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天士治肺痹探讨

 寂寞在繁衍 2015-08-11

肺痹属脏腑痹病之一,脏腑痹病最初见于《内径》《素问.痹论》,论中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是痹病病因,风寒湿闭阻皮、肉、脉、筋、骨,深入脏腑成痹。在华岫方编《临证指南》肺痹一门,首先提出叶氏六淫成痹的理论。他认为“肺为娇脏,不耐邪侵,凡六淫之气,一有所著,即能致病,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胃火风,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塞不通”。他集叶天士肺痹医案16则,案中包括“风温不解,邪结在肺,鼻窍干焦,喘急腹满,声音不出”等外邪所致肺痹中的急病,险症;同时也包括“得之忧愁思虑辛热酒毒等引起“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周身气机皆阻”的内伤肺痹。


  叶天士通过临床实践敢于创新,跳出肺痹圈子,站在高处鸟瞰,抓住痹者闭也,肺痹乃肺气闭阻,治节不行,病灶在肺的疾病。他不但将病因由风寒湿三气杂至扩大到六淫成痹,而且将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有碍于肺主一身之气化的疾病,都纳入肺痹范围。这样把经典肺痹“烦满喘而呕”的肺胃见症、扩充到皮毛鼻、咽喉、气管、肺、大肠等肺系常见的症状,增加治法,补充方药,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是在肺痹这个大的病名前提下辨证施治。叶氏所论肺痹与《内经》说法,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涵,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1 微辛开达,微苦宣降


  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提出“治肺痹以轻开上”[8],给肺痹的治疗制定了规范。他说“清邪在上,必用轻清气药,如苦寒治中下,上结更闭。”[9]后来吴鞠通在此基础上,演绎成“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法则。肺为娇脏,地位最高,受脏腑上朝清阳之气,行清宣肃降之令疏利百脉,通调水道,一旦受六淫七情所伤,则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郁成痹,叶氏用药主张轻苦微辛,不用重浊之品,正是选择微辛以开达,微苦以宣降,适宜肺金轻清娇脏之治。现举其概:风寒外袭,肺气壅塞,咳嗽声重,鼻塞脉浮,叶氏必用轻清气药麻黄杏仁之类宣肺解表。若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胸痞皆郁之象,用药如《温热论》所说,“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再如燥气上犯,暴凉外侮,肺先受邪,脉浮数,咳喘而呕,宜先清化上气,取微辛微苦之属。另如暑湿化气,肺先受病,诸气皆痹,烦喘更加,宜西瓜翠衣、芦根、杏仁、米仁淡渗佐以微辛,正合《内经》上病治上之方法。徐灵胎盛赞“此老治暑邪,能用轻清凉润之品以和肺,是其所长”[10]。


  叶氏治疗肺痹,遣方用药还有二个原则,一是一般不轻易用苦寒之品。他说“苦寒直降,攻其肠胃,与温邪上郁无涉。”“膏、连、芩、栀之属,药性直降,由胃达肠,药过病所。”[11]二是认为苦辛开降也不是治肺痹良药。过辛泻肺,肺气散,咳嗽不已;苦味以降,难免戕伤脾胃,甚者损伤肾脏封藏纳固之职,喘急反而更剧。所以他叮嘱“病在上焦,消食、发散、苦降,但表里之治,上气仍阻”[12]均非肺痹之治。


  2 巧用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泻白散治疗肺痹危苛


  叶天士善于运用古方苇茎汤治疗肺痹。例如肺痹门第1案,外邪伤肺,肺气痹阻、面浮胸痞、寒热,此上焦气分壅热,肺气失宣,治疗必先辛散,轻宣肺气。叶氏选用千金苇茎汤,此方轻清宣痹,凉而不滞、清而善透,正合肺气宣发之功能。又如第2案,肺主一身之气化,天气降斯云雾清,而诸窍皆为通利,且肺与大肠相表里,又与膀胱通气化,患者肺气痹阻,肺失肃降,卧则气急,痛映二胁,舌白二便少。叶氏亦是运用苇茎汤清调兼泄的功能,俟肺气肃降,则百脉调和,诸窍通利。同为苇茎汤,前例用于肺气失宣之肺痹,后例用于肺失肃降之肺痹,无不得心应手,叶氏运用古方精心巧思可见一斑。


