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成了功德箱:祈福钱流向何方

 闯王兄弟 2015-08-13
  2015年5月19日消息,甘肃兰州,甘肃省博物馆陈设着甘肃丝绸之路上魏晋至清代的大量珍贵佛教文物,其中佛教艺术展览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全国十大精品展之一。但多尊佛像身上、手臂上却被扔有面值从一角到十元不等的人民币,有些还被叠成小方块。 

  何勇海

  佛像上堆满纸币、恐龙展柜变成了投币箱……这不是信众在寺庙祈福,也不是公益者搞募捐,而是一些游客参观博物馆时看到的情景。近年来,不少博物馆 “祈福钱币成堆”问题屡被曝光:甘肃省博物馆多尊佛像身上、手臂上被扔有面值从一角到十元不等的人民币,有些还被叠成小方块;北京自然博物馆“无齿芙蓉龙 化石展柜”内堆满了游客投放的各类纸币。

  在寺庙等宗教场所,游客向许愿池扔钱尚属正常,因为它本身是供善男信女许愿祈福的地方;向功德箱投钱也很正常,它本来就是供善男信女积德行善的地方。然而,游客在参观博物馆时向展品展柜里扔钱,却是扔错了地方。

  博 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供公众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神圣殿堂。比如甘肃省博物馆,其中陈设着丝绸之路上魏晋至 清代的大量珍贵佛教文物,旨在让人们从艺术的角度了解佛教,传播文化。游客岂能把文物观赏与宗教信仰混淆,向展品展柜投掷钱币?这不仅降低了博物馆的文化 水准,影响了人们观赏展览的品质,而且经常性投掷硬币,还会让一些文物受到损坏。

  游客之所以会在博物馆里对文物扔钱,将展品或展柜变成“许愿池”、“功德箱”,或是基于迷信心理,认为只要见到文物就该扔钱,这样不仅可以许愿,而且会功德无量;或是基于从众心理,看到展品上、展柜里有钱,或其他人正在扔钱,就会盲目效仿。

  博 物馆成“许愿池”、“功德箱”,作为管理方,博物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明参观博物馆,不仅要靠游客的自律,也需要管理者积极引导。比如,博物馆可以 对投掷钱币的游客予以及时劝说;在展柜展厅设置一块“请勿投掷钱币”之类的告示牌予以警示;将文物展柜予以密封,以防止投掷钱币的行为损伤展品等等。博物 馆有义务承担保护、管理展品的责任,及时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在维护文物不受损害的同时,也让其他游客正常参观权利得到应有尊重。

  然而,一些博物馆对此却无所作为,对投钱行为既不提倡也不制止,“你愿意投,我就愿意收”,任由祈福钱币成堆,给游客造成误导——这本来就是扔钱的地方。至 于游客投掷的钱币流向何方,会不会变成博物馆的小金库,甚至会不会流进私人腰包,则无人关注,也无人交代。一个本该典雅庄重的文化场所,却搞得铜臭味儿浓 厚。

  近些年,城市博物馆的人流量增加,游客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良莠不齐。要填补博物馆成“许愿池”“功德箱”的管理“破窗”,必须从促进游客自律,改进博物馆的管理方式,以及遏制博物馆的牟利冲动等方面下功夫。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