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mxb08 2015-08-11

注:本文将引用史料及言论围绕部分课本知识进行阐述

【提供资料者:张剑鑫,百度贴吧ID:东方之猪zjx】

科举取士镇楼

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西周以来中国古代一共经历了以下几种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官制度的变化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们从第一个开始:

一、“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开始于西周(注:这个是教材说法,事实上关于这个制度的起源还有争议,有“商朝说”“春秋战国说”特指指出)。其首先最简单的解释是“按血缘关系的远近任命世袭的贵族担任各种官职,并且世代相传。”也就是“父死子继'(爹去世了儿子继承其父亲生前包括官职在内的所有职位)。所谓世卿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
特征:嫡长子继承王位,余子分封,逐级逐层类推下去,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体系.
目的:与实行宗法制、分封制目的一样,维护统治
意义:符合当时奴隶社会的发展,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二、汉代察举制

“察举制”开始于西汉武帝时期主要内容:”举、孝、廉“。其次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可叫「选举」。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西汉的董仲舒就是通过地方官”举孝廉“从而施展了才华,类似的还有很多,诸如:曹操、孔融。

含义: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察举制的利弊:利: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与军功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制度)相比更加明显。在察举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而在军功制下,极易出现地方诸侯“功高盖主”的现象,对皇权造成威胁。西汉初,分封的异姓王几乎全是军功制的受益者,结果造成地方王国势力强大,中央无法驾驭。地方王国问题遂成为西汉中央集权的最大威胁,这很能说明军功制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汉初刘邦分封诸王,除了同姓王,异姓王大都以军国授爵

察举制:弊:

用我们政治哲学的观点来说: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时候变会发生变革。
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社会上出现了“四世五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的官僚门阀集团。此时的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而“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证明,不论是何种官僚制度,一旦变成世袭制,它便很快就要腐朽下去。”(朱绍侯语)魏晋时产生极端腐朽的士族便是两汉察举制严重弊端所致的。

察举制图


察举制的影响——与上面不同,这里的可以作为考试答案
察举制的积极影响

(1)为选士制度开了先河,也为以后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实行提供了借鉴。
(2)有利于汉代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利分配,奠定了以后历代平民参政的基础。
(4)为中央和地方行政选拔了干练的官吏,使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了受驾驭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清明了吏治。
(5)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建立,因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
(6)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知识、和倡行注重德行的民风。
(7)有利于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教育的发展。

察举制的影响——作为考试答案
察举制的弊端

(1)权力分散,地方官员控制察举大权,士人没有靠山便很难被举。(在情况危急时便可能出现逼上梁山之举

(2)以“声名”取士,重名声、舆论,而考试因素较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国家荐举到一定的德才兼备之人,但是有“声名”之人,其个人的素质也不能完全得到保证。
(3)弄虚作假,伪诈公行。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曹魏,是魏文帝曹丕所创,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曹魏谋臣)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别忘了,他的天下来路不正,所以争取士族对他的支持非常重要)。而九品则分别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地位: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内容: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不详细累述)
二、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三、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

影响:1、由于制度漏洞和操作失误后来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看看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和王导,谢安家族就懂了)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可表明在那个时候寒门士子的仕途路被完全阻断,世家大族垄断了整个官场,纵观魏晋南北朝寒门要想通过正常途径通往上层几乎无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到了隋朝实行科举制也的确是势在必行。


九品中正制流程图

接下来是考试的重点,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头戏——科举制

背景:1、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隋朝大一统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3、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存在严重弊端,已不适应需要(上层建筑无法适应经济基础

发展与完善: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到了隋炀帝时正式开始实行科举取士。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太宗完善了科举,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唐玄宗扩大了录取数量。
到了素称“文人的天堂”的宋朝,宋太祖开创了“天子门生”、宋太宗则大规模扩大了取士数量,最多的时候几乎全部录取。

科目: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重点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科举改革(简述):主要指的是宋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同时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夹带等方法是科举常见的作弊方法)。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

科举制度的评价:钱穆:“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冯天瑜:“官僚由民间考选产生,其完备形态便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此制被称之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现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先导。”
钱穆:消融社会阶级。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考试内容单纯,可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按年开科,不断新陈代谢。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
格尔斯:科举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也许这就是他们所创造出来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还未被其他国家所采用。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科举制度的影响(考试答题):积极:
1、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2、为专制政府提供了行政人员来源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4、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徇私舞弊
5、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6、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7、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消极:1、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科举取士流程图

哲理

最后给大家看看钱穆老先生在《中国政治历代得失》中说的一段话,非常有哲理:
“任何一制度,绝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一般来说,一项制度皆因时势需要而产生,在初创时期往往会促进历史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演进,时势新需要的出现又会使它可能阻碍社会的进步。”

更多学习通知

1、历史君QQ 2249212081

2、高中历史学习群: 472871744

3、历史君个人微信:13264341830

↓↓↓ 点击'阅读原文' 【领取50兆流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