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朱祥成治疗声音嘶哑的经验
2015-08-12 | 阅:  转:  |  分享 
  
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7月第45卷第7期

朱祥成治疗声音嘶哑的经验

王丹凤李志鹏朱祥成(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关键词声音嘶哑临床经验朱祥成

朱祥成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

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师古博今,医术精湛,学验俱

丰,善于辨证论治耳鼻咽喉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治

疗声音嘶哑颇有心得。笔者有幸伺诊于侧,收获颇

丰,现将朱教授治疗声音嘶哑的经验介绍如下。

l洞察病因。详析病机

声音嘶哑是声音失去圆润、清亮音质的一种喉部

症状。它可以由喉部本身的各种疾病引起,也可以是

全身性疾病及支配喉肌的神经受损和功能性疾病等引

起。在中医学中又有音哑、喉喑、失音、暴音之称。

临床中,朱教授根据古人的经验,认为声音嘶哑的病

因病机总括起来有三类:一为外因所引起,多因外感

风邪侵袭;二为内因所致,主要为内脏虚损;三为不

内外因,如损伤经络(手术)、或气血痰浊结聚,阻

滞经络,经气失畅,或大声疾呼,讴歌伤喉而失音。

凡声音嘶哑的病人就诊时,应详询病史,细心检查,

审症求因,分析病机,然后再作出正确的诊断,立法

处方。

2症因合参。辨证用药

2.1辨所受之邪不同:朱教授认为,病者声音嘶哑

由外感之邪所致者,须注意分辨风寒或风热的不同。

临床上若表现为声音嘶哑,音低而粗,咽喉有烧灼

感,喉间多有黄痰。专科检查见声带色鲜红,或红

肿,或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附于声带上。证属风热之

邪犯肺,稽留咽喉。治疗取疏风清热、解毒利喉之

法,方用疏风清热汤。常用药物为荆芥、防风、炒牛

蒡子、薄荷、金银花、连翘、浙贝、黄芩、蝉衣、玉

蝴蝶、桔梗、生甘草等。如表现为声音嘶哑,喉部发

痒,咳嗽不爽,鼻塞流涕,恶寒头痛,无汗,口不

渴。苔薄白,脉浮紧。专科检查见声带色淡红,或肿

胀较明显。脉症合参,证属风寒之邪郁闭腠理,客于

喉窍,喉部气血运行不畅,声户开合不利,声音嘶

哑。治疗取疏风散寒、宣通肺气之法。方用三拗汤加

味,药用麻黄、杏仁、甘草、紫苑、款冬花、白前、

蝉衣、半夏、前胡等。

2.2辨受累脏腑,按脏论治:朱教授认为,声音嘶

哑亦可由内伤脏腑引起。此类声音嘶哑多为虚证,属

“金破不鸣”。心、肺、脾、肝、肾皆可涉及,临床上

以肺、脾、肾亏虚为多见。如《景岳全书》说:“声

音出于脏气,凡脏实则声弘,脏虚则声怯,故凡五脏

之病皆能为喑。”《医门补要》说:“肾为声音之根,

肺乃声音之户,虚人劳力,损伤元气,气海空浮,丹

田气不与在上肺气相接,故喉哑难出声。”某些患者

素体虚弱,劳累过度,或久病之后,出现声音不扬,

甚则声嘶,伴咽干喉燥,干咳少痰,大便于结。舌红

苔少或光剥,脉细或细数。专科检查见声带暗红无

泽,或声带肥厚色微红,发音时声带闭合不佳,或声

带干薄痂皮可见。朱教授认为,此属素体虚弱,劳累

过度,或久病,内伤肺肾,阴液亏损,肺气清肃不

行,肾阴无以上承;或阴虚,而致虚火上炎,灼伤于

喉而致声暗。治宜滋肾补阴、养肺生津为主,方如百

合固金汤或养阴清肺汤加味,用生地、百合、玄参、

天冬、麦冬、赤芍、茜草、川I石斛、天花粉、桔梗、

蝉衣、乌梅、女贞子、旱莲草等。

又如经常声嘶,疲劳或多语后加重,语声重浊,

痰粘结块,咯吐不爽,胸闷不舒,喉头如有物堵塞

感,纳差。苔薄白,脉濡细。专科检查见声带色暗

红,肥厚或肿胀较甚,或见有息肉形成,表面光滑而

突起,色透明或色红,妨碍声门闭合。朱教授认为当

责之于肺脾两虚,积湿生痰,久则湿痰蕴热,郁滞喉

间,阻于经络而声出不利,以致局部肿胀、息肉生

成。治宜健脾利湿、清肺化痰。方用益气清金汤加

减,用桔梗、黄芩、浙贝、牛蒡子、茯苓、麦冬、党

参、陈皮、薄荷、生甘草、淡竹叶、栀子、蝉衣、米

仁、炙桑白皮、生山楂等。

2.3注意喉部气血调节,调和血络:朱教授在临床

中,指导患者要注意喉部气血的调节,避免损伤喉部

血络。因为多语高叫、讴歌伤喉者,并不少见。此类

声音嘶哑,多是用嗓过度或是用嗓不当所引起的。表

现为卒然声嘶,伴有咽痛或血痰。专科检查见双声带

色红肿胀呈片状,黏膜下充血。治宜行气活血、凉血

止血、祛瘀开音。方取桃红四物汤加减,用红花、桃

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7月第45卷第7期

补中益气汤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潘海燕

浙江省义乌市中医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补中益气汤医话

传统观点认为,口腔溃疡系“上火”所致,常用

苦寒药清热泻火,希望使溃疡愈合,但临床上常见久

