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开发并应用微课程

 澄怀观道 2015-08-10

原文标题《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种文明形态,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相应的教育方式;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与之相应的教学结构以及支撑该结构的学习资源。[1]随着社会发展、文明演进与教育变革,学习资源的内涵、载体与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从甲骨、竹简、帛书,到纸书、电子书,从文字、图画,到音频、视频、多媒体,媒体产生与更迭的步伐呈现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及飞速发展,将学习资源直接推送进数字化时代。

一、学习资源的变迁

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三个阶段,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及资源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农业文明,是点的文明,这一阶段教育的最典型形态是师徒制,比如中国的私塾,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发展缓慢的需求。师徒制的教育形式或者点的文明形态决定了它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一个师傅带数量有限的徒弟,手把手、点对点的传授与交流,教育内容以当时社会的经典书籍为主,比如四书五经,传递手段则是文字典籍与教书先生,言传身教是教育的核心,教师的个人魅力往往超出文字典籍的作用,承担着授业、解惑、传道的重任。

工业文明是线的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形态,是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是班级授课制。社会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它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不同岗位需要受过不同训练的人,此时学校最大的特征就是工业化和流水线生产,快速地培养大批量人才及专业人才。这一时期,作为教学过程两大核心资源的教科书与教师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教科书精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趋向于标准化,教师群体不断扩大,专业划分越来越清晰,职业标准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价值也趋向于按照教学计划与教科书,按部就班的向学生传递知识。

信息文明是网的文明,在信息文明阶段,知识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旧的职业不断消亡,新的岗位源源不断产生,不断学习成了一个人必须一生面对的事情。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了物理网络与虚拟网络相交织的地球村落,信息以数字化方式自由传输、无处不在。传统教材变成了数字化学习资源,传统课堂与校园演化成数字化学习环境,传统教学被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学习替代,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教学支持服务的提供者。

通过梳理不同教育形态中学习资源的特点,可以看出传统纸质教材一般依照某种内在逻辑,按照线性结构将知识排列组合,其特点是内容相对稳定,但只能单向传输,且表现力不够,尤其对于抽象的内容;数字化学习资源则以一种与纸质教材完全不同的结构方式呈现,其超文本(超媒体)的形态,使得传播内容趋向碎片化、非线性化以及多媒体化,并通过超链接将所有的知识点连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每一个知识点都只是网中的一个点。这个网络具有动态性与生成性,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不断更新、变化,不断发展壮大,加上数字化学习资源易重组、易复制的特性,源源不断地产生着海量的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与传统纸质教材的另一个本质区别是其工具性与自主性,它可以与人、与机器进行交互、协作,不再像纸质教材一样只能单向传输,并克服了物理特性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建立了全新的交流、沟通机制以及自主、协作、探究、反思的学习方式,带来教学的革新以及教学时空的无限延伸。

技术革新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推动着数字化学习资源自身的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单机版到网络版,从单向传播型资源到交互型资源,从预设型资源发展到生成性资源,从结构化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发展到碎片化的微视频和微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与技术、教育的交互中不断演进和变化。

二、微课程的发展

碎片化学习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是一种一直都存在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成人学习里。碎片化学习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进入了一个速食时代,生活被不断切分,每个人的时间逐渐碎片化;其次,移动网络和设备的发展,使得移动终端几乎变成每个人身体的标配,分割了人类所处的空间,为利用碎片时间提供了可能,是碎片化学习发展的物质基础;三是互联网络本身超文本的特性,使得学习内容趋向于非线性化、碎片化;四是海量信息与传播更新的加速,造成注意力的碎片化;五是学习选择的个体化、自主化,包括内容、方式、时间等选择。

知识碎片化在消解体系化、结构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变革的力量。它在较短时间内提炼并且表现核心知识点的要求有助于人们从框架性的思维定式中跳脱出来,对知识进行重新拼装、对接、创新。相对细碎的知识点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应用更灵活,学习时间短,注意力更易集中,学习效果往往会更好。碎片化学习是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相匹配的学习方式。

碎片化学习松散、分布又相互关联的特性,使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获取具有随意性,要求课程设置采取微小模块,弱化系统性,满足片段学习或者非正式学习的需要;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短小、直接;主题明确、独立;占用时间短,体现碎片化学习的特性。

