鉴古知今、有所作为。然而,史书上关于中山国的记载则十分模糊。有人统计,在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历史资料中,如《史记》、《左传》、《竹书纪年》、《战国策》、《水经注》等,总共也只有1.3万多文字是记载中山国的,遗憾的是,这些记述非常凌乱,它的国王世系、盛兴衰亡、都城陵墓,都没有准确的,正面的记载。记述的模糊、凌乱,给这个王国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年代久远,记述不繁。最主要的是,赵灭中山国69年后秦就统一了中国,谁又会为一个已经湮灭的小国去“树碑立传”呢?也正是由于史书典籍对中山国记载的模糊,几千年来,我们几乎难寻它的身影。

    上世纪70年代,河北省文物考古队在平山县三汲乡西林山脚下,考古发现了古中山国王陵王厝墓、桓公墓等。宏大的“中”字型大墓群,“山”字型礼器,豪华的车马坑,新奇的葬船坑,刻有近3000余字的篆文器物,还有铜版“兆域图”等19000余件珍贵文物, 出土器物之繁多之华美之奇绝,震惊了世界。这一发现被称为“中国20世纪100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至此,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神秘的中山国面纱被揭开,重见天日,轰动了考古界,中山国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一发现,唤起了热爱中山文化人们的广泛热情,也为开展中山国学术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有一批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从事研究,使中山国文化研究成果势头正劲。“亡史之罪,胜于亡国。”历史不能留有空白,是每个史学工作者的治史信念。中山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使现代文化人开始关注中山国。文化泰斗郭沫若苦苦寻觅中山国的踪迹,他去世前夕,看到刚刚出土的中山国篆文拓片,感叹这个“神秘王国” 艺术的精美绝伦。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可谓是现代学者研究中山国的大师级人物,他亲自鉴定了“守丘石刻”的文字,并对中山国的历史文化分区和定位给予了专业的诠释。黄盛璋、何琳仪、商承祚等大家也对中山国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鲜明的观点。省文研所张守中、刘来成、陈应祺先生从考古发掘到学术研究,多年来从未间断,出版了许多专著,被人尊称为“中山考古三先生”。他们为中山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至今还在享受着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因中山国在河北境内存在,我省学者占有地利人脉和资料优势。在河北师大沈长云教授的指导下,我省的青年学者何艳杰、曹迎春、冯秀环、刘英历经辛苦,精心编纂了《鲜虞中山国史》,这是一本系统研究中山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专著,填补了我省中山国研究方面的一个空白;热心中山国研究的专家学者郑绍宗、魏建震、韩立森、梁勇、栗永、焦庆生、王化勇、吴和韵、韩振京、韩海山、杨梅山等,他们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中山国文化,从各个角度深入探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中山国历史研究变得丰富了起来。据统计,近30年来,研究中山国的文章已达300多篇。令人喜悦的是,在涌现出一批中山国文化研究学者和学术论文、著作的同时,近年来我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的许多县市成立了中山国文化的专门的研究组织,如平山、定州、满城的研究会,灵寿、正定、唐县、曲阳的历史文化研究机构等。这些学者中的优秀代表和各地研究机构的负责同志今天就应邀出席,共襄盛会。

