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地名考——远古昆仑今何在?》

 负鹏载舟 2015-08-10

《山海经地名考——远古昆仑今何在?》---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v_新浪博客  (2010-11-09 16:18:02)



《辞海》昆仑山条:“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东延入青海境内。长约2500公里。西段为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界山…多冰川雪峰。”这是目前地理上界定的昆仑山。在远古大禹时代所说的昆仑山不是这样的。所以,远古昆仑的研究首先必须澄清两个学术误区:

一、《山海经》时代的远古昆仑山、昆仑丘和昆仑虚都是指一座具体的大山,而不是群山环抱的一个地理范围。

二、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误把西域(今新疆境内)的于阗南山当作了远古昆仑山。

这两个误区前者是训诂学研究所导致的。昆仑山和昆仑丘在所指和能指上都是同一的,它们指的是一座大山。

《尔雅·释丘》曰:“三成为崐崘丘”,郭璞注:“崐崘山三重,故以名云。”疏:“《崐崘山记》云:‘崐崘山,一名崐丘,三重,高万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

这座昆仑山(丘)就是《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载的: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但是在《山海经》中,也同时出现了有关昆仑虚的记载,同样的昆仑虚的提法见于《淮南子》《水经》《河图始开图》等文献。造成了远古昆仑研究中的昆仑山(丘)和昆仑虚两种提法的混乱。后世学者想当然地认为虚就是墟的本字。而墟在汉语中的定义是:“废墟”“村墟”“城墟”“有人居住过后来被废弃的地方”。从而演化为今天《辞海》中表述的一个广袤巨大的地理范围。而远古昆仑山的总周长只有八百里。如果用一个正方形的地理范围表示远古昆仑山,这个地区的边长只有十四公里多一点。可见远古昆仑山范围是很小的。

其实,直到东汉许慎的《说文》一书中,丘和虚的本义是基本相同的: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这个虚写作 ,从虍从丘。注意,它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从虍从业。所以直到东汉时,丘和虚是同一个本义。

误区二的造成源于西汉的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十三年后,回朝的张骞在给汉武帝的汇报中提到了河水和昆仑:于阗(今新疆和田)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流出焉,多玉石。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隔汉道焉。张骞所说的河就是今天的黄河;盐泽就是今天的青海湖。黄河在青海湖南流出以后,一南一北两个源头重源合一,向北继而向东流向中原。张骞把于阗作为黄河之源的说法是没有地理根据的。
  
公元前122,汉武帝再派使臣通西域各国。汉使回来后,肯定了张骞的河源出于阗,潜流过南山之说。于是,汉武帝就钦定于阗南山为昆仑山。

所以,我们今天考证远古昆仑山时,首先必须确认:一、昆仑山就是昆仑虚,它是一座大山而不是一群大山;二,汉武帝钦定于阗南山为昆仑山是一个历史的错误。

那么,要确定究竟今天中国西部的那一座山是远古大禹时代的昆仑山,在地理上有哪些前提必须确认呢?本文以先秦文献为主要依据,提出远古昆仑必须符合以下的地理环境条件方能确认:

 

第一 远古昆仑应该三面是流沙。史料如下:

《山海经·西山经》“……钟山……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又西三百七十里,曰樂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

这一段文字记载告诉我们,在远古昆仑山的西边七百七十里地(其中三百七十里陆地,四百里河流水路)有一片沙漠。

《山海经·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两则史料告诉我们,从锺山到远古昆仑之间也是一片沙漠。

在清朝毕沅所校的《山海经郭璞注》本中,《海内東經》中有一段不为人注意的记载:“海内東北陬以南者。鉅燕在東北陬。國在流沙中者。埻端、壐喚(从日)。在昆仑虚東南。一曰海内之郡。不爲郡縣。在流沙中。”这是说在远古昆仑东南还有一大片沙漠,这一片沙漠里有埻端、壐喚两个小国。

所以,史料说明,在远古昆仑的西面、北面和东南面都是沙漠。在大的地理环境中,远古昆仑首先应该符合这个前提条件.

 

第二 远古昆仑山的四周有环水之渊。史料如下: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邱。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这是环水之渊的最早出处。

《楚辞·离骚》曰:“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后漢書》注云:“崐崘在肅州酒泉縣西南,地之中也。”这里的周流就是屈原对环水之渊的代称。

《淮南子·地形训》曰:“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内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这里的黄水,疑黄字音如环字,它能够“三周复其原”,正是环水之环所表达的意思。

据传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云“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实昆仑之支辅也。”

以上四本不同时期的文献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远古昆仑周围的环水之渊。所以远古昆仑周围必须存在一重或者多重的河流的环绕.

