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智能人做超人 2015-08-12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2014年12月14日 作者:央视财经 浏览数:2135 分享已收藏举报删帖手机阅读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

先给您举个例子:重庆市为鼓励大户种粮,规定种粮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30元。但是,这笔钱还要被土地


先给您举个例子:重庆市为鼓励大户种粮,规定种粮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30元。但是,这笔钱还要被土地拥有者,也就是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分走80元。种粮大户和土地承包经营者,因为土地流转之后,如何保证各自利益?戳视频↑↑↑,看深刻解读~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中央工作经济会议结束之后,2015年经济新动向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一号文件,按照以往的惯例来看,明年的一号文件仍将聚焦农业问题。经济半小时将推出系列节目《激发农业新活力》,首先我们来关注种粮补贴。从2008年起重庆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种粮大户补贴。目前全市50亩以上大户由2009年的1639户增加到2014年的1918户,面积由22万多亩增加到34万多万亩。在这期间,这些补贴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重庆开县是全国100个产粮大县,这里的种粮大户在使用补贴的过程中又面临着什么新的问题呢?


  粮食补贴焕发种粮积极性 “ 谁种地 谁受益”遭遇怎样难题


  当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赶到重庆开县产粮大户余江的家里时,并没有见到他本人,而是发现他家门口围了很多来要工钱的农户。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我们来拿工资的,我们在这做了70几个工,一分钱都没见到。今天来的这些都是来拿钱的。


  原来,这些村民都是今年收割稻子时给余江打工的。大家多多少少工时不同,但都没领到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记者随后在一个山坡上的稻田里找到了余江。他正准备收割,可这会儿下起了大雾,只能停了下来。


  这几年,余江从100亩土地开始,先后承包到1400多亩土地。但他告诉记者,种粮的收益却并不像预计的那样增长。除了工人的工资,还有一件很棘手的事,大型收割机开到山里的田地十分困难,急切需要修几条机耕道。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余江告诉记者 种粮的收益却并不像预计那样增长


  余江想尽快开始修建机耕道,这至少需要100万的费用,他几次和农户们商量钱的事,但都闹得不欢而散。这件事的由来还要先从土地流转说起。 余江拿出的这份土地流转合同,记录了渡佳村等5个村庄1400多亩土地的流转情况,认签的时间,只有一年。


  余江:一年签一次。签久了他们不干。


  记者:为什么呢?


  余江:因为这个钱,人家出350元就包给别人,我们种水稻不可能出这么高是不是。


  记者:你这个租金是多少?


  余江:200元(每年)。


  余江告诉我们,每年年底续签的时候,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因各种原因产生变化。这不仅加重了他统筹的工作量,还让他内心很不踏实。


  没有机耕道,大型设备进田,不仅要付出更多的人工成本还会带来其他损耗。余江告诉我们另一个他隐藏很久的一个心病。重庆市为鼓励大户种粮,规定种粮面积在50亩~100亩的大户,每亩可获补贴160元;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30元。农民虽然流转出土地,不再耕种,但每亩要从大户这儿分走80.5元的粮食补贴。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余江告诉我们另一个他隐藏很久的一个心病


  余江:给(农户)80.5元(一亩),我们是230元一亩,(每亩)是140多块钱。


  记者:等于230元有80.5毛给农户。


  余江:(我们剩)149.5元。


  记者:能打开看一看吗?


  余江:可以。


  余江:这个都有。


  记者:你这个取出来这个钱买自己的农业资料是吗?


  余江:就是机械化,这个利益很大,这个很多的。还有人工也划不来。


  余江耕种了1400多亩地,本该每亩拿到230元的补贴,但最后到手的是每亩149.5元,少了11万多。在余江给我们的这个存折上可以看到,很多粮食补贴款刚刚到位,就被他取出来购买农资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农户这个80.5元是什么时候给他们?


  余江:我们直补3月份下来了,下来了给他们。


  记者:你不给他们,会有人来找你要吗?


