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正在如何变革我们的生活?

 退休工程师 2015-08-11

  说到大数据,你可能以为它离你很遥远,都是大公司和政府机构搞的名堂,其实它早已经埋伏在四周,并慢慢包抄过来。曾经以为广告邮件不过是按小区投递,内容雷同。可事实上,目前收到的广告是根据你在网上购物、消费规律、甚至在网上查询的内容“量身度照”的。听说的一个真实段子更离谱:某邻居收到寄给他的刚刚成年的女儿的婴儿用品广告,他为此大发雷霆,要投诉该公司。过两天他又打去电话道歉,因为他刚刚得知,女儿的确怀孕了。

大数据是2013年被说滥的技术词汇,从医疗、保险、汽车制造到百货商店购物,大数据都能派上用场。几乎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你个人电脑能处理得动的就不是大数据。大数据海量、多变、多样,与传统数据不可同日而语。

 

【医疗保健】

Aetna保险公司有一千八百万投保人,拥有大量治疗效果、处分内容、治疗方案等信息。他们

通过这些信息过滤掉对特定患者人群无效的治疗方案;利用实时工具,监测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给医生提供最完备的信息,比如治疗某种特殊癌症的最优方案:医生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有时候普通常规药对特殊癌症也有很好疗效,这可以大大降低医药费用。

为了提高投保人的生活质量,Aetna保险公司对36000个投保者连续跟踪几年,结合60万个实验室结果、1800万个索赔事件总结出一个简单的办法,举例来说,他们会通过测评投保人得病的危险因素,为他制定量体裁衣的治疗方案。只要他做一两个改变,就可以把从统计学上来说对我的健康影响最大的隐患掐死在萌芽状态。比如医生会建议说,“吃这种药,就能把你的腰围减少五寸,你未来十年得心脏病的风险将减少一半。”对另一个病人,医生则说,“你有20%的风险会得高血糖,要吃这种药控制降低甘油三酯。”

 

汽车制造行业】

人们大多以为汽车生产就是装配线和机器人的合作产品,但在汽车巨头福特公司,大数据则在图纸设计出来之前就发挥作用了,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确定设计的侧重和每个零件的功能。新产品开发团队想知道新款休旅车的后门该不该做成手动打开、玻璃窗与金属门做成分别的两部分,还是脚踏电动开启、把玻璃和门连成一体。用传统方式调查,结果不明朗。于是福特团队从社交网络上搜集大量信息,最后发现人们都喜欢电动后门,这就成了福特的决策依据。

新型汽车可以向司机提供信息,提升驾驶体验。比如可以通过下载在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告诉司机汽车的电池还有多少电量,最近的充电站在哪里,等等。

还有那个著名的例子,通过对你的臀部和坐姿的数据收集分析,最后可以识别坐在驾驶位上的是不是你本人,这可以用来成为新的防盗功能。

 

【保险系统】

当我打电话给我的保险公司更新汽车保险合同时,他们会“顺便”向我推销租户保险,这并非无的放矢。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花了3亿美元构建了一个系统,并输入了全部客户资料。这个系统能让他们对客户了如指掌。

这个新的应用程序有助于提高客户服务体验,还不用增加新雇员,所以并不增加运营成本。它的外观像脸书,新员工不必经过复杂培训就能得心应手。当我打电话提出索赔要求或咨询保险合同的内容,不用等很久让接线员去到处搜集答案,因为这个软件已经统合了我的全部信息,包括我的索赔记录、个人状况、有可能需要的潜在险种,比如我住在出租房,可能会需要租户保险。

 

【百货店的自由购物】

我因为百货店Kohl’s就在家门口所以常去逛逛。这家商店曾贴出告示,让消费者进入商店后用手机搜索Kohl’s的折扣信息。当我溜达到某个柜台时,一张刚才搜索过但没买的商品的折扣券就会发到我的手机上。这当然会让商店卖出商品的几率增加,因为消费者在消费现场更容易被促销广告打动;据统计,70%的人会更乐于在这时收到折价券。

