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语电影之戏服风华

 医路守望 2015-08-11

往往过去了很久,故事都已淡忘,影片中人在脑海里的一抹影像,却是随着与彼时彼刻氛围相符的衣裳历久弥新。本期电影时尚将回源溯本,透过国内戏服大咖们的作品,体会服饰背后的古老文化。

叶锦添:掌握住布料和皮肤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透过衣服展现出整个人的灵气

从《英雄本色》到《卧虎藏龙》、《夜宴》《风声》,艺术无界,叶锦添作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与英国演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华人,他的设计范围涵盖电影、戏剧、服装与空间。跨界设计经验成就他的广阔思路,中西美学上的钻研成就了他的新东方主义理念。

他在所写的《神思陌路》一书中提到:“衔接电影与真实,就必须解决某些造型上的问题,所以我采取象征的办法,就是运用‘剪影、素描’的方法,保留形神。在古典乐舞的创作经验中,透过一个唐朝女人、运用‘剪影’的形式展现整个朝代。”以此为理念,他先做出唐朝服饰的“形”,再根据舞蹈动作来修正,加长袖子、强调腰部线条,最后把所有细节如刺绣和色彩抽掉,单纯以线条和质感呈现,古意精简——这个原理贯穿了《卧虎藏龙》美术设计的所有领域。

《卧虎藏龙》剧照

动作的舞蹈性也是叶锦添考虑的元素之一。他在设计舞蹈衣裳时总是要看完排练之后才能进行设计,因为他要找到舞蹈的重心。他曾说:领口决定了整个造型的稳定度。这与李安所强调的相一致:中国的旗袍领领口小,衣服相对显得宽大,而领子恰恰是重心所在。

《卧虎藏龙》剧照

在设计影片服饰时他亦是如此,反复斟酌,将精神集中在力量之源。王府里的玉娇龙举止端庄,服饰典雅;夜盗青冥剑,轻纱蔽面,笼罩着神秘感;大漠中所着粗麻制服饰,厚重的质感凸显她的青涩动人;身着轻便男装的她,褪去青涩,飘逸不失潇洒。剧情起伏间大环境不断变化,片中服饰材质、色泽、线条、厚薄的改变见证人物内在的成长。非简单求形,他要打造的是一种神似的气韵。


电影《卧虎藏龙》

设计电影《风声》的服饰之后,叶锦添曾说:“我第一次见到李冰冰的时候感觉很惊讶,她的长相非常古典,只要一穿上旗袍就立刻把你带到了四十年代。周迅这个角色比较丰富,有一点暧昧,有一点活泼,有—点危机感。周迅本身有—种很纯的气质,给她设计一个花哨的发型,我们就称为不稳定状态。通常那个角色很有趣的话,我们就会把她设计成不稳定状态,观众看到她就会跟着她走。我脑子里—直有—个画面,两个四十年代的女人穿着睡衣坐在房间里,一个人在帮另一个人缝衣服。这一针一线既有关心,又透露出一丝危机,很能表现她们之间微妙的关系。我加了点巴洛克的东西,比如她的内衣的蕾丝边,这样有—种华丽感。她们旗袍的颜色都很接近,她们两个都很漂亮,但又不能张扬她们的漂亮,只能用很含蓄的方法去表现。女人的美丽正是体现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所以我不会放过—针—线的修饰。”

《风声》剧照

张叔平:每部电影都有些地方我是不满意的

香港《电影双周刊》在罗列当今香港电影节100个重要人物时如此评价张叔平:香港美术指导鼻祖,到今时今日仍然稳坐第一把交椅。

从《旺角卡门》到《花样年华》、《2046》,到《金陵十三钗》、《一代宗师》,张叔平为不计其数的经典电影做过服装设计,尤其是王家卫的电影。他与王家卫的合作关系,有着久石让与宫崎骏之间的默契,一切尽在不言中。

《花样年华》剧照

一位冷香端凝的女子,在电影《花样年华》中从头到尾换了二十几身旗袍,或优雅、或忧郁,端庄雍容,每一件都包裹万千心绪,换不掉的是苏丽珍身上的柔美气息,深情款款、欲说还休。既要光鲜又需得体,选择旗袍对于60年代已婚的苏丽珍而言,恰如其分。

《花样年华》剧照

这二十几身旗袍做工精细,都是张叔平找来旗袍团队手工制成,每一位旗袍师傅都有其擅长的年代。其中一位从业达50年、名为梁朗光的师傅提到,张叔平每次来与他沟通,总会带着自己的设计草图,有刻意裁制的,也有旧衣裳改造的,定下大体风格后,便亲自设定细节装饰如刺绣、镶边串珠。王家卫也曾坦言,张叔平设计的服饰不只是服装的展示,也是片中人物心情的标志,有着属于旧时代的情调和美学。

《2046》剧照

《2046》既是王家卫对上世纪60年代的追溯,也是对未来世界的臆想。谈到《2046》中的旗袍设计,张叔平用了两个字概括:质感。他不遗余力为章子怡量身定制多套紧身旗袍,贴身剪裁让曲线显露,透着性感,与角色风骚泼辣的性格相融。她的旗袍演绎,连妮可基德曼都羡慕了。