  余江:会有人来找我要,不要不行,那个都说了,该给得给。


  余江曾几次和农户商量,想用拨划给农户的每亩80.5元,总计11万多元资金先用来修机耕道,但最终都泡汤了。那么当地农民的粮食补贴款究竟是怎么发放的?到底有没有余江说的这回事呢?


  记者:这是你们家几亩地的补贴?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有七八亩。


  记者:都在这里是吗?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都在这里。


  记者:这个本子就是你个人的存折是吗?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我个人的。


  记者:2014年3月6号的,480.73元。


  记者通过走访农户了解到,他们的粮食补贴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粮食种植直接补贴标准在10—20元/亩之间,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是70元/亩,这两笔资金,重庆开县根据当地的耕种面积和产量定位为每亩80.5元,农民向余江要走的正是这笔钱。除此之外,农民还能获得水稻每亩补贴15元,小麦每亩补贴10元,棉花每亩补贴15元,玉米、油菜每亩补贴10元的良种补贴。采用现金直接补贴方式,由县级财政统一打到农户的“一卡通”存折。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重庆粮食补贴由几方面构成


  记者:他每年要把80.5毛要给你们?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给,那个他是给的。那个是国家规定应该给的。


  记者:你们虽然不种田了。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不种田了,对,国家补助嘛。承包土地还要200块钱一亩。租用我的土地。


  记者:所以你觉得那个80.5毛还要给你们是吗?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那个他给。


  记者:他现在想用那个钱修路,修机耕道你们同意吗?


  重庆开县大德镇渡佳村村民:那个不同意,修机耕道要大家凑。


  农民认为土地是他们的,拿到补贴天经地义。而余江认为,土地是他流转耕种的,农民不再种地,就应该让出粮食补贴。而且现在种田无利可图,如果放弃,他之前耗资100多万元购买旋耕机、收割机等设备,就相当于打了水漂。那么余江每亩地的净利润到底有多少呢?


  余江:我们种子60元(每公斤),工钱50元,这个化肥要100多元,农药要200多元,尿素要个25元钱。


  余江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亩产水稻1000斤,按市场价每斤1.4元计算,是1400元,除去土地租金200元,一斤半种子90元,化肥110元,尿素25元,农药200元,播种、插秧、收割时的人工600元,燃油50元,每亩成本合计1275元。


  余江:成本要1300元,连生活费我们的工资都加在里面。


  记者:一亩地利润才100元钱。


  余江:有时候还没有呢,就是这样。


  余江感觉,种粮就像“走钢丝”,时常踩着盈亏平衡点,如果没有政府的大户补贴,一年等于白干了。开县农委的王洪开告诉记者,一些补贴难以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挫伤了大户的积极性。


  重庆开县农委副主任王洪开:粮种补贴每亩是15块钱,玉米、小麦、油菜每亩是10元,我们全县一年是1000多万元。


  记者:这个钱直接给农户的,大户手里没有这个钱?


  王洪开:没有。


  另一位大户朱占昌在大德镇承包了2000亩土地,他曾是全国的种粮大户。从2011年开始承包到现在,刚刚基本盈亏平衡。当年开山、整治撂荒投入了大笔资金。


  重庆开县大德镇天宫村种粮大户朱占昌:全部长满草了,还有水,本来你看那边都是靠水库,本来排灌水都很方便,但是老百姓自己种不了,没有人力。


  撂荒的土地至少要恢复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去耕种,朱占昌每年投入每亩200元,40万的租金,却见不到任何收益。


  朱占昌:结果那时候开荒太多人力,第一年第二年亏的数字我都不敢跟老婆说,自己扛着,扛着几十万元。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撂荒的土地需要恢复期 朱占昌40万元租金前期没有任何收益


  朱占昌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虽然土地使用、经营权转给了大户,但散户农民依然保有土地承包权,而且在他们的流转合同中,明确要写上,国家粮食补贴给农户的字样,不然农户就很有可能收回土地。


  朱占昌:这个是乙方转入田的面积,甲方每年给他付200元租金,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收割时要谷子就比市场价低,但是还有一点国家补贴的农户资金归甲方享受,归老百姓享受。