如同文章开头的例子那样,大数据能帮助像Target这样的商家不再盲目发送广告邮件,而是针对具体客户的消费记录,有的放矢地提供折扣广告。虽然广告邮件数量下降63%,销售记录却增加了101%。

对零售业来说,大数据来自于消费者在数字世界的痕迹——网购记录、社交网络的行踪的集合,它们为理解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依据。现在人们拥有手机可能比拥有自来水供应还要多。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社交网络上。这些行为就是大数据的来源。每天有25亿千兆字节被创造出来。

 

【老人们的生活助手——魔毯】

在地毯下装上传感器,通过老人从早上起床下地,走路的速度和压力,来测定他的状态是否正常,一旦超出正常值,就给子女发出警报,尽管目前英特尔和通用电气开发的折扣无线监控器还很昂贵。

如同蒸汽机是十九世纪的技术革命一样,信息是如今这个时代的产物。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量空前增加。这些数据以表格或非表格的图像、录像、微博、微信或带定位搜索的方式传播。这些信息成为了零售商强有力的竞争秘籍。

在大数据日益成为商业点石成金的魔杖之际,海量信息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人们究竟需要多少信息才算够?原始信息必须通过数据科学家分析才能产生效益,而过量的信息会造成分析瘫痪,消费者隐私安全也日益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说到零售业的特点,它和意外之喜息息相关,充满了喜悦,诱惑,漫游,发现。说到底,这更像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面对正在徐徐展开的2014年,人们对大数据做了如下预言:2014年,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什么是大数据。大量,多变,高速,是大数据的特点。如果你想弄清自己商店的现金收入,答案很简单明了。但当你掺入了天气、消费心理偏好和其它有可能影响销售收入的因素,并试图找出它们与销售的关系时,大数据的难题就出现了。

消费者将会习惯于放弃一部分隐私以换取为自己特殊定制的便利。说习惯或许不恰当,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少数公司会利用数据作出损人利己的决策,比如抬高某一旅游热线的票价,但更多时候还是会像前面提到的Kohl’s折价券的例子。另外,大数据可以帮巨型零售店恢复些许老式小店的人情味,给人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双赢的局面。

现代都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互联网。稠密的建筑、电缆、人体、垃圾,构成了硬件,忙碌的生活是软件。城市是一个大数据基地,它提供大数据的来源,同时又被大数据日新月异地改变了。

 

【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趋势一:成为重要战略资源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社会和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资源。大数据将不断成为各类机构,尤其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成为提升机构和公司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企业将更加钟情于用户数据,充分利用客户与其在线产品或服务交互产生的数据,并从中获取价值。此外,在市场影响方面,大数据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影响着广告、产品推销和消费者行为。

 

趋势二:数据隐私标准将出台

大数据将面临隐私保护的重大挑战,现有的隐私保护法规和技术手段难以适应大数据环境,个人隐私越来越难以保护,有可能会出现有偿隐私服务,数据“面罩”将会流行。预计各国都将会有一系列关于数据隐私的标准和条例出台。

 

趋势三:与云计算深度融合

大数据处理离不开云计算技术,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弹性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支撑环境以及数据服务的高效模式,大数据则为云计算提供了新的商业价值,因此,从2013年开始,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必然进入更完美的结合期。总体而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既是产生大数据的地方,也是需要大数据分析方法的领域。

 

趋势四:分析方法发生变革

大数据分析将出现一系列重大变革。就像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大数据可能是新一波的技术革命。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小数据里的很多算法和基础理论,这方面很可能会产生理论级别的突破。

 

趋势五:网络安全问题凸显

大数据的安全令人担忧,大数据的保护越来越重要。大数据的不断增加,对数据存储的物理安全性要求会越来越高,从而对数据的多副本与容灾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和数字化生活使得犯罪分子更容易获得关于人的信息,也有了更多不易被追踪和防范的犯罪手段,可能会出现更高明的骗局。

 

趋势六:大数据学科诞生

数据科学将作为一个与大数据相关的新兴学科出现。同时,大量的数据科学类专著将出版。

 

趋势七:

催生数据分析师等职业

大数据将催生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如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等。具有丰富经验的数据分析人才成为稀缺资源,数据驱动型工作机会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