    (三)有一批有识之士在为中山国遗址保护和中山文化宣传、传承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中山国遗址和中山国各种文物的出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对于中山国文化,许多人出于对故乡的依恋和深沉的爱,开始时只是接触,进而痴迷、醉心于保护、挖掘和宣传。中山国的“守护者”黄军虎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和寂寞,做中山国的现代守陵人;平山县人大主任张大平二十余次奔赴北京,最终促成了《中山国遗址保护规划》的制订,从此,中山国的保护和开发有了法律的保护和明确的遵循;全国人大代表、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先生就是“中山故里”人,他对中山文化有着独特的感情和热爱,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十分注重打造以中山文化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石家庄市政协常委、北方汽贸城董事长邢士林先生长期倾心中山国文化,成立了“中山国文化艺术研究院”,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多次举办以弘扬中山文化为主题的陈列展览;贾延岩、贾雪阳兄弟心系故里,创办“中山国陈列馆”,为中山国遗址的保护奔走呼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做了很多工作;于树中、甄金钟两位青年企业家长期研究中山国文化,注重把“中山之魂”运用于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凸现出当代青年才俊内在的力量和对文化的追求。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马可仲、马歌东父子三十年如一日,苦心钻习中山国文字,独创了“马氏中山篆”,今年还在北京举办了专场展览,在全国的影响很大;灵寿农民王三妮潜心研究中山国铸造工艺,开办了“中山青铜铸造厂”,创造临摹了一批精美的艺术品;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程雪莉酝酿多年,精心创作的《故国中山》一书,用诗一样的语言讴歌中山国,普及中山国的历史知识,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们是千千万万个热爱中山文化人中的优秀代表,是中山国文化研究、保护、普及、宣传的探路者、播火者、集大成者。还有许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有识之士,都在关注着中山国文化,仅平山县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的会员就有100多名,他们作为团体会员集体报名参加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使我们感到无比欣喜,又陡然增加了作好研究会工作的底气。全省的中山文化热爱者们以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程度地参与着中山国文化研究。这是我们成立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开展中山国文化研究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民意基础。 

    可以说,无论我们从事研究的学者、各地的研究组织,还是从事中山国遗址保护和宣传的同志,都是在条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一个目的,一个目标积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发力、发声,一点一滴地顽强向前推进,做了大量的颇有成效的工作。其情可赞可叹,其功绩应当牢牢铭记。但需要提及的是,中山国文化研究多年来一直处于一种较自由的分散的状态。大都是各自为主,各取所需的开展研究,既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和学术平台,也难以作到信息资源共享,更不能“组团”整体推进。我认为,中山国文化的研究应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宏大队伍,有一条彰显文化的引领方向,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工作目标,有一个可望可及的学术标杆,才能作到开辟鸿蒙,独领风骚。时代的呼唤,研究的需要,学者的期盼,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具备,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二、中山国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开展中山国研究,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需要,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是加强学术研究、促进史学繁荣的需要。中山国的历史真实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先祖创造的文明究竟怎样?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已作了些探索和研究,但还远远不够。成立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就是要搭建平台,整合人才资源、信息资源、文物资源,集中全省乃至全国史学界的优秀力量和智慧,进一步推动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努力还原中山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的本来面目,使中山国历史研究得以充实和加强。要通过我们的艰辛努力,使历史学“百花园”中出现引人瞩目的“中山国研究学”的绚丽奇葩,使历史研究队伍中出现异军突起的“中山国研究队伍”,进而促进河北地方史乃至我国战国史的研究。

    二是打造河北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山国所形成的中山文化,是一种“完全”河北范围内的地域文化。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在对春秋战国时代进行文化分区时,把以赵国北部、中山、燕国为主并加上燕以北的方国部族作为北方文化圈,而中山恰恰处于这一文化圈的核心部位。中山国文化是战国时期独具特色的一个文化现象,对河北和石家庄、保定地域文化的形成和传承,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如,中山国传统人文精神具有“慷慨悲歌、忠勇稳定、仁厚实在”等特质,就是河北传统人文精神的代表。特别是“悲歌慷慨”这一燕赵文化中最为浓烈的气韵,彰显了河北人的铮铮风骨和忠烈义气,经历几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在近现代反抗外来侵略、英勇保家卫国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事迹气壮山河,可圈可点。中山文化作为我省一张地域文化名片,与燕文化、赵文化一样,是形成河北人文精神的重要根脉,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河北人的骄傲和自豪。