  刘保国,重庆市农业委员会总农艺师。近几年一直在调研重庆农业补贴的情况。他告诉记者,为保护种粮者的利益,从2008年开始,重庆在全国率先实施种粮大户补贴,补贴资金来自15%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总农艺师刘保国:每年我们重庆农资综合直补22个亿左右,那么我们按比例15%的比例,放在一边,这个资金3个亿,今年我们大户有1918户,规模种植的面积是34万亩,补贴的标准测算下来是6000万亩,这个样子补下去了,还有2亿多资金又回到盘子当中继续发还给农民。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刘保国近几年一直在调研重庆农业补贴的情况


  刘保国在调研中也发现,补贴在基层的落实难度比较大。土地流转过程中,转入土地的大户和散户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利益博弈,大户要租到土地,通常要以返还部分补贴资金为前提。


  刘保国:我们这个种粮大户和土地承包经营者,因为土地流转之后他们有一个相互利益之间的协调和处理,那么如何保证种粮大户的利益,怎么不损害土地承包者的利益,这个是我们研究的问题。我想我们也在做一些探索和思考,适当提高我们种粮大户的补贴标准。


  按照“谁种粮,谁受益” 的原则发放补贴,是为了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种粮大户的补贴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又回到了土地流出一方,那么,除了种粮大户之外,其它的一些经营主体又是什么情况呢?记者从重庆市农委提供的数据了解到,目前,重庆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农业合作社达2.11万家,家庭农场10562家, 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种粮补贴的使用上,面临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机械化设备提高种植效率 村民加盟合作社 种粮打工两不误


  当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重庆开县王胜洪的家庭农场时,他刚刚卖完了今年的稻谷并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种地,他赚到了钱。


  重庆开县临江镇青阳村王胜洪:今年我收入,一亩我大概赚500块钱左右。像我,我这儿,一个是犁田也是我自己,一个是栽秧,一个是收谷子,一个是植保,都是我自己。


  记者:你没有请工人还是请得少?


  王胜洪:请的少。


  王胜洪从小就是一个干农活的好手,各种农机都会开,自己还会修理。他承包了400多亩地,最大的投入也就是稻谷插秧、收割的人工成本。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对王胜洪来说 最大的投入也就是人工成本


  王胜洪:最忙的时候有40人。


  记者:他们连续忙多久呢?


  王胜洪:他们连续要忙一到两个月。


  记者:你给他们发工要发多少?


  王胜洪:要发21万。


  记者:20多万。


  自己能打理的农活亲自上,充分运用机械化设备,这给王胜洪省下不少成本,每亩地的赢利在500元,即使要有80.5元的粮食补贴分给农户,王胜洪也并不十分在乎。


  王胜洪:就是今年400多亩地种粮直补、玉米补贴、水稻粮种和农资补贴是11万元多。


  在王胜洪的家庭农场,大大小小的各种农机设备有30多台,王胜洪觉得,种地要想有效益,就要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的条件,这些新设备,新机具都起到关键作用。


  记者:这些设备投入了多少?


  王胜洪:投入110万左右。


  记者:国家这方面有补贴吗?


  王胜洪:补贴30%,还有在县里面补贴10%。


  记者:这是补贴40%。其他钱怎么筹措的呢?


  王胜洪:都是借的。


  记者:现在还清了吗?


  王胜洪:基本上还清了。


  就在王胜洪修整设备,为明年的农活做计划的时候,重庆万州白土镇的许传友,也快忙完一天的工时,准备从合作社的米厂回家了。


  重庆万州白土镇大林村村民许传友:每年300元(每亩)。


  记者:300元除了这个之外你的盈利是怎么来盈利的?


  许传友:就在这里做工,还在其他地方打一点工。


  记者:如果你们家5亩地产的粮食,卖的这个钱归谁?


