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啥样的父母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启智教育工作室 2015-08-11



孩子有情绪,父母该咋办?(一)
——啥样的父母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有个朋友来电话说,他在经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给小孩子们做文化课的辅导。几年做下来,他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大多数来自家长,但是又不太清楚到底问题在哪里。我便让他发调查问卷给家长们,看看家长们认为孩子有哪些问题。朋友果然去做了调查,家长们交给他的问题多张多样,其中有一个问题,便是“孩子闹情绪的时候该怎么样办?”
早就有研究指出,那些感到幸福且有成就感的人,并不是智商高成绩优秀或者家境富裕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据说,一个人的成功,智商(IQ)的作用只占到了15%,而情商(EQ)的作用则要大得多,占到了85%。也就是一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决定着这个人的成功与否。
那对孩子来说,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1.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提高。
2.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出色
3.心理免疫力强,可以进行自我调整。
4.人际关系融洽
5.对疾病的免疫力较高
那什么样的父母可以更好得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呢?
1.能够清楚自己的情绪,并且了解自己的元情绪。所谓元情绪指的就是小时候积压的情绪,影响到当下压力状态下表现出来的情绪。比如,爸爸看到孩子大声吵嚷就忍不住发火,原来是他小的时候爸爸动不动就在家里对妈妈和孩子们大声,他把这个情绪积压在潜意识了,长大了遇到相似的情境,他立即就会有情绪。父母明白了自己的情绪并不是来自孩子,而是来自自己的成长造就的。就可以对孩子进行管理。
“爸爸小时候,只要爷爷大声发脾气,就会感到害怕和讨厌。所以当你大声说话时,我就不知不觉发火,情绪激动。我希望宝贝和爸爸说话时,能偶温柔点、轻声点。”
2.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大人。内心拥有“童心”的父母,才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相处。有的爸爸妈妈因为小的时候比较懂事,很早就承担起了责任,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像自己一样。
是不是我们爱跟孩子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开始帮你爷爷下地干活了!或者,我比你小得多的时候,就能够照顾弟弟了。比如,有个妈妈,因为父亲早逝,5岁的时候就帮妈妈做很多事情。她的女儿5岁的时候,她就觉得孩子也应该像她那时候一样,所以,对孩子有很多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的时候,便打骂孩子,结果孩子便退行,开始口吃。
这就是典型的把孩子当大人来对待的例子,因为家长的要求太高,高出了孩子承受的范围,孩子小小的认知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导致身体上出了问题。
3.不隐藏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的情绪自然流露出来,内外一致的家长。比如:“妈妈现在很生气,不想说话。”或者“你受伤了,妈妈觉得很担心,也很害怕,觉得非常内疚。”等等。
4.夫妻关系和谐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稳定非常好。孩子往往是夫妻关系的替罪羊,表面看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孩子生活的环境让孩子无所适从,一直处于情绪困扰中。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爆发出来以后便是偏差行为。
5.爸爸参与情绪管理,效果会更好。孩子过了3岁以后,爸爸对他的鼓励和肯定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妈妈,所以爸爸要是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情绪管理中来,对孩子来说会受益终生的。
本文观点参考《孩子,你的情绪我做主》一书


推荐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