《一代宗师》剧照

《一代宗师》服饰团队共有18名裁缝师,其中8名负责专门的细活儿。片中珠宝即便细如戒指、耳环等都是张叔平亲自设计,人物造型拿捏一丝不苟。

《一代宗师》剧照

不同于之前的风情万种,《一代宗师》中清一色采用素色、立领、一字扣,许多角色着装几乎都是黑色,细细观察便可知虽然色泽单一,深浅厚重不一的布料质地却独具表现力。

《一代宗师》剧照

电影《一代宗师》片段

谈及《一代宗师》的设计,张叔平说:“每部电影都有些地方我是不满意的,例如《一代宗师》里某些衣服的领口松了一些,手工造的不好,不是自己亲手造的。当然大家不会察觉,否则我死定了;又比如青楼的布景中雕刻可以再细致一点。”或许正是这样一份诚恳、仔细,不断追求完美的态度,让他在一揽各大艺术指导、服装设计奖项后仍旧谦虚,精益求精。

张叔平为《金陵十三钗》设计的手稿

《金陵十三钗》剧照

奚仲文:打造最真实的历史人物

从影多年来,他为多部电影担任艺术指导和服装设计,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奖项和提名,于2007年凭借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名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也曾担任导演,执导影片《小亲亲》与《安娜玛德莲娜》。尽管柏林影展总是预留他的位置,他的谦卑礼貌、不急不躁更为可贵。

服饰作为贯穿整个故事梗概的媒介,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的电影在服饰上也下足了功夫:唐**始,服装在装饰上普遍使用花卉图案,用真实的花、草、虫、鱼进行写生,而皇家中仍不排斥传统的龙凤图案。这些元素在影片中李曼、巩俐和宫女们的服饰上都可见。此外,唐代女服的领子多样,特点是裙腰带系得较高,给人一种修长感,并且受封建等级原则的影响,裸胸程度有严格的界限规定,这两点都能在影片中得到验证。华丽服饰并不是无来由的堆砌,大量运用的金色与银色所彰显的磅礴与贵气之下涌动着黑暗气息,华丽至极致反而成就了电影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

《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照

电影《孔子》中,奚仲文极力遵照历史设计服饰风格:“颜回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史料记载他一生清贫,可他拥有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与淡然气质,所以我想将任泉打造成‘真实的颜回’。于是专门聘请了江南一带至今极少数会织麻的妇女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最传统的织法手工织出一块纯麻布,作为颜回服装专属面料。”而在“子见南子”这场戏中,为了达到周迅一出场就惊艳的效果,奚仲文说:“我给她设计了金色凤冠配上绿松石穿成的头饰,诠释了史书中记载的所谓的‘环佩玉声谬然’。”如此精心打造,难怪连孔圣人也为美丽的“南子”动容。

《孔子》剧照

黄文英:很多人以为侯导用七年拍成《刺客聂隐娘》,但是光我的服装设计就花了十二年

黄文英是台湾嘉义人,美国匹兹堡大学喜剧制作硕士(MA)、卡内基梅隆大学设计艺术硕士(MFA)毕业后在纽约从事剧场和电视美术设计工作,后返台任职于侯孝贤电影社。自1994年与侯导合作以来,参与多部电影美术指导:《好男好女》(1994)、《南国再见,南国》(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最好时光》(2005)、《红气球》(2007)、《十月围城》(2009)等。并凭借《海上花》获得金马奖最佳美术指导奖项。

早在1998年拍完《海上花》之后,侯孝贤就告诉黄文英自己要拍一部唐代武侠片的打算,让她做好功课。可没想到,这作业一做便是十多年。

《刺客聂隐娘》剧照

“很多人以为侯导用七年拍成《刺客聂隐娘》,但是光我的服装设计就花了12年。”在这期间,黄文英为了找寻符合唐装的材质与饰品样式,力求让电影在细节上写实,大量阅读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宋人物画,多次前往日本与大陆,甚至远赴中亚的乌兹别克学习唐代胡汉融合下的刺绣,光是各个角色的服装设计草图就画了上千张。

《刺客聂隐娘》剧照

首次参与演出侯孝贤电影的舞蹈家许芳宜感慨:“每件戏服该怎么穿,发簪该摆在什么位置,配哪一双耳环,鞋子穿什么颜色,都有细腻安排。我从没想过表演艺术能这么精致细腻。”而聂隐娘敏锐寡言、专注决绝的内心,依一颦一回眸与服饰细节变化才得以表现。细致唯美的运镜与场面调度是一面,宫廷仕女服装上的刺绣花纹、纸质火折点燃后蜡烛上飘散的青烟的细节,才是完美呈现唐代生活、概括人物内心的基石。


《刺客聂隐娘》片段

无论是脉脉抿嘴含笑的苏丽珍,青涩动人、神秘潇洒的玉娇龙,箪食瓢饮却淡然豁达的颜回,还是敏锐寡言的聂隐娘,作为视觉动物的我们免不了被电影中衬托人物性格、情绪的造型和如同情节缩影般的服饰所捕获,这大抵就是服装造型的魅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