  许传友:卖的钱归自己。


  许传友告诉记者,他的五亩地是以每亩300元的作价,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的。卖粮的收益归他个人,在米厂打工每月还能赚1000多元的工资,那么他们的粮食补贴到底有没有与合作社分成呢?


  记者:直补给你们手里粮食补贴合作社分成吗?


  许传友:那个不分成。


  记者:是直接打到你们卡里是吗?


  许传友:每年打到我们卡里,每年4月30号那些时间就打过来了。


  记者在许传友出示的一卡通上看到,他家的五亩地,前前后后拿到了400元左右的粮食补贴。农业合作社并没有占用补贴。而合作社的负责人张文明告诉记者,除了种粮,合作社的农民会有很大一部分收益来自于他们这个大米加工厂。


  重庆万州白土坝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张文明:我们加工量每年两万吨,加工生产量,我们一吨谷子目前分两个品种,高档谷我们的一吨谷子可以赚上4000块钱,我们全部算2000吨米,我们就可以赚800万,200万给农民投入之后,之后按照利润给农民。


  在合作社的办公室里,张文明向我们出示了5000多亩土地,两千多个农户的合作社成员股权证书。并向我们细节地讲述了农户赢利的方式。


  张文明:这个张晓云这个农户入股了三亩土地,他的量化下来就有900块钱,是他的股金,股金900块钱量化到了我们的成员账户上,他账户上有900元,我们今年分红,我们种子、肥料投入进去,这个帐户可以表现出来,后面我们利润,60%的本利还给他,他就比如说900元,基本上谷子3000斤,他就能够卖钱,卖到4500块钱,4500块钱我们从加工过后,销售利润再给他分60%,基本上还要分到差不多2000块钱。


  以三亩田为例,900元是每年的入股注册资金,这个不能动。三亩地产粮收入4500元,加工成大米后利润分成2000元,如果农民在米厂做工还有1000-2000不等收入,最后还会得到一部分分红资金。而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都由合作社的公积金来承担,农民不用花自己一分钱。


  记者:你们的公积金大概是多大的数额?


  张文明:我们公积金是20%。


  记者:每年利润的20%?


  张文明:每年利润的20%。


  耕种三亩田,在厂里做工就能有六七千元的纯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农户们不会过分在意和依赖每年打到账户上的几百元粮食补贴款。重庆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告诉记者,重庆在目前推进这一种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时,还在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赢利能力强的小规模的家庭农场。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总农艺师刘保国:我们调研中发现一些非常好的现象,比如说50亩的大户,更多是通过周边的进城农民,务工不种的土地拿过来种植的,可能在租金上比较少,这样家庭就不需要雇更多的劳动力,租金和劳动力的节省使得他的效益反而非常好,但是如果上了100亩以后,这个时候有农业机械的投入,这个100亩到500亩这个效益逐步在增加,但是上了500亩以后这个效益才逐步逐步地递减。


  前面我们看到,由于土地承包权和流转权的分离,种粮大户的补贴并不能完全拿到自己手里,农户依然会要求拿走一部分。而一些新型的农业主体,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形成产业链,丰厚的利润收入,让双方不那么关注补贴到底给予谁,目前是否还有更好的惠农粮补模式呢?根据农业部数据,截止到2014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比2008年底提高20个百分点。在土地快速流转的情况下,如何来解决粮食补贴惠农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困惑?是否还有更好的惠农粮补模式呢?请继续收看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的调查。


  新型模式耳目一新 粮食补贴 “最后一公里”究竟如何落实


  当记者赶到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湖村的时候,虽然天空下起了雨,但是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收莴笋,种蒜苗,生产丝毫没有因天气而打乱。


  记者了解到,在这里务工的多是流转土地的农民,他们的年龄至少在五六十岁。每次工时,女工50元,男工70元。


  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湖村村民邵培高:我们的收益就是到外打工。这里是他需要人的时候,比如说今天菜这个菜需要人的时候就过来帮忙。


  记者:如果不需要的呢?