  苇茎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是《金匮》治疗肺系疾病两大法门。叶氏临床运用,炉火纯青,取舍化裁,无不出神入化。他用于治疗小儿肺痹,惟取苇茎汤轻清宣痹,冀其痹去,元气不伤。若见风温不解,邪结于肺,鼻窍干焦,喘急腹满,声音不出,属肺痹急病险笃者(肺痹第13案朱姓),叶氏在千金苇茎轻清宣通太阴气血的基础上,选加葶苈大枣汤,急急泻肺,开除闭塞。此虽取《金匮》成法,但疗效肯定,叶氏用后云“颇验”,决非杜撰,可见他处方用药之精巧。至于苇茎汤泻白散的复方应用,叶氏仍然以轻药入肺,肺痹上逆,气郁生热,火郁生痰,叶氏用桑皮入肺泻气分有余,骨皮清阴中之火,合竹沥清热豁痰,再与苇茎汤复方,散其风温,清其痰热,行诸气之郁,方极轻灵隽气,无有不效。


  3 善用紫苑、枇杷叶、杏仁、瓜蒌皮等辛润通肺


  内伤肺痹,叶氏善用紫苑、枇杷叶、杏仁、瓜娄皮等辛润通肺。叶氏认为,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于肺,故饮食劳倦,内伤七情。五志过极,均可致“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周身气机皆阻”。案中有因饮酒炙积热于胃,肺为辛热酒毒所痹;有频吐伤胃,令诸经之气上逆,填胸聚脘,周行脉痹;有忧愁思虑,肝气郁经,或怒劳疏泄太过,致气分逆乱,肺脏受病。虽然见有“右肢麻,胁痛”,“脘痞,腹膨,二便不利,甚则小便短赤,大便七八天不通”等肝胃大小肠症状,但由此而造成肺痹,出现咳逆喘急不得卧等症,故可仍以肺痹论治。肺痹气结,治疗当通其阳气,叶氏认为,宣通阳气以辛润通肺最为适宜。


  紫苑一药,苦辛而温,辛而不燥,温而柔润,偏于开散肺气郁滞。叶氏于肺痹寒热虚实咸用。若痰热郁肺,或热郁伤肺,肺失宣降,腑气不通,传导失司,引起便秘,紫苑常可起到宣肺通便的作用。叶氏用紫苑润肺下气,常温则与杏仁同用,寒则与瓜蒌皮、枇杷叶相伍。


  枇杷叶味苦质轻而润,苦能清火降气,轻浮入肺,清化痰热,止咳平喘。故肺失清肃,咳嗽气喘,叶氏常将之配伍应用。复因本品清肺降胃,香而不燥,凡食积酒湿、痰热秽浊而致胃气上逆者,均可用之澄浊气廓中州,此正合“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肺胃同病之治。


  杏仁辛温,功能发散风寒,复因苦润,故下气平喘,润肠通便之力甚笃。叶氏常将之与紫苑同用,杏仁主于肺经之血,紫苑主于肺经之气,二者为伍,加强宣肺通降之功。


  瓜蒌皮,《重庆堂随笔》云“括楼,今药肆中名此为瓜蒌?,以土瓜根为括楼,用者不可不审”。可见叶氏所谓瓜蒌皮即括楼皮。括楼皮味甘性寒,叶氏取其功能润肺化痰,利气宽胸,治痰热肺痹,每恒加之。


  小结


  自《内经》提出肺痹之后,历代涉略无几,少有发展,故肺痹一门仍保持朴素的内容。叶天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敢于打破因循守旧,不断创新,从风寒湿三气杂至到风寒暑湿燥火,以致扩展到七情饮食劳倦内伤成痹,无疑是肺痹病因学上的突破。其次,叶氏不但拓宽了肺痹的辨证内容,而且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创举。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7162021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