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用尽力气,把照片拍成了画

 真友书屋 2015-08-12

?

“摄影不是科学留在艺术门口的私生子”


▲郎静山摄影作品


在摄影诞生之初,加拉西的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摄影不是科学留在艺术门口的私生子。”这证明了当时摄影的尴尬处境。摄影标榜其优于绘画的地方,在于能完美复制现实,但这也正是它被诟病的地方,单纯的复制被艺术家们视作属于科学的范畴,而与艺术无关。

因此,为了在艺术界给摄影博得一席之地,摄影师们最先想到的办法就是模仿绘画,以绘画能够做到的事情摄影也能做到这样的论调,来证明摄影在艺术领域的合法地位,于是催生了摄影史上著名的"画意摄影"。画意摄影借助柔焦镜头以及各种暗房工艺来改变照片,或刮或涂或擦,或自制相纸,制造朦胧、模糊的肌理,让照片产生一种近似绘画笔触的效果。

虽然在如今看来,这样的论调体现了当时的摄影师们对摄影语言的不自信,但却无碍于我们对表现着画意的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赞叹。



德加模仿者
Robert Demachy

1894年,罗伯特·德玛西(Robert Demachy)展出了用重铬酸盐树胶印相法(Gum-bichromate)制作的照片。这种印相方法在其制作过程中给予了摄影师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这次展出之后摄影师们纷纷开始使用这种工艺制作照片。持批判态度的评论家认为这种工艺的效果不过是模仿了德加的画作,而没有在摄影自身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德玛西则声称他只不过是改变了照片的影调,从而让照片达到最佳效果,与绘画的工艺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奠基人
Peter Henry Emerson

1886年,英国人彼得·亨利·爱默生发表了一篇名为《摄影:一种绘画艺术》的论文,主张摄影对自然的再现,同时号召摄影师表达情感,追求诗情画意的效果,认为这是摄影成为独立艺术的路径。此举催生了画意摄影潮流,爱默生认为摄影不及绘画的原因仅仅在于它不能够记录颜色,但无论是其精确的复制性还是对影调完美的表现都足以成为一门艺术。




林中裸女
Arthur F. Kales

Arthur Kales在亚利桑那州出生,1903年,Arthur Kale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律学位。1918年,他加入了画意摄影协会。此后,自1922年开始,他完全投身于画意摄影中,留下了许多关于画意摄影的笔记与理论,直至1936年去世。



最贵的画意
Edward Steichen

1879年,斯泰肯在卢森堡出生,幼儿时期跟随父母迁居美国。 19世纪90年代,他开始积极地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画意摄影沙龙。克拉伦斯·怀特发现了他的才能,并将他介绍给了施蒂格里茨。他在摄影里揉入了印象派和巴比松画派的绘画语言,绘画中的美学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他在这段时期完成了一大批作品,包括后来在2006年纽约苏富比拍出292.8万美元的当时史上最贵的照片《月光池塘》。



叛逃者
Alfred Stieglitz

当画意摄影在欧洲的蓬勃发展后,来自美国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决定将这一运动也带回自己的国家。他与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等 12位摄影师一同成立了摄影分离派(Photo-Secession),旨在推广画意摄影。此后,斯蒂格利茨又于1905年在纽约建立了291画廊进一步推广画意摄影,由此将摄影带上了美国艺术的舞台。这段持续了30年之久的运动第一次让摄影以独立的身份跻身高雅艺术的行列。但斯蒂格利茨后来拍摄了著名的《三等舱》,将镜头对准船上三等舱的底层人民,画面写实,是对画意摄影的公开反叛。



水墨虚空
Lang JingShan

郎静山是中国画意摄影大师的代表人物,他将中国的水墨画作融合到摄影中,使得摄影作品具有水墨画意。他说,"摄影固属于科学,然亦具别有纪象以外之情趣,故其艺术必赖理法与技术之综合。窃以中国绘画艺术,有数千年之历史,而理法技术已达神妙之境。摄影为图画,绘画亦为图画,其工具虽异而构图之理则相同。"




怎么拍出像画一样的照片?

1880-1920年间,画意摄影师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工艺是树胶重铬酸盐工艺。这种非银盐的印相法,使用涂有含重铬酸盐的阿拉伯树胶溶液的相纸,以便使相纸感光,并用一种颜料来提供影像的色调。摄影师将涂料涂在合适的纸上,干燥后,用选定尺寸的负片接触曝光,使用日光或含紫外线的人工光源曝光。曝光的部分变得坚硬,而没有曝光的部分在影像放在温水中显影时,仍然可以溶解掉。颜料使暗影调和中间影调部分有了色彩,相纸的颜色构成了强光部分,中间影调部分变淡了,摄影师对此进行控制,以达到画意效果。


如今,如你所见,我们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让照片如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