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喜可贺

 广东黄汉光 2015-08-11

可喜可贺

郭启宏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剧本》月刊出了六百期了!手摸着剃得精光的下巴,口吟着《诗经·小雅》,“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六百,翻一番了!回想《剧本》在东四八条那会儿,上了楼梯,穿过“极狭,才通人”的“书夹道”,好不容易到了积书盈屋的房间,那是一代名刊的编辑部!虽云陋室,偏有人气,或悬河泻水,冲口而出,或倾箱倒箧,抵掌而谈,少年心事当挈云,正意气风发时节,一如《左传》所云,“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记得早先时候凤子先生主事,颜振奋、范溶、李慧中辈还是活力四射的中年人,我等同侪如高行健、李龙云、刘树纲,如魏明伦、郑怀兴、王仁杰,尚然初出茅庐,忽然间冉冉老矣,而名刊也换了一批才女。

      祝贺之际,说几句感谢的话,似乎有点玩虚,也难精确,从左方面看,几十年来,谁敢说不是党的培养?从右方面看,又哪位不是自身努力?一个人的成长,总有方方面面的因素,然则哪位剧作家声名鹊起没有经由《剧本》名刊的倾力打造?感恩者有我一个!拙作几部,70年代《司马迁》、80年代《南唐遗事》、90年代《李白》、新千年《知己》,以及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文论,尽霑巨匠针线女红的恩泽。

      上面所谈不过现象上的泛泛之论,着实更有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剧本》编辑们崇高的职业道德。都说编辑为他人作嫁衣裳,在当今,作嫁衣是要“工钱”的,更要“工钱”外那点“意思”的。贪腐遍地,《剧本》却是难得的一处净土!许多编辑,本身便是学者、评论家,倘无奉献精神,哪个甘愿领此清苦?我在与编辑们的交往中深深体会到编辑与作家之间有一种缘分,一种甘苦与共的知音般的缘分,这种缘分表现为尊重。

      我最近在读杜诗,当我读到杜甫困顿时期的遭际,有一个关键词叫“干谒”,说白了是走门子求官,为的是前程,自然也包括衣食,他满长安城干谒,连杨国忠的马屁精都去套近乎,事后连他自己都感到寒伧,“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大诗人一至于此!我很感慨,庆幸当今作家可以免此尴尬,比如说,我与《剧本》同仁就用不着什么干谒,还能自由探讨学术,彼此成为素心人,做“商量、培养”的学问之事(语出钱钟书)。我最看重《剧本》同仁的,正是人格之平等、学问之自由,如斯而已!

      编辑有约,千字以内,不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