一个地域的人文精神构建必然是依托和搭建在传统人文精神基础之上的。我们的祖辈生息、繁衍、生活在这里,和中山国朝夕相伴,至今平山、灵寿、正定、无极、唐县、曲阳、定州、满城等地的许多地名、村名或山峰、河流名称还留有中山国时代的印记。平山、定州、灵寿等石家庄和保定的一些县市,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婚丧礼制,以致器用风尚皆留有中山的风韵。我们身上流淌着中山先族的血液,精神中秉承着中山先族的人文精神,我们要通过研究,更深刻地了解家乡的优秀文化,全面盘点中山国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脉。继承和创新中山文化精神,为打造河北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老区致富的需要。中山国曾数次迁都,中山国考古发掘是截至目前考古发现的重大成果。当前的现状:一是还有许多文物藏匿地下,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研究。残存在地面上的遗址需要进一步保护;二是已经出土的大量的中山国精美文物,多年来一直被封存在库房里,文物的教育、宣传的功能难以发挥出来;三是原中山国地域内,大部分县乡都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度和开放度还很不够,乡亲们的生活还不太富裕。我们成立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就是要在保护、开发、利用中山国文化上下大功夫,作大文章。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实现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如,可向有关部门建议,帮助规划论证、设计、建设中山国博物馆,集中场地,对文物进行全景式展示,介绍中山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山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我省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将中山国文化开发的品牌开发纳入到“西柏坡”、“太行山”、“古定州”、“古灵寿”、“汉中山”、“中人城”、“正定府”等旅游规划中。要探索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宣传中山国文化,释放“神秘王国”的巨大文化能量,把优秀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助推当地城镇化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不断延伸,它的重大意义和深远价值会显得越加明显。这正是中山国研究的目的所在。

    三、研究会成立以后的主要工作 

    成立中山国研究会,是我们多年来的一个愿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了。研究会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的社会责任,有着更大的追求和梦想,这一梦想和中华民族的强国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要高举中山国的大旗,去奋力追梦。经认真思考,我认为,研究会当前应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健全研究机构。结合工作实际,认真修订完善研究会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宗旨原则、业务范畴、运行机制,切实组织好研究会各项选举任务,推动有关县市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建研究会和研究机构,并尽快组建历史文化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文化产业委员会和文化艺术研究院。要积极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把大家聚合在一起,推动研究会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把学会组织与发展事业相结合的新模式,积极推陈出新,永葆研究活力。

    二是深化历史研究。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将中山国历史文化研究纳入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范畴,还可视情况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立项。着力推出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应用性的好成果。在明年适当时机举办中山国文化高层论坛,邀请国内外热衷中山国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在开展历史研究的同时,认真探讨古中山国“保护”与“开发”共赢的课题。

    三是创作文艺精品。深入挖掘中山国文化的丰厚内涵和艺术内涵,组织中山国题材的电视剧、专题片、情景歌舞剧、书画、小说、散文等文艺产品的创作生产,积极寻求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打造一批彰显中山国文化活动的精品力作,使我省这一特色文化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情景再现鲜活起来,给历史插上艺术的翅膀,进一步扩大中山国文化的影响力。

    四是开展文化产业研究。将中山国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背景中去研究、去打造。增强市场意识,整合多方资源,对接现实需求,延展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中山特色文化品牌,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五是推进中山国博物馆建设工作。建议兴建中山国博物馆,实现文物收藏、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我们应该积极呼吁,配合有关部门,努力将此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推进中山国博物馆的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展示河北人文精神、弘扬中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大会选举我担任首届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并选举产生了副会长、秘书长,这是大家对我们的极大信任。在此,我以会长的名义并代表各位副会长、秘书长对大家的信任表示真诚的感谢。我们一定牢记责任,不辱使命,为大家服好务。把中山国文化研究的事情办好。团结带领全省中山国文化研究的力量,多出研究成果,多出艺术精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队伍,建设文化产业新项目,打造河北文化新品牌,把中山国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让我们团结一致,开拓奋进,为实现以上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