为了适应碎片化学习的要求,教学设计者、资源开发者有意识的提供经过设计的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微课程得以产生、发展。可以说,微课程是在碎片化学习和移动终端发展的基础上对学习资源的重新规划。它挑战了现有教学和教育理论,针对碎片化学习的特点,突出了“分布式知识”、“松散知识”和“关联知识”、“即时知识”等新的要求。在现阶段,微课程还是一种经验层次的概念,要用实验的方法与态度来看待,在教学实践中分析、设计、开发、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目前,国内外有关微课程的定义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资源载体、资源容量和内容指向。关于资源载体,多数定义将其局限在微型视频资源,或者以微型视频资源为主。这是对目前微课程现状的描述,而不是微课程的本质。微课程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形式,比如文本形式的微课、音频形式的微课、基于网页的微课和基于虚拟交互的微课等。因此,载体不是界定一个资源是否微课程的关键。资源容量倒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一般定义将其界定在5分钟到10分钟,戴维·彭罗斯则定义为一分钟,突出其“微、小”的本质。第三个重要因素则是内容指向,这是确定一个微资源是否课程的关键因素与核心指标。胡铁生这样定义微课程的内容指向: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2];戴维·彭罗斯则强调它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将学习资源转化为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3]。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认为微课程是具有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集中说明一个知识点或解决一个问题,学习时间在5-15分钟以内的小课程。课程形式不限,但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短小、紧凑、聚焦。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紧密关联是微课程的核心。5-15分钟的时间限定,依据的是脑科学研究成果,研究认为认知活动的最初十几分钟是高效的,超出这个时间,认知效率停留在低水平状态。要想真正实现这十几分钟内的高效学习,明确而清晰的教学目标必不可少。所以可以把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及辛普森的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理论作为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微课程具有几个突出特点:①知识组织形式:它改变了传统课程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组织形式,具有独立性和松散耦合的特点;②课程设计:知识组织形式的变化,使得课程设计多采用主体化、模块化的方式;③知识内容:它多从一个知识点切入,围绕一个点进行知识建构,内容碎片化、微型化;④可视化:在呈现方式上,以情景化、图形化、图像化的方式为主,形象生动,便于接受与理解;⑤泛在性:由于资源本身的小粒度与碎片化,使它具有跨媒体与普适化的特点,方便应用与传播,具有泛在性;⑥关联性:一个微课程往往是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可以按照需要自由组合到不同的内容体系中,跨学科、易组合。

微课程的内容构成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一个好的微课程,一定要有清晰的课程说明;一定要针对核心概念设计教学内容,主题明确。同时提供相关教学策略支持,搭好脚手架:包括提供针对核心概念的情境引入;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集中、清晰、完整的知识总结;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学习者能够实践。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实现知识的迁移,还要提供在线或离线的学习评价习题;提供深层次的思考题;学习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意义的反馈;能够追踪评价[4]。

三、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从知识掌握与建构的角度来讲,碎片化学习内容的传递更需要建立在系统化、体系化的思维框架下,比传统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输出更有难度,更需要整体规划、细部设计与统筹开发。因此,我们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实践中,将其放置于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下,提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一三五模式”,针对不同定位、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应用方式,建设不同形式的资源,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这是近来我们针对大规模远程教育系统的资源开发所做的探索。

所谓“一”,是指1门代表学术水准的精品网络课程,要找最好的教授做这门网络课程,目的是树立起这门课的学术标杆,给其他讲授这门课的教师,比如全国电大系统的教师一个提升的目标,给不能在教室里聆听这位教授讲课的学生,比如电大的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三”是指3个即时生成课程,在全国电大讲授这门课的教师中找出三个讲得最好的,生成即时课程放到网上,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选择,促进良性竞争的形成。“五”是指50个微课程,选出这门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发微课程,每一个微课程的内容独立、完整,方便学生从任一点切入学习,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变革,也便于资源重组,比如可以用于该课程的网络课程和即时课程里,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计划,跨学科组合进别的课程。