  邵培高:如果不需要的就自己干自己的活。


  眼前的这位就是项目负责人章新光,他是村里最早走出去开创事业的年轻人,他通过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让市场消费者认领以每亩每年800左右的租金,集中连片流转农民的土地。然后将土地分割成1分地580元、半亩地2400元及1亩地4800元三种套餐产品,根据套餐设置和用户需求安排农民进行耕种。


【揭秘】种粮大户有补贴:每亩230元,到底给了谁?

  绩溪县开创的“聚土地”项目


  章新光:我们遵循两种:第一就是说谁家的地谁优先来种,或者不愿意种的或者很多人不在村里的,就是村民自愿的,我要种,OK,那就是你。第二就是身体的素质,像一些妇女干不了体力活,她就干一些包装,男的去地里去种地。这是由村主任来规划,都是自愿。


  聚土地从今年三月分开始实施,项目一期总面积465亩,集中流转382户土地,绩溪县县长黄德泉告诉记者,聚土地解决了他们当前农村,“谁来种地”的最大难题。


  安徽省绩溪县人民政府县长黄德泉:我们土地大致10%的土地闲置量,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这土地,那我们通过农业合作社来把老百姓的土地半亩半亩的土地全部整合起来,每户按照一亩给他800块钱左右流转过来,这种方式他带动了土地,闲置的土地这个改变了单家单户种小规模的,小片田地模式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那么被流转走土地的农户的粮食补贴是怎么发放的呢?有没有被聚土地这个项目占用呢?记者随后走访了多位村民。


  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湖村村民陈红:都打到这个卡上,要是取也行。


  陈红告诉记者,他们这边的人均耕地不多,只有一两亩左右,每年的粮食补提都会按时打到卡里,并没有被挪为他用。当聚土地项目完成网络上的线上销售后,章新光就开始张罗农户包装蔬菜、鸡蛋、大米等农产品。这次要派发的是刚从地里收回来的莴笋。


  章新光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聚土地正式上线后,不到8个月的时间,实际购买人数就达到3560人,销售额228万元。但认购者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发达地区居多。从安徽运出去,这对农产品的保鲜有极大的挑战。


  章新光:我们所有的蔬菜都是被放上冰块,这样就说冰块都冻得都很结实,大概两到三天它不会化,其实蔬菜最重要的是温度低。基本上破损的大概有7%左右,还没有完善的冷链运输,农产品物流保鲜问题成为项目实施中最突出的难题。在推行中,这一点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


  黄德泉:我们这个农产品的品质怎么保障,我们相信有一个好的生产环境,你总共要有一个好的流动环境,你这个好的品质到一个消费,能够保持住这很重要,所以这需要我们对这个,一个农产品种植结构要做一些调整,我要做一些什么样的产品,能够在流转环节改变不了他的品质。


  就在其他人研究农产品该如何保鲜的时候,章爱榴已经开始收拾房间,等待周末农家乐的客人了。在聚土地的订单里,有绩溪旅游的免费门票,而食宿方面,像章爱榴这样的农家乐就成了首选。


  马上要推进第二期“聚土地”的项目了,县长黄德泉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农民出租土地,每亩会有800元左右的流转费用。在农场务工,每个工50-70不等,一个月会有2000元左右收入。而如果开办农家乐,每个房间20-30元,每顿餐100多元,一个月也会有几百元的收入。这其中的工钱,有些都来自于“聚土地”项目网上赢利后的再次分配。聚土地项目有足够的赢利,就不会打农户粮食补贴资金的主意。


  黄德泉:我们在落实政策的时候,就是一个底线是,再加上我说的,那就是一种方向性的导向性的思维,我们怎么能够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利益,不是与他争利,中央的政策能不折不扣地能贯彻落实到位,这就是它不会走样。


  半小时观察:


  把我国十几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是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让种地有奔头、有利可图,使农民愿意种地、用心种好地。改革农业补贴制度,探索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关键在于强化“精准补贴”,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只有真正的种粮务农者、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实惠,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来源:央视财经)


微信阅读数:15909 微信点赞数:13 (更新时间:2014/12/18 16: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