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丛林, 195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曾是“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如实描绘他们的悲欢离合。不作夸张,不加美化,内心负载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的那些卑微人物无怨无悔的生命状态。程丛林赋予他们人性的关怀,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精神力量。
《华工船》、《码头的台阶》这一对姊妹篇。程丛林在80年代是一个民族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相当强、富有思想深度的青年画家,他非常希望用一系列的油画去表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对于以百年前中国沿海贩卖“猪仔”为创作题材的《华工船》和《码头的台阶》,他曾经这样谈论作品的创作构思:“《华工船》和《码头的台阶》中的百姓们全然没有明确而强烈的反抗意识,他们仅仅被起码的生存愿望所驱使:送别的人们手攥香烛,乞求菩萨保佑亲人;为求生路,华工们背井离乡,飘洋过海。倘若,病困的人犹想活下去,那病困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从生存的艰难去表现对生存的渴求;从民族觉醒之前的真实状态中,即对命运的逆来顺受的方式中去表现最底层劳苦人民对厄运的抗争,去表现拼搏以进的民族精神。”(程丛林:〈我和我的两张画〉,《江苏画刊》1985年第1期)。“码头上是仰视,这是从船里往上望造成的。船上的华工们被俯视,那是由码头往下看的缘故。互为视点,以期产生让观画者被‘盯’着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