用清热泻火药并不见效,仍然反复发作。笔者认为,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主要有:①饮食不节,导

致脾胃虚弱;②劳逸过度,损伤脾气;③精神刺激导

致心火亢盛,损伤元气,肾间阴火上乘其土位而内伤

脾胃,病位涉及心、肝、脾、肾,病机主要为脾胃虚

弱,心脾积热,郁火上炎。治疗当以升阳泄热、引火

归原为要,即“火郁发之”。

补中益气汤又名医王汤,是李东垣的名方之一,

出自他的《内外伤辨惑论》。李东垣认为:“内伤脾

胃,百病由生”。“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

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

冲,作蒸蒸而躁热。”他在《脾胃论》中指出:“既脾

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

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

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

一胜则一负。”故本病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

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

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则心

血不足以养心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象,在部分患

者身上即表现为口腔溃疡。所以,治疗这种口腔溃

疡,“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

补中益气汤。”“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由黄芪、人

参、陈皮、白术、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组成。

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

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

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血为

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

合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

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谓:“升麻

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

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

要药也”,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反

复口腔溃疡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

收稿日期2O1O—O4一O2

仁、川芎、赤芍、当归、茜草炭、仙鹤草、桑白皮、

炒黄芩、陈皮、炒生地、血余炭、白茅根、焦山楂、

炒侧柏叶、水牛角等。

3典型病例

杨某,女,36岁。2009年12月19日初诊。患

者平时讲话较多,近半年来间断性声音嘶哑,讲话多

时常失音,伴咳嗽,喉间有少量粘痰,咽喉干涩不

适,入夜后更甚,夜间梦多,大便于结。检查见咽腔

黏膜充血,咽后壁干燥光亮,有淋巴滤泡增生,咽侧

索增厚,双侧声带充血肥厚,表面有少量粘痰附着,

闭合有裂隙。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为肺肾阴

虚,治宜滋阴降火、润喉开音。方选百合固金汤加

减:百合、麦冬、玄参、生黄芪各15g,桔梗、生甘

草、赤芍、茯苓、炒党参、茜草、五味子、桑白皮、

瓜蒌皮、绿萼梅、胖大海各lOg,川石斛12g,煅蛤

壳30g,玉蝴蝶3g,杏仁9g,7剂。二诊:服药后,

咽喉干涩不适好转,咳嗽次数减少,喉间仍有少许

痰,大便渐通,声音嘶哑好转,检查见咽后壁少许淋

巴滤泡增生,黏膜色红,双侧声带肥厚,充血较前减

轻,闭合有裂隙。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上方去桑

白皮、瓜萎皮,加丹参15g,川连3g,诃子肉lOg,7

剂。三诊:咽喉干涩、咳嗽消失,夜眠佳,声音仍嘶

哑。舌质淡红、苔薄,脉细。上方去五昧子、煅蛤

壳,1O剂。四诊:诸症基本消失,嘱患者平时不要用

嗓过度,忌食辛辣、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多吃青菜、

水果及蜂蜜等,再以金银花、胖大海泡茶调理月余而

愈。

收稿日期2O1O—O4—1O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