 

第三 远古昆仑山西北存在着一座不周之山。史料如下: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山海经·大荒西经》

古昆仑……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匝处,因名云。《说文》“泑。泑泽。在昆仑虚下。”

《山海经· 西山经》:“昆仑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王千好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阖阅之中。疏圃之池,浸浸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为丹水,饮之不死。”                               《淮南子·地形训》

《史记·律书》:不周之风居西北,主杀生。《易纬·通卦验》:立冬,不周风至。

春秋时期屈原的《楚辞·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王逸注: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

不周山因“山形有缺”得名,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可以有很多名叫不周山的大山,但是在远古昆仑山的西北方向上,应该有一座“山形有缺”的大型环状的山脉。

 

第四 远古昆仑山的南面应该有一个大湖,史称南海。史料如下: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实际上是说黄河发源于昆仑东北角,向北流至会黎山分为两支,其西南流向的一支经酒泉玉门汇入疏勒河,随疏勒河流入“勃海”。这个勃海的意思是大海,我将证明它就是今天的青海湖。其向北的一支就是弱水,流入额济纳的居延泽(海)。远古之人在追踪黄河源头时,最终找到的是甘肃鸡山的黑水河发源地。所以远古的《山海经》认为昆仑东北角发源的黑水河才是黄河的源头。这一点得到《山海经·南山经》和《水经》的证实:

《山海经·南山经》“鸡山,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案郦道元《水经》黑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根据《山海经·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上面的“南流注于海”应该是“西南流注于海”。因为河水是依山势而行的。

《山海经·大荒西经》的版本之一云:“西、南海之外,流沙出焉,迳夏后开之东,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焉。又历员丘不死山之西,入于南海。”这是一段残缺不全的文字——谁经历员丘不死之山入于南海?——没有主语。根据文献可以证明这里的主语是黄河源头之一的甘肃的黑水。上面两段文字可谓殊途同归。

另据《山海经·海内西经》有“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请注意这一点:从阴山穿越内蒙古西部的这片“流沙”经西行转南行到达的正是甘肃的祁连山。祁连山的东北方向正是黑水的发源之地。其西方是敦煌和三危山所在。而南海之内,则别有一番天地:

《山海经》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木……名曰建木……大昊爰过,黄帝所为

 

第五 黄河至少有一个源头发源于远古昆仑山下。史料如下:

《山海经·西山经》有一段有关积石山的记载:

“昆仑之邱…又西三百七十里曰樂游之山…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邱。…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很显然,这座积石之山在昆仑以西两千一百里。不管当时的度量衡一里有多长,不管当时测量水平多么原始低下。这一座积石之山在昆仑山以西是远古的事实。而大禹所导黄河的积石山却是在今天整个大昆仑山区的东端。

《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这里的黄河发源于远古昆仑的东北角,先向北再向西南,又流进了一个大湖,贯穿大湖以后,又流出这个大湖,再向西,继而向北,这才流到大禹疏通黄河的大积石山。这和《淮南子》的记载是非常吻合的。

《淮南子·地形》:河水出昆仑东北隅,贯勃海,入禹所导积石山。

 

第六 今天甘肃境内远古有两座积石山。史料如下:

“金城河關积石山在西南羌中。”                《地理志》

“积石山今名小积石山。在河州枹口县西七里。……黄河源從西南下出大昆仑东北隅。流经于阗入盐泽。即东南潜行吐谷渾界大积石山又东北流至小积石山。”《史记正义》引《括地志》
   
这一大一小两座积石山中,位于远古昆仑山下的小积石山才是黄河真正的源头之一:

《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邱…又西三百七十里曰樂游之山…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邱。…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我们在《山海经》的校注里同样发现了两座叫做积石山的都位于今天甘肃的境内。
   
“积石山今在金城河门關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东入塞内。”《山海经》郭璞注

“海内西经云。河水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海经》毕沅校注

 

第七 远古昆仑山下的五色水。史料如下:

远古昆仑山下有五色水,在学界是一个历史谜团。根据史料记载,远古昆仑山下确实有五条不同颜色的河流。五色可能是随着以讹传讹而形成的,但是有五条河是不会因为流传而改变的事实。

《河图括地象》曰:“地祗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一城布绕之。”

