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一大批由堕胎生死、撕逼情仇主导的青春电影故事,由《小时代4:灵魂尽头》领队,吸引着身穿破洞热裤,涂着炫目美甲,咬着可口可乐吸管的90后和00后们。尽管专业影评界的骂声如潮,仍然无法撼动这些影片与周边衍生产品的票房奇观、吸金指数。 这是时代抛出的一个耐人寻味的笑脸。要理解它,理解当下的中国青年,理解他们独特的文化口味,成为一个摆在成人世界和相关研究者面前的命题。有趣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社会也曾经遭遇类似挑战。 英国往事 青年与主流秩序抵抗、协商乃至斗争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无数年轻的英国人开始以他们极具风格化的奇装异服,搅动成人世界的“道德恐慌”:先是“摩登族”们穿着做工考究的西服,骑着时髦的意大利兰黄蜂牌小型摩托车绝尘而去;紧接着“阿飞男”以爱德华七世时代风靡的高腰、瘦腿、露袜裤子招摇过市,穿梭于整个伦敦的摇滚乐演出中;再加上“飞车男孩”脚蹬高帮摩托车靴,在穷街陋巷的咖啡馆前一字排开炫耀摩托车骑术;直至光头仔们顶着标志性的光头或平头,穿着吊带款Levi's牛仔裤火速冲进针对南亚移民的种族暴乱中。 |
|
来自: silence_3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