“一三五模式”服务于比较大的教学系统内成体系的资源开发。“一、三、五”之间要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开发,如图1所示。可以在整体规划后,先从微课开发起,也可以在开发了网络课程和即时课程后,再开发微课程。


“一三五模式”的统筹与整合

下面从几个方面论述一下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1)微课程的内容设计

微课程的内容设计,可以采用“111模式”,即用1个案例引入教学情景,带出1个原理/概念;通过1个原理/概念分析案例,同时也强化概念/原理的理解;利用1个总结、测试或操作实现知识的迁移。

案例或者问题的设计和导入,强调以真实世界的问题、案例作为基础。研究表明,如果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情景更为“真实”的学习中,他们在复杂任务中的学习会更深入,表现更为优秀。所以,问题应该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境,不应当是所谓高度概括的、结构化的、去情境化的书本知识材料,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原理或者概念的讲解与分析是一个微课程的核心内容,要重点突出,与案例关系紧密,聚焦、紧凑,相对完整。一个主题下不同微课程的内容之间要相互关联,体现出松耦合性,使学习者能在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连续的知识结构。

总结或者测试往往是以思考题或者练习题的方式出现,强化所学知识。碎片化学习状态下的学习者基本处于一种非连续的注意状态,注意力高度分散,是一个独立学习、随机性的过程。因此,微课程的内容设计应立足于学习者参与,能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所以,除了情境化的案例与问题设计,可视化的内容表现之外,要有交互设计,可以以小测试、通关练习等方式呈现。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完成知识迁移,也能通过交互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学生学习反馈信息。思考题和练习题可以代表两种不同的测试形式,封闭式测试和开放式测试。设计过程中常以封闭式习题巩固所学,以开放式习题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一个微课程中可以有两种测试形式,也可以只选择一种,视课程内容而定。练习要有反馈,不仅仅是答案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对答案或者知识点的解析。

微课程的整体策划与设计,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微课程之间的关联以及微课程组合应用的各种可能性。在设计好知识结构图的前提下开发每一个具体的微课程,以知识导航的方式为学生指明学习路径,给予学习指导,避免知识过于碎片化。整体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进行阶段性整合,形成对某一问题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有知识点和有引导、有进阶。

(2)微课程的技术路线与开发流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五种主要感觉接收信息的比率不同,其中视觉与听觉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83%与11%,因此微课程的整体呈现方式,即资源载体的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考虑不同媒体手段的配合,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视觉与听觉的作用。

微课程的开发,有多种技术路线,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结合自己的开发实践,总结了8种技术手段,包括录屏、实拍视频、二维、三维、虚拟仿真(可交互)、html页面、虚拟演播以及Motion Graphic。具体开发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开发成本进行选择。不管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微课程的开发都要遵循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流程,将其分为五个步骤:用户分析、教学设计、界面设计、技术实现、质量检测。

1.用户分析
2.教学设计 

3.界面设计
4.技术实现
5.质量检测

用户分析是指对学习者的分析;教学设计是在用户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与设计;界面设计是对课程的整体风格、页面呈现进行规划与设计;技术实现包括素材加工、页面制作、视频拍摄、动画设计与各类交互功能的实现;质量检测包括内容检测与技术检测。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才能保证微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微课程的应用

目前,微课程最常见的应用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应用于人们的移动学习,支持人们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的需求。二是被引入课堂,用作教师课堂讲授的案例、演示、补充,或者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创新与实践。很多研究者认为,以知识点为核心建构的微课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翻转课堂。三是把微课程组合进即时课程、网络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应用。

未来,可以将微课程纳入正式学习、终身学习体系中。为微课程设立微学分、微认证,实现与学历教育或者非学历教育体系的学分兑换与互认;需要开发移动学习平台,依托平台提供教学支持服务。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比如数量、种类、门类足够丰富的微课程资源开发、移动学习平台的开发以及与各教学机构管理平台的对接、各教学机构的政策支持等。

但是从微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讲,要求微课程重视测试与考核环节的设计、呈现与记录,重视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与提供,建立能够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对接的体系,让学习可以真正做到无处不在,使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统一连续。这既是微课程作为教学资源必须具备的要素,也是微课程走向大规模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