《博物志》卷一引昆仑居地之中,其势四下,名山大川,皆有气相承接。”“昆仑地之中也,其外有五色弱水,横绕三千里,深十三寻。

《淮南子·地形》:“河水出昆仑东北隅,贯勃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

但是,五色水中的赤水的名字在《禹贡》和《尔雅》中均未载入,可能是远古时并未发现这样一条河。不过成书不迟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里却有好几处记载了这条赤水河。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以下我根据历史典籍记载分论五水:

 

黄水,又叫环水。即指环水之渊。黄、环为方言音近所讹传。它是环绕昆仑山一圈甚至数圈的环形河流。

赤水,《淮南子·地形》:“河水出昆仑东北隅,贯勃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这里的赤水“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比《淮南子》的记载更加详细,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这条赤水河是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南角,首先是向东北方向流动,然后才是向西,进而向南流进了南海。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邱,……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既然昆侖之邱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西山经》:“(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達。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

《大荒南经》:“有汜天之山,赤水穷焉。”郭璞注:“流极于此山也。”   

《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证明赤水之北确有一座昆仑山。

《穆天子传》 卷之一:河宗又号之曰穆满,示女舂山之宝,诏女昆仑囗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宝,赐女晦。’”
   
卷之二: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以刁囗昆
仑之丘。
     
同卷:天子囗昆仑,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

《列子》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以上四例证明:昆仑山南阿确有赤水,周穆王当年就在赤水和北面的昆仑山之间的某地居住过。

 

黑水,《山海经·大荒西经》: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邱,……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淮南子·地形》:河水出昆仑东北隅,贯勃海,入禹所导积石山。……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

《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水经》“黑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墩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

 

河水,即黄河之水 河水在史料中多有提及,关于河水的争论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即河水到底是五色水中哪一种颜色的水和河水发源在什么地方。在《山海经·海内西经》中,黑水和洋水并提,弱水和青水并提。河水呢,有学者认为它就是所谓白水。这里姑且阙而不论,留待后证。

弱水,这条叫做弱水的河流今天在甘肃境内依然存在,从祁连山向北流向居延海,就是内蒙古的额济纳湖。

《禹贡》中有两个记载:一是“弱水既西”;一是“導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河图括地象》说:“崐崘,地之中也。其外有五色弱水。横绕三千里。深十三尋。”所以弱水很可能不是就水色而言而是就水质而言。弱水应该就是指青水,颜色应该是青色。

这五条河统称为弱水可能是因为具有相同的水质。我将在后文中考证。

 

第八 昆仑山下的都广之野。史料如下: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我认为,西南后疑脱一个海字,原为“西、南海黑水之间”。因为西南和黑水谈不上“之间”。          《山海经·海内经》

郭璞注《山海经·海内经》时谓:“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也。”清人毕沅的《山海经校正》一书考证郭注应是《山海经》的原文,而被人为地删去了。从“其城方三百里”看,这个地域大概是在今天的张掖市和嘉峪关市之间。注意这里关于“素女”的提法,我认为这里的素女应该指地缘比较接近的北方白人种的女子。

西、南(海),黑水 之閒,有都广之野 后稷葬焉。 《山海经·海内经》

 东南方曰大穷 ,曰众女 。南方曰都广 ,曰反户 高诱 注: 都广 ,国名也。山在此国,因復曰都广山 ”                      《淮南子·墬形训》

“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高诱注:“建木在广都,南方,众帝所从上下也。复在白民之南。……故谓盖天地中也”《吕氏春秋·有始览》

  白民之国 ,在龙鱼北,白身披发。 郭璞 注:言其人体洞白。《山海经·海外西经

据此,都广之野地理位置应该在白民国的南面,猩猩知人名的西面,氐人国的东面.都广之野的南面就是远古昆仑山。据《吕氏春秋》的这段记载分析,远古昆仑山应该是甘肃境内的祁连山。

  

   在地理位置上同时符合这样八个条件的大山,在我国西部只有一座,它就是甘肃境内的祁连山。现在我就开始我的漫长的考证之旅。

【附】考证目录(文章已发,点击下面的目录即可阅读全文):

《山海经地名考四:昆仑黑水

《山海经地名考五:都广之野

《山海经地名考六:昆仑大积石山和小积石山》

《山海经地名考七:昆仑丘和昆仑虚》

《山海经地名考十:不周山

《山海经地名考十一:昆仑三流沙

《山海经地名考十二:昆仑环水之渊》

《山海经地名考十三:昆仑弱水

《山海经地名考十四:昆仑赤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